《缠绕玻纤管用胶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缠绕玻纤管用胶液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750620.2 (22)申请日 2013.12.3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7249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 (73)专利权人 中材金晶玻纤有限公司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裕民路 122号 (72)发明人 王建 (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马俊荣 (51)Int.Cl. C08L 63/00(2006.01) C08L 83/04(2006.01。
2、) C08K 13/02(2006.01) C08K 5/1539(2006.01) C08K 5/19(2006.01) C08K 3/36(2006.01) 审查员 李曦 (54)发明名称 缠绕玻纤管用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玻纤管用胶液, 所 述的胶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环氧树脂 80100份, 甲基四氢苯酐6582份, 季铵盐1.4 1.8份, 酞青蓝0.040.05份, 润湿剂0.17 0.22份,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0.020.03份, 有机 聚硅氧烷0.040.05份, 采用该胶液制备的管子 性能好, 抗疲劳及轴向拉伸性能好, 材料的脆性 得到。
3、明显改善; 制备DN300的管子, 管体易于脱 模; 新工艺使得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而且增加了 模具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3724943 B 2016.09.21 CN 103724943 B 1.一种缠绕玻纤管用胶液, 其特征在于, 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环氧树脂80-100份 甲基四氢苯酐65-82份 季铵盐1.4-1.8份 酞青蓝0.04-0.05份 润湿剂0.17-0.22份 纳米气相二氧化硅0.02-0.03份 有机聚硅氧烷0.04-0.05份; 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BE186; 所述的季铵盐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所述的润湿剂为210。
4、0; 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为甲基聚硅氧烷; 所述的缠绕玻纤管用胶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环氧树脂预加热到40加入气相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研磨, 得混合液; (2) 在混合液中添加甲基四氢苯酐、 有机聚硅氧烷、 季铵盐、 酞青蓝、 润湿剂, 搅拌混合, 保温静置, 即得产品; 搅拌速度为25r/min, 搅拌混合时间为2040min; 保温温度为2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玻纤管用胶液,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粒 径为74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玻纤管用胶液, 其特征在于, 该胶液的有效使用时间为8 12h。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
5、N 103724943 B 2 缠绕玻纤管用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玻纤管用胶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玻璃钢管道具有耐腐蚀性能好, 使用寿命长, 最长可达50年, 优良的力学性能, 可 设计性好, 适应范围广, 防污, 无毒, 耐热, 抗冻性能好, 能在-5080的范围内长期使 用, 重量轻, 易于运输、 安装等优点, 但是管道的脆性及大口径管缠绕固化后难脱模等一直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缠绕玻纤管用胶液, 同时提供了其简单、 易操作的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所述的缠绕玻纤管用胶液, 由如。
6、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5 0006 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BE186。 0007 所述的季铵盐优选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0008 所述的润湿剂为2100。 0009 所述的纳米气相二氧化硅粒径为740nm。 0010 所述的有机聚硅氧烷优选甲基聚硅氧烷。 0011 胶液的有效使用时间为812h。 0012 本发明所述的缠绕玻纤管用胶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 将环氧树脂预加热到40加入气相二氧化硅混合均匀, 并在三棍研磨机中研 磨, 得混合液; 0014 (2) 在混合液中添加甲基四氢苯酐、 有机聚硅氧烷、 季铵盐、 酞青蓝、 润湿剂, 搅拌 混合, 保。
7、温静置, 即得产品。 0015 搅拌速度为25r/min, 搅拌混合时间为2040min。 0016 保温温度为2545。 0017 本发明专利在已有玻璃钢管道用胶液的基础上, 添加新的组分, 配置出一种新型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3724943 B 3 缠绕管道用胶液。 一方面添加纳米二氧化硅L20可以很好的改善管道的脆性, 同时又能克服 弹性体增韧而致的材料刚性和强度降低的缺陷, 达到增强增韧的目的。 当添加量为3wt%时, 可使复合体系冲击强度提高40%, 拉伸强度提高21%; 另一方面添加有机聚硅氧烷, 可以很好 的实现产品的脱模性, 保证了大口径管的成品率和合格率, 提升。
8、了工作效率。 0018 纳米二氧化硅由于表面严重的配位不足、 庞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表面欠氧等特点, 使它表现出极强的活性, 很容易和环氧环状分子的氧起键合作用, 形成Si-O-C键的无机-有 机结构, 提高了分子间的键力, 同时尚有一部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仍然分布在高分子链的 空隙中, 表现很高的流涟性, 从而使纳米二氧化硅添加的环氧树脂材料强度、 韧性、 延展性 均大幅度提高。 0019 有机聚硅氧烷是第一个工业上获得应用的元素高分子,由于有机聚硅氧烷结构特 殊,它具有很多优异的物理、 化学性能,如耐高低温性能、 耐辐射性、 耐氧化性、 高透气性、 耐 候性、 脱模性、 憎水性以及生理惰性等,是。
9、高分子材料中性能独特的品种。 作为环氧树脂固 化促进剂可以提高脱模性能, 减少对模具的污染。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1) 采用该胶液制备的管子性能好, 抗疲劳及轴向拉伸性能好, 材料的脆性得到明 显改善; 0022 (2) 采用该胶液制备DN300的管子, 管体易于脱模; 0023 (3) 新工艺使得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而且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25 实施例1 0026 (1) 将环氧树脂为双酚A环氧树脂 (BE186) 100kg预加热到40加入30g气相二氧化 硅 (粒径为740。
10、nm) , 混合均匀, 研磨, 得混合液; 0027 (2) 在混合液中添加82kg甲基四氢苯酐、 50g甲基聚硅氧烷、 1.8kg十二烷基三甲基 氯化铵、 50g酞青蓝、 220g润湿剂2100, 搅拌混合, 保温静置, 即得产品。 0028 采用上述配方配制胶液, 直接纱用HB2006-1984, 缠绕DN65PN5.5的阴阳短管, 制备 相应测试样9个, 做如下测试: 0029 1) 轴向拉伸性能实验 0030 测试样标号为拉伸-1、 拉伸-2、 拉伸-3, 按照SJJ/TSI-ZJ-08-15 轴向拉伸性能实 验规范 进行实验。 0031 实验数据如下: 0032 试样编号破坏拉力实验。
11、结果 拉伸-151KN螺纹损坏, 管体无异常 拉伸-249KN管体断裂 拉伸-353KN管体断裂 0033 2) 短时水压失效压力, 0034 测试样标号为爆破-1、 爆破-2、 爆破-3, 短时水压失效压力按照GB/T5351-2005规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3724943 B 4 定采用非约束式封端进行。 0035 实验数据如下: 0036 试样编号失效压力实验结果 爆破-124Mpa螺纹连接处漏水 爆破-226Mpa螺纹连接处漏水 爆破-327Mpa螺纹连接处漏水 0037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远远大于3.0倍的公称压力。 0038 3) 耐疲劳性试验 00。
12、39 测试样标号为疲劳-1、 疲劳-2、 疲劳-3, 按照SJJ/TSI-ZJ-08-22 耐疲劳性试验操 作规程 进行实验。 0040 实验数据如下: 0041 试样编号耐疲劳次数实验结果 疲劳-115344内壁裂 疲劳-217654管体漏水 疲劳-316867螺纹连接处漏水 0042 实施例2 0043 (1) 将双酚A环氧树脂 (BE186) 80kg预加热到40加入20g气相二氧化硅 (粒径为7 40nm) , 混合均匀, 研磨, 得混合液; 0044 (2) 在混合液中添加65kg甲基四氢苯酐、 40g甲基聚硅氧烷、 1.4kg十二烷基三甲基 氯化铵、 40g酞青蓝、 170g润湿剂。
13、2100, 搅拌混合, 保温静置, 即得产品。 0045 采用上述配方配制胶液, 直接纱用HB2006-1984, 缠绕DN80PN8.5的阴阳短管, 制备 相应测试样9个, 做如下测试: 0046 1) 轴向拉伸性能试验 0047 测试样标号为LS-1、 LS-2、 LS-3, 按照SJJ/TSI-ZJ-08-15 轴向拉伸性能实验规范 进行实验。 0048 实验数据如下: 0049 试样编号破坏拉力实验结果 LS-154KN管体断裂 LS-250KN管体断裂 LS-349KN管体断裂 0050 2) 短时水压失效压力 0051 测试样标号为BP-1、 BP-2、 BP-3, 按照GB/T5。
14、351-2005规定采用非约束式封端进行。 0052 实验数据如下: 0053 试样编号失效压力实验结果 BP-135Mpa管体漏水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3724943 B 5 BP-240Mpa螺纹连接处漏水 BP-350Mpa管体裂纹 0054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 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远远大于3.0倍的公称压力。 0055 3) 耐疲劳性试验 0056 测试样标号为PL-1、 PL-2、 PL-3, 按照SJJ/TSI-ZJ-08-22 耐疲劳性试验操作规程 进行实验。 0057 实验数据如下: 0058 试样编号耐疲劳次数实验结果 PL-116354内壁裂 PL-217552管体漏水 PL-318123螺纹漏水 0059 上述实验表明, 新胶液制备的管子性能好, 抗疲劳及轴向拉伸性能好, 材料的脆性 得到明显改善, 采用此胶液制备DN300的管子, 发现管体易于脱模, 相比于以前大口径管难 脱模, 脱模时间长, 反复固化脱模, 新工艺使得生产效率明显提升, 而且增加了模具的使用 寿命。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3724943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