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用于碱性果胶酶生产的工程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包括原果胶,果胶酸和果胶酯酸。果胶物质 的存在可以增加植物细胞壁的坚硬度,有利于维持植物的特定外形结构,但增加了对 植物进行深加工的工业操作的难度。
果胶酶是指能够分解果胶质的一类酶,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高等植物和微生物 中,是重要的工业酶制剂。
碱性果胶酶(EC:4.2.2.2)是一类在碱性条件下,以反式消去作用断开果胶质主 链,产生不饱和的寡聚半乳糖醛酸的酶,在纺织工业的麻类脱胶、棉织品精炼等领域 内有着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高碱、高温处理手段,使用碱性果胶酶不仅对果胶 质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对天然纤维素纤维损伤较小,而且可以减少材料消耗和环境负 担,为纺织工业开辟了一条绿色清洁之路。
国内对于碱性果胶酶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野生产酶菌株的筛选以及发酵条件优 化等方面,但野生菌的生产能力与工业应用的需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利用工程菌生产 碱性果胶酶可以很好的填补这一空白。近年来,出现了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碱性果胶 酶的报道,但这种技术发酵周期长、能耗大。因此构建发酵周期短、操作简单的工程 菌株成为碱性果胶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用于碱性果胶酶的工程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菌属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命名为 BL21(DE3)PGL04,已于2012年1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 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 CGMCC No.5697。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PGL04 CGMCC No.5697 简称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
所述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可用于生产碱性果胶酶。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生产碱性果胶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接种至发酵培养基,得到OD600nm=0.1-0.2 (如0.1-0.15或0.15-0.2)的发酵初始体系;
(2)将发酵初始体系进行如下发酵:先35-37℃(如35-36℃或36-37℃)振荡 培养3-5小时(如3-4小时或4-5小时),然后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50-100μM(如 50-75μM或75-100μM),25-30℃(如25-28℃或28-30℃)继续振荡培养40-48小 时(如40-45小时或45-48小时),得到碱性果胶酶。
所述发酵培养基制备方法如下:取10-15g(如10-12g或12-15g)胰蛋白胨、15-23g (如15-19g或19-23g)酵母提取物、5-10g(如5-7g或7-10g)氯化钠、10-15g(如 10-12g或12-15g)甘油、10-17mM(如10-14mM或14-17mM)磷酸二氢钾和65-75mM (如65-70mM或70-75mM)磷酸氢二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可为7.0-7.2(如7.0-7.1或7.1-7.2)。
所述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可以以种子液的方式接种至所述发酵培养基。
所述种子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接种至种子培养 基,35-37℃(如35-36℃或36-37℃)振荡培养至OD600nm=3-6(如3-4.5或4.5-6), 即为种子液。
所述种子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取10-15g(如10-13g或13-15g)胰蛋白胨、 5-8g(如5-7g或7-8g)酵母提取物和5-10g(如5-7g或7-10g)氯化钠,用水溶解 并定容至1L。
所述种子培养基的pH可为7.0-7.2(如7.0-7.1或7.1-7.2)。
以上任一所述振荡培养可为100-200r/min(如100-150r/min或150-200r/min) 的振荡培养。
以上任一所述方法生产得到的碱性果胶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所述碱性果胶酶可用于降解多聚半乳糖醛酸。
所述碱性果胶酶可用于以多聚半乳糖醛酸为底物生产不饱和多聚半乳糖醛酸。
所述碱性果胶酶为具有如下功能的物质:在碱性环境(如pH9.4)中,将多聚半 乳糖醛酸转化为不饱和多聚半乳糖醛酸。
本发明提供工程菌和方法可用于生产碱性果胶酶,具备潜在工业化价值(如麻类 脱胶、生物制浆、环境保护等行业),为后续的工业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 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 验,结果取平均值。
实施例1、工程菌的获得和保藏
一、工程菌的获得
1、提取土壤的全基因组DNA。
2、根据碱性果胶酶相关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3、以全基因组DNA为模板,用步骤2设计的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PCR 扩增产物。
4、将步骤3的PCR扩增产物测序,发现一个新基因。
5、将新基因插入载体pET28b的NcoI和XhoI酶切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
6、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一株重组菌(工程菌),命名为 BL21(DE3)PGL04。
二、工程菌的保藏
BL21(DE3)PGL04属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PGL04已 于2012年1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 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号为CGMCC No.5697。大 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PGL04 CGMCC No.5697简称大肠埃希氏菌 BL21(DE3)PGL04。
实施例2、应用工程菌生产碱性果胶酶
一、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pH7.0):取10g胰蛋白胨、5g酵母提取物和5g氯化钠,用水溶解 并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
发酵培养基(pH7.0):取10g胰蛋白胨、15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甘油、 10mM磷酸二氢钾和65mM磷酸氢二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
二、应用工程菌生产碱性果胶酶
1、将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接种至种子培养基,35℃振荡培养(100r/min) 至OD600nm=3,即为种子液。
2、将步骤1的种子液接种至40mL发酵培养基(采用250mL摇瓶),得到OD600nm=0.1 的发酵初始体系;发酵过程如下(共43小时):先35℃振荡培养(100r/min)3小时, 然后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50μM继续25℃振荡培养(100r/min)40小时。
3、将完成步骤2的发酵体系离心(12000r/min,5min)收集上清液。
三、酶活测定
将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用甘氨酸-NaOH缓冲液(0.2mol/L,pH9.4)稀释后进行酶活 测定,具体方法如下:
实验组:在2ml溶液甲中加入20μL待测溶液,45℃反应15min,加入3mL 0.03mol/L H3PO4水溶液(终止液),测定235nm的吸光度值;
对照组:在2ml溶液甲中依次加入3mL 0.03mol/L H3PO4水溶液和20μL待测溶 液,测定235nm的吸光度值。
溶液甲的配方:含0.2g/100ml多聚半乳糖醛酸(购自Sigma-Aldrich公司,货 号81325-50G)和0.44mmol/L CaCl2的甘氨酸-NaOH缓冲液(0.2mol/L,pH9.4)。
碱性果胶酶一个标准酶活单位(1U)定义为:在上述条件下,1min反应时间内使 PGA产生1μmol的不饱和聚半乳糖醛酸所需的酶量。
碱性果胶酶酶活(U/mL)计算公式如下:
ΔOD235=实验组235nm的吸光度值-对照组235nm的吸光度值;
4600为不饱和聚半乳糖醛酸在235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L·mol-1·cm-1;
t为酶促反应时间(在酶反应的线性范围内),单位为min,本实验中为15min;
b为比色杯厚度,单位为cm,本实验中为1cm;
V0为体系总体积数,单位为mL,本实验中为5.02mL;
V1为酶液体积数,单位为mL,本实验中为0.02mL。
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的碱性果胶酶酶活力为600U/mL。
实施例3、应用工程菌生产碱性果胶酶
一、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pH7.2):取15g胰蛋白胨、8g酵母提取物和10g氯化钠,用水溶解 并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
发酵培养基(pH7.2):取15g胰蛋白胨、23g酵母提取物、10g氯化钠、15g甘油、 17mM磷酸二氢钾和75mM磷酸氢二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
二、应用工程菌生产碱性果胶酶
1、将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接种至种子培养基,37℃振荡培养(200r/min) 至OD600nm=6,即为种子液。
2、将步骤1的种子液接种至20mL发酵培养基(采用250mL摇瓶),得到OD600nm=0.2 的发酵初始体系;发酵过程如下(共53小时):先37℃振荡培养(200r/min)5小时, 然后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100μM继续30℃振荡培养(200r/min)48小时。
3、将完成步骤2的发酵体系离心(12000r/min,5min)收集上清液。
三、酶活测定
同实施例2的步骤三。
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的碱性果胶酶酶活力为800U/mL。
实施例4、应用工程菌生产碱性果胶酶
一、培养基的制备
种子培养基(pH7.1):取13g胰蛋白胨、7g酵母提取物和7g氯化钠,用水溶解 并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
发酵培养基(pH7.1):取12g胰蛋白胨、19g酵母提取物、7g氯化钠、12g甘油、 14mM磷酸二氢钾和70mM磷酸氢二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121℃灭菌30min。
二、应用工程菌生产碱性果胶酶
1、将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PGL04接种至种子培养基,36℃振荡培养(150r/min) 至OD600nm=4.5,即为种子液。
2、将步骤1的种子液接种至30mL发酵培养基(采用250mL摇瓶),得到OD600nm=0.15 的发酵初始体系;发酵过程如下(共49小时):先36℃振荡培养(150r/min)4小时, 然后加入IPTG至终浓度为75μM继续28℃振荡培养(150r/min)45小时。
3、将完成步骤2的发酵体系离心(12000r/min,5min)收集上清液。
三、酶活测定
同实施例2的步骤三。
步骤二得到的上清液的碱性果胶酶酶活力为700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