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光板离型膜.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8587072 上传时间:2020-09-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329728.2

申请日:

20180309

公开号:

CN208104279U

公开日:

2018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29,C09J7/38,G02B5/30

主分类号:

C09J7/29,C09J7/38,G02B5/30

申请人:

惠州市金润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洋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林镇英光杨屋瑛村杨灿辉自建房

优先权:

CN201820329728U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罗雄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光板离型膜,包括:离型膜本体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μm‑30μ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μm‑30μm;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μm‑80μm。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板离型膜,有效的改善了压敏胶层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层脱胶的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放污和防刮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偏光板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离型膜包括:离型膜本体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μm-30μ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μm-30μm;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μm-8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为离子掺杂型导电聚合物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背景技术

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轻微的粘性。按不同基材可分为:PE离型膜、PET离型膜、OPP离型膜、复合离型膜(即基材是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材质复合而成的)等。

PET离型膜也叫PET硅油膜,就是在PET薄膜的表面涂上一层硅油,以降低PET薄膜表面的附着力,达到离型的效果。PET离型膜现已被广泛应包装、印刷、丝印、移印、铭板、薄膜开关、柔性线路、绝缘制品、线路板、激光防伪、贴合、电子、密封材料用膜、反光材料、防水材料、医药(膏药用纸)、卫生用纸、胶粘制品、模切冲型加工等行业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偏光板离型膜,对于偏光板的刮伤、污染和附着异物是很大的缺陷,需要在偏光板上粘贴一层离型膜,因此,该离型膜就应该具有良好的贴合性、抗静电、防污和防刮性,而现有技术中的离型膜上述性能都不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板离型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偏光板离型膜的贴合性、抗静电、防污和防刮性能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其中,所述偏光板离型膜包括:

离型膜本体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μm-30μ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μm-30μm;

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μm-80μm。

优选地,所述的偏光板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为离子掺杂型导电聚合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板离型膜,包括:离型膜本体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μm-30μ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μm-30μm;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μm-80μm,使得有效的改善了压敏胶层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层脱胶的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放污和防刮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偏光板离型膜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光板离型膜,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板离型膜,包括: 离型膜本体层10,所述离型膜本体层10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20,所述压敏胶层20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30,所述抗静电层30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40;所述离型膜本体层10是厚度为15μm-30μ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所述抗静电层20的厚度为15μm-30μm;所述压敏胶层30的厚度为10μm-20μm;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40的厚度为30μm-80μm。

具体实施时,由于压敏胶层20与抗静电层30单独形成后再粘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抗静电物并没有掺杂在压敏胶层20中,这样就有效的改善了压敏胶层20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层40脱胶的现象,提高了可靠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抗污和防刮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层30为离子掺杂型导电聚合物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板离型膜,包括:离型膜本体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μm-30μ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μm-30μm;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μm-80μm,使得有效的改善了压敏胶层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层脱胶的现象,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放污和防刮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偏光板离型膜.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329728.2 (22)申请日 2018.03.09 (73)专利权人 惠州市金润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沥 林镇英光杨屋瑛村杨灿辉自建房 (72)发明人 王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411 代理人 罗雄燕 (51)Int.Cl. C09J 7/29(2018.01) C09J 7/38(2018.01) G02B 5/3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包 括: 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 置有压敏胶层, 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 电层, 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 物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m-30m 的PET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 m-30m; 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m-20 m; 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m-80 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板离型膜, 有效的改 善了压敏胶层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层脱胶的现象, 同时, 具有良好的抗静电、 放污和防刮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8104279 U 201。

3、8.11.16 CN 208104279 U 1.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光板离型膜包括: 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 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 有抗静电层, 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 m-30 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 m-30 m; 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 m-20 m; 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 m-80 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离型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静电层为离子掺杂型导电 聚合物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104279 U 。

4、2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背景技术 0002 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的薄膜, 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 后不具有粘性, 或轻微的粘性。 按不同基材可分为: PE离型膜、 PET离型膜、 OPP离型膜、 复合 离型膜 (即基材是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材质复合而成的) 等。 0003 PET离型膜也叫PET硅油膜, 就是在PET薄膜的表面涂上一层硅油, 以降低PET薄膜 表面的附着力, 达到离型的效果。 PET离型膜现已被广泛应包装、 印刷、 丝印、 移印、 铭板、 薄 膜开关、 柔性线路、 绝缘制品、 线。

5、路板、 激光防伪、 贴合、 电子、 密封材料用膜、 反光材料、 防水 材料、 医药 (膏药用纸) 、 卫生用纸、 胶粘制品、 模切冲型加工等行业领域。 0004 现有技术中的偏光板离型膜, 对于偏光板的刮伤、 污染和附着异物是很大的缺陷, 需要在偏光板上粘贴一层离型膜, 因此, 该离型膜就应该具有良好的贴合性、 抗静电、 防污 和防刮性, 而现有技术中的离型膜上述性能都不佳。 0005 因此, 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旨在 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偏光板离型膜的贴合性、 抗静电、 防污和防刮性能不佳的问。

6、题。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其中, 所述偏光板离型膜包括: 0009 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 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 设置有抗静电层, 所述抗静电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 0010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 m-30 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 0011 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 m-30 m; 0012 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 m-20 m; 0013 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 m-80 m。 0014 优选地, 所述的偏光板离型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静电层为离子掺杂型导电聚合 物层。 0015。

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板离型膜, 包括: 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 离型膜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 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 所述抗静电 层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 m-30 m的PET离型膜本 体层; 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 m-30 m; 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 m-20 m; 所述丙烯酸酯 共聚物层的厚度为30 m-80 m, 使得有效的改善了压敏胶层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层脱胶的现 象, 同时, 具有良好的抗静电、 放污和防刮性能。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8104279 U 3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

8、新型中的偏光板离型膜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效果更 加清楚、 明确, 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板离型膜, 包括: 离型膜本体层 10,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10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20, 所述压敏胶层20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 层30, 所述抗静电层30上表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40;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10是厚度为 15 m-30 m的PET。

9、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抗静电层20的厚度为15 m-30 m; 所述压敏胶层30的厚 度为10 m-20 m; 所述丙烯酸酯共聚物层40的厚度为30 m-80 m。 0019 具体实施时, 由于压敏胶层20与抗静电层30单独形成后再粘接在一起, 也就是说, 抗静电物并没有掺杂在压敏胶层20中, 这样就有效的改善了压敏胶层20与丙烯酸酯共聚物 层40脱胶的现象, 提高了可靠性, 同时, 还具有良好的抗静电、 抗污和防刮性能。 0020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抗静电层30为离子掺杂型导电聚合物层。 0021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偏光板离型膜, 包括: 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离型。

10、膜 本体层上表面设置有压敏胶层, 所述压敏胶层上表面设置有抗静电层, 所述抗静电层上表 面设置有丙烯酸酯共聚物层; 所述离型膜本体层是厚度为15 m-30 m的PET离型膜本体层; 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15 m-30 m; 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0 m-20 m; 所述丙烯酸酯共聚 物层的厚度为30 m-80 m, 使得有效的改善了压敏胶层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层脱胶的现象, 同 时, 具有良好的抗静电、 放污和防刮性能。 0022 应当理解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8104279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0810427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