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生产甘露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以红糖为碳源制备 培养基以及应用该培养基通过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露醇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和电子等行业。全球甘露醇消费 量约占多元醇总量的11%,每年约为15万吨。美国是甘露醇的最大消费国。其 它如欧洲国家,用于生产口香糖、口含片、嘴嚼片的用量均较大。我国目前甘 露醇消费主要是直接用于生产甘露醇注射液、药品辅助添加剂和无糖型食品添 加剂等。由于食品行业尤其是口香糖对甘露醇需求量快速增加,甘露醇市场容 量迅速扩大。甘露醇在医药行业用量较大,目前我国仅甘露醇注射液每年就要 消耗甘露醇4500吨,2003年医药行业消费甘露醇5600吨。近年来我国肥胖和 糖尿病较为严重,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因此对无糖并具有营养的甜味剂 甘露醇需求潜力巨大,2004年我国食品及其添加剂领域对甘露醇的需求量约 3000吨。
目前生产甘露醇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海藻提取法:提取1吨甘露醇约需13~15吨干海带,生产过程产生大 量废水,能耗高,污染严重,收率低;
(2)催化加氢法:以蔗糖或葡萄糖为原料的催化加氢法具有原料来源稳定, 生产期限不受限制,成本低,但是其产率较低,且有山梨醇伴生;
(3)酶转化法:酶法氢化须要在体系中加入价格昂贵的辅酶,不经济;
(4)微生物发酵法:自然界中能合成甘露醇的微生物种类较多,细菌、酵 母和霉菌中都有一些菌株具有产甘露醇的能力。在乳酸菌转化甘露醇的过程中, 甘露醇为主要产物,同时产乳酸、乙酸、乙醇和二氧化碳,而不产生其它多元 醇等副产物,因而易于纯化分离及精制,并且条件温和、转化率较高。同时乳 酸菌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菌种,用乳酸菌来生产甘露醇的研究有着明显的优势。 目前,微生物发酵法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以红糖为碳 源的制备培养基和明串珠菌应用该培养基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该培养基是根 据红糖的成分改进MRS培养基而制成的,降低了培养基的成本,缩短了发酵时 间,从而克服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甘露醇的瓶颈问题。
本发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红糖为碳源明串珠菌发酵 产甘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以红糖为碳源制备培养基:
(1.1)准备原料
准确称取红糖19~21克、酵母浸粉1.9~2.1克、乙酸钠5克、磷酸氢二 钾2克、柠檬酸铵2克备用;
(1.2)调配与溶化
磁力搅拌器上放置装300ml水的烧杯,将步骤(1.1)称取的原料加入到烧 杯的水中,充分溶化后补加700ml水,即制成培养基;
(1.3)分装与灭菌
在250ml三角瓶中加入步骤(1.2)制备的培养基50ml后封口,置于高压 灭菌锅中121℃灭菌20分钟;
(2)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
(2.1)活化菌种
将明串珠菌以1%接菌量加入到50ml三角瓶内的10ml MRS培养基中,振荡 培养12~16小时;所述明串珠菌的分类命名为肠膜明串珠菌,拉丁文学名是 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保藏人与2009年12月31日交由中国微生物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进行保藏,保藏单位根据保藏人 的申请于2013年9月18日出具存活证明。
(2.2)接菌
在超净工作台将步骤(2.1)活化好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步骤(1.3) 灭菌后的250ml三角瓶内的50ml培养基中;
(2.3)培养
将步骤(2.2)接菌后的三角瓶置于摇床中,在30℃下以120转/分的速度 振荡培养16~18小时,得培养液;
(2.4分离纯化
将步骤(2.3)制得的培养液经10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除菌体沉淀得 上清液A;在上清液A中加入等量的乙醇,经12000转/分离心15分钟,去除葡 聚糖沉淀得上清液B,将上清液B在4℃结晶即制得甘露醇。
上述步骤(2)中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工艺中,所用到的试剂由供应商 提供,成分均是公知的;所涉及到的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 人员所公知的。需要说明的,本发明所用的明串珠菌的分类命名为肠膜明串珠 菌,拉丁文学名是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保藏日期为2009年12月31 日,保藏单位全称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 号:CGMCC1.103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海藻提取法、催化加氢法、酶转化法相比,本发明的特别之处在于: 通过乳酸细菌专一性地产生甘露醇这一主产物,因此生产过程是环境友好的, 符合产业发展方向;
(2)与现有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甘露醇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以红糖为碳源 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与以蔗糖或果糖、葡萄糖为碳源发酵乳酸细菌生 产甘露醇的方法相比,有效地降低了培养基的成本。这是因为红糖是从甘蔗或 甜菜中粗提的产物,价格较低;蔗糖是高纯度的化工原料,蔗糖或果糖、葡萄 糖的价格相对要高;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以蔗糖为原料明串珠菌发酵生产甘露醇 的工艺,本发明的原料组成中去除了蛋白胨、酵母浸粉的用量减少很多,因此 制备成本便降低很多。
生物材料保藏说明
分类命名:肠膜明串珠菌
拉丁文学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保藏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保藏单位全称: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简称:CGMCC
保藏编号:1.1032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以红糖为碳源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料
准确称取红糖19克、酵母浸粉1.9克、乙酸钠5克、磷酸氢二钾2克、柠 檬酸铵2克;
第二步,调配与溶化
磁力搅拌器上放置装300ml水的烧杯,按照第一步中准备的原料加入到烧 杯的水中,充分溶化后补加700ml水。
第三步,分装与灭菌
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培养基后封口,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20 分钟。
第四步,活化菌种
于零下80℃冰箱保存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50ml三角瓶的10ml MRS 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4小时。
第五步,接菌
在超净工作台将活化好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250ml三角瓶的50ml培养 基中。
第六步,培养
接好菌的三角瓶置于摇床中,于30℃120转/分振荡养18小时。
第七步,分离纯化
培养液经10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除沉淀(菌体),往上清液中加入等 量的乙醇,经12000转/分离心15分钟,去除沉淀(葡聚糖),将上清液在4℃结 晶而获得甘露醇。
实施例2
以红糖为碳源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料
准确称取红糖21克、酵母浸粉2.1克、乙酸钠5克、磷酸氢二钾2克、柠 檬酸铵2克。
第二步,调配与溶化
磁力搅拌器上放置装300ml水的烧杯,按照第一步中准备的原料加入到烧 杯的水中,充分溶化后补加700ml水。
第三步,分装与灭菌
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培养基后封口,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20 分钟。
第四步,活化菌种
于零下80℃冰箱保存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50ml三角瓶的10ml MRS 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3小时。
第五步,接菌
在超净工作台将活化好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250ml三角瓶的50ml培养 基中。
第六步,培养
接好菌的三角瓶置于摇床中,于30℃120转/分振荡养18小时。
第七步,分离纯化
培养液经10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除沉淀(菌体),往上清液中加入等 量的乙醇,经12000转/分离心15分钟,去除沉淀(葡聚糖),将上清液在4℃结 晶而获得甘露醇。
实施例3
以红糖为碳源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料
准确称取红糖20克、酵母浸粉2克、乙酸钠5克、磷酸氢二钾2克、柠檬 酸铵2克。
第二步,调配与溶化
磁力搅拌器上放置装300ml水的烧杯,按照第一步中准备的原料加入到烧 杯的水中,充分溶化后补加700ml水。
第三步,分装与灭菌
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培养基后封口,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16 分钟。
第四步,活化菌种
于零下80℃冰箱保存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50ml三角瓶的10ml MRS 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4小时。
第五步,接菌
在超净工作台将活化好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250ml三角瓶的50ml培养 基中。
第六步,培养
接好菌的三角瓶置于摇床中,于30℃120转/分振荡养18小时。
第七步,分离纯化
培养液经10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除沉淀(菌体),往上清液中加入等 量的乙醇,经12000转/分离心15分钟,去除沉淀(葡聚糖),将上清液在4℃结 晶而获得甘露醇。
实施例4
以红糖为碳源明串珠菌发酵产甘露醇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备原料
准确称取红糖21克、酵母浸粉1.9克、乙酸钠5克、磷酸氢二钾2克、柠 檬酸铵2克,溶于1000ml水中。
第二步,调配与溶化
磁力搅拌器上放置装300ml水的烧杯,按照第一步中准备的原料加入到烧 杯的水中,充分溶化后补加700ml水。
第三步,分装与灭菌
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培养基后封口,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20 分钟。
第四步,活化菌种
于零下80℃冰箱保存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50ml三角瓶的10ml MRS 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5小时。
第五步,接菌
在超净工作台将活化好的菌种以1%接菌量加入到250ml三角瓶的50ml培养 基中。
第六步,培养
接好菌的三角瓶置于摇床中,于30℃120转/分振荡养17小时。
第七步,分离纯化
培养液经10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除沉淀(菌体),往上清液中加入等 量的乙醇,经12000转/分离心15分钟,去除沉淀(葡聚糖),将上清液在4℃结 晶而获得甘露醇。
硫酸镁和硫酸锰是在发酵过程中必需的成分,但本专利中使用了红糖就不 用添加硫酸镁和硫酸锰,这是因为红糖中都含有镁离子和锰离子。经过测定, 实施例1-4中发酵所获得的甘露醇含量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4所获得的甘露醇含量
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甘露醇含量 7.18g/L 7.21g/L 7.30g/L 7.25g/L
上述实施例1~4中,所述红糖、酵母浸粉、乙酸钠、磷酸氢二钾和柠檬酸 铵由供应商提供,成分均是公知的;所用的菌种是本公司保存的;所涉及到的 设备和工艺操作方法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 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