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8583506 上传时间:2020-09-06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33580.9

申请日:

20041115

公开号:

CN1882619A

公开日:

200612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F32/00,C08G61/08

主分类号:

C08F32/00,C08G61/08

申请人:

JSR株式会社

发明人:

早川俊之,服部岩和,大久保明彦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387656/200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的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另外,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通式(1)、通式(2),(式中,n是0或1,R1、R2、R3与R4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X是亚乙基或亚乙烯基)。

权利要求书

1.(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通式(1)通式(1)中,n是0或1,R、R、R与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 2.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C的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和根据需要使用的非共轭多烯形成的结构单元。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01~30摩尔%,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40~90摩尔%,C的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5~60摩尔%,非共轭多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12摩尔%。 4.(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通式(2)通式(2)中,n是0或1,R、R、R与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X表示亚乙基或亚乙烯基。 5.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和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形成的结构单元。 6.权利要求1~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或通式(2)中,R、R与R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或C的烃基。 7.权利要求1~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或通式(2)中,R是甲基。 8.权利要求1~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或通式(2)中,n是1。 9.(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至少包含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单体进行加成聚合的工序,通式(3)通式(3)中,n是0或1,R、R、R与R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 10.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乙烯、C的α-烯烃、和根据需要使用的非共轭多烯进行加成聚合的工序。 11.(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至少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的工序。 12.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和能与其共聚的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的工序。 13.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权利要求1~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共)聚合物中的酯部位进行水解处理的工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特定的羧酸甲硅烷基酯(silyl carboxylate)残 基的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 造方法。

技术背景

迄今,透明树脂作为汽车部件、照明设备、电气部件等通常要求 透明性的材料使用,作为这样的透明树脂,已知聚碳酸酯系树脂、丙 烯酸系树脂。

然而,近年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轻量化、高密度化的要求,在 进行光学材料、电子材料等的树脂化,这样的树脂除了光学透明性外, 还要求是热稳定性、机械强度、耐吸湿性、尺寸稳定性、耐溶剂性等 特性优异的树脂。例如,以往使用了玻璃制基板的液晶显示元件,为 了谋求轻量化、减轻落下时的破损,最近开始使用树脂制的基板,而 对所使用的树脂则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工序上要求非常高的热稳定 性。

可是,丙烯酸系树脂虽然是透明性优异的树脂,但在耐热性、耐 水性(低吸水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聚碳酸酯系树脂虽然 是耐热性、耐水性比丙烯酸系树脂优异的树脂,但有双折射大等问题。

而最近作为透明性、耐水性、低双折射性、耐热性等各种特性优 异的树脂,环状烯烃系聚合物树脂引人注目。作为这样的环状烯烃系 聚合物树脂,迄今提出了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加成(共)聚合物、开环 (共)聚合物及其氢化物等各种结构的树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6)。

另一方面,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与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 烯共聚物弹性体等烯烃系共聚物弹性体,由于是耐热性与耐候性优异 的弹性体材料,故广泛用作汽车部件、机械零件、土木建材等的材料。 另外,烯烃系共聚物弹性体也广泛用作聚丙烯、聚乙烯等树脂的改性 剂。

然而,这样的烯烃系共聚物弹性体,由于分子结构中没有极性基 团或官能团,故存在对金属的粘接性、对聚烯烃系以外的弹性体或树 脂的粘接性和相容性低,所得成型体的涂饰性与印刷适合性低之类的 问题。

由于这样的理由,故提出了通过使用具有羧基与氨基等官能团的 环状烯烃化合物作为单体成分,导入了官能团的烯烃系共聚物(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10等)。

然而,并不知道使用了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作为取代基的环 状烯烃化合物的(共)聚合物。

另外,由于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通过对其酯部位进行水解处理 容易成为羧基,故通过将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的环状烯烃化合物 (共)聚合,对所得(共)聚合物进行水解,可避免副反应制造具有 羧基的(共)聚合物,故有利。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26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26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2-133413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昭61-120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昭61-115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昭63-218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公昭49-43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平1-259012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开昭64-54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特表平4-5039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的新型 (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的(共)聚合物制造含有羧 基的(共)聚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 构单元。

通式(1)

[通式(1)中,n是0或1,R1、R2、R3与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 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

另外,本发明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 构单元、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C3-12的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和根 据需要使用的非共轭多烯形成的结构单元。

这样的共聚物中,优选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 是0.01~30摩尔%,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40~90摩尔%, C3-12的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5~60摩尔%,非共轭多烯 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12摩尔%。

另外,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2)所 示的结构单元。

通式(2)

[通式(2)中,n是0或1,R1、R2、R3与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 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X表示亚乙基或亚乙烯基]。

此外,本发明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通式(2)表示的结 构单元、和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形成的结构单元。

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在上述通式(1)或上述通式(2)中, 优选R1、R2与R3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或C1-20的烃基。

另外,上述通式(1)或上述通式(2)中,优选R4是甲基。

此外,通式(1)或通式(2)中,优选n是1。

本发明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至少包含 下述通式(3)所示化合物的单体进行加成聚合的工序。

通式(3)

[通式(3)中,n是0或1,R1、R2、R3与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 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

另外,本发明的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上述通式 (3)所示的化合物、乙烯、C3-12的α-烯烃、和根据需要使用的非共轭 多烯进行加成聚合的工序。

此外,本发明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至 少包含上述通式(3)所示化合物的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的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将包含上述 通式(3)所示的化合物和能与该化合物共聚的其他环状烯烃化合物的 单体进行开环聚合的工序。

本发明的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对上述的(共)聚合物中的酯部位进行水解处理的工序。

采用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可以获得因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 基而特有的效果。例如,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可以通过对其酯部位 进行水解容易转化成羧基。

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可以有利地制造含有羧基的 (共)聚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制得的共聚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共)聚合物是具有上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以 下,称为“特定的结构单元(1)”)或上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 (以下,称为“特定的结构单元(2)”)的(共)聚合物。这样的(共) 聚合物是由至少包含上述通式(3)所示化合物(以下,也称为“特定 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单体制得的(共)聚合物。

上述通式(1)~上述通式(3)中,R1~R3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 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优选是氢原子或C1-20的烃基。这里,作为 C1-20的烃基的具体例,可举出甲基、乙基、丁基等脂肪族烃基、环己 基等脂环式烃基、苄基等芳香族烃基。

另外,R4是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优选是C1-20的烃 基,更优选是甲基。

此外,重复数n的值是0或1,优选是1。

另外,上述通式(2)中,X是亚乙基或亚乙烯基。

作为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2-甲基双环[2.2.1] 庚-5-烯-2-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2.2.1]庚-5-烯-2- 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叔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正丁基甲硅烷 基酯、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正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 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 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苄基甲硅烷基酯、双环[2.2.1]庚-5- 烯-2-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乙基甲 硅烷基酯、双环[2.2.1]庚-5-烯-2-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双 环[2.2.1]庚-5-烯-2-羧酸三正丁基甲硅烷基酯、双环[2.2.1]庚-5- 烯-2-羧酸正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双环[2.2.1]庚-5-烯-2-羧酸环 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苄基甲硅烷基 酯、2-乙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2-乙基双 环[2.2.1]庚-5-烯-2-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2-乙基双环[2.2.1]庚 -5-烯-2-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2-乙基双环[2.2.1]庚-5-烯 -2-羧酸三正丁基甲硅烷基酯、2-乙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正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2-乙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环己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酯、2-乙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苄基甲硅烷基 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 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 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 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环 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 羧酸烯丙基二氯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 烯-4-羧酸二烯丙基氯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 碳-9-烯-4-羧酸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氯甲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甲 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苯基氯甲硅烷基 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苄基甲硅烷基 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二甲基甲硅烷基 酯、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四 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烯丙基二氯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二烯丙基氯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乙烯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氯甲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苯基氯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苄基甲硅烷基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乙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4-乙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氯 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4-氯四 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 甲氧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 4-甲氧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 硅烷基酯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地使用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其中,从该化合物的聚合性与所得(共)聚合物的稳定性等的观 点考虑,优选: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 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 [2.2.1]庚-5-烯-2-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2.2.1] 庚-5-烯-2-羧酸三正丁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2.2.1]庚-5-烯-2- 羧酸正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环 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2-甲基双环[2.2.1]庚-5-烯-2-羧酸三苄基甲 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 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乙基甲 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 甲基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 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 羧酸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 -9-烯-4-羧酸三苄基甲硅烷基酯,作为特别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4- 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4- 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4- 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 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丁基二甲基 甲硅烷基酯、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环己基 二甲基甲硅烷基酯。

这样的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例如可通过使下述通式(4)表示 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与下述通式(5)表示的氯硅烷类或下述通式(6) 表示的甲硅烷基胺类进行反应制得。

通式(4)

[通式(4)中,n是0或1,R4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 基团,R5表示氢原子或碱金属]。

通式(5)

[通式(5)中,R1、R2与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 价的有机基团]。

通式(6)

[通式(6)中,R6、R7与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20的烷基 或下述通式(7)表示的基团,R6~R8中至少1个是下述通式(7)表 示的基团]。

通式(7)

[通式(7)中,R1、R2与R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 价的有机基团]。

作为通式(5)表示的氯硅烷类的具体例,可举出三甲基氯硅烷、 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正丁基二甲基氯硅烷、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 叔丁基苯基二氯硅烷、二甲基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二烯丙基二 氯硅烷、烯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二甲基氯硅烷、三苄基氯硅烷、己 基二甲基氯硅烷、三正丁基氯硅烷等。

另外,作为通式(6)表示的甲硅烷基胺类的具体例,可举出六甲 基二硅氨烷、1,3-双(氯甲基)四甲基二硅氨烷、N,N-二甲基氨基三 甲基硅烷、N,N-二乙基氨基三甲基硅烷、九甲基三硅氨烷、1,1,3,3- 四甲基二硅氨烷等。

本发明的(共)聚合物是包含上述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单体 的加成(共)聚合物或开环(共)聚合物或其氢化物,具体地可举出 以下的形态。

(1)只是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加成聚合物(以下,称为“特 定的加成聚合物”)。

(2)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和能与其加成共聚的化合物(以下, 称为“加成共聚性化合物”)的加成共聚物(以下,称为“特定的加成 共聚物”)。

(3)只是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开环聚合物(以下,称为“特 定的开环聚合物”)。

(4)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和能与其开环共聚的化合物(以下, 称为“开环共聚性化合物”)的开环共聚物(以下,称为“特定的开环 共聚物”)。

(5)上述(3)的开环聚合物或上述(4)的开环共聚物的氢化物 (以下,称为“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

其中,特定的加成聚合物、特定的开环聚合物、特定的开环共聚 物与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一般作为树脂利用,特定的加成共 聚物依所使用的加成共聚性化合物的种类与比例的不同,作为树脂或 弹性体利用。

特定的加成聚合物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以下,将这些统称为“特 定的加成(共)聚合物”)是具有特定的结构单元(1)的(共)聚合 物,可通过对至少包含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单体,具体地只由特 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组成的单体或由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与加成共 聚性化合物组成的单体进行加成聚合处理制得。

上述特定的加成共聚物作为树脂利用的场合,作为用于获得该特 定的加成共聚物的加成共聚性化合物,可以使用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 物以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以下,称为“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 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戊烯-1、1-己烯、1-庚烯、1- 辛烯、1-癸烯、十二碳烯、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等环状烯烃化合物 以外的加成共聚性化合物(以下,称为“其他的加成共聚性化合物”)。

作为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可以使用具有卤原子或极性基团的 极性的环状烯烃化合物,还可以使用不具有卤原子与极性基团的非极 性的环状烯烃化合物,还可以将两者组合使用。

作为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中极性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具体例, 可举出5-三甲氧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氯二甲氧基甲硅烷基-2- 降冰片烯、5-二氯甲氧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氯甲氧基甲基甲硅 烷基-2-降冰片烯、5-甲氧基甲基氢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二甲氧 基氢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甲氧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 5-三乙氧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氯二乙氧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 烯、5-二氯乙氧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氯乙氧基甲基甲硅烷基-2- 降冰片烯、5-二乙氧基氢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乙氧基二甲基甲硅 烷基-2-降冰片烯、5-乙氧基二乙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三丙氧 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三异丙氧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三 苯氧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二苯氧基甲基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 5-三氟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三氯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三溴 甲硅烷基-2-降冰片烯、5-(2′,6′,7′-三氧杂-1′-硅双环[2.2.2]辛基) 双环[2.2.1]庚-2-烯、5-(4′-甲基-2′,6′,7′-三氧杂-1′-硅双环[2.2.2] 辛基)双环[2.2.1]庚-2-烯、5-(1′-甲基-2′,5′-二氧杂-1′-硅环戊基) 双环[2.2.1]庚-2-烯、5-三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2-降冰片烯、5-(1- 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2-降冰片烯、5-(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乙 基-2-降冰片烯、5-(1-氯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2-降冰片烯、5- (2-氯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乙基-2-降冰片烯、5-三乙氧基甲硅烷基甲 基-2-降冰片烯、5-(1-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2-降冰片烯、5-(2-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2-降冰片烯、5-(1-氯二乙氧基甲硅烷基) 乙基-2-降冰片烯、5-(2-氯二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2-降冰片烯、 5-(2-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2-降冰片烯、5-(3-三甲氧基甲硅烷 基)丙基-2-降冰片烯、5-(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2-降冰片烯、 5-(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2-降冰片烯、5-降冰片烯-2-羧酸三 甲氧基甲硅烷基丙酯、5-降冰片烯-2-羧酸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酯、5- 降冰片烯-2-羧酸二甲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丙酯、2-甲基-5-降冰片烯-2- 羧酸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酯、2-甲基-5-降冰片烯-2-羧酸二甲氧基甲 基甲硅烷基丙酯、2-甲基-5-降冰片烯-2-羧酸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酯 等具有取代或非取代的甲硅烷基的降冰片烯衍生物,

2-乙酰基-5-降冰片烯、5-降冰片烯-2-羧酸甲酯、5-降冰片烯-2- 羧酸乙酯、5-降冰片烯-2-羧酸叔丁酯、2-甲基-5-降冰片烯-2-羧酸甲 酯、2-甲基-5-降冰片烯-2-羧酸乙酯、2-甲基-5-降冰片烯-2-羧酸叔 丁酯、2-甲基-5-降冰片烯-2-羧酸三氟甲酯、乙酸5-降冰片烯-2-基 酯、乙酸2-甲基-5-降冰片烯-2-基酯、丙烯酸2-甲基-5-降冰片烯-2- 基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5-降冰片烯-2-基酯、5-降冰片烯-2,3-二 羧酸二甲酯等分别具有取代或非取代的烷羰基、烷氧羰基、烷羰基氧 基或链烯羰基氧基的降冰片烯衍生物,

5-降冰片烯-2,3-二羧酸酐等具有羧酸酐残基的降冰片烯衍生物,

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甲酯等具有极 性基团的四环十二碳烯衍生物,与下述式(i)或式(ii)表示的螺环 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作为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中非极性的烯烃化合物的具体例,可 举出2-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5-异丙 基-2-降冰片烯、5-丁基-2-降冰片烯、5-叔丁基-2-降冰片烯、5-己基 -2-降冰片烯、5-癸基-2-降冰片烯、三环[4.3.0.12,5]癸-3-烯、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甲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 -3-烯、8-乙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三环[4.4.0.12,5] 十一碳-3-烯、三环[4.3.0.12,6]癸-3,7-二烯(双环戊二烯)等非取代 或烷基取代环状烯烃化合物,

5-苯基-2-降冰片烯、5-甲基-5-苯基-2-降冰片烯、5-苄基降冰片 烯、5-萘基-2-降冰片烯、5-联苯基-2-降冰片烯、1,4-亚甲基-1,4- 二氢萘(苯并降冰片烯)、1,4-亚甲基-1,4,4a,9a-四氢芴等芳基或芳 烷基取代环状烯烃化合物,

5-乙叉-2-降冰片烯等烷叉基取代环状烯烃化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树脂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物中特定的结构单元(1)的含有比例优 选是大于等于0.1摩尔%,更优选是大于等于1摩尔%。特定的结构单 元(1)的含有比例太小的场合,有时不能充分地得到具有羧酸甲硅烷 基酯残基产生的效果。

用于获得树脂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的加成聚合处理,优 选在氮或氩等惰性气体环境气氛下,向反应容器内供给包含特定环状 烯烃化合物的单体和聚合催化剂,在适宜的溶剂或烯释剂的存在下, 采用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100℃的条件进行。

另外,作为聚合催化剂使用多成分系的催化剂的场合,可以把该 聚合催化剂中的各成分各自独立地供给反应容器,或预先将各成分混 合后供给反应容器,对各成分的供给顺序也没有特殊限定。

作为用于进行加成聚合处理的溶剂或烯释剂,可以使用烃类,作 为其具体例,可举出环己烷、环戊烷、甲基环戊烷等脂环式烃溶剂, 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溶剂,甲苯、苯、二甲苯等芳香 族烃溶剂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另外,溶剂与单体的比率,优选溶剂/单体按重量比是1~20。

作为单体使用只由环状烯烃化合物(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与其 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组成的单体的场合,作为用于进行加成聚合处 理的加成聚合催化剂,可以使用下述[1]~[3]所示的钯、镍、钴、钛 与锆等金属制的单一络合物催化剂或多成分系催化剂,但不限定于这 些。

[1]Pd与Ni等的单一络合物催化剂:

作为这种催化剂,可举出:[Pd(CH3CN)4][BF4]2、 [Pd(PhCN)4][SbF6]、[(η3-巴豆基)Pd(环辛-1,5-二烯)][PF6]、[(η3- 巴豆基)Ni(环辛-1,5-二烯)][B(3,5-(CF3)2C6F3)4]、[(η3-巴豆 基)Ni(环辛-1,5-二烯)][PF6]、[(η3-烯丙基)Ni(环辛-1,5-二 烯)][B(C6F5)4]、[(η3-巴豆基)Ni(环辛-1,5-二烯)][SbF6]、甲苯 ·Ni(C6F5)2、苯·Ni(C6F 5)2、·Ni(C6F5)2、乙基醚·Ni(C6F5)2等。

[2]具有σ或σ,π键的钯络合物与有机铝或超强酸盐的组合形成 的多成分系催化剂:

作为这种催化剂,可举出二-μ-氯-双(6-甲氧基双环[2.2.1]庚 -2-烯-内-5σ,2π)Pd与选自甲基铝氧烷(简称MAO)、AgSbF6、AgBF4的化合物的组合,

[(η3-烯丙基)PdCl]2与AgSbF6或AgBF4的组合、 [(1,5-COD)Pd(CH3)Cl]与PPh3及NaB[3,5-(CF3)2C6H3]4的组合等组合。

[3]包含1)选自镍化合物、钯化合物、钴化合物、钛化合物或 锆化合物的过渡金属化合物,2)选自超强酸、路易斯酸与离子性硼化 合物的化合物,或3)有机铝化合物的多成分系催化剂。

另外,作为单体使用环状烯烃化合物与其他的加成共聚性化合物 组成的单体的场合,作为进行加成聚合处理用的加成聚合催化剂,可 以使用用于获得后述的弹性体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的烯烃系 共聚催化剂。

树脂系的加成聚合处理中,所得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的分子 量的调节可以采用添加分子量调节剂、调节聚合催化剂的量、控制聚 合温度、调节向聚合物转化的转化率等方法进行。作为分子量调节剂, 可以使用α-烯烃、氢、环状非共役二烯、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等。

另外,加成聚合处理中,可以通过添加选自水、醇、有机酸、二 氧化碳等的化合物停止聚合反应。

此外,进行加成聚合处理使用的反应器,可以是间歇式与连续式 的任何一种。作为连续式的反应器,可以使用管型反应器,塔型反应 器、槽型反应器等。

树脂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可以通过将加成聚合处理后 的聚合溶液加到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等不良溶剂中,使生 成物析出后进行减压干燥制得。在该工序中残留在聚合溶液中的未反 应的单体也被除去。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对聚合溶液进行聚合催化剂残渣的分离和除 去处理。作为这样的分离除去处理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作为具体的 方法,可以利用向聚合溶液中添加盐酸、硝酸、硫酸等无机酸或马来 酸、富马酸等有机酸,用水或醇进行洗涤的方法,还可以利用使用了 适宜的吸附剂的吸附法等。

这样制得的树脂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采用以例如邻二 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优选 是5000~1500000,更优选是10000~1000000。

该重均分子量低于5000的场合,该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成型 为膜、薄膜与片材等时的断裂强度不充分,或有时耐溶剂性、耐液晶 性降低。而该重均分子量大于1500000的场合,该特定的加成(共) 聚合物的片材或膜的成型加工性低,或采用溶剂流延法制造膜时,树 脂溶液的溶液粘度增高,有时操作不方便。

上述的树脂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可以采用注射成型、 吹塑成型、加压成型、挤出成型等方法制成成型体,还可以使特定的 加成(共)聚合物溶解在选自烃溶剂,卤代烃溶剂,酮、醚、酯、胺、 酰胺、尿素等极性溶剂的溶剂中,经流延工序与蒸发工序制成薄膜、 膜或片材。另外,还可以利用这些溶剂使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溶 胀后,经挤出机使溶剂蒸发成型加工成膜、片材。

特定的加成共聚物作为弹性体利用的场合,该特定的加成共聚物 优选是乙烯、C3-12的α-烯烃、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及根据需要使用 的非共轭多烯的共聚物。

作为C3-12的α-烯烃的具体例,可举出丙烯、1-丁烯、1-戊烯、4- 甲基-戊烯-1、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苯乙 烯、对甲基苯乙烯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 使用。通过使用这样碳数小于等于12的α-烯烃,该α-烯烃与其他的 化合物的共聚性容易变得良好。

作为非共轭多烯的具体例,可举出1,4-己二烯、1,6-辛二烯、1,5- 己二烯等直链的非环状二烯,5-甲基-1,4-己二烯、3,7-二甲基-1,6- 辛二烯、5,7-二甲基-1,6-辛二烯、3,7-二甲基-1,7-辛二烯、7-甲基 -1,6-辛二烯、二氢香叶烯等分支链的非环状二烯,四氢茚、甲基四氢 茚、双环戊二烯、双环[2.2.1]庚-2,5-二烯、5-亚甲基-2-降冰片烯、 5-乙叉-2-降冰片烯、5-丙烯基-2-降冰片烯、5-异丙叉-2-降冰片烯、 5-环己叉-2-降冰片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等脂环式二烯等。这些 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另外,上述的非共轭多烯中,作为优选的例可举出1,4-己二烯、 5-亚甲基-2-降冰片烯、5-乙叉-2-降冰片烯等。

这样的弹性体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物中,优选特定的结构单元(1) 的含有比例是0.01~30摩尔%,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 4O~90摩尔%,C3-12的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5~60摩 尔%,非共轭多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12摩尔%。

特定的结构单元(1)的含有比例太小的场合,有时不能充分地得 到具有羧酸酯残基产生的效果。而特定的结构单元(1)的含有比例太 大的场合,有时难与其他的化合物进行共聚,而且作为弹性体有时难 以得到具有充分橡胶弹性的共聚物,另外,聚合催化剂的使用量增多 的结果,有时难得到高分子量的共聚物。

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太小的场合,有时单体的共聚变 得困难,而且有时难得到具有优异耐久性的弹性体。而乙烯形成的结 构单元的比例太大的场合,有时难得到显示作为弹性体行为的共聚物。

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太小的场合,有时难得到具有 充分弹性的弹性体。而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太大的场 合,有时难得到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弹性体。

非共轭多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太大的场合,有时难得到 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弹性体。

用于获得弹性体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物的加成聚合处理,优选在 氮或氩等惰性环境气氛下,向反应容器内供给乙烯、C3-12的α-烯烃、 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和根据需要使用的非共轭二烯,在适宜的溶剂 或稀释剂的存在下,在反应体系的温度为0~150℃、特别优选10~100 ℃的条件下进行。

作为进行加成聚合处理使用的催化剂,在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 乙烯、α-烯烃及根据需要使用的非共轭多烯的共聚反应中,优选使用 可以获得各结构单元较无规地排列的共聚物的烯烃系共聚催化剂。作 为这样的烯烃系共聚催化剂,优选使用包含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是 选自周期表第4族与第5族的金属的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 剂,作为具体的催化剂体系,可举出以下的例。

(1)是包含在烃化合物中可溶的钒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 剂体系,钒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的任何一方或两方含至少1个氯原 子。

其中,作为钒化合物,可以使用下述通式(8-1)表示的化合物、 VCl4、VO(acac)2、V(acac)3(式中,“acac”表示乙酰丙酮基)、 下述通式(8-2)表示的化合物等。

通式(8-1):O=VClK(OR11)3-K

(式中,R11表示乙基、丙基、丁基、己基等烃基。k表示0~3的 整数)。

通式(8-2):VCl3·mZ

(式中,Z表示可形成在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2-甲氧基 甲基四氢呋喃、二甲基吡啶等烃化合物中可溶的络合物的路易斯碱。m 表示2~3的整数)。

作为有机铝化合物,可以使用下述通式(8-3)表示的三烷基铝化 合物、下述通式(8-4)或下述通式(8-5)表示的氢化烷基铝、下述 通式(8-6)、下述通式(8-7)或通式(8-8)表示的氯化烷基铝、下 述通式(8-9)或下述通式(8-10)表示的烷氧基或苯氧基取代有机铝、 水与上述三烷基铝化合物反应得到的甲基铝氧烷(MAO)、乙基铝氧烷、 丁基铝氧烷等。

通式(8-3):AlR123,

通式(8-4):HAlR122,

通式(8-5):H2AlR12,

通式(8-6):R12AlCl2,

通式(8-7):R123Al2Cl3,

通式(8-8):R122AlCl,

通式(8-9):R122Al(OR13),

通式(8-10):R12Al(OR13)2

(通式(8~3)~通式(8~10)中,R12表示甲基、乙基、丙基、 丁基、己基等烃基。R13表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辛基、苯基、 甲苯基二甲苯基、2,6-二叔丁基苯基、4-甲基-2,6-二叔丁基苯基、2,6- 二甲基苯基或4-甲基-2,6-二甲基苯基)。

另外,该催化剂体系中,可以在上述的钒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 中进一步添加有机酸或无机酸的酯、醚、胺、酮、烷氧基硅烷等含氧 或含氮给电子体。

(2)包含负载在由二氧化硅或氯化镁构成的载体上的卤化钛或卤 化锆、和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

其中,作为卤化钛或卤化锆,可以使用四氯化钛、四溴化钛、四 氯化锆等。

作为有机铝化合物,可以使用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 甲基铝氧烷等。

另外,该催化剂体系中,可以在上述的化合物中再添加邻苯二甲 酸二辛酯、四烷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

(3)包含具有1个或2个带有选自氢、烷基与烯丙基的取代基的 环戊二烯基或茚基作为配体的选自钛、锆、铪金属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与含有至少50摩尔%甲基铝氧烷的有机铝化合物的催化剂体系。

作为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双(环戊二烯基)二 甲基锆、双(环戊二烯基)二乙基锆、双(环戊二烯基)甲基一氯化 锆、亚乙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乙基双(环戊二烯基)甲 基一氯化锆、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亚乙基双(茚基) 二氯化锆、亚乙基双(茚基)二甲基锆、亚乙基双(茚基)二苯基锆、 亚乙基双(4,5,6,7-四氢-1-茚基)二甲基锆、亚乙基双(4-甲基-1- 茚基)二氯化锆、亚乙基(2,3-二甲基-1-茚基)二氯化锆、二甲基甲 硅烷基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 化锆、二甲基甲硅烷基双(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甲基甲 基(芴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二苯基甲基(芴基)(环戊二烯 基)二氯化锆、二苯基甲硅烷基双(茚基)二氯化锆、二甲基甲硅烷 基双(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锆、双(环戊二烯基)二甲基钛、 双(环戊二烯基)甲基一氯化钛、亚乙基双(茚基)二氯化钛、亚乙 基双(4,5,6,7-四氢-1一茚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二 氯化钛、η1:η5-([(叔丁基-酰氨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3,4,5- 四甲基-1-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等。

(4)包含以双烷基取代或N-烷基取代水杨醛亚胺为配体的周期 表第4族过渡金属络合物与甲基铝氧烷(MAO)的催化剂体系。

作为进行加成聚合处理使用的溶剂或稀释剂,可以列举例如脂肪 族烃类、脂环式烃类、芳香族烃类与这些的卤化物。具体地,可举出 丁烷、戊烷、己烷、庚烷、2-丁烯、2-甲基-2-丁烯、环戊烷、甲基环 戊烷、环己烷、异辛烷、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甲烷、二氯 乙烷等。这些溶剂或稀释剂,优选在经蒸馏处理或吸附处理使水分浓 度达到小于等于20ppm的状态下使用。

这样的加成聚合处理中,所得特定的加成共聚物的分子量的调节, 可以采用添加分子量调节剂、调节聚合催化剂的量、控制聚合温度、 调节向聚合物转化的转化率等的方法进行。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可以 使用氢、二乙基锌、氢化二异丁基铝等。

另外,进行加成聚合处理使用的反应器可以是间歇式与连续式的 任何一种形式。作为连续式的反应器,可以使用管型反应器、塔型反 应器、槽型反应器等。

弹性体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物,可以通过向聚合溶液中吹入水蒸 气进行溶剂的除去处理后,从所得的浆液中分离固体物,再通过使用 螺杆型的压榨机、挤出机、加热辊等进行脱水、干燥而获得。或者, 通过对聚合溶液进行加热从而浓缩,然后通过使用带排气口的挤出机 进行干燥处理而获得。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对聚合溶液进行聚合催化剂残渣的分离、除 去处理。作为这样的分离、除去处理的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在填充 有二氧化硅、氧化铝、硅藻土等的吸附柱中通过的方法,在聚合溶液 中大量添加的水、醇等进行洗涤的方法。

这样制得的弹性体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物,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 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优选是1000~ 3000000,更优选是3000~1000000,特别优选是5000~700000。

另外,弹性体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90~ 50℃,特别优选-70~10℃,因此可制得具有充分弹性的弹性体。

这里,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采用扫描型差示热分析仪(DSC)进行 测定。

特定的开环聚合物与特定的开环共聚物(以下,将这些统称为“特 定的开环(共)聚合物”)是特定的结构单元(2)中具有通式(2)中 的X是亚乙烯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合物,可通过对至少包含特定 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单体,具体地,对只由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组 成的单体或由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与开环共聚性化合物组成的单体 进行开环聚合处理制得。

作为开环共聚性化合物,可以使用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

作为所述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双环[2.2.1] 庚-2-烯、三环[5.2.1.02,6]癸-8-烯、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 烯、五环[9.2.1.14,7.02,10.03,8]十五碳-5-烯、七环 [13.2.1.13,13.16,9.02,14.04,12.05,10]二十碳-7-烯、5-甲基双环[2.2.1]庚 -2-烯、5-乙基双环[2.2.1]庚-2-烯、5-正己基双环[2.2.1]庚-2-烯、 5-异丙基双环[2.2.1]庚-2-烯、5-正辛基双环[2.2.1]庚-2-烯、5-正 癸基双环[2.2.1]庚-2-烯、5-环己基双环[2.2.1]庚-2-烯、5-(3-环 己烯基)双环[2.2.1]庚-2-烯、5-乙叉双环[2.2.1]庚-2-烯、8-乙叉 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乙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 碳-3-烯、5-氰基双环[2.2.1]庚-2-烯、5-氰基-5-甲基双环[2.2.1] 庚-2-烯、5-甲氧羰基双环[2.2.1]庚-2-烯、5-甲基-5-甲氧羰基双环 [2.2.1]庚-2-烯、5-乙氧羰基双环[2.2.1]庚-2-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甲酯、四环[6.2.1.13,6.02,7]十二 碳-9-烯-4-羧酸乙酯、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异丙 酯、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丙酯、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丁酯、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甲酯、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乙酯、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丙酯、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异丙酯、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正丁酯、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苯酯、8-(1-萘氧基)羰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2-萘氧基)羰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4-苯基苯氧基)羰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甲基-8-苯氧羰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甲基-8-(1-萘氧基)羰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甲基-8-(2-萘氧基)羰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甲基-8-(4-苯基苯氧基)羰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5-苯基双环[2.2.1]庚-2-烯、5-(1- 萘基)双环[2.2.1]庚-2-烯、5-(2-萘基)双环[2.2.1]庚-2-烯、5- (4-联苯基)双环[2.2.1]庚-2-烯、5-(2-萘基)-5-甲基双环[2.2.1] 庚-2-烯、5-(4-联苯基)-5-甲基双环[2.2.1]庚-2-烯、8-苯基四环 [4.4.0.12,5.17,10]-3-十二碳烯、5-羟基双环[2.2.1]庚-2-烯、5-甲氧 基双环[2.2.1]庚-2-烯、5-羟甲基双环[2.2.1]庚-2-烯、5-氨基甲基 双环[2.2.1]庚-2-烯、5-氯甲基双环[2.2.1]庚-2-烯、5-三甲氧基甲 硅烷基双环[2.2.1]庚-2-烯、5-三乙氧基甲硅烷基双环[2.2.1]庚-2- 烯、5-三正丙氧基甲硅烷基双环[2.2.1]庚-2-烯、5-三正丁氧基甲硅 烷基双环[2.2.1]庚-2-烯、5-氟双环[2.2.1]庚-2-烯、5-氟甲基双环 [2.2.1]庚-2-烯、5-三氟甲基双环[2.2.1]庚-2-烯、5-五氟乙基双环 [2.2.1]庚-2-烯、5,5-二氟双环[2.2.1]庚-2-烯、5,6-二氟双环 [2.2.1]庚-2-烯、5,5-双(三氟甲基)双环[2.2.1]庚-2-烯、5,6-双 (三氟甲基)双环[2.2.1]庚-2-烯、5-甲基-5-三氟甲基双环[2.2.1] 庚-2-烯、5,5,6-三氟双环[2.2.1]庚-2-烯、5,5,6-三(氟甲基)双环 [2.2.1]庚-2-烯、5,5,6,6-四氟双环[2.2.1]庚-2-烯、5,5,6,6-四(三 氟甲基)双环[2.2.1]庚-2-烯、5,5-二氟-6,6-双(三氟甲基)双环 [2.2.1]庚-2-烯、5-氟-5-五氟乙基双环[2.2.1]庚-2-烯、5-氯 -5,6,6-三氟双环[2.2.1]庚-2-烯、5,5,6-三氟-6-三氟甲氧基双环 [2.2.1]庚-2-烯、8-氟四环[4.4.0.12,5.17,10]-3-十二碳烯、8-氟甲基 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三氟甲基四环[4.4.0.12,5.17,10] 十二烯-3-烯、8-五氟乙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8- 二氟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9-二氟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8-双(三氟甲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三氟甲基)四环[4.4.0.12,5.17,10]十 二碳-3-烯、8-甲基-8-三氟甲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 8,8,9-三氟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8,9-三(三氟甲基) 四环[4.4.0.12,5.17,10]十二碳-3-烯、8,8,9,9-四氟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8,9,9-四(三氟甲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8-二氟-9,9-双(三氟甲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9-二氟-8,9-双(三氟甲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8,8,9-三氟-9-三氟甲氧基四环 [4.4.0.12,5.17,10]十二碳-3-烯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特定的开环共聚物中的特定的结构单元(2)的含有比例优选大于 等于0.01摩尔%,更优选大于等于0.1摩尔%。特定的结构单元(2) 的含有比例太小的场合,有时不能充分地得到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 基产生的效果。

为获得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使用的开环聚合处理,优选在氮 或氩等惰性气体环境气氛下,向反应容器内供给包含特定的环状烯烃 化合物的单体和聚合催化剂,在适宜的溶剂或稀释剂的存在下,采用 反应体系的温度为-20℃~100℃的条件进行。

另外,作为聚合催化剂使用多成分系的催化剂的场合,可以将该 聚合催化剂中的各成分各自独立地供给反应容器,或者预先将各成分 混合后供给反应容器,对各成分的供给顺序没有特殊限定。

作为进行开环聚合处理使用的开环聚合催化剂,可以使用Olefin Metathesis and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K.J.IVIN,J.C.MOL, Academic Press 1997)所述的催化剂,例如,可举出下述的易位聚合 催化剂。

即,是包含(a)成分:选自W、Mo、Re、V与Ti的化合物的至少 1种,与(b)成分:选自Li、Na、K、Mg、Ca、Zn、Cd、Hg、B、Al、 Si、Sn、Pb等的化合物,具有至少1个该元素-碳键或该元素-氢键的 至少1种化合物的组合的催化剂。另外,为了提高催化活性,也可以 在这种催化剂中添加后述的(c)成分:添加剂。

作为(a)成分的适当的W、Mo、Re与V、Ti的化合物的代表例, 可举出WCl6、MoCl5、ReOCl3、VOCl3、TiCl4等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 所述的化合物。

作为(b)成分使用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举出n-C4H9Li、(C2H5)3Al、 (C2H5)2AlCl、(C2H5)1.5AlCl1.5、(C2H5)AlCl2、甲基铝氧烷、LiH等特开平 1-240517号公报所述的化合物。

作为(c)成分的添加剂,可以适当使用醇类、醛类、酮类、胺类 等,还可以使用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所述的化合物。

这种易位催化剂的使用量,(a)成分与用于开环聚合处理的单体 的比例,按摩尔比计通常是成为1∶500~1∶500000的范围,优选是成 为1∶1000~1∶100000的范围。

(a)成分与(b)成分的比例,按金属原子比计,“(a)成分∶(b) 成分”是1∶1~1∶100,优选是1∶2~1∶50。(a)成分与(c)成分的比 例,按摩尔比计,“(c)成分∶(a)成分”是0.005∶1~15∶1,优选是 0.05∶1~10∶1。

另外,作为其他的催化剂,可举出不使用助催化剂的包含周期表 第4族~8族过渡金属的卡宾络合物或环丁烯金属络合物等的易位催 化剂。

作为这类催化剂的代表剂,可举出:

W[=N-2,6-C6H3-(i-C3H7)2][=CH-t-C4H9][O-t-C4H9]2、

Mo[=N-2,6-C6H3-(i-C3H7)2][=CH-t-C4H9][O-t-C4H9]2、

Ru(=CHCH=CPh2)(PPh3)2Cl2、Ru(=CHPh)(PC6H11)2Cl2等。

这种催化剂的使用量,该催化剂与用于开环聚合处理的单体的比 例按摩尔比计通常是成为1∶30~1∶50000的范围,优选是成为1∶50~ 1∶10000的范围。

作为进行开环聚合处理使用的溶剂或稀释剂,可以使用脂肪族烃 类、脂环式烃类、芳香族烃类、卤化烃类、饱和羧酸酯类、醚类等。

作为脂肪族烃类的具体例,可举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 烷、癸烷等。作为脂环式烃类的具体例,可举出环己烷、环庚烷、环 辛烷、十氢化萘、降冰片烷等。作为芳香族烃类的具体例,可举出苯、 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基苯等。作为卤化烃类的具体例,可举出 氯丁烷、溴己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六亚甲基二溴化物、氯苯、 氯仿、四氯乙烯等。作为饱和羧酸酯类的具体例,可举出醋酸乙酯、 醋酸正丁酯、醋酸异丁酯、丙酸甲酯、二甲氧基乙烷等。作为醚类, 可举出二丁醚、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 用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其中,优选芳香族烃类。

溶剂的使用量,按重量比计,“溶剂:单体”通常为1∶1~30∶1 的量,优选为1∶1~20∶1的量。

开环聚合处理中,所得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的分子量的调节, 可以采用添加分子量调节剂、调节聚合催化剂的量、控制聚合温度、 调节向聚合物转化的转化率等的方法进行。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可举 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等α-烯烃。

可以通过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醇类、有机酸、水、碱金属盐等停止 开环聚合反应。

另外,进行开环聚合处理使用的反应器,可以是间歇式与连续式 的任何一种。作为连续式的反应器,可以使用管型反应器、塔型反应 器、槽型反应器等。

开环聚合反应结束后,可以使用水、醇,进行所得开环聚合物溶 液中的去除催化剂的处理,但选择例如高活性的易位聚合催化剂的场 合,也可以不进行该催化剂的去除处理。

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是具有特定的结构单元(2)的(共) 聚合物,是全部的或一部分的特定的结构单元(2)中的通式(2)的 基X为亚乙基的(共)聚合物,可以通过对上述的特定的开环(共) 聚合物进行加氢制得。

作为进行加氢使用的催化剂,可以使用通常的烯烃性化合物的加 氢反应使用的非均相催化剂与均相催化剂。

作为非均相催化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使钯、铂、镍、铑、钌等 贵金属催化物质负载在碳、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等载体上的固 体催化剂。而作为均相催化剂的具体例,可举出环烷酸镍/三乙基铝、 乙酰丙酮镍/三乙基铝、辛酸钴/正丁基锂、二氯二茂钛/二乙基一氯化 铝、醋酸铑、三(三苯基膦)氯化铑、三(三苯基膦)二氯化钌、三 (三苯基膦)氯氢羰基钌、三(三苯基膦)二氯羰基钌等。这些催化 剂的形态可以是粉末也可以是粒状。

这些加氢催化剂,为了使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中侧链的芳香 环基本上不被氢化,必须调节加氢催化剂的添加量,但通常按重量比 计,以“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加氢催化剂”为1∶1×10-6~1∶2 的比例使用。

加氢反应必须在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中侧链的芳香环基本上 不被加氢的条件下进行。一般在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的溶液中添 加上述的加氢催化剂,通过在0~200℃、优选20~180℃的温度下使 常压~300大气压、优选3~200大气压的氢气作用于溶液进行。

另外,相对于全部含有不饱和键的结构单元中的不饱和键的加氢 率优选大于等于90%,更优选大于等于95摩尔%,特别优选大于等于 98%,加氢率越高越抑制所得特定的氢化(共)聚合物受热着色或老化 而优选。

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与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采用 以例如四氢呋喃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 子量优选是5000~1500000,更优选是10000~1000000。

该重均分子量低于5000的场合,该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与特 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在成型为膜、薄膜与片材等时的断裂强度 不充分,或耐溶剂性、耐液晶性低。而该重均分子量大于1500000的 场合,该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与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成 为片材或膜的成型加工性低的(共)聚合物,采用溶剂流延法制造膜 时,树脂溶液的溶液粘度增高,有时操作变得不方便。

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与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可以采 用注射成型、吹塑成型、加压成型、挤出成型等方法制成成型体,还 可以使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或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溶解 在选自烃溶剂,卤化烃溶剂,酮、醚、酯、胺、酰胺、尿素等极性溶 剂的溶剂中,经流延工序与蒸发工序,制成薄膜、膜或片材。另外, 还可以用这些溶剂使特定的开环(共)聚合物或特定的氢化开环(共) 聚合物溶胀后,使用挤出机边使溶剂蒸发边成型加工成膜、片材。

本发明的(共)聚合物中可以含有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 添加剂。

作为抗氧剂,可以使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4,4′-硫代双- (6-叔丁基-3-甲基苯酚)、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2,2′-亚甲 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季戊四醇四 [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三甘醇双[3-(3-叔丁基-5- 甲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 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 胺基)-1,3,5-三嗪、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 酸酯]、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 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N,N′-六亚甲基双 (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3,5-叔丁基-4-羟基-4-苄基 膦酸酯-二乙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 苯等酚系或对苯二酚系抗氧剂,三(4-甲氧基-3,5-二苯基)亚磷酸酯、 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等磷系 抗氧剂。通过单独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添加这些抗氧剂,可以提 高(共)聚合物的氧化稳定性。

另外,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 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 -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受阻胺系紫外线吸收剂、苯甲酸 酯系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单独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添加这些紫外 线吸收剂,可以提高(共)聚合物的耐光性。

另外,作为其他的添加剂,可以使用润滑剂,通过添加这种润滑 剂,可以提高(共)聚合物的加工性。

此外,树脂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合物、特定的开环(共)聚 合物与特定的氢化开环(共)聚合物也可以与其他的热塑性树脂,例 如选自本发明的(共)聚合物以外的环状烯烃系加成(共)聚合物、 环状烯烃系开环(共)聚合物及其氢化物、其他的环状烯烃化合物与 乙烯和/或α-烯烃的加成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芳酯、聚醚 砜、聚芳撑硫醚、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石油树脂等的热 塑性树脂组合作为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使用。

另外,弹性体系的特定的加成共聚物,可以与硫化剂和/或交联剂, 以及根据需要所使用的不具有官能团的烯烃系共聚物组合作为弹性体 组合物使用。

硫化剂没有特殊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粉末硫、沉淀硫、 胶态硫、不溶性硫等硫;氯化硫、硒、碲等无机系硫化剂;二硫化吗 啉、二硫化烷基酚类、二硫化秋兰姆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等含硫 有机化合物等。这些硫化剂可以单独1种使用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 用。

硫化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通常是0.1~10重 量份,优选是0.5~5重量份。

另外,在弹性体组合物中可以将硫化促进剂与前述硫化剂一起并 用。

作为这类硫化促进剂的具体例,可举出六亚甲基四胺等醛氨类; 二苯基胍、二(邻甲苯基)胍、邻甲苯基双胍等胍类;对称二苯硫脲、 二(邻甲苯基)硫脲、N,N′-二乙基硫脲、四甲基硫脲、三甲基硫脲、 二月桂基硫脲等硫脲类;巯基苯并噻唑、二硫化二苯并噻唑、2-(4- 吗啉基硫代)苯并噻唑、2-(2,4-二硝基苯基)-巯基苯并噻唑、(N,N′- 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酰基硫代)苯并噻唑等噻唑类;N-叔丁基-2-苯并噻 唑次磺酰胺、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N′-二异丙基-2- 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等次磺酰胺类;二 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四正丁基秋兰姆、 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姆等秋兰姆类;二甲基 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硫代氨基甲酸锌、二正丁基硫代氨基甲酸锌、 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二甲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铜、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碲、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铁等氨 基甲酸盐类;丁基硫代黄原酸锌等黄原酸盐类等。这些硫化促进剂可 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硫化促进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100重量份通 常是0.1~20重量份,优选是0.2~10重量份。

另外,弹性体组合物中除了前述硫化剂与硫化促进剂外,还可以 根据需要添加硫化促进助剂。

作为这类硫化促进助剂的具体例,可举出氧化镁、氧化锌、一氧 化铅、铅丹、铅白等金属氧化物;硬脂酸、油酸、硬脂酸锌等有机酸 类或有机酸盐类等,其中,特别优选氧化锌、硬脂酸。这些硫化促进 助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硫化促进助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100重量份 通常是0.5~20重量份。

交联剂没有特殊限定,作为其具体例,可举出1,1-二叔丁基过氧 基-3,3,5-三甲基环己烷、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枯基、过氧化叔 丁基枯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1,3-双(叔丁 基过氧基异丙基)苯等有机过氧化物类等。这些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 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交联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100重量份通常是 0.1~15重量份,优选是0.5~10重量份。

另外,弹性体组合物中还可以与前述交联剂一起并用交联助剂。

作为这类交联助剂的具体剂,可举出硫、四硫化双五亚甲基秋兰 姆等硫或硫化合物;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 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邻苯二 甲酸二烯丙酯、氰脲酸三烯丙酯、间亚苯基双马来酰亚胺、甲苯双马 来酰亚胺等多官能性单体类;对醌肟、对,对′-二苯甲酰醌肟等肟化合 物等。这些交联助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交联助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100重量份通常 是0.5~20重量份。

作为不具有官能团的烯烃系共聚物,只要是一般弹性体组合物使 用的烯烃系共聚物则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使用由乙烯形成的结构单 元与C3-12的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构成的共聚物或由乙烯形成的结构 单元、C3-12的α-烯烃形成的结构单元与非共轭二烯形成的结构单元构 成的共聚物。

这里,作为C3-12的α-烯烃的具体例,可举出作为用于制得前述的 特定的加成共聚物的α-烯烃所例举的例。

另外,作为非共轭二烯的具体例,可举出作为用于制得前述的特 定的加成共聚物的非共轭二烯所例举的例。

另外,不具有官能团的烯烃系共聚物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 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优选是1000~3000000,更 优选是3000~2500000,特别优选是5000~2000000。

使用不具有官能团的烯烃系共聚物的场合,其使用比例按重量比 计,优选特定的加成共聚物∶不具有官能团的烯烃系共聚物是1∶99~ 99∶1,更优选1∶99~50∶50,再优选是3∶97~30∶70。

此外,可以使弹性体组合物含有填充剂或软化剂。

作为前述填充剂的具体例,可举出SRF(半补强炉黑)、FEF(快 速压出炉黑)HAF(高耐磨炉黑)、ISAF(中超耐磨炉黑)、SAF(超耐 磨炉黑)、FT(细热裂炉黑)、MT(中等热裂炉黑)等炭黑、白炭黑、 微粒子硅酸镁、碳酸钙、粘土、滑石等无机填充剂等。这些填充剂可 以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填充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100重量份通常是 10~200重量份,优选是10~100重量份。

另外,作为前述软化剂的具体例,可举出作为橡胶配合剂通常使 用的芳香油、环烷油、石蜡油等操作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烷基苯油 等合成油等,其中,优选操作油,特别优选石蜡油。这些软化剂可以 单独使用1种或将2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软化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特定的加成共聚物100重量份通常是 10~130重量份,优选是20~100重量份。

使用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可以获得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 产生的特有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共)聚合物中的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在制造 工序中其一部分水解可以变成羧基。

另外,使用本发明的(共)聚合物,通过对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 中的酯部位进行水解处理,可以得到具有下述通式(9)所示结构单元 或下述通式(10)所示结构单元的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

通式(9)

[通式(9)中,n是0或1,R4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 基团]。

通式(10)

[通式(10)中,n是0或1,R4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 机基团,X表示亚乙基或亚乙烯基]。

水解处理通过与水的接触进行,但也可以用醇、酸、氟离子(R4NF等)代替水。另外,利用水进行水解处理时,为了促进水解反应,可 以使用盐酸、硫酸、对甲苯磺酸、三氟甲磺酸、草酸等酸。

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制造具有羧基的(共)聚合物时,可以避 免聚合中对于羧基的副反应,因此,可以有利地制造具有羧基的(共) 聚合物。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 施例。

<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合成例1>

在充分地进行过氮气置换的300mL三口烧瓶内加入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15.0g(68.7mmol)、干燥四氢呋 喃100mL与干燥吡啶5.98g(75.6mmol),向该反应体系中在温度0℃ 下慢慢滴加三甲基氯硅烷8.21g(75.6mmol),滴加结束后,在室温下 搅拌5小时。接着,过滤反应液,浓缩滤液后,加正己烷50ml搅拌1 小时,然后过滤该溶液。接着浓缩滤液,在129~132℃、3mmHg的条 件下进行减压蒸馏,制得下述结构式(a)表示的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

结构式(a)

<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合成例2>

除了使用三乙基氯硅烷代替三甲基氯硅烷,将减压蒸馏条件改成 143~147℃、1.5mmHg以外,通过进行与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合 成例1同样的操作,制得下述结构式(b)表示的4-甲基四环 [6.2.1.13,6.6.00,7]十二碳-9-烯-4-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

结构式(b)

<特定的环状烯烃化合物的合成例3>

除了使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代替三甲基氯硅烷,将减压蒸馏的 条件改成145~149℃、2.5mmHg以外,通过进行与特定的环状烯烃化 合物的合成例1同样的操作,制得下述结构式(c)表示的4-甲基四 环[6.2.1.13,6.03,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

结构式(c)

<实施例1>

在氮气置换过的2L可拆式烧瓶内加入作为溶剂的己烷1000mL、 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 的1.0mol/L己烷溶液3.5mL和5-乙叉-2-降冰片烯2mL,在20℃下 连续地供给乙烯(供给量:5.0L/分)/丙烯(供给量:4.5L/分)/氢 (供给量:0.6L/分)混合气,5分钟后2L可拆式烧瓶内加入VOCl3的0.32mol/L己烷溶液3.66mL,5分钟后再向2L可拆式烧瓶内添加 Al2(C2H5)3Cl3的0.41mol/L己烷溶液20.7mL,开始单体的加成聚合处 理。在25℃、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加成聚合处理后,向反应体系加入 醋酸4.8mL停止聚合反应。

用500mL水对制得的聚合溶液进行洗涤后,通过注入到大量的甲 醇中使共聚物析出,通过将析出物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的共聚物 24.1g。

分析该共聚物的结果: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72.4 摩尔%,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6.16摩尔%,5-乙叉-2- 降冰片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1.02摩尔%,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形成的结构 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37摩尔%。

另外,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 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29.0×104。

把所得共聚物的红外吸收谱图示于图1。

<实施例2>

除了不加5-乙叉-2-降冰片烯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白色 的共聚物30.8g。

分析该共聚物的结果: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67.5 摩尔%,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32.14摩尔%,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形成的结构 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33摩尔%。

另外,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 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31.6×104。

<实施例3>

把20g实施例1制得的共聚物溶解在1000mL甲苯中,在该溶液中 加入40mL盐酸搅拌3小时,进行共聚物的水解处理。接着,用500mL 水对制得的反应溶液进行洗涤后,通过注入到大量的甲醇中使共聚物 析出,通过对析出物进行真空干燥,制得白色的共聚物19g。测定该 共聚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的结果,确认850em-1的Si-O形成的峰消失, 在1700cm-1有羧基形成的吸收。

该共聚物中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72.45摩尔%,丙烯 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6.16摩尔%,5-乙叉-2-降冰片烯形成 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1.02摩尔%,含有羧基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 例是0.37摩尔%。

另外,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 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29.0×104。

<实施例4>

把作为特定的单体的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 -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12.5g(43.2毫摩尔)、作为分子量调节剂 的1-己烯0.27g、与作为溶剂的甲苯51.5g加到氮气置换过的反应容 器中,将反应体系加热到80℃。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作为聚合催化剂 的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0.6摩尔/L)0.13mL与甲醇改性六氯化钨的 甲苯溶液(0.025摩尔/L)0.34mL,在80℃、4小时的条件下通过进 行单体的开环聚合处理,制得包含开环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

把制得聚合物溶液加到高压釜中,再向该聚合物溶液中加入300g 甲苯。接着,在该反应体系中添加作为加氢催化剂的相对于单体加入 量为2500ppm量的RuHCl(CO)[P(C6H5)3]3,在氢气压9~10MPa、 反应温度160~165℃、反应条件4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 结束后,通过把得到的反应溶液注入到大量的甲醇中制得开环聚合物 氢化物。

分析所得开环聚合物氢化物的结果:其加氢率是99%,采用以四 氢呋喃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Mw) 是13.5×104。

<实施例5>

把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 烷基酯6.27g(21.6毫摩尔)、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 烯-4-羧酸甲酯5.01g(21.6毫摩尔)、作为分子量调节剂的1-己烯 0.27g与作为溶剂的甲苯51.5g加到氮气置换过的反应容器中,加热 到80℃。向该反应体系中加入作为聚合催化剂的三乙基铝的甲苯溶液 (0.6摩尔/L)0.13mL与甲醇改性六氯化钨的甲苯溶液(0.025摩尔 /L)0.34mL,通过在80℃下反应4小时制得包含开环共聚物的共聚物 溶液。

对制得的共聚物溶液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加氢反应,制得氢化 开环共聚物。

分析所得氢化开环共聚物的结果: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 二碳-9-烯-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 43摩尔%,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甲酯形成 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57%,加氢率是99%,采用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14.3×104。

<实施例6>

除了使用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乙 基甲硅烷基酯代替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 三甲基甲硅烷基酯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白色的共聚物21.1g。

分析该共聚物的结果: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73.18 摩尔%,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5.50摩尔%,5-乙叉-2- 降冰片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94摩尔%,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三乙基甲硅烷基酯形成的结构 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38摩尔%。

另外,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 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25.5×104。

<实施例7>

除了使用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 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代替4-甲基四环[6.2.1.13,6.02,7]十二碳-9-烯 -4-羧酸三甲基甲硅烷基酯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白色的共聚物 17.7g。

分析该共聚物的结果: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74.36 摩尔%,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2.95摩尔%,5-乙叉-2- 降冰片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30摩尔%,4-甲基四环 [6.2.1.13,6.02,7]十二碳-9-烯-4-羧酸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酯形成 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39摩尔%。

另外,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 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22.2×104。

<实施例8>

除了使用实施例6制得的共聚物10g代替实施例1制得的共聚物 20g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得白色的共聚物9g。

测定该共聚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的结果,确认850cm-1的Si-O形成 的峰消失,在1700cm-1有羧基形成的吸收。

分析该共聚物的结果: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73.20 摩尔%,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5.49摩尔%,5-乙叉-2- 降冰片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93摩尔%,含有羧基的结构 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38摩尔%。

另外,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 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25.0×104。

<实施例9>

除了使用实施例7制得的共聚物10g代替实施例1制得的共聚物 20g,以及在水解处理中,把加入盐酸40mL搅拌3小时改成加入盐酸 40mL搅拌2小时的操作合计进行4次(合计搅拌8小时)以外,与 实施例3同样地制得白色的共聚物9g。

测定该共聚物的红外吸收光谱的结果,确认930cm-1的Si-O形成 的峰消失,在1700cm-1有羧基形成的吸收。

分析该共聚物的结果: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74.37 摩尔%,丙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2.95摩尔%,5-乙叉-2- 降冰片烯形成的结构单元的含有比例是2.29摩尔%,含有羧基的结构 单元的含有比例是0.39摩尔%。

另外,采用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的聚苯乙烯 换算重均分子量(Mw)是22.0×104。

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与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羧酸甲硅烷基酯残基的新型(共)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含有羧基的(共)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另外,本发明的(共)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通式(1)、通式(2),(式中,n是0或1,R1、R2、R3与R4各自独立地是氢原子、卤原子或1价的有机基团,X是亚乙基或亚乙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