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5899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11 CN 102558996 A *CN102558996A* (21)申请号 201210004287.6 (22)申请日 2012.01.06 C09D 133/04(2006.01) C09D 167/00(2006.01) C09D 163/10(2006.01) C09D 175/14(2006.01) C09D 7/12(2006.01) (71)申请人 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4106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济技术开 发区三环北路 777 号 (72)发明人 缪培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2、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54) 发明名称 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由紫外光固化底漆、 镀膜、 中漆和弹性面漆组成, 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剂, 第一主漆包括 30 50 份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50 70 份的稀释剂和 0.05 0.5 份的流平剂。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漆漆 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耐化妆品性和耐高温高湿 等性能。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漆设置了中漆层 增强了涂料的附着力, 使用中不易脱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2 页 1/1 页 2 1. 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由紫外光固化底漆、 镀膜、 中漆和弹性面 漆组成, 所述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剂, 所述第一主漆包括 30 50 份的羟基丙烯酸树 脂、 50 70 份的稀释剂和 0.05 0.5 份的流平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漆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数比 为 100 2 5。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面漆包括第二主漆和固化剂, 所述第二主漆包括 20 40 份的羟基饱和聚酯树脂、 1 5 份的消光粉、 1 4。
4、 份的弹性粉、 0.2 0.6 份的催干剂、 1 2 份的流平剂和 50 80 份的稀释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漆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数比 为 100 10 20。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光固化底漆包括 : 10 20 份 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5 25 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 5 10 份的二官 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15 份的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 6 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 2 5 份 的光引发剂、 35 60 份的稀释剂和 0.01 0.5 份的流平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
5、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紫外光固化底漆的涂 装膜厚为 18 20 微米。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漆中第一主漆、 固化剂和第一稀 释剂按重量比为 100 (2 5) 20 混合。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面漆中第二主漆、 固化剂和第 二稀释剂按重量比例 100 (10 20) 25 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面漆的涂装厚度为3336微 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58996 A 2 1/12 页 3 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 。
6、特别地, 涉及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背景技术 0002 弹性漆是指一种手感为软绵滑爽的漆, 涂装该漆后, 物体手感舒适度增加, 因而广 受欢迎。现有技术中弹性漆为双组份涂料包括联合使用的弹性聚酯和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主要用于涂装 PU 材料。可用于手机、 笔记本、 相机等产品的涂装。传统弹性手感漆仅有哑 光型和加色型。如公开号为 CN102229782 的公开文件中提到的哑光型 PU 弹性漆, 漆膜手感 丰厚、 光泽柔和。公开号为 CN101921538 的公开文件中提到的加色型弹性手感漆, 可通过添 加颜料使手感漆赋予多彩颜色。 0003 随着消费者对弹性漆外观效果要求越来越高, 单纯。
7、的哑光型或加色型弹性漆所赋 予产品外观效果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因此, 亟待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金属 质感效果的弹性手感漆, 将金属效果与哑光或色彩效果有机结合起来, 并使该产品具有优 异的耐 MEK、 耐 RCA、 耐化妆品和耐高温高湿等性能。 0004 仅将弹性漆涂装于金属镀膜漆的表面时附着力大幅下降, 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以解决缺乏具有金属质感的弹 性漆的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由紫外光固化底漆、 镀膜、 中漆和弹性面漆组成, 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剂, 第一。
8、主漆包括 30 50 份的羟基 丙烯酸树脂、 50 70 份的稀释剂和 0.05 0.5 份的流平剂。 0007 进一步地, 第一主漆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数比为 100 2 5。 0008 进一步地, 弹性面漆包括第二主漆和固化剂, 第二主漆包括2040份的羟基饱和 聚酯树脂、 1 5 份的消光粉、 1 4 份的弹性粉、 0.2 0.6 份的催干剂、 1 2 份的流平剂 和 50 80 份的稀释剂。 0009 进一步地, 第二主漆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数比为 100 10 20。 0010 进一步地, 紫外光固化底漆包括 : 10 20 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5 25 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
9、酸树脂、 5 10 份的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15 份的三官 能丙烯酸酯单体、 1 6 份的附着力促进树脂、 2 5 份的光引发剂、 35 60 份的稀释剂和 0.01 0.5 份的流平剂。 0011 进一步地, 紫外光固化底漆的涂装膜厚为 18 20 微米。 0012 进一步地, 中漆中第一主漆、 固化剂和第一稀释剂按重量比为100(25)20 混合。 0013 进一步地, 弹性面漆中第二主漆、 固化剂和第二稀释剂按重量比例 100 (10 20) 25 混合。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3 2/12 页 4 0014 进一步地, 弹性面漆的涂装厚度为 33 36 微米。
10、。 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16 本发明提供的漆包括紫外光固化底漆、 金属镀层、 中漆和弹性面漆。 紫外光固化底 漆的流平性好, 使得所得底漆面光滑, 以保证金属镀层的平整性 ; 金属镀层可赋予产品金属 质感 ; 中漆为附着力促进层, 以保证弹性漆层能稳固的附着于金属层上。 使用中还可在中漆 层中添加颜色, 使得该漆即具有艳丽而持久的颜色 ; 弹性面漆则赋予器件舒适的手感。 涂装 后该弹性漆可赋予器件金属质感和哑光或颜色的效果, 使其满足人们的需要。 0017 本发明提供的漆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耐化妆品性和耐高温高湿等性能。同时本 发明提供的弹性漆设置了中漆层增强了涂料的附。
11、着力, 使用中不易脱落。 0018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之外, 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 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由紫外光固化底漆、 镀膜、 中漆和弹性 面漆组成, 其中的中漆能降弹性面漆附着于镀膜的表面, 使得涂装该弹性漆的器件既具有 金属质感又具有舒适的手感。 0021 本发明提供的弹性漆中的紫外光固化底漆可以为常用的紫外光固化底漆, 涂装后 能在器件表面形成平整表面。
12、以满足后续真空镀膜的需要。优选的, 所用紫外光固化底漆包 括 : 10 20 份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5 25 份的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 5 10 份的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15 份的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 6 份的附着力促 进树脂、 2 5 份的光引发剂、 25 60 份的稀释剂和 0.01 0.5 份的流平剂。所用流平剂 能提高油漆的涂布性能和使用性能, 并提供漆膜细腻滑爽的手感效果。将按此配方制得的 涂料作为紫外光固化底漆使用能保证所制得漆面平整性附着力最优。 本发明所提供漆的适 用范围取决于紫外光固化漆所适用的基材。该紫外光固化漆可以涂覆于如 PC、 ABS、 。
13、PC 和 ABS 复合材料、 PA、 PC 和 GF 复合材料、 PA 和 GF 复合材料等表面而且附着能力优良。光引发 剂为紫外光固化底漆常用引发剂如 2, 4, 6- 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 羟基环己基 苯甲酮或其混合物等。 0022 镀膜可以为真空镀膜, 也可以是其他能与紫外光固化底漆固结的并能使漆面具有 金属质感的镀膜, 如水镀、 真空镀膜等。优选为真空镀膜。镀膜时可以采用常规镀膜工艺 进行。镀膜后漆面光滑且具有金属质感。通常镀膜后的漆面较光滑, 如果直接在其上涂装 弹性面漆, 则会由于两种漆面相容性较差而造成附着力较差的问题。甚至使得所制得漆面 无法使用就脱落。 为了避免此。
14、种情况, 本发明特别增设了中漆, 该中漆包括第一主漆和固化 剂, 其中, 第一主漆包括 30 50 份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50 70 份的稀释剂和 0.05 0.5 份的流平剂。 羟基丙烯酸树脂中含有丙烯酸基团,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 因而中漆涂覆后能更 轻易的与镀层表面形成相容层, 固化后该相容层内物质发生反应, 因而中漆层能牢固的固 接于镀膜上。而且采用前述中漆还能得到较平整的漆面, 增加后续弹性面漆的平整度。中 漆中所用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优选的第一主漆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数比为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4 3/12 页 5 100 2 5。按此比例添加既不会。
15、造成固化剂的浪费和过多的固化剂对漆面的不良影响, 又能使第一主漆反应完全, 漆面完备平整。同时为了增加最终所得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 面的应用范围, 还可在中漆中加入适量的颜料。 此处的适量是指按照常规的着色计量添加, 例如当所用颜料为黑色颜料时, 其加入量为0.55。 具体的颜料种类可以为常用的各种 颜料如 : 汽巴公司的艳佳丽红 2BY、 艳佳丽绿 6G、 艳佳鲜黄 2GLTE、 艳佳鲜兰 X-3485 等。 0023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质感的弹性漆中的弹性面漆, 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弹性面漆, 如 CN102229782 提到的弹性漆配方。优选的, 该弹性面漆包括第二主漆和固化剂, 第二主漆 。
16、包括 20 40 份的羟基饱和聚酯树脂、 1 5 份的消光粉、 1 4 份的弹性粉、 0.2 0.6 份 的催干剂、 1 2 份的流平剂和 50 80 份的稀释剂。按此比例混合制得的第二主漆具有优 异的存储稳定性。混入其中的消光粉、 弹性粉等材料为纳米级微粒。如果所加助剂的量过 大则前述助剂加入后, 助剂粉末表面的电荷会使得多个颗粒间相互聚集成团, 进而使得助 剂在羟基饱和聚酯树脂中分层析出。而如果所加助剂过少则又不能取得弹性漆的效果。因 而按此比例配制的弹性面漆的第二主漆。 弹性面漆所用固化剂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 体。第二主漆与固化剂的重量份数比为 100 10 20。按此比例添加固化剂。
17、所起作用与 第一主漆与固化剂混合时所起作用相同。 中漆中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具有大量的羟基基团结 构, 能与面漆羟基饱和聚酯树脂中的羰基形成氢键。 当面漆涂覆到中漆表面时, 氢键大量形 成, 给予固化能量后, 氢键的均匀形成于中漆与面漆的相接界面上。 因而具有弹性面漆能被 中漆层牢固的固接于镀层上。 0024 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中各漆所用到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甲基异丁 基酮、 异丙醇、 丁酮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多种。 0025 本发明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的涂装方法, 首先在基材表面涂装按前述配方配 制的紫外固化底漆, 制得厚度为1820微米的紫外光固化底漆漆膜, 并在50红外。
18、灯照射 下流平, 采用 800-1000mJ/cm2能量固化, 得到底漆层。制备厚度为 18 20 微米的底漆既 能覆盖基材表面又能满足镀膜对底漆厚度的需要。而且能保证最终所得漆面的厚度合理, 不至由于漆面厚度过厚而脱落。之后在底漆层上通过真空镀膜获得镀膜。此处真空镀膜时 为常规工艺。 之后向中漆中加入第一稀释剂, 中漆中第一主漆、 固化剂和第一稀释剂按重量 比为 100 2 5 20 混合均匀后喷涂于镀膜表面。第一主漆按前述配方制得。此处所 用第一稀释剂与第一主漆中所用稀释剂的组成相同。 如此能增加第一稀释剂与第一主漆的 相容性, 使得混合容易。混合后的中漆喷涂至所得镀膜上, 得到中漆层。喷。
19、涂时保证所得中 漆层厚度为 12 15 微米, 之后在 70下烘烤 20 分钟进行固化成膜, 得到固化中漆层。中 漆层的颜色能否遮盖镀层的颜色, 取决于中漆层的厚度, 故将中漆层的厚度设定为 12 15 微米, 在此厚度下, 中漆层的加色能力最优。 而且中漆层的厚度还决定了漆面的流平性和表 面的光滑平整性, 采用此厚度的中漆层, 所得漆面的流平性和表面光滑平整性最优。 0026 之后在固化中漆层表面上喷涂弹性面漆, 向弹性面漆中加入第二稀释剂, 弹性面 漆中第二主漆、 固化剂和第二稀释剂按重量比例 100 (10 20) 25 混匀后喷涂于固化 中漆层上, 形成厚度为 33 36 微米的弹性面。
20、漆层, 之后在 80下烘烤 30 分钟进行固化成 膜后得到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膜。喷涂弹性面漆时, 所加第二稀释剂与弹性面漆中第二 主漆中所用稀释剂组分相同。这样能增加第二稀释剂对弹性面漆的溶解性, 使其弹性面漆 能更易混合均匀。由于弹性面漆中起弹性作用的物质为羟基饱和聚酯树脂。羟基饱和聚酯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5 4/12 页 6 树脂的主链较长, 因而柔软性较好, 喷涂时该层较其他两层均为厚, 能为羟基饱和聚酯树脂 提供更达的伸张空间, 使得所得器件漆面的弹性较强。 0027 实施例 0028 以下实施例中, 用于底漆的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为购自台湾长兴化 学。
21、的 6112-100、 6152-100, 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韧性 ; 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购自台湾长 兴化学的 6215-100、 623-100, 该化合物具有良好柔韧性 ;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的型号为 EM222 ;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型号为 EM232, 以上单体均购自台湾长兴化学。 0029 光引发剂中 -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型号为 Irgacure 184 购自瑞士 Ciba 公司, 2, 4, 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型号为Darocur TPO购自瑞士Ciba公司。 附着力促进 树脂为丙烯酸树脂, 型号 6531B40 购自台湾长兴化学。 0030 用于中漆的羟基丙。
22、烯酸树脂购自大昌公司的 DC260、 DC288R-2 ; 固化剂六亚甲基 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型号 DC5045-1, 购自大昌公司。 0031 用于弹性手感面漆的羟基饱和聚酯树脂购自拜耳, 型号为 Bayer 1652 或为购自 日本大成的型号 TX3100。消光粉购自德固赛, 型号为 OK412、 OK607 ; 弹性粉购自大日精化, 型号为 5070D ; 催干剂购自美国气体型, 型号为 T12 ; 固化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购 自拜耳, 型号为 N3390。 0032 流平剂为聚酯改性含丙烯酸官能团聚二甲基硅氧烷, 型号为 BYK 333, 购自德国 BYK 公司。 0033。
23、 稀释剂乙酸乙酯、 乙酸丁酯、 甲基异丁基酮、 异丙醇、 丁酮为市售, 分析纯。 0034 各实施例的底漆、 中漆和面漆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35 1. 所用紫外光固化底漆制备方法 : 0036 (a) 将按重量份数称量的紫外光固化漆组成中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在 40 50 下预热 1 2 小时, 用按紫外光固化漆组成中稀释剂的重量份数称取的 2/3 体积的稀释剂, 充分溶解紫外光固化漆组成中含丙烯酸基团的树脂 ; 0037 (b) 将按紫外光固化漆组成中重量份数称量的丙烯酸类单体、 光引发剂、 附着力促 进树脂加入, 在 40 50下搅拌 20 30 分钟, 搅拌速度 500 600 转 /。
24、 分钟 ; 0038 (c)将按比例称量的助剂和(a)步骤中剩余的1/3体积的稀释剂加入, 9001200 转 / 分钟下搅拌 10 20 分钟, 用 400 目滤布过滤得到成品。 0039 2. 所用中漆的主漆制备方法 : 0040 将按重量份数称量的中漆组成中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在 40 50下预热 1 2 小 时, 用按中漆组成中的稀释剂份数充分溶解羟基丙烯酸树脂 ; 再按比例加入称量的助剂, 900 1200 转 / 分钟下搅拌 10 20 分钟, 用 400 目滤布过滤得到第一主漆。 0041 3. 所用弹性手感面漆的主漆制备方法 : 0042 (a) 将按重量份数称量的面漆组成中的羟基。
25、饱和聚酯树脂在 40 50下预热 1 2 小时, 用按面漆组成中稀释剂的重量份数称取的 4/5 体积的稀释剂, 在转速 500-700 转 / 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分散 5-10 分钟, 以充分溶解树脂 ; 0043 (b)在3004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 往(a)步骤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消光粉 和弹性粉 ; 加料完毕后, 将转速调节为 900 1200 转 / 分钟, 处理 20 30 分钟 ; 0044 (c) 将剩余溶剂和催干剂、 助剂混合加入 (b) 步骤得到的混合物中, 900 1200 转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6 5/12 页 7 / 分钟下搅拌 10 20 分。
26、钟, 用 200 目滤布过滤得到面漆主漆。 0045 以下实施例中具有金属质感的弹性漆的涂装固化方法 : 0046 (a) 将实施例制得的紫外光固化底漆喷涂于 PC 基材上, 涂装膜厚为 18-20 微米, 50红外灯照射下流平 7 分钟, 800-1000mJ/cm2能量固化 ; 0047 (b) 然后真空镀膜 ; 0048 (c) 将中漆的主漆、 固化剂和稀释剂按重量比例 100 (2 5) 20 进行配比并 搅拌均匀(稀释剂为主漆中所用混合稀释剂), 喷涂于真空镀膜上, 涂装膜厚1215微米, 70烘烤 20 分钟进行固化成膜 ; 0049 (d) 将面漆的主漆、 固化剂和稀释剂按重量比。
27、例 100 (10 20) 25 比例进行 配比并搅拌均匀 ( 稀释剂为主漆中所用混合稀释剂 ), 喷涂于固化的中漆膜层, 涂装膜厚 3336微米, 80烘烤30分钟进行固化成膜, 从而制备出具有金属质感效果的弹性手感漆 样品。 0050 以下实施例中所制得完整漆面 RCA 耐磨测试方法为常规 RCA 耐磨测试方法, 采用 Norman RCA 耐磨测试仪, 样品重量或漆膜负重为 175g 条件下进行。 0051 以下实施例中漆面铅笔硬度测试按 GB/T 6739-2006 标准测试, 负重 1000g ; 附着 力测试按 GB 9286-1998 标准测试。 0052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制得完。
28、整漆面耐丁酮 (MEK) 磨测试方法为采用 Norman RCA 耐 磨测试仪, 按常规方法进行测试, 样品负重为 175g 条件下进行。 0053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制得完整漆面耐化妆品测试方法为采用 Native Tan Regular Tanning OilSPF4化妆品(购自Sun-Fun Products Inc.)涂抹漆膜表面, 在65和90湿 度的恒温恒湿条件下放置 48 小时, 观察漆面外观。 0054 以下各实施例样品的高温高湿测试方法为在 85和 85湿度的恒温恒湿条件下 测试 96 小时。 0055 实施例 1 0056 实施例 1 中的底漆、 中漆和面漆各成分重量份数列于。
29、表 1 至表 3 中。 0057 表 1 实施例 1 中的底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58 底漆组分 重量份数 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0 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 25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5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5 附着力促进树脂 1 光引发剂 -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5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7 6/12 页 8 流平剂 0.01 乙酸乙酯 19.99 乙酸丁酯 12 异丙醇 7 0059 表 2 实施例 1 中的中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60 中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丙烯酸树脂 30 流平剂 0.05 乙酸乙酯 30.95 乙酸丁酯 20 甲基异丁基酮 9 丁酮 。
30、10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2 0061 表 3 实施例 1 中的面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62 面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饱和聚酯树脂 20 消光粉 1 弹性粉 1 催干剂 0.2 流平剂 1 乙酸乙酯 26.8 乙酸丁酯 30 甲基异丁基酮 10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8 7/12 页 9 丁酮 10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10 0063 实施例 2 0064 实施例 2 中的底漆、 中漆和面漆各成分重量份数列于表 4 至表 6 中。 0065 表 4 实施例 2 中的底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66 底漆组分 重量份数 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 二官能环。
31、氧丙烯酸树脂 15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附着力促进树脂 6 光引发剂 -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1 光引发剂 2, 4, 6- 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1 流平剂 0.5 乙酸乙酯 20.5 乙酸丁酯 12 异丙醇 4 0067 表 5 实施例 2 中的中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68 中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丙烯酸树脂 50 流平剂 0.5 乙酸乙酯 20.5 乙酸丁酯 10 甲基异丁基酮 9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9 8/12 页 10 丁酮 10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5 0069 表 6 实施例 2 中的面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7。
32、0 面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饱和聚酯树脂 40 消光粉 5 弹性粉 4 催干剂 0.6 流平剂 2 乙酸乙酯 20.4 乙酸丁酯 10 甲基异丁基酮 10 丁酮 8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20 0071 实施例 3 0072 实施例 3 中的底漆、 中漆和面漆各成分重量份数列于表 7 至表 9 中。 0073 表 7 实施例 3 中的底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74 底漆组分 重量份数 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7 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 11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2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7 附着力促进树脂 1 光引发剂 -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2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33、 10 9/12 页 11 光引发剂 2, 4, 6- 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 流平剂 0.1 乙酸乙酯 30.9 乙酸丁酯 13 异丙醇 14 0075 表 8 实施例 3 中的中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76 中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丙烯酸树脂 40 流平剂 0.1 乙酸乙酯 23.9 乙酸丁酯 18 甲基异丁基酮 8 丁酮 10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3 0077 表 9 实施例 3 中的面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78 面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饱和聚酯树脂 30 消光粉 3 弹性粉 3 催干剂 0.4 流平剂 1.5 乙酸乙酯 26.1 乙酸丁酯 20 说 明 书 CN 102。
34、558996 A 11 10/12 页 12 甲基异丁基酮 6 丁酮 10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15 0079 实施例 4 0080 实施例 3 中的底漆、 中漆和面漆各成分重量份数列于表 10 至表 12 中。 0081 表 10 实施例 4 中的底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82 底漆组分 重量份数 二官能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5 二官能环氧丙烯酸树脂 15 二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5 三官能丙烯酸酯单体 10 附着力促进树脂 1 光引发剂 - 羟基环己基苯甲酮 2 光引发剂 2, 4, 6- 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2 流平剂 0.05 乙酸乙酯 20.95 乙酸丁酯 15 异丙醇。
35、 14 0083 表 11 实施例 4 中的中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84 中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丙烯酸树脂 45 流平剂 0.5 乙酸乙酯 23.5 乙酸丁酯 15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12 11/12 页 13 甲基异丁基酮 8 丁酮 8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4 0085 表 12 实施例 4 中的面漆各成分的重量份数 0086 面漆组分 重量份数 羟基饱和聚酯树脂 35 消光粉 5 弹性粉 4 催干剂 0.6 流平剂 2 乙酸乙酯 26.4 乙酸丁酯 15 甲基异丁基酮 6 丁酮 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13 0087 实施例 1 4 中所得涂层用于性。
36、能测试, 所得结果列于表 13 中。 0088 对比例 0089 对比例与实施例 1 的区别在于将弹性漆直接涂覆于金属镀膜表面。用于性能测 试, 所得结果列于表 13 中。 0090 表 13 实施例 1 4 和对比例制备漆面性能测试结果 0091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13 12/12 页 14 0092 由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中漆能有效粘附弹性面漆和镀膜, 所得漆面各项性能均优 于未使用中漆的对比例。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涂层由于使用了中漆, 其 RCA 耐磨、 耐 MEK 摩擦 次数均多。其中尤以实施例 2 所得涂层的耐磨性能最优, 适于涂装各类器件, 还能满足人们 对具有金属光泽的弹性漆膜的需求。对比例中所得漆面由于没有使用中漆层, 弹性面漆无 法附着于金属镀层上, 因而无法检测其他耐磨性能。 故可知, 不设置中漆层无法得到具有弹 性和金属光泽的漆面。 009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 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558996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