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米淀粉制糖用高效均匀液化层流罐。
背景技术
在淀粉糖的生产中液化工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淀粉液化的目的是降低淀粉糊化液粘度,制备供糖化酶作用的良好底物。而糖化酶将淀粉水解到一定的糊精和低聚糖时,需要先与底物分子结合生成络合物结构,然后才发生水解作用,使得葡萄糖逐个从糖单键中裂解出来,这就要求被作用的底物分子具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才有利于糖化酶生成这种络合物,为了保证底物分子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客观上要求均匀液化。
现有的层流罐采用由下而上进料,由罐底部向上流动,不能保证料液先进先出,造成先进料液液化过头,而后进料液化不完全,从而使前后液化不均匀,造成糖化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较低,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料液在上升过程中,不能充分混合,处理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淀粉制糖用高效均匀液化层流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米淀粉制糖用高效均匀液化层流罐,包括罐体、锥体和调控电机,所述锥体固设于罐体下端,所述锥体下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锥体内设有螺旋导流板,所述调控电机与罐体顶端之间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连接有位于罐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螺旋叶桨,所述罐体的顶端还分别连接有位于调控电机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水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安装有调节阀,所述罐体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层振动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外壁下端安装有视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还安装有与罐体内部连通的压力表和温度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螺旋导流板和螺旋叶桨的作用,防止物料在上升过程中落料,保证了料液的顺序处理,减少料液的整体混乱程度;通过振动环的作用,使得料液在局部范围内的混乱度增大,使得料液更加均匀,从而保证液化质量的均一,降低原材料消耗,使液化更彻底,糖化更完全,转化率高,可大规模连续生产;同时还能对处理后的装置进行清洗,从而减少装置的腐蚀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大米淀粉制糖用高效均匀液化层流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搅拌轴;3-出液管;4-调节阀;5-减速机;6-调控电机;7-进水管;8-振动环;9-视镜;10-螺旋叶桨;11-进液管;12-锥体;13-螺旋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大米淀粉制糖用高效均匀液化层流罐,包括罐体1、锥体12和调控电机6,锥体12固设于罐体1下端,锥体12下端连接有进液管11,锥体12内设有螺旋导流板13,调控电机6与罐体1顶端之间安装有减速机5,减速机5输出端连接有位于罐体1内的搅拌轴2,搅拌轴2上安装有螺旋叶桨10,罐体1的顶端还分别连接有位于调控电机6两侧的进水管7和出液管3,进水管7、进液管11和出液管3上均安装有调节阀4,罐体1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多层振动环8。
将料液通过进液管11送入锥体12内,并通过调节阀4控制料液的流量,料液在螺旋导流13板的作用下螺旋进入锥体12和罐体1;调控电机6驱动螺旋叶10桨进行旋转,料液在螺旋叶桨10的作用下螺旋上升,并通过振动环8作用于罐体1,使得料液在上升的同时进行振动,从而增大料液的局部混流度,使得料液充分均匀,处理后的料液从出液管3排出;待料液处理结束后,通过进水管7向罐体1内通入冲洗水对罐体1进行冲洗,从而防止装置被腐蚀。
罐体1的外壁下端安装有视镜9,便于对罐体1内的料液进行观察;罐体1的外壁上还安装有与罐体1内部连通的压力表和温度表,从而及时测量料液的温度以及罐体1内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