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8580662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5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9731.4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号:

CN105238176A

公开日:

201601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33/00,C09D167/08,C09D175/04,C09D101/02,C09D123/28,C09D7/12

主分类号:

C09D133/00,C09D167/08,C09D175/04,C09D101/02,C09D123/28,C09D7/12

申请人:

浙江恒丰包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建华,周晋,林雪峰,耿炜

地址:

314113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嘉善大道1688号

优先权:

CN20141027973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出现切边性不好、转移效果差、无法表面模压等问题。其成分及重量配比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30份、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0~10份、聚氨酯树脂0~15份、纤维素树脂5~15份、氯化聚丙烯树脂5~15份、润湿剂1~5份、染料0~30份、有机溶剂60~100份。本发明所述的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在BOPET薄膜上事先涂布离型层,其具备优异的切边性,同时涂层可进行模压,模压后镭射效果长久稳定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成分及重量配比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30份、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0~10份、聚氨酯树脂0~15份、纤维素树脂5~15份、氯化聚丙烯树脂5~15份、润湿剂1~5份、染料0~30份、有机溶剂60~1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烫着色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酚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冷烫着色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丁酮或醋酸乙酯或醋酸丁酯或戊酮或正丁醇或它们之间的组合物。 4.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烫着色涂层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是:1)、按所述配方要求,将全部有机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在低速搅拌下加热至25℃~35℃;2)、在低速搅拌状态下,以分批形式,少量多次加入配方要求比例的染料,待染料投料完毕后中速搅拌30分钟,后再调至低速继续搅拌;3)、在低速搅拌状态下,将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润湿剂依次按比例投入反应釜中,先低速搅拌1~1.5小时,再中速搅拌0.5~1小时;4)、停止搅拌,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42~45℃,保持3小时;5)、缓慢冷却至20℃,用滤网过滤后灌入备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特种高分子材料,特别是一种具备优异切边性、可模压、 无需事先在BOPET薄膜上涂布离型层的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

背景技术

冷烫印刷是近几年来印刷技术上一个重要的突破,它结合了传统印刷及贴合 技术,而且操作简单,印刷厂使用既有的印刷设备,就可以灵活运用冷烫技术, 创造出与众下同的效果,下仅降低生产成本,也重新创造产品的附加价值,因而 成为未来的新趋势。

冷烫技术原理:利用柔性版将UV胶水局部或满版印到纸带上,并与转移膜 复合,再经过UV灯照射,胶水瞬间固化,再经过剥离,转移膜上的镭射层就会 按照印版上的图案转移到纸带上,形成华丽的包装效果。之所以称为冷烫(冷转 移)是因为它不需要加热,有别于传统的热烫印,该技术最早应用在电话卡和药 品包装上。

现有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由于配方不合理,造成使用时控制难度大,容易 出现切边性不好、转移效果差、无法表面模压等问题,同时需要在着色前涂布专 用的离型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在BOPET薄 膜上事先涂布离型材料,具备优异的切边性,涂层可模压,模压后镭射效果长久 稳定,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的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 其成分及重量配比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30份、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0~10份、聚氨酯树脂0~15份、纤维素树脂5~15份、氯化聚丙烯树脂5~15份、 润湿剂1~5份、染料0~30份、有机溶剂60~100份。

所述的润湿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酚醚。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丁酮或醋酸乙酯或醋酸丁酯或戊酮或正丁醇或它们之间 的组合物。

制备上述冷烫着色涂层材料的方法,其方法步骤是:

1)、按所述配方要求,将全部有机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在低速搅拌下加热至 25℃~35℃;

2)、在低速搅拌状态下,以分批形式,少量多次加入配方要求比例的染料, 待染料投料完毕后中速搅拌30分钟后再调至低速继续搅拌;

3)、在低速搅拌状态下,将所述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改性醇酸 树脂、聚氨酯树脂、纤维素树脂、氯化聚丙烯树脂、润湿剂依次按比例投入反应 釜中,先低速搅拌1~1.5小时,再中速搅拌0.5~1小时;

4)、停止搅拌,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42~45℃,保持3小时;

5)、缓慢冷却至20℃,用滤网过滤后灌入备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在BOPET薄膜上事先涂布离型层,优异 的切边性,涂层可模压,模压后镭射效果长久稳定,生产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 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冷烫膜着色 涂层材料,其成分及重量配比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30份、丙烯酸改性 醇酸树脂0~10份、聚氨酯树脂0~15份、纤维素树脂5~15份、氯化聚丙烯树脂 5~15份、润湿剂1~5份、染料0~30份、有机溶剂60~100份。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可以在上述配比范围内任意组合构成,并不局限于以下 具体公开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先把丁酮35千克、醋酸乙酯18千克、戊酮15千克、正丁醇7千克,, 全部投入反应釜中,在低速搅拌下加热至25℃;

2)、取染料8千克,在低速搅拌状态下,以分批形式,少量多次加入至反应 釜中,待染料投料完毕后中速搅拌30分钟后再调至低速继续搅拌;

3)、在低速搅拌状态下,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5千克、丙烯酸改性醇 酸树脂10千克、聚氨酯树脂12千克、纤维素树脂5千克、氯化聚丙烯树脂10 千克、润湿剂2千克,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先低速搅拌1~1.5小时,再中速搅拌 0.5~1小时;

4)、停止搅拌,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42~45℃,保持3小时;

5)、缓慢冷却至20℃,用滤网过滤后灌入备用。

实施例2

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先把丁酮35千克、醋酸乙酯10千克、醋酸丁酯10千克、戊酮18千克、 正丁醇5千克,,全部投入反应釜中,在低速搅拌下加热至35℃;

2)、取染料10千克,在低速搅拌状态下,以分批形式,少量多次加入至反 应釜中,待染料投料完毕后中速搅拌30分钟后再调至低速继续搅拌;

3)、在低速搅拌状态下,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8千克、丙烯酸改性醇 酸树脂5千克、聚氨酯树脂15千克、纤维素树脂12千克、氯化聚丙烯树脂7 千克、润湿剂2.5千克,依次,投入反应釜中,先低速搅拌1~1.5小时,再中速搅 拌0.5~1小时;

4)、停止搅拌,将反应釜内温度控制在42~45℃,保持3小时;

5)、缓慢冷却至20℃,用滤网过滤后灌入备用。

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出现切边性不好、转移效果差、无法表面模压等问题。其成分及重量配比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030份、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010份、聚氨酯树脂015份、纤维素树脂515份、氯化聚丙烯树脂515份、润湿剂15份、染料030份、有机溶剂60100份。本发明所述的冷烫膜着色涂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在BOPET薄膜上事先涂布离型层,其具备优异的切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