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内装饰涂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灯内装饰涂料.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297701.6 (22)申请日 2014.06.29 C09D 163/04(2006.01) C09D 133/00(2006.01) C09D 167/00(2006.01) C09D 7/12(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飞翔涂料实业总公司 地址 212351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吕城镇纺 工东路 2 号 (72)发明人 庄建平 (54) 发明名称 车灯内装饰涂料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组分及 重量百分比如下 : 酚醛环氧树脂 25-35%、 丙烯酸 树脂 20-30%、 聚酯树脂 。
2、5-10%、 TM 树脂 3-5%、 TP 树 脂2-7%、 引发剂2-3%、 助剂3-4%, 溶剂30-40%。 所 述溶剂是以丙丁酯、 乙酯混合而成, 其中重量配比 为 : 丙丁酯10-20%, 乙酯80-90%。 所述引发剂为二 苯甲酮、 - 羟基酮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助剂包括 催干剂、 增韧剂、 消泡剂、 流平剂、 光稳定剂等的一 种或多种。本发明的车灯内装饰涂料对涂料内部 化学结构、 分子结构进行了有效的调整, 涂料的分 子含量在 15000-30000 之间, 改变了过去改性树 脂涂料存在的脱漆、 暗龟纹、 反黄现象。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295667 A 2016.02.03 CN 105295667 A 1/1 页 2 1. 一种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特征在于 : 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 酚醛环氧树脂 25-35%、 丙烯酸树脂 20-30%、 聚酯树脂 5-10%、 TM 树脂 3-5%、 TP 树脂 2-7%、 引发剂 2-3%、 助 剂 3-4%, 溶剂 30-40%。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溶剂是以丙丁酯、 乙酯混合 而成, 其中重量配比为 : 丙丁酯 10-20%, 乙酯 80-90%。 3. 如权利要求 1 。
4、所述的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引发剂为二苯甲酮、 - 羟 基酮的一种或两种 。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 增韧剂、 消泡剂、 流平剂、 光稳定剂的一种或多种。 5.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 1 的车灯内装饰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酚醛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聚酯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a ; (2) 将 TM 树脂、 TP 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b ; (3) 按重量配比将 10-20% 丙丁酯、 80-90% 乙酯混合, 搅拌形成溶剂 c ; (4) 按重量百分比取 50-60% 树。
5、脂混合液 a、 5-10% 树脂混合液 b、 30-40% 溶剂 c 混合, 并 添加 2-3% 的引发剂、 3-4% 的助剂, 在常温下搅拌形成该车灯内装饰涂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295667 A 2 1/2 页 3 车灯内装饰涂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丙烯酸树脂、 聚酯树脂、 酚醛环氧树脂为主体的光固化涂料, 特 别用于各种汽车灯具内装饰喷涂。 背景技术 0002 光固化涂料品种繁多, 大部分用于轻工品外装饰涂饰, 如电视机、 电冰箱、 洗衣机、 电动车等产品, 但用于汽车灯具内装饰是达不到特殊要求, 如涂层结合的附着力, 在热光中 有脱漆和龟纹斑点, 造成。
6、光源不能聚焦, 长期使用后涂料漆膜本身反黄, 给车灯的光亮度带 来严重不足等一些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附着力好、 耐热性高的车灯内装饰涂料。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 如下 : 酚醛环氧树脂 25-35%、 丙烯酸树脂 20-30%、 聚酯树脂 5-10%、 TM 树脂 3-5%、 TP 树脂 2-7%、 引发剂 2-3%、 助剂 3-4%, 溶剂 30-40%。 0005 所述溶剂是以丙丁酯、 乙酯混合而成, 其中重量配比为 : 丙丁酯 10-20%, 乙酯 80-90%。 0006 所述引发。
7、剂为二苯甲酮、 - 羟基酮的一种或两种 。 0007 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 增韧剂、 消泡剂、 流平剂、 光稳定剂等的一种或多种。 0008 上述车灯内装饰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 (1) 将酚醛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聚酯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a ; (2) 将 TM 树脂、 TP 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b ; (3) 按重量配比将 10-20% 丙丁酯、 80-90% 乙酯混合, 搅拌形成溶剂 c ; (4) 按重量百分比取 50-60% 树脂混合液 a、 5-10% 树脂混合液 b、 30-40% 溶剂 c 混合, 并 添加 2-3% 的引发剂、 3-4% 的助剂, 在常温下。
8、搅拌形成该车灯内装饰涂料。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 本发明的车灯内装饰涂料对涂料内部化学结构、 分子结 构进行了有效的调整, 涂料的分子含量在 15000-30000 之间, 改变了过去改性树脂涂料存 在的脱漆、 暗龟纹、 反黄现象, 使涂料在二次涂层后附着力提高, 分子密度提高修复了暗龟 纹现象, 而由于酚醛环氧树脂的耐热性, 使涂料漆膜在长期试用情况下不反黄, 从而提高了 漆膜的清晰度 ;(2) 本发明的涂料在铝粉漆表面同样效果不变, 主要变化是改进过去涂料 成漆膜后再冷、 热交替变化后, 有热量吸收的水汽变成灯具受雾罩的现象, 酚醛环氧树脂改 变了物化性能, 使吸热水汽雾状。
9、得到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的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 酚醛环氧树脂 25%、 丙烯酸树 说 明 书 CN 105295667 A 3 2/2 页 4 脂 20%、 聚酯树脂 5 %、 TM 树脂 3%、 TP 树脂 2%、 引发剂 2%、 助剂 3%, 溶剂 40%。 0011 所述溶剂是以丙丁酯、 乙酯混合而成, 其中重量配比为 : 丙丁酯 10%, 乙酯 90%。 0012 所述引发剂为二苯甲酮、 - 羟基酮的一种或两种 。 0013 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 增韧剂、 消泡剂、 流平剂、 光稳定剂等的一种或多种。 0014 上述车灯内装饰涂料。
10、的制备方法如下 : (1) 将酚醛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聚酯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a ; (2) 将 TM 树脂、 TP 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b ; (3) 按重量配比将 10% 丙丁酯、 90% 乙酯混合, 搅拌形成溶剂 c ; (4) 按重量百分比取 50% 树脂混合液 a、 5% 树脂混合液 b、 40% 溶剂 c 混合, 并添加 2% 的 引发剂、 3% 的助剂, 在常温下搅拌形成该车灯内装饰涂料。 0015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的车灯内装饰涂料, 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 : 酚醛环氧树脂 30%、 丙烯酸树 脂 20%、 聚酯树脂 5 %、 TM 树脂 3%、 TP。
11、 树脂 4%、 引发剂 3%、 助剂 3%, 溶剂 32%。 0016 所述溶剂是以丙丁酯、 乙酯混合而成, 其中重量配比为 : 丙丁酯 15%, 乙酯 85%。 0017 所述引发剂为二苯甲酮、 - 羟基酮的一种或两种 。 0018 所述助剂包括催干剂、 增韧剂、 消泡剂、 流平剂、 光稳定剂等的一种或多种。 0019 上述车灯内装饰涂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 (1) 将酚醛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 聚酯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a ; (2) 将 TM 树脂、 TP 树脂混合, 形成树脂混合液 b ; (2) 按重量配比将 15% 丙丁酯、 85% 乙酯混合, 搅拌形成溶剂 c ; (3) 。
12、按重量百分比取 55% 树脂混合液 a、 7% 树脂混合液 b、 32% 溶剂 c 混合, 并添加 3% 的 引发剂、 3% 的助剂, 在常温下搅拌形成该车灯内装饰涂料。 0020 实施例中的原材料采用 : 江苏三木集团公司的丙烯酸树脂、 TM、 TP 树脂, 无锡阿科 力树脂公司的聚酯树脂, 进口酚醛环氧树脂, 江苏大丰隆兴公司的引发剂。 0021 上述实施例 1、 实施例 2 中的涂料检测方法 : 附着力检测 : 附着力通过冷、 热处理法, 先将涂试板在 100沸水中煮 15 分钟后, 再将 涂试板放入 -20的冷冻箱里保持 15 分钟, 最后等涂试板在常温下解冷后进行划格试验 ; 划格试。
13、验是指国家标准 GB 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规定的测定方法。 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2409 : 1992。该标准规定了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透至 底材时, 来评定涂层从底材上脱离的抗性的一种实验方法。试验结果分为 0 5 级, 0 级完 好无损, 经检测, 本申请的涂料附着力为 1 级, 因此好于现有技术的 3 至 4 级。 0022 耐黄变检验 : 将涂试板放入光源箱, 通过24小时检验并连续做1000小时检测后与 原试板进行对比, 以检验板标准褪化泛黄 10% 以内为标准, 经检测, 本申请的涂料褪化泛黄 为 2-4%。 0023 龟纹检测 : 将涂试板通过冷热处理后, 在常温摆放 2-3 小时, 经检测, 涂试板无裂 痕、 无龟纹。 说 明 书 CN 105295667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