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pdf

上传人:南*** 文档编号:8580109 上传时间:2020-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52322.9

申请日:

20160622

公开号:

CN105969672A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N1/14,A01N63/04,A01P21/00,A01G7/06,A01G17/00,C12R1/885,C12R1/77

主分类号:

C12N1/14,A01N63/04,A01P21/00,A01G7/06,A01G17/00,C12R1/885,C12R1/77

申请人:

福建农林大学

发明人:

周艳芬,林晗,陈灿,林宇,洪滔,吴承祯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优先权:

CN201610452322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所述混合内生真菌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组成,其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其中A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1911,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1909。本发明混合内生真菌中所含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将该混合内生真菌制备成应用菌液,具有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作用,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其特征在于:该混合内生真菌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A菌株和镰刀菌属()E菌株组成;所述木霉属()A菌株和镰刀菌属()E菌株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其中,A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11911,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11909。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合内生真菌制备成应用菌液,用于台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菌液的制备方法是分别将木霉属()A菌株和镰刀菌属()E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摇床振荡培养,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48~72h,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10cfu/mL,再按体积比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其中蛋白胨5.0g/L、酵母浸出粉2.0g/L、葡萄糖20.0g/L、磷酸氢二钾1.0g/L、硫酸镁0.5g/L、其它为无菌水、pH值6.4±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Vogl从黑麦草Lolium temulentum L.种子中分离出第一株内生菌。但真正开始大量研究植株中的内生菌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在温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的植被中开展研究。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广、种类多,前人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能分离得到内生真菌,由此可见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在80多个属290多种的禾本科农作物中发现了内生菌。目前从植物中分离的内生菌根据其具有的独特功能可以分为:固氮菌、固钾菌、固磷菌等植物促生菌、具有抗病虫害的生防菌和具有促进植物对不良环境的修复能力的抗性菌。

经查阅文献材料,目前有关内生真菌对台湾相思生长的影响研究还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其所用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其制成的应用菌液具有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其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组成;所述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中,A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1911,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1909。

所用台湾相思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过程包括:

A、材料:将采集得到不同年份的根、枝茎、叶分成三个部分,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分装到自封袋内,于4℃冰箱保存;

B、消毒:75%酒精漂洗30s→无菌水冲洗3-4次→15%的次氯酸钠漂洗(根10min,茎5min,叶2min)→无菌水冲洗4-5次;将样品最后一次浸洗后的水盛于灭菌的小烧杯中,在平板上划线作为对照,以检验样品的消毒是否彻底,若干天后如有菌落生成,则表明样品表面消毒不彻底,需继续调整消毒方法;

C、接种部位的选择:叶片:叶尖部、叶中部和叶基部3个处理;枝茎:上中下分为3部位,其中第3部位为枝茎交接处;根部:分为根尖和根基2个部分;

D、接种: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接种刀切开,铺放在培养基表面,于28℃恒温培养箱内培养5-7天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有的菌株繁殖迅速,可先将其产生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生长缓慢且数量较少的菌株可延长观察时间,直到其生长稳定后纯化;

固体培养:使用改良马丁固体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0g/L、酵母浸出粉2.0g/L、葡萄糖20.0g/L、磷酸氢二钾1.0g/L、硫酸镁0.5g/L、琼脂14.0g/L、其它为无菌水,pH值6.4±0.2,培养温度为28℃,培养方式为平板培养,培养时间为48h;

E、将分离繁殖出的不同种类的内生真菌接入平板培养基进行纯化,经过2-3次点接纯化、转接后分别得到单一菌种的上述Trichoderma sp.和Fusarium sp.功能菌株。

所得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可制备成应用菌液,用于台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

所述应用菌液的制备方法是分别将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摇床振荡培养,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48~72h,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106cfu/mL,再按体积比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其中蛋白胨 5.0g/L、酵母浸出粉2.0g/L、葡萄糖20.0g/L、磷酸氢二钾1.0g/L、硫酸镁0.5g/L、其它为无菌水、pH值6.4±0.2。

该应用菌液的使用方法是按每株100mL将所得应用菌液浇施于台湾相思的根际。

本发明所用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其具有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作用,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将该混合内生真菌制备的应用菌液通过浇施的方法接种于台湾相思幼苗,测定接种4个月、6个月时台湾相思的苗高、地径。结果显示,台湾相思内生真菌AE处理的植株与对照植株的苗高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差异显著,菌株AE处理的苗高增长率为对照的1.5倍菌株AE处理的地径增长率为对照的2.3倍,证明该混合内生真菌AE对台湾相思苗高、地径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其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组成;所述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其中,A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1911,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 11909。

所述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可制备成应用菌液,用于台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

所述应用菌液的制备方法是分别将木霉属(Trichoderma sp.)A菌株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E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摇床振荡培养,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48~72h,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106cfu/mL,再按体积比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其中蛋白胨 5.0g/L、酵母浸出粉2.0g/L、葡萄糖20.0g/L、磷酸氢二钾1.0g/L、硫酸镁0.5g/L、其它为无菌水、pH值6.4±0.2。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应用

本试验采用土培盆栽试验,试验所用材料为福建省漳州市市林业局提供的台湾相思一年生苗。选择长势一致的台湾相思苗木定植于直径15cm、高10cm的塑料盆中。所用土壤是严格经过熏蒸消毒的黄心土。经过混匀称量,每盆放入3kg土壤。经过一个月的恢复性生长后,连续三天于台湾相思根际施入100mL浓度为5.5×106cfu/mL的菌液AE,另用蒸馏水溶液浇施作为空白对照CK。

菌液制备:将供试菌株分别接入40mL的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其中蛋白胨 5.0g/L、酵母浸出粉2.0g/L、葡萄糖20.0g/L、磷酸氢二钾1.0g/L、硫酸镁0.5g/L、其它为无菌水、pH值6.4±0.2;在恒温振荡培养箱中经过72h的培养,用无菌生理盐水按十倍稀释法将菌液稀释,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106cfu/mL,再按体积比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

于接种4个月、6个月时,采用钢尺测定苗高,数显游标卡尺测定地径,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对台湾相思幼苗地径和苗高的影响

如表1所示,接种菌株AE的幼苗苗高增长率为47.432%,对照仅为26.438%,通过方差分析可得,菌株AE处理后的台湾相思幼苗苗高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sig=0.000,显著水平为0.01)。接种菌株AE的幼苗地径增长率为35.466%,对照仅为15.190%,与对照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sig=0.001,显著水平为0.01)。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内生真菌能显著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的增长,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52322.9 (22)申请日 2016.06.22 (83)生物保藏信息 CGMCC No. 11909 2016.01.27 CGMCC No. 11911 2016.01.27 (71)申请人 福建农林大学 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 路15号 (72)发明人 周艳芬林晗陈灿林宇洪滔 吴承祯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1)Int.Cl. C12N 1/14(2006.01) A01N。

2、 63/04(2006.01) A01P 21/00(2006.01) A01G 7/06(2006.01) A01G 17/00(2006.01) C12R 1/885(2006.01) C12R 1/77(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 合内生真菌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 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 所述混合内生真菌由 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 (Trichodermasp.) A 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组成, 其 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 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 。

3、其中A菌株的 保藏号为CGMCCNo.11911, E菌株的保藏号为 CGMCCNo.11909。 本发明混合内生真菌中所含 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 将该 混合内生真菌制备成应用菌液, 具有促进台湾相 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作用, 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969672 A 2016.09.28 CN 105969672 A 1.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 其特征在于: 该混合内生真 菌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 (Trichodermasp.)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 组成; 所述木霉属 (Tri。

4、chodermasp.)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已于2016年1 月2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 其中, A菌株的保藏号 为CGMCCNo.11911, 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11909。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的应用, 其 特征在于: 将所述混合内生真菌制备成应用菌液, 用于台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 木直接接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的应用,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应用菌液的制备方法是分别将木霉属 (Trichodermasp.)。

5、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 摇床振荡培养, 培养温度为28, 培养时间4872h,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 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106cfu/mL, 再按体积比 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 其中蛋白胨5.0g/L、 酵母浸出粉2.0g/L、 葡萄糖 20.0g/L、 磷酸氢二钾1.0g/L、 硫酸镁0.5g/L、 其它为无菌水、 pH值6.40.2。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969672 A 2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促进台。

6、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 Vogl从黑麦草LoliumtemulentumL.种子中分 离出第一株内生菌。 但真正开始大量研究植株中的内生菌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主要是 在温带地区、 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的植被中开展研究。 0003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布广、 种类多, 前人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能分离得到 内生真菌, 由此可见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在80多个属290多 种的禾本科农作物中发现了内生菌。 目前从植物中分离的内生菌根据其具有的独特功能可 以分为: 固氮菌、 固钾菌、 固磷菌等。

7、植物促生菌、 具有抗病虫害的生防菌和具有促进植物对 不良环境的修复能力的抗性菌。 0004 经查阅文献材料, 目前有关内生真菌对台湾相思生长的影响研究还为空白。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 其 所用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 其制成的应用菌液具有促进台湾相思苗高 及地径增长的作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 其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霉属 (Trichodermasp .)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 E菌株组成; 所述木霉属 。

8、(Trichodermasp.)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 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 (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 号) , 其中, A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11911, 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11909。 0007 所用台湾相思内生真菌的分离、 纯化过程包括: A、 材料: 将采集得到不同年份的根、 枝茎、 叶分成三个部分, 用自来水清洗干净, 分装到 自封袋内, 于4冰箱保存; B、 消毒: 75%酒精漂洗30s无菌水冲洗3-4次15%的次氯酸钠漂洗 (根10min, 茎5min, 叶。

9、2min) 无菌水冲洗4-5次; 将样品最后一次浸洗后的水盛于灭菌的小烧杯中, 在平板上 划线作为对照, 以检验样品的消毒是否彻底, 若干天后如有菌落生成, 则表明样品表面消毒 不彻底, 需继续调整消毒方法; C、 接种部位的选择: 叶片: 叶尖部、 叶中部和叶基部3个处理; 枝茎: 上中下分为3部位, 其中第3部位为枝茎交接处; 根部: 分为根尖和根基2个部分; D、 接种: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用接种刀切开, 铺放在培养基表面, 于28恒温培养箱内培 养5-7天后观察菌落生长状况; 有的菌株繁殖迅速, 可先将其产生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 生 长缓慢且数量较少的菌株可延长观察时间, 直到其生长稳定。

10、后纯化;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5969672 A 3 固体培养: 使用改良马丁固体培养基, 配方为蛋白胨5.0g/L、 酵母浸出粉2.0g/L、 葡萄 糖20.0g/L、 磷酸氢二钾1.0g/L、 硫酸镁0.5g/L、 琼脂14.0g/L、 其它为无菌水, pH值6.4 0.2, 培养温度为28, 培养方式为平板培养, 培养时间为48h; E、 将分离繁殖出的不同种类的内生真菌接入平板培养基进行纯化, 经过2-3次点接纯 化、 转接后分别得到单一菌种的上述Trichodermasp.和Fusariumsp.功能菌株。 0008 所得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可制备。

11、成应用菌液, 用于台 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 0009 所述应用菌液的制备方法是分别将木霉属 (Trichodermasp.)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 摇床振荡培养, 培养温度为28, 培养时间4872h,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 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106cfu/mL, 再按体积比 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 其中蛋白胨5.0g/L、 酵母浸 出粉2.0g/L、 葡萄糖20.0g/L、 磷酸氢二钾1.0g/L、 硫酸镁0.5g/L、 其它为无菌水、 pH值6.4 0.2。 001。

12、0 该应用菌液的使用方法是按每株100mL将所得应用菌液浇施于台湾相思的根际。 0011 本发明所用菌株是从台湾相思植株中分离纯化得到的, 其具有促进台湾相思苗高 及地径增长的作用, 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0012 将该混合内生真菌制备的应用菌液通过浇施的方法接种于台湾相思幼苗, 测定接 种4个月、 6个月时台湾相思的苗高、 地径。 结果显示, 台湾相思内生真菌AE处理的植株与对 照植株的苗高增长率、 地径增长率差异显著, 菌株AE处理的苗高增长率为对照的1.5倍菌株 AE处理的地径增长率为对照的2.3倍, 证明该混合内生真菌AE对台湾相思苗高、 地径的增长 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

13、0013 一种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 其由台湾相思内生真菌木 霉属 (Trichodermasp.)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组成; 所述木霉属 (Trichodermasp.)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已于2016年1月27日在中国微 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记保藏, 其中, A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 11911, E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11909。 0014 所述能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增长的混合内生真菌可制备成应用菌液, 用于台 湾相思苗木的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 0015。

14、 所述应用菌液的制备方法是分别将木霉属 (Trichodermasp.) A菌株和镰刀菌属 (Fusariumsp.) E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 摇床振荡培养, 培养温度为28, 培养时间4872h,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 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106cfu/mL, 再按体积比 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 其中蛋白胨5.0g/L、 酵母浸 出粉2.0g/L、 葡萄糖20.0g/L、 磷酸氢二钾1.0g/L、 硫酸镁0.5g/L、 其它为无菌水、 pH值6.4 0.2。 0016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

15、述的 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0017 根际土壤浇施与苗木直接接种应用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5969672 A 4 本试验采用土培盆栽试验, 试验所用材料为福建省漳州市市林业局提供的台湾相思一 年生苗。 选择长势一致的台湾相思苗木定植于直径15cm、 高10cm的塑料盆中。 所用土壤是严 格经过熏蒸消毒的黄心土。 经过混匀称量, 每盆放入3kg土壤。 经过一个月的恢复性生长后, 连续三天于台湾相思根际施入100mL浓度为5.5106cfu/mL的菌液AE, 另用蒸馏水溶液浇 施作为空白对照CK。 0018 菌液制备: 将供试菌株分别接入40mL的液体培养。

16、基, 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 其 中蛋白胨5.0g/L、 酵母浸出粉2.0g/L、 葡萄糖20.0g/L、 磷酸氢二钾1.0g/L、 硫酸镁0.5g/L、 其它为无菌水、 pH值6.40.2; 在恒温振荡培养箱中经过72h的培养, 用无菌生理盐水按十 倍稀释法将菌液稀释,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菌液浓度, 然后将菌液用超纯水稀释成5.5 106cfu/mL, 再按体积比1:1将两种菌液混合制得。 0019 于接种4个月、 6个月时, 采用钢尺测定苗高, 数显游标卡尺测定地径, 结果见表1。 0020 表1不同处理对台湾相思幼苗地径和苗高的影响 如表1所示, 接种菌株AE的幼苗苗高增长率为47.4。

17、32%, 对照仅为26.438%, 通过方差分 析可得, 菌株AE处理后的台湾相思幼苗苗高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 (sig= 0.000, 显著水平为0.01) 。 接种菌株AE的幼苗地径增长率为35.466%, 对照仅为15.190%, 与 对照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sig=0.001, 显著水平为0.01) 。 0021 由此可见, 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内生真菌能显著促进台湾相思苗高及地径的增长, 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5969672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