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8574662 上传时间:2020-08-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36418.1

申请日:

20091021

公开号:

CN101671743B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主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申请人:

东北农业大学

发明人:

李文滨,韩英鹏,滕卫丽,孙德生,杜玉平,张忠臣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优先权:

CN20091023641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畅;任凤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待测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引物对甲、乙进行PCR扩增,得到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以Charleston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引物对甲、乙进行PCR扩增,得到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将待测大豆和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如呈现同样的带型,待测大豆为候选的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1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核苷酸组成;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3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核苷酸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大豆株高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于L连锁群,位于SSR引物位点Sat_099和Sat_113之间。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通过大豆品种资源或杂交后代的DNA测定,判断是否含有该数量遗传位点(QTL)-htL_1,从而预测大豆株高水平,加快和提高对大豆株高的选育速度。

权利要求书

1.辅助筛选以Charleston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待测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进行PCR扩增,得到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以Charleston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进行PCR扩增,得到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将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和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如果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和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呈现同样的带型,待测大豆为候选的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80cm的性状;所述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1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核苷酸组成;所述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3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核苷酸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大豆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杂交的子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大豆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的杂交后代F1的自交12代和自交13代。 4.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在制备辅助筛选以Charleston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80cm的性状;所述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1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核苷酸组成;所述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3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核苷酸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大豆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杂交的子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背景技术

大豆株高对产量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它的发育遗传规律有助于了解产量 形成的机制。大豆株高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人们曾以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对 它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王连铮等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株高的遗传 力在45%-75%之间。陈恒鹤指出,大豆高矮秆杂交后代符合一或两对基因控制的分离 比例,但大多数杂交后代都呈现多基因控制的连续分布。杨庆凯等认为株高的加性 基因效应比非加性效应更重要,显性效应比上位性效应重要,株高与产量的相关系 数一般认为在0.3-0.45之间。Wilcox等认为株高对产量的影响较大。Luis等用2组 杂交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的广义遗传力高达80%,而狭义遗传力只有38%,与产 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用常规方法进行育种,具有准确性差、育种效率低的局限性。近些年来,随着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该方法在水稻上辅助 选育新品种已有成功的先例,且在提高育种速度和加快育种进程方面优势明显。彭 应财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把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导入到强优恢复系辐 恢838中,选育出抗白叶枯病恢复系中恢218,组配出强优势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协优 218,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白叶枯病、易制种等特性,于2002年2月通过江西省 品种审定。曹立勇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育成带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 的恢复系中恢8006,再与印水型胞质不育系中9A组配的中晚兼用杂交稻新组合。并 于200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定名为国稻1号。

大豆株高受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年际间波动极大,因此通过常规方法对大豆株 高性状进行选择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 引物。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筛选以Charleston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状 的大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待测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引物对甲 和引物对乙进行PCR扩增,得到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以Charleston的基因组DNA 为模板,分别用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进行PCR扩增,得到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 将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和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如果待测大豆的扩增 产物和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呈现同样的带型,待测大豆为候选的具有较低株高 性状的大豆;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80cm的性状;所述引物对甲由序 列表的序列1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核苷酸组成;所述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3 和序列表的序列4所示核苷酸组成。

所述待测大豆可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杂交的子代。所述待测大豆具体可 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的杂交后代F1的自交12代和自交13代。

本发明还保护辅助筛选以Charleston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状 的大豆的专用引物,由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组成;所述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1 和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核苷酸组成;所述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3和序列表的序 列4所示核苷酸组成;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80cm的性状。

所述大豆可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杂交的子代,具体可为东农594与 Charleston的杂交后代F1的自交12代和自交13代。

所述专用引物在制备辅助筛选以Charleston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 高性状的大豆的试剂盒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 株株高小于80cm的性状。

所述大豆可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杂交的子代,具体可为东农594与 Charleston的杂交后代F1的自交12代和自交13代。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辅助筛选Charleston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 状的大豆的试剂盒,包括所述专用引物;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80cm 的性状。

所述大豆可为东农594与Charleston杂交的子代,具体可为东农594与 Charleston的杂交后代F1的自交12代和自交13代。

本发明还保护一个大豆株高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定位于L连锁群,位于SSR 引物位点Sat_099和Sat_113之间。

本发明能够克服大豆株高受环境影响大,且只能在成熟期进行评定的缺点,在 苗期就能够通过分子标记对大豆品种和品系的株高水平进行预测和筛选,对理想株 高进行有效选择,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提高育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与大豆株高相关的位点-htL_1。

图2为实施例2中的部分PCR产物电泳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 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 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东农594和Charleston(孙德生等,大豆株高QTL发育动态分析大豆株高QTL 发育动态分析,作物学报,2006:32(4))(东北农业大学)。东农594为东北 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培育的稳定品系(1997年底),保存在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种质 资源库中;Charleston为引进美国栽培大豆品种(1997年底),保存在东北农业 大学大豆种质资源库中(由于获自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种质资源库,原始来源不清)。

实施例1、与大豆株高紧密连锁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htL_1)的获得

一、Charleston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及成熟期株高的鉴定

1、Charleston重组自交系的构建

用中国大豆栽培品种东农594(♀)和要测试的美国栽培品种Charleston(♂) 进行杂交,得到杂种F1;由杂种F1代自花授粉获得子代,通过子代单粒传法(Single Seed Descent,SSD)(Brim,C.A.1966.Amodified pedigree method of selection in soybeans.CropSci.6:220.)获得143个F12代重组自交系。

2、Charleston重组自交系成熟期株高的鉴定

在呼兰、绥化、哈尔滨三地分别种植143个F12代重组自交系。按3米行长,6cm 株距播种,每行51株,每个株系重复三次(即三行);随机区组。大豆完全成熟时, 在各地的每个家系随机抽取10株单株,测三次重复。

二、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分析

选取在父母本间具有扩增多态性的SSR引物对143个家系进行分析,根据SSR条 带在群体中的分离情况,将有母本类型条带的个体记为“A”,有父本类型条带的个 体记为“B”,杂合的和缺失不清的记为“-”。

利用Mapmaker/EXP3.0作图软件,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应用Group命令进行 连锁分析和分组(LOD=5.0),连锁标记少于8个的用Compare命令进行优化排序, 多于8个的用Ripple命令排序,错误检测水平设为1%,利用Kosambi函数将重组率转 化为遗传图距(cM)。根据已由Cregan等定位的SSR标记作为锚定标记以确定相应 的连锁。将LOD≥2.0作为QTL存在的阙值,用WinQTLCartograph V2.0进行QTL定 位。在L连锁群上由SSR标记sat_099和sat_113定位的与大豆株高紧密连锁的 数量性状遗传位点htL_1(见图1)在7个环境下连续4年被检测到。

表1控制大豆株高的数量遗传位点(QTL)-htL_1信息

  QTL   标记区间   (LOD,A,R2)%   LOD  A  R2%   LOD  A  R2%   2005(哈尔滨)   2005(绥化)   2005(呼兰) htL_1   sat_099-sat_1 13   11.95,-13.46,21.33   10.05,-15.55,24.17   -   2006(哈尔滨)   2006(绥化)   2006(呼兰) htL_1   sat_099-sat_1 1 3   8.20,  -13.42,  17.98   -   7.68,  -9.95,  16.94   2007(哈尔滨)   2007(绥化)   2007(呼兰) htL_1   sat_099-sat_1 13   7.98,  12.9,  13.25   3.52,  9.77,  8.46   4.62,  12.71,  13.41

LOD、A、R2为三个指标,分别代表极大似然比、加性效应值和遗传贡献率。

实施例2、控制大豆株高的数量遗传位点htL_1的验证

用实施例1得到的143个F13重组自交系中的植株进行株高预测和株高测定。

一、株高预测

先从待测植株的叶片中分离基因组DNA,然后在不同的PCR体系中,分别利用分 子标记Sat_099和Sat_113进行PCR扩增,通过检测是否存在数量遗传位点(QTL)来 预测这些家系所能达到的株高水平。

Sat_099:上游引物:5′-GCGAAAATGGCAGAGATAA-3′;

下游引物:5′-AATGCTAAAAGAGGAATGAAATAA-3′。

Sat_1 13:上游引物:5′-GGAGCATACAGCCTTAAGAGAT-3′;

下游引物:5′-TGGGCATCAAAACTAAGAAAA-3′。

PCR产物在6%聚丙烯酰胺凝胶(PA)测序胶上分离,在100 W恒功率下电泳 约2小时,银染检测。

部分结果见图2。图2中,A为charleston的带型,B为东农594的带型。与东农 594带型相同的待测植株应具有高杆性状,反之,与charleston带型相同的待测植 株应具有矮杆性状。

二、株高测定

在呼兰、绥化、哈尔滨三地种植143个F13重组自交系。按3米行长,6cm株距播 种,每行51株,每个株系重复三次(即三行);随机区组。大豆完全成熟时,在各 地的每个家系随机抽取10株单株测成熟期株高。并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表2,表3)。 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非常吻合,基因型与表现型非常吻合。

表2与大豆株高主效QTL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1)

  家系   Q024   Q028   Q032   Q062   Q118   Q005   Q017   Q026   Q030   Q031   准确   性   哈尔滨   株高   (cm)   143.10   118.20   136.28   145.68   130.60   52.70   62.90   62.90   62.90   62.90   绥化株   高(cm)   117.75   107.00   125.00   126.90   117.60   54.40   51.85   51.85   51.85   51.85   呼兰株   高(cm)   126.70   110.70   105.90   120.40   123.10   53.43   53.88   53.88   53.88   53.88   Sat 099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Sat 113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表3与大豆株高主效QTL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2)

  家系   Q037   Q040   Q063   Q071   Q118   Q027   Q052   Q055   Q125   Q123   准确   性   哈尔滨   株高   (cm)   138.50   132.50   141.50   140.80   130.60   52.80   62.60   63.70   47.20   43.60   绥化株   高(cm)   113.30   113.83   119.60   123.70   117.60   49.00   56.50   59.40   51.28   37.80   呼兰株   高(cm)   114.70   111.20   132.40   110.20   123.10   56.33   56.50   67.25   63.70   60.30   Sat_099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Sat_113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序列表

<1 10>东北农业大学

<120>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130>  CGGNARY92613

<210>  1

<21 1>  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

<400>  1

gcgaaaatgg cagagataa    19

<210>2

<21 1>  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

<400>  2

aatgctaaaa gaggaatgaa ataa    24

<210>3

<211>22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

<400>3

ggagcataca gccttaagag at    22

<210>4

<211>21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

<400>4

tgggcatcaa aactaagaaa a    21

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67174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1.04 CN 101671743 B *CN101671743B* (21)申请号 200910236418.1 (22)申请日 2009.10.21 C12Q 1/68(2006.01) C12N 15/11(2006.01) (73)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 街 59 号 (72)发明人 李文滨 韩英鹏 滕卫丽 孙德生 杜玉平 张忠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任凤华 杨喆等 .大豆高蛋白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在 。

2、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大豆科学 .2008, 第 27 卷 ( 第 2 期 ),186 189. 孙德生等 .大豆株高 QTL 发育动态分 析 . 作物学报 .2006,第32卷(第4期),509 514. 孙德生等 .大豆株高 QTL 发育动态分 析 . 作物学报 .2006,第32卷(第4期),509 514. (54) 发明名称 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 其专用引物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大 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 : 以待测大豆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 分别用引 物对甲、 乙进行 PCR 扩增, 得到待测大豆的扩增产。

3、 物 ; 以 Charleston 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 分别用 引物对甲、 乙进行 PCR 扩增, 得到 Charleston 的 扩增产物 ; 将待测大豆和 Charleston 的扩增产 物进行电泳, 如呈现同样的带型, 待测大豆为候选 的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 ; 引物对甲由序列表 的序列 1 和序列表的序列 2 所示核苷酸组成 ; 引 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 3 和序列表的序列 4 所示 核苷酸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大豆株高的数量性 状基因位点, 定位于 L 连锁群, 位于 SSR 引物位点 Sat_099 和 Sat_113 之间。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 通过大豆品种资源或杂交后代的。

4、 DNA 测定, 判断 是否含有该数量遗传位点 (QTL)-htL_1, 从而预 测大豆株高水平, 加快和提高对大豆株高的选育 速度。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田园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1 页 CN 101671743 B1/1 页 2 1. 辅助筛选以 Charleston 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 包 括如下步骤 : 以待测大豆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 分别用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进行 PCR 扩增, 得到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 ; 以 Charleston 的基因组 。

5、DNA 为模板, 分别用引物对甲和引物对 乙进行PCR扩增, 得到Charleston的扩增产物 ; 将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和Charleston的扩 增产物进行电泳, 如果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和 Charleston 的扩增产物呈现同样的带型, 待 测大豆为候选的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 ; 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 80cm 的性 状 ; 所述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 1 和序列表的序列 2 所示核苷酸组成 ; 所述引物对乙由 序列表的序列 3 和序列表的序列 4 所示核苷酸组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待测大豆为东农 594 与 Charleston 杂 。

6、交的子代。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待测大豆为东农 594 与 Charleston 的 杂交后代 F1 的自交 12 代和自交 13 代。 4. 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在制备辅助筛选以 Charleston 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 株高性状的大豆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 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 80cm 的性状 ; 所述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 1 和序列表的序列 2 所示核苷酸组成 ; 所述引物对乙由 序列表的序列 3 和序列表的序列 4 所示核苷酸组成。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待测大豆为东农 594 与 Charlest。

7、on 杂 交的子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671743 B1/7 页 3 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背景技术 0002 大豆株高对产量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研究它的发育遗传规律有助于了解产量形 成的机制。大豆株高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人们曾以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它的遗传 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王连铮等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 认为株高的遗传力在 45 -75 之间。陈恒鹤指出, 大豆高矮秆杂交后代符合一或两对基因控制的分离比例, 但大多数杂 交后代都呈现多基因控制的连续分布。

8、。杨庆凯等认为株高的加性基因效应比非加性效应 更重要, 显性效应比上位性效应重要, 株高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一般认为在 0.3-0.45 之间。 Wilcox 等认为株高对产量的影响较大。Luis 等用 2 组杂交材料的研究结果表明, 株高的广 义遗传力高达 80, 而狭义遗传力只有 38, 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0003 用常规方法进行育种, 具有准确性差、 育种效率低的局限性。近些年来, 随着分子 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发展,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该方法在水稻上辅助选育新品种 已有成功的先例, 且在提高育种速度和加快育种进程方面优势明显。彭应财等利用分子标 记辅助选择技术把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9、Xa21导入到强优恢复系辐恢838中, 选育出抗白叶枯 病恢复系中恢 218, 组配出强优势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协优 218, 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 抗白 叶枯病、 易制种等特性, 于 2002 年 2 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曹立勇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 选择育种技术育成带有抗白叶枯病基因 Xa21 的恢复系中恢 8006, 再与印水型胞质不育系 中 9A 组配的中晚兼用杂交稻新组合。并于 2004 年 3 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 2004 年 10 月 通过国家审定, 定名为国稻 1 号。 0004 大豆株高受生态环境影响极大, 年际间波动极大, 因此通过常规方法对大豆株高 性状进行选择非常困难。 。

10、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 物。 0006 本发明提供的辅助筛选以 Charleston 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 大豆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以待测大豆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 分别用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 进行 PCR 扩增, 得到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 ; 以 Charleston 的基因组 DNA 为模板, 分别用引 物对甲和引物对乙进行 PCR 扩增, 得到 Charleston 的扩增产物 ; 将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和 Charleston 的扩增产物进行电泳, 如果待测大豆的扩增产物和 Charleston 的。

11、扩增产物呈 现同样的带型, 待测大豆为候选的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 ; 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 高小于 80cm 的性状 ; 所述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 1 和序列表的序列 2 所示核苷酸组成 ; 所述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 3 和序列表的序列 4 所示核苷酸组成。 0007 所述待测大豆可为东农 594 与 Charleston 杂交的子代。所述待测大豆具体可为 说 明 书 CN 101671743 B2/7 页 4 东农 594 与 Charleston 的杂交后代 F1 的自交 12 代和自交 13 代。 0008 本发明还保护辅助筛选以 Charleston 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

12、低株高性状的 大豆的专用引物, 由引物对甲和引物对乙组成 ; 所述引物对甲由序列表的序列 1 和序列表 的序列 2 所示核苷酸组成 ; 所述引物对乙由序列表的序列 3 和序列表的序列 4 所示核苷酸 组成 ; 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 80cm 的性状。 0009 所 述 大 豆 可 为 东 农 594 与 Charleston 杂 交 的 子 代, 具 体 可 为 东 农 594 与 Charleston 的杂交后代 F1 的自交 12 代和自交 13 代。 0010 所述专用引物在制备辅助筛选以 Charleston 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 性状的大豆的试剂盒中的应用也属于本。

13、发明的保护范围 ; 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 于 80cm 的性状。 0011 所 述 大 豆 可 为 东 农 594 与 Charleston 杂 交 的 子 代, 具 体 可 为 东 农 594 与 Charleston 的杂交后代 F1 的自交 12 代和自交 13 代。 0012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辅助筛选 Charleston 为亲本衍生的大豆中具有较低株高性状 的大豆的试剂盒, 包括所述专用引物 ; 所述较低株高性状为成株株高小于 80cm 的性状。 0013 所 述 大 豆 可 为 东 农 594 与 Charleston 杂 交 的 子 代, 具 体 可 为 东 农 594 。

14、与 Charleston 的杂交后代 F1 的自交 12 代和自交 13 代。 0014 本发明还保护一个大豆株高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定位于L连锁群, 位于SSR引物 位点 Sat_099 和 Sat_113 之间。 0015 本发明能够克服大豆株高受环境影响大, 且只能在成熟期进行评定的缺点, 在苗 期就能够通过分子标记对大豆品种和品系的株高水平进行预测和筛选, 对理想株高进行有 效选择, 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提高育种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为与大豆株高相关的位点 -htL_1。 0017 图 2 为实施例 2 中的部分 PCR 产物电泳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

15、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 方法, 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 如无特殊说明, 均为自 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0019 东农 594 和 Charleston( 孙德生等, 大豆株高 QTL 发育动态分析大豆株高 QTL 发 育动态分析, 作物学报, 2006 : 32(4)( 东北农业大学 )。东农 594 为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 所培育的稳定品系(1997年底), 保存在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种质资源库中 ; Charleston为引 进美国栽培大豆品种(1997年底), 保存在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种质资源库中(由于。

16、获自东北 农业大学大豆种质资源库, 原始来源不清 )。 0020 实施例 1、 与大豆株高紧密连锁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 (htL_1) 的获得 0021 一、 Charleston 重组自交系的构建及成熟期株高的鉴定 0022 1、 Charleston 重组自交系的构建 0023 用中国大豆栽培品种东农 594( ) 和要测试的美国栽培品种 Charleston( ) 说 明 书 CN 101671743 B3/7 页 5 进行杂交, 得到杂种 F1; 由杂种 F1 代自花授粉获得子代, 通过子代单粒传法 (SingleSeed Descent, SSD)(Brim, C.A.1966.Amo。

17、dified pedigree method of selectionin soybeans. CropSci.6 : 220.) 获得 143 个 F12代重组自交系。 0024 2、 Charleston 重组自交系成熟期株高的鉴定 0025 在呼兰、 绥化、 哈尔滨三地分别种植 143 个 F12代重组自交系。按 3 米行长, 6cm 株 距播种, 每行 51 株, 每个株系重复三次 ( 即三行 ) ; 随机区组。大豆完全成熟时, 在各地的 每个家系随机抽取 10 株单株, 测三次重复。 0026 二、 遗传图谱构建及 QTL 分析 0027 选取在父母本间具有扩增多态性的 SSR 引物。

18、对 143 个家系进行分析, 根据 SSR 条 带在群体中的分离情况, 将有母本类型条带的个体记为 “A” , 有父本类型条带的个体记为 “B” , 杂合的和缺失不清的记为 “-” 。 0028 利用Mapmaker/EXP3.0作图软件, 构建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应用Group命令进行连 锁分析和分组 (LOD 5.0), 连锁标记少于 8 个的用 Compare 命令进行优化排序, 多于 8 个 的用Ripple命令排序, 错误检测水平设为1, 利用Kosambi函数将重组率转化为遗传图距 (cM)。根据已由 Cregan 等定位的 SSR 标记作为锚定标记以确定相应的连锁。将 LOD 2。

19、.0 作为 QTL 存在的阙值, 用 WinQTLCartograph V2.0 进行 QTL 定位。在 L 连锁群上由 SSR 标 记 sat_099 和 sat_113 定位的与大豆株高紧密连锁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 htL_1( 见图 1) 在 7 个环境下连续 4 年被检测到。 0029 表 1 控制大豆株高的数量遗传位点 (QTL)-htL_1 信息 0030 说 明 书 CN 101671743 B4/7 页 6 QTL 标记区间 (LOD, A, R2) LOD A R2 LOD A R2 2005( 哈尔滨 ) 2005( 绥化 ) 2005( 呼兰 ) htL_1 sat_099。

20、-sat_1 13 11.95, -13.46, 21.33 10.05, -15.55, 24.17 - 2006( 哈尔滨 ) 2006( 绥化 ) 2006( 呼兰 ) htL_1 sat_099-sat_1 1 3 8.20, -13.42, 17.98 - 7.68, -9.95, 16.94 2007( 哈尔滨 ) 2007( 绥化 ) 2007( 呼兰 ) htL_1 sat_099-sat_1 13 7.98, 12.9, 13.25 3.52, 9.77, 8.46 4.62, 12.71, 13.41 0031 LOD、 A、 R2为三个指标, 分别代表极大似然比、 加性效。

21、应值和遗传贡献率。 0032 实施例 2、 控制大豆株高的数量遗传位点 htL_1 的验证 说 明 书 CN 101671743 B5/7 页 7 0033 用实施例 1 得到的 143 个 F13重组自交系中的植株进行株高预测和株高测定。 0034 一、 株高预测 0035 先从待测植株的叶片中分离基因组 DNA, 然后在不同的 PCR 体系中, 分别利用分子 标记 Sat_099 和 Sat_113 进行 PCR 扩增, 通过检测是否存在数量遗传位点 (QTL) 来预测这 些家系所能达到的株高水平。 0036 Sat_099 : 上游引物 : 5 -GCGAAAATGGCAGAGATAA-。

22、3 ; 0037 下游引物 : 5 -AATGCTAAAAGAGGAATGAAATAA-3。 0038 Sat_1 13 : 上游引物 : 5 -GGAGCATACAGCCTTAAGAGAT-3 ; 0039 下游引物 : 5 -TGGGCATCAAAACTAAGAAAA-3。 0040 PCR 产物在 6聚丙烯酰胺凝胶 (PA) 测序胶上分离, 在 100 W 恒功率下电泳约 2 小时, 银染检测。 0041 部分结果见图 2。图 2 中, A 为 charleston 的带型, B 为东农 594 的带型。与东农 594 带型相同的待测植株应具有高杆性状, 反之, 与 charleston。

23、 带型相同的待测植株应具 有矮杆性状。 0042 二、 株高测定 0043 在呼兰、 绥化、 哈尔滨三地种植143个F13重组自交系。 按3米行长, 6cm株距播种, 每行 51 株, 每个株系重复三次 ( 即三行 ) ; 随机区组。大豆完全成熟时, 在各地的每个家系 随机抽取 10 株单株测成熟期株高。并与预测结果进行对比 ( 表 2, 表 3)。预测结果与实际 结果非常吻合, 基因型与表现型非常吻合。 0044 表 2 与大豆株高主效 QTL 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1) 0045 家系 Q024 Q028 Q032 Q062 Q118 Q005 Q017 Q026 Q030 Q031 准。

24、确 性 哈尔滨 株高 (cm) 143.10 118.20 136.28 145.68 130.60 52.70 62.90 62.90 62.90 62.90 绥化株 高 (cm) 117.75 107.00 125.00 126.90 117.60 54.40 51.85 51.85 51.85 51.85 呼兰株 高 (cm) 126.70 110.70 105.90 120.40 123.10 53.43 53.88 53.88 53.88 53.88 Sat 099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Sat 113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004。

25、6 表 3 与大豆株高主效 QTL 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2) 0047 说 明 书 CN 101671743 B6/7 页 8 家系 Q037 Q040 Q063 Q071 Q118 Q027 Q052 Q055 Q125 Q123 准确 性 哈尔滨 株高 (cm) 138.50 132.50 141.50 140.80 130.60 52.80 62.60 63.70 47.20 43.60 绥化株 高 (cm) 113.30 113.83 119.60 123.70 117.60 49.00 56.50 59.40 51.28 37.80 呼兰株 高 (cm) 114.70 111.2。

26、0 132.40 110.20 123.10 56.33 56.50 67.25 63.70 60.30 Sat_099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Sat_113 B B B B B A A A A A 100 0048 序列表 0049 东北农业大学 0050 辅助筛选具有较低株高性状的大豆的方法及其专用引物 0051 CGGNARY92613 0052 1 0053 19 0054 DNA 0055 人工序列 0056 0057 0058 1 0059 gcgaaaatgg cagagataa 19 0060 2 0061 24 0062 DNA 0063 人工序列 0064 0065 0066 2 0067 aatgctaaaa gaggaatgaa ataa 24 0068 3 0069 22 0070 DNA 0071 人工序列 说 明 书 CN 101671743 B7/7 页 9 0072 0073 0074 3 0075 ggagcataca gccttaagag at 22 0076 4 0077 21 0078 DNA 0079 人工序列 0080 0081 0082 4 0083 tgggcatcaa aactaagaaa a 21 说 明 书 CN 101671743 B1/1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