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驱油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酶驱油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6642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26 CN 103666428 A (21)申请号 201310647134.8 (22)申请日 2013.12.06 C09K 8/58(2006.01) C09K 8/588(2006.01) (71)申请人 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8403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会展 东路 16 号数码大厦 1705 室 (72)发明人 段升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86 代理人 邹常友 (54) 发明名称 生物酶驱油剂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用。
2、化学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生物酶驱油 剂 ; 它由下列原料溶于水制成 : 生物酶、 聚氧乙烯 醚、 聚丙烯酰胺、 甲醛、 烷基糖苷和双季铵盐 ; 本 发明可以在金属和岩石等表面附着, 形成一层活 性分子膜, 阻止石蜡沉积, 丙酮腊晶发生催化作 用, 改变腊晶形态, 阻止腊晶进一步生长, 从而有 效防止沉淀结垢, 防止水伤害的作用, 有效提高了 注水能力, 降低原油携砂能力, 减少流体与砂岩的 摩擦, 从而达到稳定油藏结构,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 目的 ; 本驱油剂无腐蚀性、 无毒性、 在高矿化度和 高钙复杂水体系条件下驱油效率高, 油水接口张 力低而稳定, 提高驱油效率可。
3、达到 15% 以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66428 A CN 103666428 A 1/1 页 2 1. 生物酶驱油剂,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 生物酶 5% 14%、 聚氧乙烯醚 10% 15%、 聚丙烯酰胺 10% 20%、 甲醛 1% 5%、 烷基糖苷 1% 5% 和双季铵盐 0.5% 10%, 余量为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生物酶驱油剂,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
4、量百分 比配制而成 : 生物酶 7% 12%、 聚氧乙烯醚 11% 13%、 聚丙烯酰胺 12% 18%、 甲醛 2% 4%、 烷基糖苷 2% 4% 和双季铵盐 1.5% 10%, 余量为水。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生物酶驱油剂,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 比配制而成 : 生物酶9%、 聚氧乙烯醚10%、 聚丙烯酰胺13%、 甲醛3%、 烷基糖苷3%和双季铵盐 50%, 余量为水。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生物酶驱油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 NOYEES, 生物活性物 BIO-P 和 BIO-A 的重量分数比为 3:5:2。 权 利 要 求 。
5、书 CN 103666428 A 2 1/3 页 3 生物酶驱油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用化学用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 生物酶驱油剂。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油田开发的过程中, 一次采油是原油依靠地下压力, 通过油井自喷出地面的 过程, 随着地下压力的降低, 自喷结束, 一次采油可采出地下1015% 左右。 二次采油是通 过往地下不断注水, 补充地下能量, 从而实现水驱油的目的。但随着不断的注水, 采出液中 含水不断上升, 目前我国陆上油田采出液中含水高达9295%。 按国际标准, 采出液中含水 达到 97% 时, 即无任何经济效益。但是二次采油只能。
6、采出地下原油的 20% 左右。因此, 石油 工业中普遍进行三次采油, 即化学驱油。但是现有驱油剂, 通常只追求超低界面张力, 不注 重油藏地质特征及原油物性条件。 0003 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用驱油剂目前主要有聚合物驱油剂、 表面活性剂驱油剂、 微 生物驱油剂等, 聚合物驱油剂和微生物驱油剂由于分子量较大不适用于特低渗透油田, 而 多数常用的表面活性剂驱油剂抗盐耐温性较差, 现场应用中受到地层水矿化度的限制。鄂 尔多斯盆地储层岩性致密, 物性差且地层水矿化度高, 大多为低孔低渗、 特低渗油田, 油田 采收率低, 一次采收率低, 只能达到 8 12%。采用注水保持能量后, 二次采收率可提高到 2。
7、5 30%, 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原油留在地下采不出来, 开发效果差。为了改善延长特低渗透 油藏的开发效果, 提高原油采收率, 需要耐高矿化度适用于特低渗透油藏的驱油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使用的生物活性驱油剂, 它具 有耐高矿化度、 耐高钙离子, 对管线、 注采设备无腐蚀性, 对环境无污染的, 适用于特低渗透 油藏等特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生物酶驱油剂, 它是由下列组分 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 生物酶 5% 14%、 聚氧乙烯醚 10% 15%、 聚丙烯酰胺 10% 20%、 甲醛 1% 5%、 烷基。
8、糖苷 1% 5% 和双季铵盐 0.5% 10%, 余量为水。 0006 进一步的 : 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 生物酶 7% 12%、 聚氧 乙烯醚 11% 13%、 聚丙烯酰胺 12% 18%、 甲醛 2% 4%、 烷基糖苷 2% 4% 和双季铵盐 1.5% 10%, 余量为水。 0007 进一步的 : 它是由下列组分按下述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 : 生物酶 9%、 聚氧乙烯醚 10%、 聚丙烯酰胺 13%、 甲醛 3%、 烷基糖苷 3% 和双季铵盐 50%, 余量为水。 0008 进一步的 : 所述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 NOYEES, 生物活性物 BIO-P 和 BIO-A 。
9、的重 量分数比为 3:5:2。 0009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 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 说 明 书 CN 103666428 A 3 2/3 页 4 (1) 本发明可以在金属和岩石等表面附着, 形成一层活性分子膜, 阻止石蜡沉积, 丙酮 腊晶发生催化作用, 改变腊晶形态, 阻止腊晶进一步生长, 从而有效防止沉淀结垢, 防止水 伤害的作用, 有效提高了注水能力, 降低原油携砂能力, 减少流体与砂岩的摩擦, 从而达到 稳定油藏结构,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0011 (2) 本发明的驱油剂无腐蚀性, 无毒性, 在高矿化度和高钙复。
10、杂水体系条件下驱油 效率高, 油水界面张力低而稳定, 当注入浓度为 700mg/L 时, 驱油效率可达到 15% 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3 实施实例一 生物酶 9%、 聚氧乙烯醚 10%、 聚丙烯酰胺 13%、 甲醛 3%、 烷基糖苷 3%、 双季铵盐 5% 和水 57% ; 其中, 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 N。
11、OYEES 重量份数为 30%、 生物活性物 BIO-P 重量份数为 50% 和 BIO-A 重量分数比为 20%。 0014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 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0015 实施实例二 生物酶 5%、 聚氧乙烯醚 10%、 聚丙烯酰胺 20%、 甲醛 1%、 烷基糖苷 1%、 双季铵盐 10% 和水 53% ; 其中, 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 NOYEES 重量份数为 30%、 生物活性物 BIO-P 重量份数为 50% 和 BIO-A 重量分数比为 20%。 0016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 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0017 实施实例三 生物酶 14%、 聚。
12、氧乙烯醚 15%、 聚丙烯酰胺 10%、 甲醛 5%、 烷基糖苷 5%、 双季铵盐 5% 和水 46% ; 其中, 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 NOYEES 重量份数为 30%、 生物活性物 BIO-P 重量份数为 50% 和 BIO-A 重量分数比为 20%。 0018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 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0019 实施实例四 生物酶 10%、 聚氧乙烯醚 12%、 聚丙烯酰胺 13%、 甲醛 4%、 烷基糖苷 4%、 双季铵盐 4% 和水 63% ; 其中, 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 NOYEES 重量份数为 30%、 生物活性物 BIO-P 重量份数为 50% 和 BIO-。
13、A 重量分数比为 20%。 0020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 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0021 实施实例四 生物酶 6%、 聚氧乙烯醚 14%、 聚丙烯酰胺 17%、 甲醛 2%、 烷基糖苷 2%、 双季铵盐 3% 和水 54% ; 说 明 书 CN 103666428 A 4 3/3 页 5 其中, 生物酶中蛋白质复合酶 NOYEES 重量份数为 30%、 生物活性物 BIO-P 重量份数为 50% 和 BIO-A 重量分数比为 20%。 0022 本发明产品充分混合以后, 由注入泵通过注入管线向地层注入。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66642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