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舌穴脑病治疗(含美容保 健)。
背景技术
舌针疗法(发明人为孙介光、孙雪然)顾名思义就是在舌上针灸治病 的一种方法,属于中医范畴微针疗法的一种。
在中医诊断学中,舌诊是中医学颇有特色的诊法之一。舌头本身是人 体唯一的随时外露其貌的肌性器官。通过经脉与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相通, 又与人体的四肢百骸相连。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明:观察舌质的变化可以予 了解病证的种类、虚实、津液的盈亏;分辨舌之苔垢色泽、厚薄,可知其 病邪性质、程度与进退;询问舌觉,可探知病证位置,脏腑之寒热;观察 舌脉又可知人体之气血瘀滞,脉道阻碍,病所晓然;就是看其形态也对诊 断病证有很大作用,判断病证的吉险,了解病体的滞瘀与寒热都会有帮助。 总之,通过舌可以了解到人体在病理、生理状态下的许许多多表现。因此 有人称它是观测人体内脏变化的一面镜子和检测人体各脏腑产生微妙变化 的“寒暑表”。上述仅是舌在诊病上的意义,可是在治疗疾病上却无记载。孙 介光先生认为舌不仅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 段。
从整体观点来看,舌既是人体的一个部份,也是一个完全统一体,它 就应该有全身各部位的反映点和反映区。据此,在20来年的临床实践中, 在舌上先后找出了与人体相对应的40多个穴、区,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经 研究证实:舌针疗法对儿童及成人的脑病、心肺脏系统、内分泌疾病及肢 体功能障碍疗效尤其突出。
在对125例因中风等致假性球麻痹(表现吞咽困难、语言不清、呛咳、 强哭强笑等症状,大多病人需下胃管鼻饲)患者的研究中,总有效率为 100%。
在对105例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研究中的结果观察,总有 效率达96.19%。
在对41名昏迷病人(其中含中风昏迷病人29例,车祸及脑外伤昏迷 病人12例)的临床观察中,在经过两个疗程(40次舌针)后,苏醒率达 36人,占87.8%,并有上、下肢功能的部分恢复及智力的提升。
舌针疗法不仅表现在临床上的疗效,而主要还表现在现代化的科学研 究上。
对50名举重、摔跤和自行车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舌针组,于舌针 实验前后进行晨脉、血液有形成份、肺通气功能、心功能指数、心肺功能、 血液气体成份、血乳酸、尿液成份各项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舌 针对提高心功能、心肺功能有显著效果,对提高白细胞数量有一定作用, 舌针能有效地抗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实验证明了此结果的确切性、可靠 性。
在舌针对超声心动图有关指标的测定中,舌针对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左室容积、每搏量、每分心血输出量、射血分数、左室收缩平均射血率、 二尖瓣关闭时间、短轴缩短率等均有明显变化。
在香港大学香港赛马会磁共振工程中心期间,曾与香港圣保禄医院的 李茂荣医生、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华侨医院、港大杨雄哲教授、马启元教 授、港大医学院黄珍妮教授的共同研究中,用功能成像的方法,对经舌针 治疗的病人进行跟踪观察研究,结果发现:难治中风患肢体活动障碍的病 人的磁共振功能成像图消失、无序,在经过一段时间舌针治疗后,图像变 得有序趋向正常图像。在临床观察中,肢体功能得到部份恢复,而且在语 言功能、生活自理程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上述舌针对于脑病治疗有独特的明显效果,在脑病致盲的磁共振功能成 像研究中,舌针前视觉区无反映,舌针后却出现了图像,这与临床诱发电 位视觉功能提高是一致的。而且在临床上对其它原因(如:弱视及视神经 障碍)引起的致失明的患者(如:视神经萎缩、视觉功能障碍、青光眼等) 的观察中,舌针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和香港大学医学院黄珍妮教授的临床研究中,舌针对流口水患儿有 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舌针对自闭症患者在情绪上、目光交流上、专注 上、与人交流上、语言上、智力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脑性瘫痪的 病儿的临床观察中,采用舌针治疗后可使患者在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上都 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黄珍妮教授及养和医院杨炜秋医生的正电子扫瞄(P.E.T.)研究中, 发现舌针可引起脑葡萄糖代谢活动增高。人脑活动需要大量能量,而95%- 99%的能量需由葡萄糖提供,大脑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可显示出大脑功能 是否健全。通过舌针后令病人脑葡萄糖代谢获得广泛性提高,即意味着脑 活动能力的提高,表示病患的脑功能正在改善,此科学发现就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在自闭症的研究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另外对部份帕金 森、小脑萎缩、小儿脑瘫、智力发展迟缓、视力障碍等病症,也获得了满 意的成效。
在2000年4月和香港大学黄珍妮教授、香港明爱医院高震雄医生对小 儿脑性瘫痪作的临床共同研究中,病童在接受一个短疗程后,他们的大肌 肉功能测量,包括翻身、走路、跑、跳、坐、站、爬、跪等在特定条件下 的测试,平均值由78.82增加至82.99(p<0.001),而其它方面如:自我照 顾(含日常生活自理程度、辅助自理等)的平均值从56.24增加至60.71 (p=0.001),行动能力由41.50提升到45.05(p=0.027),自理协调由26.48 增加到31.33(p<0.001)。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临床的实践,舌针疗法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肌缺血、冠心病、心肌炎、心房纤颤、室性早搏等;脑及神经科疾病: 小儿脑瘫、智力发展迟缓、自闭症、中风(或中风昏迷)、脑创伤(或脑创 伤致昏迷)、帕金森氏症(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言语不清、吞咽困难 等)、失音及声带受损、多发硬化症、面瘫、眩晕症(美尼尔氏症)、小脑 萎缩(脊髓小脑共济运动失调)、老年痴呆、脑供血不足、视力障碍、弱视、 脉管炎、肌肉病、上肢、下肢功能障碍等,另外对于男性性功能障碍、女 性月经失调、痛经、忧郁症、内分泌失调、花粉症(鼻敏症)、气管炎、身 体疲劳等均有一定帮助。这些病症中有一些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难治性疾 病。
舌针疗法的疗效已被西方医学所肯定。在治疗自闭症、小儿脑瘫、视 觉障碍等方面的论文已先后刊登在《欧洲儿科神经学期刊》、英国的《神经 学、神经外科及精神病学期刊》、加拿大的《儿童神经学期刊》以及美国的 《自闭症及艾斯伯格综合症文摘》等杂志,并被美国国家医药图书馆收入 馆藏。新华社、人民日报、美国CNN、英国BBC、Discovery Channel、泰 晤士报、路透社等世界著名媒体均多次向世界介绍。
舌针疗法经过中医、西医各方专家鉴定认为:治疗原理科学,方法简 单易行,治疗效果显著,见效快,无后遗症,中远期疗效好,患者易于接 受。不过也有些患者偶尔有少许疼痛、少许出血、局部水肿及瘀血等,但 很快就会恢复。
舌针疗法是自然疗法中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人体的自身调节,发掘 人的自身潜力,靠人体自身能力促进机体的康复。它可以达到有病治病, 无病健身的目的。它与其它疗法相比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和科学性。
在通过舌针疗法舌穴(区)的定位科学研究中,本发明人采用了PET、 功能磁共振、诱发电位等现代先进的科学方法,依据全息论的观点,准确 的对舌穴(区)进行了定位。舌穴(区)基本与人体解剖各部位相对应, 据此绘出了世界医疗史上第一张舌穴(区)图并用于临床医疗。本发明根 据孙氏舌穴(区)图,体现了舌穴(区)定位、选穴、治疗配方和适应症 等特征。
本发明人在临床研究中,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舌下襞肿与脑(脑神 经)病的关系。在脑(脑神经)病的病人中95.83%有舌下襞肿。舌下襞肿 在脑病的治疗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特殊的疗效。本发明对于舌下襞肿有着 明显的矫正作用,因此,在治疗脑(脑神经)病上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由于舌针疗法在调整内分泌(美容、抗衰老)及抗疲劳等方面的显著 效果,本发明在治疗难治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还着重加强了 内分泌调整及加强心肺功能的作用,因此,在保健美容、抗衰老、抗疲劳 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本发明在舌针对疾病治疗具有明显疗效的基础上,采用电、磁、红外 等刺激作用于人体舌穴(区),以得到同于舌针治疗的目的。本发明目前还 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脑病及保健美容的仪器,采用本发 明对多种脑病的治疗具有类似舌针对脑病治疗同样明显的治疗作用,也可 以用于人体的保健美容,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具有舌面形上片,舌下形下片治疗头,上片与下 片在一端相连,构成一体式夹持结构;上片和下片上分别按舌针取穴设有 电子穴点;
所述下片可带有与舌下相应的弧度;所述治疗头可直接安装在口内, 或通过牙套型的支架安装在口内。
还包括控制装置,提供电脉冲至电子穴点;所述电子穴点最高电压为 0-9v。
在所述治疗头的上片、下片外表面包裹舌面接触层,所述接触层与舌 面接触的一面可夹设有至少一个磁块;在所述接触层内还可加设红外材料。
在所述接触层与舌面接触的任一面可夹设有对至少一个电子穴点进行 激光照射的激光照射管,激光照射管与能提供0-5mw激光的激光器相连; 所述激光器采用激光功率范围为0-5mw;在上片或下片上还可安装对至少 一个电子穴点可产生按摩效应按摩头,按摩头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对人体舌穴通过电、磁、热,激光和按摩效应刺激的手段 治疗各种脑病,所能治疗的脑病包括老年和早老性痴呆、小脑萎缩、震颤 麻痹、眩晕症、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症、脑瘫、自 闭症、智力低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弱视、先天性视力障碍、耳鸣、 耳聋、声带麻痹、失音、声音嘶哑、花粉症、抗衰老、减皱纹、调整内分 泌、中风(含脑损伤后遗症等)、面瘫及面肌痉挛等。
2.本发明在治疗难治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上还着重加强了 内分泌调整及加强心肺功能的作用,因此,在保健美容、抗衰老、抗疲劳 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3.本发明在舌穴(区)定位、治疗配方、适应症选择、治疗原理均体 现舌针疗法的优势。
4.本发明不用针刺人体、刺激小、安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5.本发明技术完整、工艺简单,方便生产。
6.本发明操作方便,患者可以根据说明书自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治疗头上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治疗头下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治疗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治疗头结构示意图(加设带有磁块的接触层)。
图5为本发明治疗头结构示意图(加设带有纳米红外粉的接触层)。
图6为本发明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图7为图6中主控芯片电路图。
图8为本发明治疗头结构示意图(带激光照射管)。
图9为本发明治疗头结构示意图(带按摩振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脑病治疗仪包括:
一治疗头,具有舌面形上片1,舌下形下片2(带有与舌下相应的弧度), 上片与下片在一端相连,构成一体式夹持结构(并通过内连线3和外连线4 与控制装置连接);上片1和下片2上分别设有电子穴点8;治疗时治疗头 可以直接固定在口内,必要时可以通过牙套型支架固定在口内。
一控制装置,提供0-9伏的电脉冲信号,至电子穴点;
根据人体舌的解剖位置设计,舌头可以直接放置在治疗头中,治疗头 上对应舌上穴位布置电子穴点(电刺激点),可对相应舌穴进行电刺激。另 外还可设计夹设有磁块或红外粉的磁效应和热效应的治疗头。具体是:在 所述治疗头的上片、下片外表面包裹舌面接触层5,所述接触层与舌面接触 5的一面夹设有至少一个磁块6,使其成为具有磁效应的治疗头(图4);在 接触层5内可加设纳米红外粉,构成纳米红外粉的接触层5,使其成为具有 红外效应的治疗头(图5)。
参见图6,控制装置可设有带液晶显示屏和电子按键的控制面板,用于 显示和控制治疗过程。治疗前,先选择疾病种类,然后选择病名。选病名 后按默认的治疗穴位分布,也可以在这时重新选择特定的刺激点进行治疗。 接下来选择刺激强度和治疗时间,确认后治疗开始。把舌放入治疗头后就 可以对相应的舌穴进行刺激,起到相应治疗作用。
控制装置中主控芯片(图7):采用现有技术中一种混合信号系统级单 片机(本实施例采用C8051F020(22)芯片)。其工作电压范围为2.7~3.6V (端口I/O,RST和JTAG引脚的耐压为5V)。
主电源为开关电源提供(7.5v),电子穴点作为刺激点最高电压为9v, 均为安全电压。
本实施例控制装置设有20个刺激输出点,不同的治疗通过对不同的点 输出电刺激来实现。针对不同的疾病种类可设计有不同的治疗头,电流输 出为恒压方式。一般疾病治疗刺激点在3到6个。
液晶屏可以显示3排汉字或字符,用于显示状态。
按键控制有“确定”,“取消”,“移位”,“向上”,“向下”,“功能”。通 过按键可以选择不同疾病治疗方案和刺激强度。
所述治疗头中的电子穴点到控制装置的连接线采用多芯连接线,方便 使用时连接。
操作实例:
对脑瘫的病人,先将治疗头放置在病人的口中,压住舌的上下面,固 定好。通过按键和显示屏选择“脑瘫”病种,控制装置会选定襞中穴、附 蒂穴等多个穴位,再选择一个合适的强度(按“向上”,“向下”键选择电 压值后按“确定”键,如1伏),确定后控制装置通过治疗头在舌的襞中穴、 附蒂穴等部位进行电刺激(默认时间2分钟),按“取消”键即可停止治疗。 进行磁效应和红外效应治疗的时候换上相应的治疗头或复合治疗头即可进 行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使用激光治疗头对舌穴(区)进行激光照射(图 8),或使用按摩治疗头对舌穴(区)进行振动(图9),对舌部起到按摩的 作用。
可设计带激光照射的治疗头。具体是:所述接触层5与舌面接触的任 一面(本实施例为下片的接触层5与舌面接触的一面)夹设有一个激光照 射管9,激光照射管9与能提供0-5mw激光(本实施例可以采用0.3mw绿 光、0.5mw红光)的激光器相连,使其成为具有激光效应的治疗头(图8), 通过所提供的弱激光传导至激光照射点。
可设计带按摩效应的治疗头。具体是:在所述接触层与舌面接触5的 一面设有至少一个压电振动片10作为按摩头(本实施例为下片的接触层5 与舌面接触的一面,其连接线接在下片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通 过所提供的电脉冲信号在按摩效应点产生振动,使其成为具有按摩效应的 治疗头(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