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电导线,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医疗电导线的终端连接器装 置。
背景技术
起搏器导线代表在脉冲生成器和将被刺激和/或检测的心脏组织之间的电 气链路。这些起搏器导线包括连接至电极装置内在起搏导线的中间部分或远端 上的电极的单条或多条导体。连接器被包括在近端上以构成与起搏器的电连 接。
当涉及包含多条导体的导线时,这些导体在多条导体的近端上被分别地、 机械地和电气地与脉冲生成器耦合,并可以在远端或中间部分上与组织电极耦 合。该多条导体被相互电隔离以防止短路和限制导体之间的电泄露。
发明内容
在实施方案1中,一种用于医疗电导线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包括内管件和 在内管件上设置的第一终端环状电极。该第一终端环状电极包括:具有基本上 D形横截面和限定第一纵轴的第一内腔;上部,其包括沿着与第一纵轴平行的 第二纵轴延伸的第二内腔,和具有在上部的外表面内形成的下表面以便将其设 置在第二内腔上的盲孔。该第一终端环状电极还包括下部,其包括穿透其延伸 的至少一个孔。第一电缆是在第一终端环状电极的第二内腔内机械地和电气地 耦合的导体。该终端连接器装置进一步包括在内管件上设置以便它自第一终端 环状电极径向偏离的第二终端环状电极。绝缘体被设置在内管件上和在第一和 第二终端环状电极之间,以便该第一和第二终端环状电极被相互电隔离。
在实施方案2中,根据实施方案1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第二终端环状 电极包括:具有基本上D形横截面和限定第一纵轴的第一内腔;上部,其包 括沿着与第一纵轴平行的第二纵轴延伸的第二内腔,和在上部的外表面内形成 以便将其设置在第二内腔上的盲孔。该第二终端环状电极还包括包含穿透其延 伸的至少一个孔的下部。
在实施方案3中,根据实施方案1-2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第 二终端环状电极自第一终端环状电极径向偏离大约64°。
在实施方案4中,根据实施方案1-3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进一步 包括机械地和电气地耦合至第二终端环状电极的第二电缆导体。
在实施方案5中,根据实施方案1-4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进一步 包括设置在内管件之上设置以便它自第二终端环状电极径向偏离的第三终端 环状电极,和其中该第三终端环状电极通过绝缘体自第一和第二终端环状电极 电隔离。
在实施方案6中,根据实施方案1-5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该 第三终端环状电极包括:具有基本上D形横截面和限定第一纵轴的第一内腔; 上部,其包括沿着与第一纵轴平行的第二纵轴延伸的第二内腔,和在上部的外 表面内形成以便将其设置在第二内腔上的盲孔。该第二终端环状电极还包括包 含穿透其延伸的至少一个孔的下部。
在实施方案7中,根据实施方案1-6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还包括 机械地和电气地耦合至第三终端环状电极的第三电缆导体。
在实施方案8中,根据实施方案1-7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该 第三终端环状电极自第二终端环状电极径向偏离大约64°。
在实施方案9中,根据实施方案1-8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进一步 包括耦合至在内管件内延伸的线圈导体的终端销针。
在实施方案10中,根据实施方案1-9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该绝缘体包括聚醚塑料。
在实施方案11中,根据实施方案1-10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该绝缘体包括
在实施方案12中,根据实施方案1-11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该D形横截面包括基本上平坦的上部和弯曲的下部,其中当在上部平坦部和 下部弯曲部之间测量时该D形横截面的最大深度是大约2.248毫米(0.0885英 寸)。
在实施方案13中,根据实施方案1-12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该D形横截面的最大宽度等于该终端环状电极的外直径的大约74%。
在实施方案14中,根据实施方案1-13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该最大宽度是大约2.388毫米(0.094英寸)。
在实施方案15中,根据实施方案1-14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该终端环状电极的上部厚度是大约0.762毫米(0.03英寸)。
在实施方案16中,根据实施方案1-15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在侧壁上的第一终端环状电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测量的最大厚度是大约 0.4153毫米(0.01635英寸)。
在实施方案17中,根据实施方案1-16中任一个的终端连接器装置,其中 该终端连接器装置符合在涉及IS-4终端连接器的ISO/FDIS27186中阐述的规 范。
在实施方案18中,一种医疗电导线,包括如实施方案1-17中任一个所述 的终端连接器装置。
在实施方案19中,一种医疗电导线,包括包含近端和远端的聚合物导线 体。至少一个电缆导体在导线体内自近端向位于导线体上的第一电极延伸,其 中该电极被可操作地耦合至该电缆导体。线圈导体也在该导线体内自近端向位 于导线体上的第二电极延伸,其中该第二电极被可操作地耦合至该线圈导体。 该终端连接器装置被耦合至该导线体的近端。该终端连接器装置包括内管件和 在内管件上设置的终端环状电极。该终端环状电极包括:具有基本上D形横 截面和限定第一纵轴的第一内腔;上部,其包括沿着与第一纵轴平行的第二纵 轴延伸的第二内腔,和具有在上部的外表面内形成的下表面以便它被设置在第 二内腔上的盲孔。该第一终端环状电极还包括包含穿透其延伸的至少一个孔的 下部。该终端连接器装置进一步包括绝缘体和终端销针;其中该电缆导体被机 械地和电气地耦合在该终端环状电极的第二内腔内和该线圈导体被电耦合至 该终端销针。
在实施方案20中,一种装配终端连接器装置的方法,包括在内管件上定 位第一终端环状电极。该第一终端环状电极包括具有基本上D形横截面和限 定第一纵轴的第一内腔;上部,其包括沿着与第一纵轴平行的第二纵轴延伸的 第二内腔,和具有在上部的外表面内形成的下表面以便它被设置在第二内腔上 的盲孔。该第一终端环状电极还包括包含穿透其延伸的至少一个孔的下部。此 外,该方法还包括在管状件上定位至少第二终端环状电极,以便它自第一终端 环状电极径向偏离。该第二终端环状电极包括具有基本上D形横截面和限定 第一纵轴的第一内腔;上部,其包括沿着与第一纵轴平行的第二纵轴延伸的第 二内腔,和具有在上部的外表面内形成的下表面以便它被设置在第二内腔上的 盲孔。该第二终端环状电极还包括包含穿透其延伸的至少一个孔的下部。该方 法还包括在内管件和第一和第二终端环状电极上模制绝缘体的步骤,和将第一 电缆导体机械地和电气地耦合至第一终端电极和将第二电缆导体耦合至第二 终端电极。
在实施方案21中,根据实施方案20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维持第一和第二 终端环状电极在内管件上的位置的步骤。
在实施方案22中,根据实施方案20-21中任一个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 核心销针插入第一和第二终端环状电极中每个的第二内腔的步骤。
在实施方案23中,根据实施方案20-22中任一个的方法,其中将第一和 第二电缆导体机械地和电气地耦合至第一和第二终端环状电极的步骤分别地 包括将外部的向下压力施加于在每个内部环状电极外表面内设置的盲孔的下 表面。
在实施方案24中,根据实施方案20-23中任一个的方法,其中将第一和第 二电缆导体机械地和电气地耦合至第一和第二终端环状电极的步骤分别地包 括维持第一和第二终端环状电极中每个的外部和内部形状。
虽然公开了多个实施例,根据图示和描述本发明说明性实施例的下述详细 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明晰。因此, 附图和详细描述将被视为本质上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病人心脏内的位置上部署的心脏节律管理 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电导线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包括终端连接器装置的医疗电导线一部分的 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着图3所示的终端连接器装置的直线4-4剖 开的横截面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终端环状电极的等距视图。
图5B是沿着图5A所示的终端环状电极的直线5B-5B剖开的端横截面图。
图5C是沿着图5B所示的终端环状电极一部分的直线5C-5C剖开的横截 面图。
图6A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不包括导体的终端连接器装置的纵向横 截面图。
图6B-6D是包括图6A所示的终端环状电极的终端连接器装置的分别沿着 直线6B-6B、6C-6C和6D-6D剖开的横截面图。
图7是图6A所示的终端连接器装置一部分的详细横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终端连接器装置的装配方法的流程图。
虽然本发明可以被修改为各种改进型和替代形式,具体实施例已经通过例 子在附图中图示和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所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相反地,本发明将涵盖落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的全部修改、等同物和替代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在此描述的导线适合于检测内在电活动和/或将 治疗电刺激施加给病人。示例的应用包括但是并不限制于心脏节律管理 (CRM)系统和神经刺激系统。例如,在使用起搏器、可植入心脏去纤颤器 和/或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设备的示例CRM系统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 医疗电导线可以是心脏内导线,配置以被部分地植入在心脏的一个或多个房室 内,从而检测心脏的电活动和将治疗电刺激施加给心脏内的心脏组织。此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构成的导线可能尤其适合于放置在与心脏左侧相邻的冠状 静脉内,从而便于在CRT或CRT-D系统内的双心室起搏。此外,可以配置根 据本发明实施例构成的导线以固定在心脏的外表面上(例如心外膜导线)。
图1图示包括耦合至在病人心脏8内的位置上部署的医疗电导线10的脉 冲生成器6的心脏节律管理系统2。该脉冲生成器6通常被皮下植入在病人胸 部或腹部内的植入位置或袋内。脉冲生成器6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或者今 后研发的任意可植入医疗设备,用于将电治疗刺激发送给病人。在各种实施例 中,脉冲生成器6是起搏器、去纤颤器、配置用于双室起搏的心脏再同步(CRT) 设备,和/或包括起搏、CRT和去纤颤性能的组合。
图2是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医疗电导线10的部分剖视图。该医疗电导 线10包括自近端16向远端20延伸的加长导线体12。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导 线体12由包括聚亚安酯、硅树脂橡胶等多种聚合物材料中的任一种制造。配 置近端16以通过连接器24可操作地连接至脉冲生成器。至少一条导体32自 导线10的近端16上的连接器24延伸至导线10的远端20上的一个或多个电 极。该导体32可以是线圈或电缆导体。根据其中使用多条导体的一些实施例, 该导线可以包括线圈和电缆导体的组合。在一种实施例中,例如,导线10包 括线圈导体和三条电缆导体。当使用线圈导体时,根据一些实施例,该导体可 以具有同径或同轴结构。
导线体12是挠性的,和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还可以使用其它的导线体横 截面。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该导线体12的外直径的范围自大约2至大 约15French。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线体12可以包括药物洗脱环或塞。
根据将要提供的治疗类型,医疗电导线10可以是单级、双极或多极的。在 使用多个电极和多条导体32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条导体32适合于以一对 一的方式连接至单个电极,允许每个电极将被单独地可找到。此外,导线体 12可以包括适合于接收用于将导线10发送至病人心脏内的目标位置的诸如引 导线或通管针等引导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内腔。
电极可以具有现有技术中公知的任意电极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 至少一个电极可以是环状或部分环状电极。根据另一实施例,至少一个电极是 冲击线圈。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至少一个电极包括暴露的电极部分和绝 缘的电极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电极结构的组合。电极可以被涂层 有铂、不锈钢、MP35N、钛、铂铱合金或其它类似的导电材料或者由其制成。
根据各种实施例,导线体12可以包括用于在病人身体内的目标位置上固定 和稳定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的导线体12的一个或多个固定件。该一个或多个 固定件可以是主动或被动的。示例的主动固定件包括拧入式固定件。被动固定 件的例子包括适合于挤压血管壁的导线体12的预成型末梢部分和/或在导线体 12远端上设置的可扩展尖头。
图3是终端连接器装置24的示意图。根据如在此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该终 端连接器装置24是符合在为全部目的将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的ISO/FDIS 27186(通常称作IS-4)中阐述的标准规范的四极终端连接器装置。配置该终 端连接器装置24以物理地匹配和电耦合至脉冲生成器。在一个例子中,终端 连接器装置24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36,例如三个终端环40a、40b和40c。终 端连接器装置24进一步包括终端销针44。该终端环状电极40a、40b和40c 和终端销针44可以由包括铂、不锈钢、MP35N、钛、铂铱合金或其它类似导 电材料的各种导电材料制成。
根据各种实施例,每个终端环状电极40a、40b和40c被分别地耦合至在导 线体12内延伸的三个电缆导体之一。使用诸如铆接、压接、焊接等方法可以 将终端环状电极40a、40b和40c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至它们的相应电缆导体 52。终端销针44被耦合至线圈导体56,该线圈导体56在终端连接器装置24 内通过导线体12自近端延伸和终止于位于导线体12的远端20上的最远电极 上。使用诸如焊接或压接等方法可以机械地实现在终端销针44和线圈导体56 之间的连接。
图4是图3所示的终端连接器装置24的详细横截面图,图示电耦合至电缆 导体52的中间电极40b。如图4所示,三个终端环状电极中的每个,近端40a、 中间40b和远端40c被设置在内管件58上。在一种实施例中,内管件58是一 段PEEK管件。终端电极40a、40b和40c被设置在内管件58上,以便它们沿 着终端连接器装置24的纵轴被彼此分开。每个终端环状电极40a、40b和40c 之间的距离符合草案IS-4标准规定的要求。此外,导体52在一定距离上与远 端终端电极40c隔开,以便至少一层绝缘体48被设置在远端电极40c和电缆 导体52之间以防止在导体52和远端电极40c之间的电接触。围绕终端电极 40a、40b和40c注模聚合物材料,通过一层或多层绝缘体48将它们彼此电隔 离。在一种实施例中,聚合物材料是聚醚塑料。适合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示例 聚醚塑料是TT-1075D。在终端连接器装置24上的在每个终端电极 40a、40b、40c和它们的相应导体52之间重复这种配置。每个终端环状电极 40a、40b和40c具有相同的结构,被配置以便它们可以以在它们外部形状内 的最小损害来抵抗拉伸和循环弯曲负载。每个终端环状电极40a、40b和40c 被配置以抵抗铆接负载,其中电缆至环的结合将能够抵抗在植入情况下因为结 合/装配遇到的拉伸和循环弯曲负载。此外,配置每个终端电极40a、40b和40c 以便它们同时具有便于在选择的终端电极和相邻导线之间,例如在图4所示的 远端电极40c和电缆导体52之间的充分绝缘的内部和外部形状。此外,每个 终端电极40a、40b和40c的内部形状可以容纳三条电缆导体52中的每个和线 圈导体56,同时提供在每条导体52和56之间的充分绝缘以防止在导线之间 不希望的电接触导致的短路。
图5A-5C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终端电极40a的各种横截面图。 如图5A和5B所示,该终端电极40a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外表面62和限定 具有中央纵轴74的第一主内腔70的内表面66。此外,终端电极40a包括在 终端电极40a的上部82内形成的第二内腔78,以便它沿着平行于由第一主内 腔70限定的中央纵轴74的纵轴88延伸。根据各种实施例,终端电极还包括 在终端电极40a的上部82的外表面62内构成的盲孔86,以便它被设置在第 二内腔78上。在一种实施例中,上部82的厚度l1是大约0.762毫米(0.03 英寸)。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电极40a还包括在终端电极的下部96内形成的 一个或多个孔92,以便该孔92通过终端电极40a自外表面62延伸至内表面 66。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配置终端电极40a以便当该电缆导体被电气地 和机械地耦合至终端电极40a时,该终端电极40a的外直径基本上并不改变。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终端电极40a的外直径的范围自大约3.208毫米(0.1263 英寸)至大约3.228毫米(0.1271英寸)。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实施例,如图5A和5B所示,第一主内腔70具有 基本上D形的横截面。限定D形横截面的终端电极40c的内表面66包括上部 基本上平坦的部分104和下部基本上弯曲的部分108。在一种实施例中,D形 横截面的深度l2是大约2.257毫米(0.08885英寸)。此外,内表面66限定将 上部基本上平坦的部分104连接至下部基本上弯曲的部分108的第一和第二侧 壁112、114。在一种实施例中,在第一和第二侧壁112、114之间测量的最大 宽度w1等于终端电极40a的外直径的大约74%。在另一实施例中,最大宽度 w1是大约2.388毫米(0.094英寸)。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个侧壁112、114的 最大宽度w2是0.4153毫米(0.01635英寸)。如图5B所示,内表面66还限 定了分别自第一和第二侧壁112、114到上部基本上平坦部分104的弯曲过渡 116、118。在一种实施例中,弯曲过渡的曲率半径是大约0.2794毫米(0.011 英寸)。
如图5A-5C所示,第二内腔78沿着与在第一内腔70内延伸的中央纵轴 74平行的中心轴通过终端电极40c的上部82延伸。根据各种实施例,第二内 腔78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和适合于在其中接收电缆导体的至少非绝缘部 分。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第二内腔的内直径范围自大约0.1524毫米(0.0060 英寸)至大约0.1778毫米(0.0070英寸)。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内腔78 比外表面62更靠近于终端电极40a的内表面66。也就是说,该第二内腔78 的内表面66和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小于在第二内腔78的外表面62和中心轴之 间的距离。
根据各种实施例,该终端电极40a还包括在终端电极40a的上部82的外表 面62内形成的盲孔86。如图5B和图5C中最佳图示的,该盲孔86形成于终 端电极的上部82内,以便它被设置在第二内腔78上。更具体地,将盲孔86 设置在第二内腔78上,以便盲孔86的中心轴122垂直于导体内腔78的中心 轴88。限定盲孔86的深度以便在盲孔86的下表面126和第二内腔78之间的 材料厚度可以被变形以为了最优结合强度将电缆导体固定其中,而不显著地损 害终端连接器40a的外部和内部形状,如上所述。此外,盲孔86便于在第二 内腔78内电缆导体的外部铆接。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电极40a包括在终端电极40a的下部96的外 表面62内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92。该孔92通过电极40a自外表面62延伸至 内表面66。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第一孔92与第二导体内腔和盲 孔86轴向对准地位于终端电极40a的下部96上。第二和第三孔92以相同的 距离与第一孔92分开。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和第三孔92在大于大约90°的 通过中心轴74测量的角度α上与第一孔92分开。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和第 三孔92在小于大约90°的通过中心轴74测量的角度α上与第一孔92分开。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和第三孔92在大约64°的角度α上与第一孔92分开。 在装配过程中,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可以通过选定孔92插入销针以将 终端环状电极40a保持在相对于其它终端环状电极40b和40c的期望位置内。
图6A是不包括终端销针44和导体52和56的终端连接器装置24的横截 面图。图6B-6D是位于终端连接器装置24上的每个终端环状电极40a、40b 和40c的横截面图。图6B-6D图示不同电极40a、40b和40c的每个导体内腔 78彼此相对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每个终端环状电极40a、40b 和40c位于终端连接器装置24上,以便它们的导体内腔78彼此径向偏离。更 具体地,终端电极40a、40b和40c位于终端电极装置24上,以便它们的导体 内腔78以小于大约90°彼此径向偏离。在又一实施例中,电极40a、40b和40c 位于终端电极装置24上,以便它们的导体内腔78以在大约50°和大约70°之 间的角度(例如大约64°)彼此径向偏离。通过将终端电极40a、40b和40c定 位在终端连接器装置24上以便它们的导体内腔78彼此偏离,电极40a、40b 和40c的配置和第一内腔70的D形横截面轮廓可以容纳多个电缆导体和提供 足够的空间用于在多条电缆导体中每条之间的绝缘,其可以防止电短路。此外,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终端连接器装置24包括一个或多个导体内腔130。 在一种实施例中,终端连接器装置24包括三个导体内腔130、用于在终端连 接器装置24内延伸的三条电缆导体52中每条的一个内腔。示例的导体内腔 130在图6A中图示,在图7中更详细地图示。如图6A所示,导体内腔130 与中心轴74平行地延伸。在另一实施例中,导体内腔138的远端部分与内腔 134和78的轴轴向偏离。
如图7所示,每个导体内腔130包括第一部分134和第二部分138。在一 种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34在直径上小于第二部分138,并适合于接收电缆导 体52的非绝缘部分。在一种实施例中,导体内腔130的第一部分134的直径 的范围在自大约0.1524毫米(0.0060英寸)至大约0.1778毫米(0.0070英寸), 第二部分138的直径的范围在自大约0.2616毫米(0.0103英寸)至大约0.2718 毫米(0.0107英寸)。在一些实施例中,导体内腔130可以包括颈状收缩或渐 缩区域,因为导体内腔130在直径上自较大直径的第二部分138至较小直径的 第一部分134转换。该结构有助于终端连接器装置24的整体装配,和便于电 缆导体52穿过内腔130。
当插入终端连接器装置24时,导体52的非绝缘部分(未图示)自内腔的 第一部分134延伸和通过在终端环状电极40c内设置的第二内腔78。内腔130 的第二部分138足够大以容纳导体52的绝缘部分。通过盲孔86和第二内腔 78之间的材料变形,通过在外部铆接电缆导体52实现在终端环状电极40c之 间的电和机械接触。
图8是根据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终端连接装置的装配方法200的流程图。 将三个终端环状电极定位在内管件上(方框210)。在一种实施例中,内管件 是一段PEEK管件。在一种实施例中,将终端环状电极定位在内管件上,以便 在纵向方向上分别距离大约2.54毫米(0.100英寸)。此外,将终端环状电极 定位在内管件上,以便它们彼此径向偏离(方框210)。在一种实施例中,每 个终端电极在径向方向内彼此径向偏离大约6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销 针插入通过在终端环状电极内设置的孔之一以维持每个终端环状电极彼此相 对的位置(方框215)。
在围绕终端导线环和内管件模制绝缘材料之前,将核心销针插入在终端电 极的上部内设置的每个导体内腔内(方框220)。该核心销针有助于用于穿过 电缆导体需要的每个导体内腔的形成。根据各种实施例,该核心销针具有大于 电缆导体绝缘部分直径的直径以确保电缆导体的可穿过性。在一种实施例中, 核心销针在直径上大约是0.2667毫米(0.0105英寸)。由于这些核心销针的小 尺寸,在模制步骤之后去除销针可能是困难的。此外,这些小型核心销针的耐 用性和使用寿命可能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核心销针可以包括倾斜或锥 形区域,其中远端销针部分的直径大于近端销针部分的直径。这有助于去除核 心销针。在又一实施例中,将该倾斜或锥形核心销针插入近端和中间终端环状 电极的导体内腔以形成锥形或偏心导体内腔。为了维持在模制步骤中在核心销 针和终端环状电极之间的足够间隙,将倾斜或锥形核心销针向终端连接器装置 的中心轴偏斜。
通过注入绝缘材料填充在内管件和终端环状电极之间的空隙形成终端连接 器主体(方框225)。固化和退火后的绝缘材料还提供在终端连接器主体内延 伸的每个电缆导体之间的绝缘。在一种实施例中,在高温高压下注入例如 TT-1075D-M等聚合物塑料以填充在内管件和终端环状电极之间的 空隙。模制终端连接器主体提供在导线装配顺序中的灵活性。例如,可以自远 端向近端装配导线,反之亦可。附加地,装配没有电缆导体的终端连接器主体 便于潜在的成本节省,如果不一致的部件出现和该终端连接器主体需要被丢 弃。
在绝缘材料已经被固化和退火以形成终端连接器装配体之后,去除核心销 针,为每个电缆导体留下导体内腔。随后将电缆导体插入每个导体内腔。在一 种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医疗粘合剂回填导体内腔以进一步电绝缘每个电缆导 体。
接着,将电缆导体机械地和电气地耦合至在终端连接器装置上的每个终端 环状电极(方框230)。在一种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环状电极的上部内设置 的导体内腔内铆接电缆导体孔的非绝缘部分,实现在电缆导体和每个终端环状 电极和环之间的机械和电结合。通过变形终端环状电极材料的一部分以接触和 固定位于其中的电缆导体的非绝缘部分,铆接该电缆导体(方框230)。在一 种实施例中,通过将向下压力施加给在终端环状电极的外表面内形成的盲孔和 变形在终端环状电极内提供的盲孔和导体内腔之间的材料,直到导体内腔接触 在其中插入电缆导体的非绝缘部分,外部地铆接电缆导体。在一种实施例中, 限定盲孔深度,以便在终端环状电极内设置的盲孔和导体内腔之间的材料厚度 可以被变形以在其中保持电缆导体,而不显著地损害该终端环状电极上的其它 特征或外形。
在将三个电缆导体电耦合至它们相应的终端环状电极,将终端销针耦合至 在内管件的内腔内插入的线圈导体(方框235)。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将终 端销针焊接至线圈导体。随后,将终端销针卡入内管件(方框235)。最后, 可以将终端连接器装置耦合至该导线体以形成该医疗电导线。
将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包括上述终端连接器装置的导线引入病人脉管系统和 输送至病人心脏的目标位置。在病人体内皮下植入能量源,例如脉冲生成器。 将终端连接器装置插入在脉冲生成器内提供的插座以将终端连接器装置电耦 合至脉冲生成器。
在不脱离本发明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讨论的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 修改和添加。例如,虽然上述实施例提到了具体特征,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包 括具有不同特征组合的实施例和并不包括全部上述特征的实施例。因此,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将涵盖只要落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的全部此类替代、修改和 变化以及其全部等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