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容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354297.7 (22)申请日 2014.06.27 2013-135472 2013.06.27 JP A61N 1/32(2006.01) A61N 1/30(2006.01) A61H 7/00(2006.01) A61H 2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 MTG 地址 日本爱知县 (72)发明人 松下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 刘华联 (54) 实用新型名称 美容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美容器, 该美容器具备 : 本体 (。
2、12) ; 第一电极 (13), 其设置在本体 (12) 的 能够把持的部分上 ; 第二电极 (14), 其位于本体 (12) 的一边缘部 (121) 且具有弯曲成凹状的部 分, 第一电极(13)以及第二电极(14)被构成为能 够形成介以人体使电流流通的外部电路。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5889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18 CN 204158890 U 1/1 页 2 1. 一种。
3、美容器, 该美容器具备 : 本体 ; 第一电极, 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能够把持的部分上 ; 第二电极, 其位于所述本体的一边缘部且具有弯曲成凹状的部分, 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被构成为形成能够介以人体使电流流通的外部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美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的其它边缘部以与所述一边缘部不同的曲率弯曲, 在这个其它边缘部上设置 了第三电极, 其能够与人体皮肤接触的同时, 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形成电位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美容器, 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所述第三电极的所述其它边缘部的曲率大于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一边 缘部的曲率。 4. 根据权利要求 3。
4、 所述的美容器, 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有所述第三电极的所述其它边缘部上并列设置多个凸状弯曲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2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振动器, 其报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以及所述第一电极 和所述第三电极之间的通电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 1 4 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形成为扁平状, 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本体的侧面。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美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形成为扁平状, 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本体的侧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58890 U 2 1/6 页 3 美容器 技术领域 0。
5、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提高人体皮肤的美容效果的美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 作为这种类型的美容器, 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 1 所公开的结构。 0003 在这种以往的结构中, 形成了以金属硅作为主体的刮刀本体。在刮刀本体的外周 缘处形成了隔开间隔的多个凸部。在相邻的凸部之间, 分别形成了中间变细部。而且, 在把 持刮刀本体的状态下, 在任意的凸部以及中间变细部中, 通过将凸部的前端与人体皮肤相 接触进行按摩, 使凸部的机械刺激和金属硅的太赫兹波的波动刺激被施加至人体皮肤。 0004 专利文献 1 : 实用新型登记 3179192 号公报 0005 如上所述, 这种以往的美容器, 虽然能。
6、够预期其刮刀本体凸部的按摩效果, 但是从 提高人体皮肤的美容效果的观点来看, 仍有改进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容器, 其在物理按摩的同 时, 赋予能够发挥美容效果的电流刺激。 0007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该美容器的特征在于, 具备 : 本体 ; 第一电极, 其设置在上述 本体的能够把持的部分上 ; 第二电极, 其位于上述本体的一边缘部且具有弯曲成凹状的部 分, 上述第一电极以及上述第二电极被构成为形成能够介以人体使电流流通的外部电路。 0008 根据这样的结构, 把持第一电极, 通过使第二电极一边接触人体皮肤, 例如脸颊 等, 一边。
7、使其移动, 从而能够对此部位进行物理按摩。与此同时, 由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形成了介以人体的外部电路, 能够使电流流通, 例如, 以所谓的离子导入为目的通入负脉冲 电流, 或者通入接近生物体电流的微弱电流, 因此能够附加这样的电流刺激的美容效果。 0009 根据上述的美容器, 能够为人体皮肤提供一种美容器, 其在物理按摩的同时, 能够 施加发挥美容效果的电流刺激。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实施方式的美容器的侧视图。 0011 图 2 是同一美容器的与图 1 相对侧的侧视图。 0012 图 3 是从端面侧观看同一美容器所得到的图。 0013 图 4 是表示同一美容器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8、。 0014 图 5 是表示同一美容器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15 图 6 是表示同一美容器的电结构的框图。 0016 图 7 是同一美容器的离子导入模式的波形图。 0017 图 8 是同一美容器的微弱电流模式的波形图。 0018 图 9 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说 明 书 CN 204158890 U 3 2/6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 参照附图对美容器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0 如图1图3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美容器11, 整体呈大致心形的扁平形状。 美容器 11 的本体 12 由合成树脂制成, 在其一侧面上固定有呈与本体 12 的外形相似形状的侧面的。
9、 大致心形的第一电极 13( 参照图 1)。如图 2 的双点划线所示, 形成本体 12 的其它侧面的盖 板 125, 相对于本体框架 ( 未图示 ) 的一部分, 通过爪扣 ( 未图示 ) 的卡合能够装卸。 0021 在本体 12 上设置了作为一边缘部的第一边缘部 121 和与该第一边缘部 121 相邻 的作为其它边缘部的第二边缘部122。 第一边缘部121形成为沿着本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 的平缓的凹状的弯曲形状。第二边缘部 122 由并列设置的多个 ( 实施方式中为 2 个 ) 凸状 弯曲部 123 构成。第二边缘部 122 的各凸状弯曲部 123 比第一边缘部 121 短, 其曲率比第 一边。
10、缘部 121 的曲率大。两个凸状弯曲部 123 之间狭窄, 同时, 在两个凸状弯曲部 123 之间 形成较大曲率的凹状弯曲部 124。 0022 如图 4 以及图 5 所示, 第一边缘部 121 大致呈沿着人体皮肤的脸颊曲线延伸的形 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边缘部 121 中的一部分 ( 具体来说是从后述的灯 19 处起的呈前 端尖细形状的一侧 ) 构成细带状的第二电极 14。而且, 从第一边缘部 121 中的灯 19 处起的 第二边缘部122的侧部和与其连接的第二边缘部122整体构成第三电极15。 后述会详细说 明, 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以及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
11、5 之间分别形成电位差。 0023 如图 1 所示, 构成控制部 17 等的微型计算机等以装载在电路基板 18 上的状态容 纳在上述本体 12 的内部。另外, 在本体 12 内部容纳有能够装卸的作为电源的电池 16。通 过打开上述盖板 125, 能够对该电池 16 进行更换。 0024 如图 6 所示, 控制部 17 的结构如下 : 通过驱动器 171 执行离子导入模式和微弱电 流模式, 其中离子导入模式是在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之间通入基本上为一方极性的 电流, 微弱电流模式是在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5 之间通入极性相互交替的电流。但是, 在离子导入模式中, 每供给规定数。
12、量 ( 例如, 10 30 次 ) 的一方极性 ( 负 ) 的脉冲电流后, 会供给规定数量 ( 例如, 1 3 次 ) 的另一方极性的脉冲电流。 0025 而且, 本体12, 在外装有由发光二极管(LED)构成的上述灯19的同时, 还内置有振 动器 20、 21。灯 19 配置在第一边缘部 121 和第二边缘部 122 之间的位置。此灯 19 分别以 不同颜色点亮来表示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之间的通电状态、 以及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 电极 15 之间的通电状态。而且, 一方的振动器 20 接近第二电极 14 配置, 另一方的振动器 21 接近第三电极 15 配置。这些振动器 20。
13、、 21 由具有偏心重块的电机构成。 0026 如图 6 所示, 控制部 17 在与电池 16、 灯 19、 各振动器 20、 21 相连接的同时, 还通过 驱动器 171、 检出部 172 与各电极 13、 14、 15 相连接。控制部 17 能够对这些各部件的动作进 行控制。驱动器 171 具备在各电极 13、 14、 15 之间供给电流的功能、 获取从第一电极 13 流 向人体的电流, 使其向电池 16 的负极回流电流的功能等。 0027 驱动器 171 具备使各电极间的电流维持在一定值的定电流电路, 能够对在第一电 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之间的离子导入用的电流值进行设定, 能够对。
14、在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 极 15 之间的微弱电流用的电流值进行设定。进一步地, 驱动器 171 具有对供给至第一电极 13和第二电极14之间、 第一电极13和第三电极15之间的电流的开关以及极性进行控制的 说 明 书 CN 204158890 U 4 3/6 页 5 功能。 0028 本示例的驱动器 171 具备响应第一电极 13、 第二电极 14 以及第三电极 15 和人体 的接触状态而改变美容器 11 的动作的功能。即, 本示例的驱动器 171, 在第一电极 13 以及 第二电极 14 这二者与人体接触的情况下, 控制美容器 11 的动作, 以实行图 7 所示的离子导 入模式 ( 包含。
15、复位脉冲 )。同样地, 在第一电极 13 以及第三电极 15 这二者与人体接触的情 况下, 控制部 17 以及驱动器 171 控制美容器 11 的动作, 以实行图 8 所示的微弱电流模式。 另一方面, 在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的至少一方, 或者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5 的至 少一方未与人体接触的情况下, 控制部 17 以及驱动器 171 检测到各电极未与人体接触, 则 控制停止美容器 11 的动作。与人体的接触状态, 通过自第一电极 13 输出的检出信号是否 被输入至第二电极 14 或第三电极 15 来进行判断。即, 如果人体的某一部位 ( 例如手指 ) 与第一电极 13 。
16、接触, 第二电极 14 或第三电极 15 与人体的其它部位 ( 例如脸颊 ) 接触, 则 介以人体形成了闭合电路 ( 外部电路 ), 向第二电极 14 或第三电极 15 中输入微弱的检出 信号。因此, 如果第一电极 13 与第二电极 14、 或者第一电极 13 与第三电极 15 未与人体接 触, 则上述检出信号不能被输入至第二电极 14 或第三电极 15 中。检出部 172 检测出上述 检出信号是否被输入至第二电极 14 或第三电极 15, 而控制部 17 以及驱动器 171 控制美容 器 11 的动作。 0029 而且, 在第一电极 13、 第二电极 14 以及第三电极 15 三者全都与人体。
17、接触时, 则执 行判断为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与人体接触的控制。 0030 另外, 在已判断出第一电极 13 以及第二电极 14, 或者第一电极 13 以及第三电极 15 与人体接触时, 控制部 17 输出驱动信号, 驱动灯 19 以及相应的振动器 20、 21。 0031 接下来, 一边参考图 9 中由步骤 S1 S10( 以下, 省略 “步骤” ) 所构成的流程图一 边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美容器的作用。 0032 在不使用此美容器 11 的待机状态下, 控制部 17 以及驱动器 171 向第一电极 13 和 第二电极 14 之间、 以及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5 之间供给。
18、用于人体检测的脉冲电流。而 且, 在此待机状态下, 为了实现以非连续的、 带有一定时间间隔的方式供给检测用的脉冲电 流, 设定了低功耗模式 (S1), 避免了功率消耗的浪费。据此, 开始检测人体皮肤的皮肤检测 动作 (S2), 即检出部 172 检测出基于该检测用脉冲电流的检出信号是否被输入至第二电极 14 或第三电极 15 中。 0033 在使用此美容器 11 对人体皮肤 S 的宽阔部位, 例如面部的脸颊 C、 前额等进行按 摩时, 使用者在使用美容器 11 之前, 预先将带有负电荷的美容成分涂抹在皮肤上。另外, 在 本示例中, 作为上述美容成分, 使用 L- 抗坏血酸 -2- 磷酸钠。接着。
19、, 如图 4 所示, 从与第一 边缘部 121 以及第二边缘部 122 的相对侧的边缘部把持本体 12 时, 手指 F 接触到第一电极 13。在此状态下, 一边使本体 12 上的弯曲成凹状的第一边缘部 121 接触到脸颊 C 一边使其 沿着皮肤表面移动, 通过第一边缘部121的凹状弯曲面给脸颊C等施加物理按摩, 从而促进 血液循环、 改善淋巴流动。 0034 此时, 由于设置在第一边缘部 121 上的第二电极 14 接触到脸颊 C 等, 因此第一电 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之间形成了介以人体的能够通电的状态。据此, 驱动器 171 中的检出 部 172 检测出上述检出信号被输入至第二电极 。
20、14 中, 进而检测到皮肤 (S3)。而且, 由于上 述检出信号被输入至第二电极 14 中 (S4), 因此通过驱动器 171, 向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说 明 书 CN 204158890 U 5 4/6 页 6 14 之间供给图 7 所示的负极性的脉冲电流, 启动离子导入模式 (S5)。 0035 如果预先在脸颊 C 等上涂抹含有上述带有负电荷的美容成分的化妆水等, 那么此 美容成分与来自美容器 11 的脉冲波相互排斥, 使美容成分更容易渗透至脸颊 C 等的皮肤 S 内。这样, 美容器 11 不仅能够提供物理按摩, 同时能够预期促进美容成分向皮肤内部渗透 的协同美容效果。 0036 。
21、而且, 由于第二电极 14 弯曲为长的、 平缓的凹状, 因此将第二电极 14 整体接触到 脸颊 C 等, 能够同时按摩宽阔的范围。因此, 能够轻松地在短时间内完成按摩。 0037 另外, 在向上述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之间供给负极性的脉冲电流的时间内, 灯 19 以指定颜色 ( 例如蓝色 ) 被点亮, 以表示两电极 13、 14 之间为通电的状态 ( 通电状 态 )。与此同时, 本体 12 内的第一边缘部 121 一侧的振动器 20 启动, 以振动的方式报告两 电极 13、 14 之间为通电状态 (S5)。因此, 通过灯 19 的点亮表示以及振动器 20 的振动报告, 能够切实地确认两电极。
22、 13、 14 之间为通电状态。而且, 本体 12 中的第一边缘部 121 上的第 二电极 14 自脸颊 C 等分离时, 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之间变为未通电的状态 ( 非通电 状态 ), 在停止向两电极 13、 14 之间供给脉冲电流的同时, 停止灯 19 以及振动器 20 的动作 (S6、 S7)。 0038 接下来, 在使用此美容器 11 对人体皮肤 S 的窄尖部分, 例如脸部的下颚 J、 鼻子等 进行按摩时, 与上述情况相同, 使手指 F 接触到设置在本体 12 的第一电极 13 以把持本体 12。在此状态下, 如图 5 所示, 将本体 12 上的第二边缘部 122 对着下。
23、颚 J 等, 用相邻的一对 凸状弯曲部 123 前后夹持接触下颚 J 等的部位。在此之后, 使本体 12 沿着下颚 J 等向后方 移动, 利用第二边缘部 122 的两个凸状弯曲部 123 对下颚 J 等的部分进行物理按摩。 0039 此时, 第二边缘部 122 上的第三电极 15 接触到下颚 J 等, 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5 之间形成了介以人体能够通电的状态。因此, 驱动器 171 的检出部 172 检测出上述检出 信号被输入至第三电极 15 中, 进而检测到皮肤 (S3)。而且, 由于上述检出信号没有被输入 至第二电极 14, 而是被输入至第三电极 15 中 (S4), 因此通过控。
24、制部 17 以及驱动器 171 的 控制, 在两电极13、 15之间启动了如图8所示的微弱电流模式(S8)。 在此微弱电流模式下, 如图 8 所示, 供给正极性和负极性相互交替的呈矩形波的脉冲电流。通过一边施加这样微 弱的电流, 一边使本体 12 沿着下颚 J 的线条移动, 用相邻的一对凸状弯曲部 123 的中间部 分进行按摩, 相比仅进行单纯按摩的情况, 能够预期皮肤的活性化作用等协同效果。 0040 而且, 在此情况下, 由于第三电极 15 的凹状弯曲部 124 的两侧突出, 即使在下颚 J 等的尖的部分, 第三电极 15 也不会从该部分脱落或滑落, 进而实现稳定的按摩。 0041 进一步。
25、地, 在向此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5 之间供给脉冲电流时, 灯 19 以与上 述情况不同的颜色 ( 例如粉色 ) 点亮, 表示两电极 13、 15 之间的通电状态。与此同时, 本体 12 内的第二边缘部 122 一侧的振动器 21 启动, 通过振动来报告两电极 13、 15 之间的通电 状态。因此, 通过灯 19 的点亮表示以及振动器 21 的振动报告能够切实地确认两电极 13、 15 之间的通电状态。而且, 形成在第二边缘部 122 的第三电极 15 自下颚 J 等分离时, 第一 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5 之间变成非通电状态, 停止向两电极 13、 15 之间供给脉冲电流 (S9。
26、、 S10)。 0042 另外, 与上述情况相反, 也能够通过第二电极14对下颚J等的狭窄部分进行按摩, 通过第三电极 15 对脸颊 C 等的宽阔部分进行按摩。 说 明 书 CN 204158890 U 6 5/6 页 7 0043 因此, 根据本实施方式, 可以得到下述效果。 0044 (1) 在能够把持的本体 12 的侧面上设置第一电极 13。在本体 12 的其他部分上设 置平缓的弯曲成凹状的边缘部 121。在此边缘部 121 上设置了能够与人体皮肤 S 接触的同 时与第一电极 13 之间形成电位差的长形第二电极 14。 0045 因此, 在此美容器 11 中, 在使手指 F 接触到设置在。
27、本体 12 上的第一电极 13 而把 持本体 12 的状态下, 通过一边使弯曲成凹状的边缘部 121 接触到人体皮肤 S 的脸颊 C 等的 宽阔部分一边使其移动, 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脸颊 C 等的宽阔部分进行按摩。此时, 在第一电 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之间实施了以负极性脉冲波为主的离子导入模式。如果在此脸颊 C 等 的实施部位预先涂抹了带负电的美容成分, 那么通过美容器 11 不仅能够实现物理的按摩 效果, 而且能够预期所谓离子导入法的美容成分的渗透效果。 0046 (2) 美容器 11 具有在判定出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或者第三电极 15) 这双 方均与人体接触时, 启动。
28、离子导入模式 ( 或者微弱电流模式 ) 的功能。因此, 没有必要在美 容器 11 上设置用于切换离子导入模式 ( 或者微弱电流模式 ) 的启动和停止开关。 0047 因此, 使用者没有必要进行开关的操作, 因此容易使用。而且, 由于没有必要在美 容器 11 上配设开关, 能够期待减少部件数量的效果、 维持美观的派生效果。 0048 (3)在上述本体12的其它部分上并列设置以与上述边缘部121不同的以大曲率弯 曲的第二边缘部 122。在此第二边缘部 122 上设置了能够与人体皮肤 S 接触的同时与第一 电极 13 之间形成电位差的第三电极 15。 0049 因此, 在对与人体皮肤 S 的脸颊 C。
29、 等不同的下颚 J 等狭窄部分进行按摩时, 能够获 得适宜的按摩效果。特别是, 由于第三电极 15 的凹状弯曲部 124 的两侧突出, 即使是在下 颚 J 等尖的部分, 第三电极 15 也不会从该部分脱落或滑落, 进而实现稳定的按摩。 0050 (4) 上述本体 12 形成为扁平状, 上述第一电极 13 设置在本体 12 的侧面上。 0051 因此, 在使用美容器 11 时, 以捏住的方式把持本体 12 时, 手指 F 能够自然而然地 接触到第一电极 13。而且, 在不使用美容器 11 的时候, 如果将第一电极 13 朝上将本体 12 放置在桌子等上, 那么能够将第一电极 13 与设置在本体 。
30、12 的边缘部 121、 122 上的第二电 极 14 以及第三电极 15 发生短路的风险减低到最低限度。 0052 (5) 在上述本体 12 上设置有表示第一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以及第一电极 13 和 第三电极15之间的通电状态的灯19。 因此, 通过灯19的点亮表示, 能够轻易地确认出第一 电极 13 和第二电极 14 或者、 第一电极 13 和第三电极 15 之间的通电状态。 0053 (6)在上述本体12上设置有报告第一电极13和第二电极14或者、 第一电极13和 第三电极 15 之间通电状态的振动器 20、 21。 0054 因此, 根据振动器 20、 21 的报告动作,。
31、 通过把持状态下手的感觉能够轻易地确认 出电极 13、 14、 15 之间的通电状态。另外, 根据振动器 20、 21 所产生的振动, 与电极 14、 15 相接触的皮肤部分以及其周边部分, 能够获得改善淋巴流动、 促进血液循环, 提高新陈代谢 等效果。其结果为, 美容器 11 能够实现可以被人体感知的更佳的美容效果。 0055 ( 变更例 ) 0056 另外, 本实施形式也可以具体地变更为如下形式。 0057 不设置第三电极 15。 0058 在第二电极 14 施加微弱电流模式的同时, 第三电极 15 施加离子导入模式。或 说 明 书 CN 204158890 U 7 6/6 页 8 者, 。
32、将第二电极 14 以及第三电极 15 所施加的脉冲波, 全部施加于离子导入模式, 或者反过 来, 全部施加于微弱电流模式。 0059 在第三电极 15 的位置 ( 第二边缘部 122) 上设置第二电极 14, 而不设置第三电 极 15。 0060 除上述以外, 可改变施加给第二电极 14 以及 / 或者第三电极 15 的模式。例如, 使电流从第二电极 14 或第三电极 15 流出, 通过电位差使存在于皮肤内部的带有电荷的污 垢、 废物等移动到皮肤表面并去除的离子导出模式、 施加低频脉冲的 EMS(Electro Muscle Stimulation) 模式等, 能够以电气刺激的方式预期更好的美。
33、容效果的模式亦可。 0061 可改变本体 12 的形状。例如, 将本体 12 形成为具有凹状的弯曲边缘部以及凸 状的弯曲边缘部的新月形, 一方的边缘部设置第二电极, 另一方的边缘部设置第三电极。 0062 本示例的美容器 11, 作为附加功能, 虽然具有对电极与皮肤的接触进行检测的 功能, 但是即使是不具有这些功能的美容器, 也可以通过控制通电给皮肤的电流波形来提 高美容效果, 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说 明 书 CN 204158890 U 8 1/5 页 9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890 U 9 2/5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890 U 10 3/5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890 U 11 4/5 页 12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890 U 12 5/5 页 13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58890 U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