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蓝光治疗仪。
背景技术
新生儿出生后,因胎盘循环中断,大量红细胞破坏,体内胆红素生成并增多,而新生儿摄入不足,胆红素排泄差,从而导致黄疸发生,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会危及生命,导致新生儿死亡。蓝光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减轻皮肤巩膜黄染,降低对神经系统的损害。蓝光治疗原理为胆红素能吸收光线,在光的作用下,未结合胆红素经异构化作用形成几何型和结构型2种水溶性异构体,二者从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液排出,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此方法简便安全,副反应少,疗效好。
但现有的蓝光治疗仪是将婴儿置于光疗箱中、采用上下两面照光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在身体四周就有光照的空白区,但是光照强度有不足的区域或者死角照射不到,影响蓝光治疗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治疗效果好而且节能的新型的蓝光治疗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新型的蓝光治疗仪,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蓝光治疗桶体,蓝光治疗桶体的顶端开口,所述的底座内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垂直穿过底座且延伸至蓝光治疗桶体内的立杆,立杆的顶端设有透明的玻璃制成的婴儿床,所述底座外连接有支架,位于蓝光治疗桶体的顶端开口上方的支架上安装有蓝光发光源,所述蓝光治疗桶体的内壁设有反光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小反光镜,所述小反光镜向桶体中心方向的倾斜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立杆为伸缩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小反光镜的倾斜角度为40-45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一个蓝光发光源就能够对放入蓝光治疗桶体内的新生婴儿进行身体全方位的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只用一个蓝光发光源就能实现治疗的目的,相比现有的蓝光治疗设备更加的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的蓝光治疗仪,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蓝光治疗桶体2,蓝光治疗桶体2的顶端开口,所述的底座1内设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有垂直穿过底座1且延伸至蓝光治疗桶体2内的立杆4,立杆4的顶端设有透明的玻璃制成的婴儿床5,所述底座1外连接有支架9,位于蓝光治疗桶体2的顶端开口上方的支架9上安装有蓝光发光源8,所述蓝光治疗桶体2的内壁设有反光镜7。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设有若干小反光镜6,小反光镜6向桶体1中心方向的倾斜设置,所述小反光镜6的倾斜角度为40-45度,小反光镜6能够将照射到其上的蓝光反射到婴儿床5的下端面,从而对婴儿床5上的新生婴儿的背部进行照射治疗。
为了便于将新生婴儿放到婴儿床5上,所述立杆4为伸缩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伸缩。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新生婴儿放在婴儿床5上,开启蓝光发光源8和电机3,电机3转动带动婴儿床5转动,蓝光发光源8发出的蓝光照射到蓝光治疗桶体2内壁的反光镜7和底座1的上端面的若干小反光镜6上,反光镜7和小反光镜6将蓝光反射到透明玻璃制成的婴儿床5上新生婴儿身上,即可对新生婴儿的身体进行全方位的蓝光照射治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