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02384.0 (22)申请日 2017.06.15 (73)专利权人 湖北双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1700 湖北省天门市天仙路4号光谷 天门科技城 (72)发明人 向科向俊孙乾坤潘文峰 章秀华熊文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智盛唯佳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6 代理人 李晓贝李佳怡 (51)Int.Cl. A61N 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57)摘要 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涉及保。
2、健器 械技术领域, 其包括灯罩、 灯夹、 以及连接灯罩和 灯夹的鹅颈管, 灯罩呈敞口结构, 且灯罩的敞口 处设置有盖板, 灯罩内设置有光源板, 该光源板 朝向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光谱光源; 光源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半导体光谱光 源的控制板; 盖板设有若干个光学整形装置, 且 光学整形装置与半导体光谱光源一一对应。 本实 用新型提高了理疗效果和灵活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7679877 U 2018.08.03 CN 207679877 U 1.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包括灯罩(4)、 灯夹(1)、 以及连接灯罩(4)和灯夹(1) 的鹅颈管(2),。
3、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罩(4)呈敞口结构, 且灯罩(4)的敞口处设置有盖板(5), 所述灯罩(4)内设置有光源板(7), 该光源板(7)朝向盖板(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光 谱光源(71); 光源板(7)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半导体光谱光源(71)的控制板(73); 所述 盖板(5)设有若干个光学整形装置(6), 且光学整形装置(6)与半导体光谱光源(71)一一对 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夹(1)包括上 夹板(11)和下夹板(12), 且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之间通过第一转轴(13)铰接连接, 其 中, 上夹板(11)的顶部设置有。
4、用于与鹅颈管(2)连接的接口(15), 且上夹板(11)底部靠近前 端的位置设置有上夹持部(14); 下夹板(12)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16), 该活动座(16)的底 部通过第二转轴(18)与下夹板(12)铰接连接, 且活动座(16)顶部设置有与上夹持部(14)对 应的下夹持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整形装置 (6)包括凸面朝下的第一平凸镜(63)、 凹面朝上的平凹镜(64)、 凸面朝上的第二平凸镜 (65)、 设置于盖板(5)顶部的碗状空腔(62)、 以及设置于盖板(5)底部的圆筒状空腔(61), 其 中, 碗状空腔(62)的碗口朝。
5、上, 且圆筒状空腔(61)的顶端与碗状空腔(62)的底部连通; 所述 第一平凸镜(63)设置于圆筒状空腔(61)中部偏向下方的位置; 所述平凹镜(64)设置于圆筒 状空腔(61)和碗状空腔(62)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平凸镜(65)设置于碗状空腔(62)的碗口 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凹镜(64)的凹 面弧度与碗状空腔(62)内壁的弧度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光谱光源 (71)的顶部插入圆筒状空腔(61), 且与第一平凸镜(63)之间保持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
6、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光谱光源 (71)的发射光波长为280-315nm、 315-400nm、 400-420nm、 440-500nm、 500-520nm、 520- 565nm、 565-590nm、 625-700nm或者800-10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板(7)和控 制板(73)之间设置有散热器(72), 且灯罩(4)开设有若干散热孔(41), 各散热孔(41)与散热 器(72)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支撑灯罩 (4)的支座(3), 该支座(3)呈U。
7、形结构, 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翼板, 其中, 底板与鹅 颈管(2)的端部连接, 所述灯罩(4)设置于两翼板之间, 并通过销轴(31)分别与两翼板铰接 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鹅颈管(2)的外 管壁设置有控制面板(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鹅颈管(2)内设 置有电线(91), 电线(91)的一端与控制板(73)电性连接, 电线(91)的另一端伸出鹅颈管 (2), 且该电线(91)的伸出端设置有插头(9)。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7679877 U 2 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
8、理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来讲是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LED红光由于其特殊性, 其发出的光波, 可以激生胶原蛋白、 延长皮肤衰老, 促进皮 肤纤维母细胞和胶原蛋白的增生, 进而美白皮肤、 收缩毛孔, 并且可以淡化色板等; LED蓝光 则可以有效抑制脸部暗疮伤口细菌滋生, 降低未来暗疮伤口造成疤痕的机会, 缓解皮肤发 炎反应, 对发炎性暗疮所造成的皮肤损伤尤其有效果。 采用光来治疗人体的疾病是一种古 老的方法, 而LED作为新型的冷光源, 只发光不发热, 对人体无危害, 因此近来越来越受到消 费者的喜爱。 0003 专利 美容放。
9、大镜彩灯 (专利申请号: 201220730429.2), 公开了一种LED彩灯, 其 实现了对人体皮肤的光照射理疗处理。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0004 1、 由于光源为发散角较大的散射光源, 而该设备仅通过反光盘进行反光, 导致其 产生的光斑不均匀, 降低了理疗效果。 0005 2、 该灯具必须放置于平面上, 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 理疗仪, 提高了理疗效果和灵活度。 0007 为达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包括灯罩、 灯夹、 以及连接灯罩和灯夹的鹅颈管。
10、, 所述灯罩呈敞口结构, 且灯罩的敞口处设 置有盖板, 所述灯罩内设置有光源板, 该光源板朝向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光谱 光源; 光源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半导体光谱光源的控制板; 所述盖板设有若干个光 学整形装置, 且光学整形装置与半导体光谱光源一一对应。 0008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灯夹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 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第 一转轴铰接连接, 其中, 上夹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鹅颈管连接的接口, 且上夹板底部靠近 前端的位置设置有上夹持部; 下夹板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 该活动座的底部通过第二转轴 与下夹板铰接连接, 且活动座顶部设置有与上夹持部对应的下夹持部。 0009。
11、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光学整形装置包括凸面朝下的第一平凸镜、 凹面朝上的平 凹镜、 凸面朝上的第二平凸镜、 设置于盖板顶部的碗状空腔、 以及设置于盖板底部的圆筒状 空腔, 其中, 碗状空腔的碗口朝上, 且圆筒状空腔的顶端与碗状空腔的底部连通; 所述第一 平凸镜设置于圆筒状空腔中部偏向下方的位置; 所述平凹镜设置于圆筒状空腔和碗状空腔 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平凸镜设置于碗状空腔的碗口处。 0010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平凹镜的凹面弧度与碗状空腔内壁的弧度相适应。 0011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半导体光谱光源的顶部插入圆筒状空腔, 且与第一平凸镜 之间保持空隙。 说明书 1/4 页 3 CN 。
12、207679877 U 3 0012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半导体光谱光源的发射光波长为280-315nm、 315-400nm、 400-420nm、 440-500nm、 500-520nm、 520-565nm、 565-590nm、 625-700nm或者800-1000nm。 0013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光源板和控制板之间设置有散热器, 且灯罩开设有若干散 热孔, 各散热孔与散热器相对应。 0014 进一步改进在于: 还包括用于支撑灯罩的支座, 该支座呈U形结构, 包括底板和设 置于底板两侧的翼板, 其中, 底板与鹅颈管的端部连接, 所述灯罩设置于两翼板之间, 并通 过销轴分别与。
13、两翼板铰接连接。 0015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鹅颈管的外管壁设置有控制面板。 0016 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鹅颈管内设置有电线, 电线的一端与控制板电性连接, 电线 的另一端伸出鹅颈管, 且该电线的伸出端设置有插头。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 1、 本实用新型中, 盖板设有若干个光学整形装置, 且光学整形装置与半导体光谱 光源一一对应。 通过光学整形装置将多个半导体光谱光源的发射光束扩束整形成能量均匀 的面光源, 再照射到用户的皮肤, 提高了理疗效果。 0019 2、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设置灯夹能够将理疗灯夹持在床头或者其他物品上进行照 明, 灵活性高; 进一步的。
14、, 灯夹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 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第一转轴 铰接连接, 其中, 上夹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鹅颈管连接的接口, 且上夹板底部靠近前端的 位置设置有上夹持部; 下夹板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 该活动座的底部通过第二转轴与下夹 板铰接连接, 且活动座顶部设置有与上夹持部对应的下夹持部。 通过设置活动座, 使得下夹 持面能够根据被夹持物进行旋转调节, 确保上、 下夹持面与被夹持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防止 灯夹脱落。 0020 3、 本实用新型中, 用户根据自身需要, 通过触摸面板输入指令, 控制板根据指令控 制半导体光谱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照射光对用户皮肤进行光动力照射理疗。 满足了用户的 。
15、不同需求, 提高了理疗效果。 0021 4、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鹅颈管和支座能够弯曲或者旋转调节灯罩的照射角度, 提 高了理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罩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学整形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夹的工作状态图。 0029 附图标记: 0030 1-灯夹; 11-上夹板。
16、; 12-下夹板; 13-第一转轴; 14-上夹持部; 15-接口; 16-活动座; 17-下夹持部; 18-第二转轴; 0031 2-鹅颈管;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7679877 U 4 0032 3-支座; 31-销轴; 0033 4-灯罩; 41-散热孔; 0034 5-盖板; 0035 6-光学整形装置; 61-圆筒状空腔; 62-碗状空腔; 63-第一平凸镜; 64-平凹镜; 65- 第二平凸镜; 0036 7-光源板; 71-半导体光谱光源; 72-散热器; 73-控制板; 0037 8-控制面板; 0038 9-插头; 91-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详细。
1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0040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 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 明确。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 例性的, 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1 参见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 包括 灯罩4、 灯夹1、 以及连接灯罩4和灯夹1的鹅颈管2, 灯罩4呈敞口结构, 且灯罩4的敞口处设置 有盖板5, 灯罩4内设置有光源板7, 该。
18、光源板7朝向盖板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光谱光 源71; 光源板7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半导体光谱光源71的控制板73; 具体的, 光源板7和 控制板73之间设置有散热器72, 且灯罩4开设有若干散热孔41, 各散热孔41与散热器72相对 应。 盖板5设有若干个光学整形装置6, 且光学整形装置6与半导体光谱光源71一一对应。 0042 参见图6和图7所示, 灯夹1包括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 且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之间 通过第一转轴13铰接连接, 其中, 上夹板1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鹅颈管2连接的接口15, 且 上夹板11底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有上夹持部14; 下夹板12的前端设置有活动座。
19、16, 该活 动座16的底部通过第二转轴18与下夹板12铰接连接, 且活动座16顶部设置有与上夹持部14 对应的下夹持部17。 0043 参见图3、 图4和图5所示, 光学整形装置6包括凸面朝下的第一平凸镜63、 凹面朝上 的平凹镜64、 凸面朝上的第二平凸镜65、 设置于盖板5顶部的碗状空腔62、 以及设置于盖板5 底部的圆筒状空腔61, 其中, 碗状空腔62的碗口朝上, 且圆筒状空腔61的顶端与碗状空腔62 的底部连通; 第一平凸镜63设置于圆筒状空腔61中部偏向下方的位置; 平凹镜64设置于圆 筒状空腔61和碗状空腔62的连接处; 第二平凸镜65设置于碗状空腔62的碗口处。 具体的, 平。
20、 凹镜64的凹面弧度与碗状空腔62内壁的弧度相适应。 半导体光谱光源71的顶部插入圆筒状 空腔61, 且与第一平凸镜63之间保持空隙。 通过光学整形装置6将多个半导体光谱光源的发 射光束扩束整形成能量均匀的面光源, 再照射到用户的皮肤, 提高了理疗效果。 0044 具体的, 该设备还包括用于支撑灯罩4的支座3, 该支座3呈U形结构, 包括底板和设 置于底板两侧的翼板, 其中, 底板与鹅颈管2的端部连接, 灯罩4设置于两翼板之间, 并通过 销轴31分别与两翼板铰接连接。 通过鹅颈管和支座能够弯曲或者旋转调节灯罩的照射角 度, 提高了理疗效果。 0045 具体的, 鹅颈管2的外管壁设置有控制面板8。
21、。 用户根据自身需要, 通过触摸面板输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7679877 U 5 入指令, 控制板根据指令控制半导体光谱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照射光对用户皮肤进行光动 力照射理疗。 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提高了理疗效果。 鹅颈管2内设置有电线91, 电线91的 一端与控制板73电性连接, 电线91的另一端伸出鹅颈管2, 且该电线91的伸出端设置有插头 9。 0046 优选的, 半导体光谱光源71的发射光波长为280-315nm、 315-400nm、 400-420nm、 440-500nm、 500-520nm、 520-565nm、 565-590nm、 625-700nm或。
22、者800-1000nm。 0047 其中, 波长为315-400nm以及波长为280-315nm的紫外线辐射可以抑制免疫系统, 减少炎症反应。 紫外线光可治疗多种皮肤病如痤疮、 湿疹, 皮炎等。 另外对情绪和睡眠有关 的疾病, 如季节性情感障碍、 非季节性抑郁症, 失眠等, 在某些人体症状上也有疗效。 0048 波长为400-420nm的紫色: 紫色LED光疗可以增加细胞再生。 0049 波长为440-500nm的蓝色, 已被证明具有强大的抗菌性能, 可以杀死痤疮致病细 菌, 用于预防和治疗轻、 中度痤疮。 而且蓝色光有助于净化皮肤, 稳定油腺和舒缓炎症, 对脸 部美容有效。 0050 波长为。
23、500-520nm的青色光, 发青色光的LED可以用于皮肤抗炎, 配合其他皮肤护 理手段, 起到舒缓, 镇静, 修复、 愈合作用。 0051 波长为520-565nm的绿光, 皮肤吸收绿光, 有镇静的作用。 它有助于减轻色素沉着 斑, 表现明亮肤色。 0052 波长为565-590nm的黄色光, 能够减少皮肤出现发红、 肿胀和炎症的现象, 如烧伤, 如晒伤。 0053 波长为625-700nm的红色能刺激胶原蛋白的产生, 增加血液循环, 改善肤色。 0054 波长为800-1000nm的近红外光能穿透深度约40mm或更深的皮肤和其他组织, 这使 得它能更有效地用于治疗器官疾病, 如骨骼、 关节。
24、、 肌肉组织。 红光和红外光协同工作是嫩 肤护肤的最佳选择, 能够去除较深的皱纹和疤痕, 促进肤色均匀密致。 0055 本实用新型中新型便携式光动力理疗仪的工作原理为: 0056 用户利用灯夹1将理疗灯固定后, 根据自身需要, 通过触摸面板8输入指令, 控制板 73根据指令控制半导体光谱光源71发出不同波长的照射光对用户皮肤进行光动力照射理 疗。 同时, 通过调节鹅颈管2的形状以及支座3的旋转来改变照射角度, 提高了理疗效果。 0057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是硬件之间的连接结构而非软件模块, 上述涉及软件模块的 内容均为现有技术人员无需作出创造性劳动就能够实现的。 0058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本实用新型 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 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7679877 U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07679877 U 7 图4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07679877 U 8 图7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0767987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