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98643 上传时间:2018-02-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3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49098.5

申请日:

2011.12.29

公开号:

CN103184739A

公开日:

2013.07.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17/02申请公布日:201307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7/02申请日:2011122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02; F42D3/02

主分类号:

E02D17/02

申请人: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饶强; 杨明; 高峰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铁力路25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代理人:

张恒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拆除现浇混凝土梁顶部预埋炮孔;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使用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击发点使用电雷管;d使用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污染小、钢筋回收方便和节约资源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拆除现浇混凝土梁顶部预埋炮孔;
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使用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
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击发点使用电雷管;
d、使用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并使用竹笆和彩布进行覆盖和固定,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棚;
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炮孔为直径40~50mm的垂直纸管作炮孔,炮孔间距0.5~0.7m,炮孔排距0.3~0.5m,最小抵抗线为0.3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雷管为半秒延时导爆管雷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炮孔未装药的余孔部分,使用粘土炮泥进行填塞,直至填平炮口。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每个集束把连接2枚非电MS‑3雷管,并将各集束把进行串联,形成若干条并串联环形支路;各环形支路间使用非电MS‑5雷管进行串联,从而形成多支路的环形对称起爆网路。

说明书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破拆除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大型深基坑随之增多,基坑支撑拆除量也不断增大。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法有:(1)液压锤(风镐破除)拆除方法工期长,噪音污染大;(2)膨胀剂拆除方法工期较长,出渣及回收废旧钢筋慢;(3)金刚链切割方法工期较短,但是无法回收废旧钢筋,浪费了大量可用资源。
因此已知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法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快捷拆除、回收钢筋方便和噪声污染持续时间极短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拆除梁顶部现浇混凝土前预埋炮孔;
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使用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
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击发点使用电雷管;
d、使用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并使用竹笆和彩布进行覆盖和固定,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棚;
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炮孔为直径40~50mm的垂直纸管作炮孔,炮孔间距0.5~0.7m,炮孔排距0.3~0.5m,最小抵抗线为0.3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雷管为半秒延时导爆管雷管。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炮孔未装药的余孔部分,使用粘土炮泥进行填塞,直至填平炮口。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每个集束把连接2枚非电MS‑3雷管,并将各集束把进行串联,形成若干条并串联环形支路;各环形支路间使用非电MS‑5雷管进行串联,从而形成多支路的环形对称起爆网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安全、高效、污染小;
2、钢筋回收方便;
3、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起爆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拆除现浇混凝土梁顶部预埋炮孔,直径40mm的垂直纸管作炮孔,炮孔间距0.5m,炮孔排距0.3m,最小抵抗线0.3m。
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所述雷管为半秒延时导爆管雷管,使用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炮孔未装药的余孔部分,使用粘土炮泥进行填塞,直至填平炮口。
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每个集束把连接2枚非电MS‑3雷管,并将各集束把进行串联,形成若干条并串联环形支路;各环形支路间使用非电MS‑5雷管进行串联,从而形成多支路的环形对称起爆网路,击发点使用电雷管;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起爆网络示意图。
d、在起爆前使用直径48mm的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并使用1层竹笆和2层彩布进行覆盖和固定,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棚,防止飞石伤人。
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
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在镇江金融大厦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项目工程中运用,效果显著,得到了实施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充分肯定。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739A43申请公布日20130703CN103184739ACN103184739A21申请号201110449098522申请日20111229E02D17/02200601F42D3/0220060171申请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地址201900上海市宝山区铁力路2501号72发明人饶强杨明高峰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代理人张恒康54发明名称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57摘要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拆除现浇混凝土梁顶部预埋炮孔;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

2、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使用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击发点使用电雷管;D使用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污染小、钢筋回收方便和节约资源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84739ACN103184739A1/。

3、1页21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拆除现浇混凝土梁顶部预埋炮孔;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使用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击发点使用电雷管;D、使用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并使用竹笆和彩布进行覆盖和固定,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棚;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4、所述步骤A中,炮孔为直径4050MM的垂直纸管作炮孔,炮孔间距0507M,炮孔排距0305M,最小抵抗线为03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雷管为半秒延时导爆管雷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炮孔未装药的余孔部分,使用粘土炮泥进行填塞,直至填平炮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每个集束把连接2枚非电MS3雷管,并将各集束把进行串联,形成若干条并串联环形支路;各环形支路间使用非电MS5雷管进行串联,从而形成多支路的环形对称起爆网路。权利要求书CN10318。

5、4739A1/2页3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破拆除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大型深基坑随之增多,基坑支撑拆除量也不断增大。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法有(1)液压锤(风镐破除)拆除方法工期长,噪音污染大;(2)膨胀剂拆除方法工期较长,出渣及回收废旧钢筋慢;(3)金刚链切割方法工期较短,但是无法回收废旧钢筋,浪费了大量可用资源。0003因此已知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法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快捷拆除、回收钢筋方便和噪。

6、声污染持续时间极短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用于大型深基坑支撑拆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拆除梁顶部现浇混凝土前预埋炮孔;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使用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击发点使用电雷管;D、使用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并使用竹笆和彩布进行覆盖和固定,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棚;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

7、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0006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0007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炮孔为直径4050MM的垂直纸管作炮孔,炮孔间距0507M,炮孔排距0305M,最小抵抗线为03M。0008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雷管为半秒延时导爆管雷管。0009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炮孔未装药的余孔部分,使用粘土炮泥进行填塞,直至填平炮口。0010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中,每个集束把连接2枚非电MS3雷管,并将各集束把进行串联,形成若干条并串联环形支路;各环形支路间使用非电MS5雷管进行串联,从而形成多支路的环形对称起爆网路。。

8、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说明书CN103184739A2/2页41、安全、高效、污染小;2、钢筋回收方便;3、节约资源。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起爆网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0014本发明的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待拆除现浇混凝土梁顶部预埋炮孔,直径40MM的垂直纸管作炮孔,炮孔间距05M,炮孔排距03M,最小抵抗线03M。0015B、每个炮孔设置1个起爆药包,将称量好的单孔装药量放入防水塑料袋内,内插1枚雷管,所述雷管为半秒延时导爆管雷管,使用。

9、细导线将其进行固定;炮孔未装药的余孔部分,使用粘土炮泥进行填塞,直至填平炮口。0016C、采用非电起爆网路,每个炮孔设置1枚非电HS7雷管,按照设计的单段最大装药量,将相邻的数个炮孔引出的导爆管簇联为一个集束把,每个集束把连接2枚非电MS3雷管,并将各集束把进行串联,形成若干条并串联环形支路;各环形支路间使用非电MS5雷管进行串联,从而形成多支路的环形对称起爆网路,击发点使用电雷管;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起爆网络示意图。0017D、在起爆前使用直径48MM的钢管和扣件在拆除支撑的侧面和顶部搭设防护架,并使用1层竹笆和2层彩布进行覆盖和固定,形成全封闭的防护棚,防止飞石伤人。0018E、用电容式起爆器作起爆电源击发电雷管,进行正向起爆拆除支撑。0019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拆除方法在镇江金融大厦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项目工程中运用,效果显著,得到了实施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充分肯定。0020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说明书CN103184739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8473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