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光疗仪.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6036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6.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55721.2

申请日:

20160826

公开号:

CN206499775U

公开日:

201709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N5/06

主分类号:

A61N5/06

申请人: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发明人:

姜兴鹏

地址:

404000 重庆市万州区关门石38号

优先权:

CN20162095572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谢殿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光疗仪,包括柔性发光片、与柔性发光片连接的固定带和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沿固定带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的电池块;所述多个电池块均与柔性发光片电连接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通过设置多块电池块能够保证光疗仪待机时间长,方便用户长期使用,同时电池块间隔固定设置于固定带上,避免采用电源盒带来的不方便,利于用户在任何时候均可灵活、方便的配带;而采用柔性发光片作用光照源;保证发光片适于贴附人体表面,保证对穴位作用准确,提高光疗效果好,使用者舒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穿戴式光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发光片、与柔性发光片连接的固定带和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沿固定带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的电池块;所述多个电池块均与柔性发光片电连接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所述柔性发光片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作为阳极的石墨烯层、用于发出光纤的发光层、作为阴极的银层和用于保护银层的保护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石墨烯层和银层之间用于绝缘的柔性介质基层和设置于柔性介质基层内的多个LED发光结构,多个LED发光结构通过石墨烯层和银层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并实现点亮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高频振荡模块,所述柔性介质基层内还设置有压电陶瓷片;所述高频振荡模块通过石墨烯层和银层电连接于电源组件与压电陶瓷片之间并用于驱动压电陶瓷片产生高频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所述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沿固定带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处理芯片与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高频振荡模块、电源组件、石墨烯层和银层分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块为瓦片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包括两条,且两条固定带的一端均与柔性发光片固定连接,另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上还设置有弹性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康复仪器,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光疗仪。

背景技术

光疗仪为一种将光照用于治疗或保健的仪器,比如,红光光波照射人体将出现光化学反应,会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因在细胞中线粒体对红光光波的吸收最大,在红光光波照射后,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糖元含量增加,蛋白合成增加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肤科、外科、内科、妇科、烧伤科、耳鼻喉科等的诸多疾病;市面上的光疗仪体积大,费用高,针对病变部位照射,主要在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操作治疗相关疾病,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可穿戴、用于照射穴位保健治疗疾病的装置,其通过固定带将照射头固定于穴位处(如四肢等),通过外接电源实现供电工作,由于其照射头传统硬质发光头,一般通常设置为一个,由于在佩戴时可能存在不能准确对准穴位或病灶处,使得使用效果较差,与此同时,照射头与人体的适形度不高,造成存在间隙,散射造成光能浪费;并且由于需外接一个电源盒,虽然能保证长时间供电使用,但不利于使用者行动方便,影响产品的应用推广。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穿戴式光疗仪,能够实现方便穿戴并对穴位或病灶进行光疗作用,同时结构轻巧方便,避免给使用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并且光疗效果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穿戴式光疗仪,能够实现方便穿戴并对穴位或病灶进行光疗作用,同时结构轻巧方便,避免给使用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并且光疗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光疗仪,包括柔性发光片、与柔性发光片连接的固定带和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沿固定带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的电池块;所述多个电池块均与柔性发光片电连接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

进一步,所述柔性发光片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作为阳极的石墨烯层、用于发出光纤的发光层、作为阴极的银层和用于保护银层的保护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石墨烯层和银层之间用于绝缘的柔性介质基层和设置于柔性介质基层内的多个LED发光结构,多个LED发光结构通过石墨烯层和银层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并实现点亮发光。

进一步,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高频振荡模块,所述柔性介质基层内还设置有压电陶瓷片;所述高频振荡模块通过石墨烯层和银层电连接于电源组件与压电陶瓷片之间并用于驱动压电陶瓷片产生高频振动。

进一步,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所述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沿固定带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处理芯片与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高频振荡模块、电源组件、石墨烯层和银层分别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池块为瓦片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包括两条,且两条固定带的一端均与柔性发光片固定连接,另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扣。

进一步,所述固定带上还设置有弹性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穿戴式光疗仪,通过设置多块电池块能够保证光疗仪待机时间长,方便用户长期使用,同时电池块间隔固定设置于固定带上,避免采用电源盒带来的不方便,利于用户在任何时候均可灵活、方便的配带;而采用柔性发光片作用光照源;保证发光片适于贴附人体表面,保证对穴位作用准确,提高光疗效果好,使用者舒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发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发光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穿戴式光疗仪;包括柔性发光片1、与柔性发光片1连接的固定带2和用于对柔性发光片1供电的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沿固定带2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的电池块3;所述多个电池块3均与柔性发光片1电连接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1供电;固定带2可为与手表带结构相同的柔性塑料带;所述电源组件的电流输出端与柔性发光片1电连接用于驱动柔性发光片1点亮,当然,电源组件与柔性发光片1之间设置通电开关,柔性发光片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所有柔性发光器件;电源组件由多个小的电池块3组成并沿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电池块3的固定于固定带2的方式可以为粘接固定或在固定带2上设置固定囊,均能实现电池块3的固定,而多个电池块3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将多个电池块3分为多组,每组内部之间先串联,然后组与组之间再并联实现对外输出,当然,所述电池块3为可充电的蓄电池,通过设置多块电池块3能够保证光疗仪待机时间长,方便用户长期使用,同时电池块3间隔固定设置于固定带2上,避免采用电源盒带来的不方便,利于用户在任何时候均可灵活、方便的配带;而采用柔性发光片1作用光照源;保证发光片适于贴附人体表面,保证对穴位作用准确,提高光疗效果好,使用者舒适。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发光片1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作为阳极的石墨烯层4、用于发出光纤的发光层、作为阴极的银层5和用于保护银层5的保护层;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石墨烯层4和银层5之间用于绝缘的柔性介质基层6和设置于柔性介质基层6内的多个LED发光结构7,多个LED发光结构7通过石墨烯层4和银层5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并实现点亮发光;向下表示贴合皮肤的方向,所述石墨烯层4为透光层,石墨烯透光率光、导热性好、柔性好且强度高,保证光线能够高效射出并进入穴位或病灶;而银层5的厚度可为200nm左右,保证柔性的同时可对光线进行全反射,利于光线从底部射出,而LED发光结构7可为现有的无机半导体电致发光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通过多个LED的设置,保证发光面大,利于光疗提高作用面积;所述LED可为红光或蓝紫光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高频振荡模块,所述柔性介质基层6内还设置有压电陶瓷片8;所述高频振荡模块通过石墨烯层4和银层5电连接于电源组件与压电陶瓷片8之间并用于驱动压电陶瓷片8产生高频振动;所述压电陶瓷片8为多片并分布于柔性介质基层6内,通过柔性高频振荡模块把直流电源转化为高频交流电并作用于压电陶瓷片8,使压电陶瓷片8产生逆压电效应,产生高频振动,对穴位进行按摩,提高治疗效果;当然,石墨烯层4和银层5刻蚀有单独用于振动的电路,实现LED点亮和压电陶瓷片8振动独立控制;所述高频振荡模块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9和处理芯片,所述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9和处理芯片沿固定带2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处理芯片与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9、高频振荡模块、电源组件、石墨烯层4和银层5分别连接;所述高频振荡模块与处理芯片固定安装于一集成电路板10上,所述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9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用于输入控制信号和输出显示信号,通过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可方便该光疗仪的操作和显示,处理芯片可采用能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所有现有芯片,如现有台式光疗仪用芯片并设置现有软件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块3为瓦片状结构;瓦片状结构能够保证佩戴方便且舒适。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2包括两条,且两条固定带2的一端均与柔性发光片1固定连接,另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扣11;采用粘扣连接固定,保证佩戴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2上还设置有弹性段;弹性段可利于该光疗仪使用于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并且保证佩戴稳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穿戴式光疗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穿戴式光疗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穿戴式光疗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穿戴式光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戴式光疗仪.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55721.2 (22)申请日 2016.08.26 (73)专利权人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 医院 地址 404000 重庆市万州区关门石38号 (72)发明人 姜兴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谢殿武 (51)Int.Cl. A61N 5/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穿戴式光疗仪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戴式光疗仪, 包括 柔性发光片、 与柔性发光片连接的固定带和用于 对柔性。

2、发光片供电的电源组件; 所述电源组件包 括多个沿固定带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的 电池块; 所述多个电池块均与柔性发光片电连接 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 通过设置多块电池块 能够保证光疗仪待机时间长, 方便用户长期使 用, 同时电池块间隔固定设置于固定带上, 避免 采用电源盒带来的不方便, 利于用户在任何时候 均可灵活、 方便的配带; 而采用柔性发光片作用 光照源; 保证发光片适于贴附人体表面, 保证对 穴位作用准确, 提高光疗效果好, 使用者舒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6499775 U 2017.09.19 CN 206499775 U 1.一种穿戴式光疗仪, 。

3、其特征在于: 包括柔性发光片、 与柔性发光片连接的固定带和用 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的电源组件; 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沿固定带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 设置的电池块; 所述多个电池块均与柔性发光片电连接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 所述柔 性发光片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作为阳极的石墨烯层、 用于发出光纤的发光层、 作为阴极的银 层和用于保护银层的保护层; 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石墨烯层和银层之间用于绝缘的柔性 介质基层和设置于柔性介质基层内的多个LED发光结构, 多个LED发光结构通过石墨烯层和 银层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并实现点亮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高频。

4、振 荡模块, 所述柔性介质基层内还设置有压电陶瓷片; 所述高频振荡模块通过石墨烯层和银 层电连接于电源组件与压电陶瓷片之间并用于驱动压电陶瓷片产生高频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柔性 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 所述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沿固定带长度方向间隔 固定设置, 处理芯片与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 高频振荡模块、 电源组件、 石墨烯层和银层分 别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块为瓦片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包括两条, 且两条固 。

5、定带的一端均与柔性发光片固定连接, 另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光疗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带上还设置有弹性段。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499775 U 2 穿戴式光疗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康复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光疗仪。 背景技术 0002 光疗仪为一种将光照用于治疗或保健的仪器, 比如, 红光光波照射人体将出现光 化学反应, 会产生重要的生物效应及治疗效果, 因在细胞中线粒体对红光光波的吸收最大, 在红光光波照射后, 线粒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 可以增加细胞的新陈代谢, 使糖元含量 增加, 蛋白合成增加。

6、和三磷酸腺苷分解增加, 从而加强细胞的新生, 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 合, 同时也增加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因而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肤 科、 外科、 内科、 妇科、 烧伤科、 耳鼻喉科等的诸多疾病; 市面上的光疗仪体积大, 费用高, 针 对病变部位照射, 主要在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操作治疗相关疾病, 针对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 中出现了可穿戴、 用于照射穴位保健治疗疾病的装置, 其通过固定带将照射头固定于穴位 处(如四肢等), 通过外接电源实现供电工作, 由于其照射头传统硬质发光头, 一般通常设置 为一个, 由于在佩戴时可能存在不能准确对准穴位或病灶处, 使得使用效果较差, 与此同。

7、 时, 照射头与人体的适形度不高, 造成存在间隙, 散射造成光能浪费; 并且由于需外接一个 电源盒, 虽然能保证长时间供电使用, 但不利于使用者行动方便, 影响产品的应用推广。 0003 因此, 为解决以上问题, 需要一种穿戴式光疗仪, 能够实现方便穿戴并对穴位或病 灶进行光疗作用, 同时结构轻巧方便, 避免给使用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 并且光疗效果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提供穿戴式光疗仪, 能够 实现方便穿戴并对穴位或病灶进行光疗作用, 同时结构轻巧方便, 避免给使用者带来行动 上的不便, 并且光疗效果好。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穿戴。

8、式光疗仪, 包括柔性发光片、 与柔性发光片连接的固定带和用 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的电源组件; 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沿固定带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 设置的电池块; 所述多个电池块均与柔性发光片电连接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供电。 0006 进一步, 所述柔性发光片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作为阳极的石墨烯层、 用于发出光纤 的发光层、 作为阴极的银层和用于保护银层的保护层; 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石墨烯层和 银层之间用于绝缘的柔性介质基层和设置于柔性介质基层内的多个LED发光结构, 多个LED 发光结构通过石墨烯层和银层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并实现点亮发光。 0007 进一步, 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高频振荡模块, 所述柔。

9、性介质基层内还设置有 压电陶瓷片; 所述高频振荡模块通过石墨烯层和银层电连接于电源组件与压电陶瓷片之间 并用于驱动压电陶瓷片产生高频振动。 0008 进一步, 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 所述柔性 OLED触控显示屏和处理芯片沿固定带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 处理芯片与柔性OLED触控显 示屏、 高频振荡模块、 电源组件、 石墨烯层和银层分别连接。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6499775 U 3 0009 进一步, 所述电池块为瓦片状结构。 0010 进一步, 所述固定带包括两条, 且两条固定带的一端均与柔性发光片固定连接, 另 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扣。

10、。 0011 进一步, 所述固定带上还设置有弹性段。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穿戴式光疗仪, 通过设置多块 电池块能够保证光疗仪待机时间长, 方便用户长期使用, 同时电池块间隔固定设置于固定 带上, 避免采用电源盒带来的不方便, 利于用户在任何时候均可灵活、 方便的配带; 而采用 柔性发光片作用光照源; 保证发光片适于贴附人体表面, 保证对穴位作用准确, 提高光疗效 果好, 使用者舒适。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

11、新型中柔性发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 新型中柔性发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块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本 实施例中的穿戴式光疗仪; 包括柔性发光片1、 与柔性发光片1连接的固定带2和用于对柔性 发光片1供电的电源组件; 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多个沿固定带2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设置的 电池块3; 所述多个电池块3均与柔性发光片1电连接并用于对柔性发光片1供电; 固定带2可 为与手表带结构相同的柔性塑料带; 所述电源组件的电流输出端与柔性。

12、发光片1电连接用 于驱动柔性发光片1点亮, 当然, 电源组件与柔性发光片1之间设置通电开关, 柔性发光片1 可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的所有柔性发光器件; 电源组件由多个小 的电池块3组成并沿固定带2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固定, 电池块3的固定于固定带2的方式可 以为粘接固定或在固定带2上设置固定囊, 均能实现电池块3的固定, 而多个电池块3之间的 电连接方式可将多个电池块3分为多组, 每组内部之间先串联, 然后组与组之间再并联实现 对外输出, 当然, 所述电池块3为可充电的蓄电池, 通过设置多块电池块3能够保证光疗仪待 机时间长, 方便用户长期使用, 同时电池块3间隔固定设置于固。

13、定带2上, 避免采用电源盒带 来的不方便, 利于用户在任何时候均可灵活、 方便的配带; 而采用柔性发光片1作用光照源; 保证发光片适于贴附人体表面, 保证对穴位作用准确, 提高光疗效果好, 使用者舒适。 0019 本实施例中, 所述柔性发光片1由下往上依次包括作为阳极的石墨烯层4、 用于发 出光纤的发光层、 作为阴极的银层5和用于保护银层5的保护层; 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石 墨烯层4和银层5之间用于绝缘的柔性介质基层6和设置于柔性介质基层6内的多个LED发光 结构7, 多个LED发光结构7通过石墨烯层4和银层5与电源组件电连接并实现点亮发光; 向下 表示贴合皮肤的方向, 所述石墨烯层4为透光层。

14、, 石墨烯透光率光、 导热性好、 柔性好且强度 高, 保证光线能够高效射出并进入穴位或病灶; 而银层5的厚度可为200nm左右, 保证柔性的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6499775 U 4 同时可对光线进行全反射, 利于光线从底部射出, 而LED发光结构7可为现有的无机半导体 电致发光结构, 属于现有技术, 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多个LED的设置, 保证发光面大, 利于光 疗提高作用面积; 所述LED可为红光或蓝紫光等。 0020 本实施例中, 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高频振荡模块, 所述柔性介质基层6内还设 置有压电陶瓷片8; 所述高频振荡模块通过石墨烯层4和银层5电连接于电源组件与压。

15、电陶 瓷片8之间并用于驱动压电陶瓷片8产生高频振动; 所述压电陶瓷片8为多片并分布于柔性 介质基层6内, 通过柔性高频振荡模块把直流电源转化为高频交流电并作用于压电陶瓷片 8, 使压电陶瓷片8产生逆压电效应, 产生高频振动, 对穴位进行按摩, 提高治疗效果; 当然, 石墨烯层4和银层5刻蚀有单独用于振动的电路, 实现LED点亮和压电陶瓷片8振动独立控 制; 所述高频振荡模块为现有技术, 在此不再赘述。 0021 本实施例中, 所述穿戴式光疗仪还包括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9和处理芯片, 所述柔 性OLED触控显示屏9和处理芯片沿固定带2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设置, 处理芯片与柔性OLED触 控显示屏9。

16、、 高频振荡模块、 电源组件、 石墨烯层4和银层5分别连接; 所述高频振荡模块与处 理芯片固定安装于一集成电路板10上, 所述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9作为输入端和输出端用 于输入控制信号和输出显示信号, 通过柔性OLED触控显示屏可方便该光疗仪的操作和显 示, 处理芯片可采用能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所有现有芯片, 如现有台式光疗仪用芯 片并设置现有软件即可实现, 在此不再赘述。 0022 本实施例中, 所述电池块3为瓦片状结构; 瓦片状结构能够保证佩戴方便且舒适。 0023 本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带2包括两条, 且两条固定带2的一端均与柔性发光片1固定 连接, 另一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粘扣1。

17、1; 采用粘扣连接固定, 保证佩戴方便。 0024 本实施例中, 所述固定带2上还设置有弹性段; 弹性段可利于该光疗仪使用于不同 体型的使用者, 并且保证佩戴稳定。 0025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6499775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06499775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06499775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06499775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