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85582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14840.2

申请日:

2008.08.29

公开号:

CN101659862A

公开日:

2010.03.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9K 8/584申请公布日:20100303|||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K 8/584收件人:上海静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K 8/584收件人:上海静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文件名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K 8/584收件人:孙静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实质审查阶段通知书|||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8/584申请日:20080829|||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K 8/584收件人:上海静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K 8/584收件人:孙静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9K 8/584收件人:孙静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通知书|||公开

IPC分类号:

C09K8/584

主分类号:

C09K8/584

申请人:

上海静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 静; 孙海波

地址:

201800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7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可降解取代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研制一种可降解取代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它由烷基多糖苷、α-烯基磺酸盐等原料按照一定重量配比及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制成的一种表面活性稠油稀释剂,该剂通过化学降粘工艺可取代稠油掺稀油的工艺进行稠油开采,节约稀油资源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稠油的开采成本(吨成本可降1310元)。该剂适用于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的井筒举升工艺及低温管道输送工艺,对普通稠油和特稠油具有良好的稀释效果(50℃降粘率>99%),同时与联合站破乳剂配伍,促进脱水。本技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的比例:其特 征在于,该稀释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烷基多糖苷、α-烯基磺酸盐、甜 菜碱、渗透剂JFC所组成,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45~60%重量百分比。 各有效成分的重量比依次为10∶6∶3∶1~10∶4∶2∶1。
2: 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50~80℃、常压、搅拌条件下,首先将烷基多糖苷配制成 10%浓度的溶液后,依次向上述体系缓慢加入α-烯基磺酸盐、甜菜碱 及渗透剂JFC,所加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6∶3∶1~10∶4∶2∶1。 同时,以60~120转/分钟转速连续搅拌60~90分钟,即可得到本稀 释剂。
3: 该稀释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稀释剂是水基溶剂。 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为0.3~0.5%。再将此水溶液加入到45~70℃的 原油中,水溶液与原油的比例为3∶7~4∶6,并在30~120转/分钟 下搅拌1~3分钟即可得到低粘度的水包油型(O/W)乳状液。

说明书


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

    技术总类:

    属开采稠油、特稠油的表面活性剂合成技术类。

    现有技术状况:

    中国年产稠油约1000万吨,仅辽河油田年产稠油就有825万吨之多。(其中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约700万吨),现开采主要采用的是掺稀油工艺。有50%的稠油采用掺稀油。每年大约掺250万吨稀油。目前,稠油和稀油价格差异大(每吨1-5月份平均差价约为2710元),掺稀油后稀油的经济收益大幅度降低(67.75亿元)。而采用化学降粘工艺则可节约这部分稀油资源,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目的: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油田在节能、降耗、减本、环保的基础上开采稠油而提供的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该剂采用化学稀释降粘的工艺替代现用的原油中掺稀油以达到易开采的方法,另外,本发明可真正的实现原油降粘开采、低温管道输送、联合站脱水三项一体的施工目标。

    发明的主要内容:

    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由烷基多糖苷、α-烯基磺酸盐、甜菜碱、渗透剂JFC所组成,有效成分的总含量为45~60%重量百分比。

    发明的主要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50~80℃、常压、搅拌条件下,首先将烷基多糖苷配制成10%浓度的溶液后,依次向上述体系缓慢加入α-烯基磺酸盐、甜菜碱及渗透剂JFC,所加各原料的重量比为10∶6∶3∶1~10∶4∶2∶1。同时,以60~120转/分钟转速连续搅拌60~90分钟,即可得到本稀释剂。

    发明的使用方法

    将上述的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水溶液加入到45~70℃地原油中,水溶液与原油的比例为3∶7~4∶6,并在30~120转/分钟下搅拌1~3分钟即可得到低粘度的水包油型(O/W)乳状液。

    发明的效果

    该稀释剂对油田开采中的普通稠油(50℃粘度100-10000mPa·s)和特稠油(50℃粘度10000-50000mPa·s)具有良好的稀释效果(50℃降粘率>99%),同时与联合站破乳剂相配伍。促进脱水,没有负作用。

    发明适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该发明适用于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的井筒举升工艺、低温管道输送工艺。相关油田年产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约1000万吨,全部采用化学降粘工艺后,将产生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年降低成本131亿元)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降解取代井筒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可降解取代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研制一种可降解取代掺稀油工艺的稠油稀释剂。它由烷基多糖苷、-烯基磺酸盐等原料按照一定重量配比及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制成的一种表面活性稠油稀释剂,该剂通过化学降粘工艺可取代稠油掺稀油的工艺进行稠油开采,节约稀油资源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稠油的开采成本(吨成本可降1310元)。该剂适用于普通稠油和特稠油的井筒举升工艺及低温管道输送工艺,对普通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