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24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3246A21申请号201410356535222申请日20140724D21H21/1620060171申请人杭州百事特实业有限公司地址31142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春江街道山建村裕丰72发明人胡钦澍轩少云刘波余建新蓝国泰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汪青54发明名称一种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的原料配方如下麦芽糊精2040份;复合无机矿物纤维2040份;硫酸亚铁2050份;硫酸铝25份;硼。
2、酸25份;增稠剂13份,所述复合无机矿物纤维为硅灰石纤维、海包石纤维和石英石纤维中的至少二种的组合。本发明替代剂能够完全替代施胶淀粉进行表面施胶,且成本低廉且施胶效果好,在完全替代施胶淀粉进行表面施胶的前提下,纸张的抗水性及环压指数均能有所提高,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夏季纸张返潮问题。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246ACN104153246A1/2页21一种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的原料配方如下所述的复合无机矿物纤维为硅灰石纤维、海包石纤维和石英石。
3、纤维中的至少二种的组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的原料配方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无机矿物纤维由硅灰石纤维090WT、海包石纤维090WT以及石英石纤维090WT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无机矿物纤维中至少含有50WT70WT的硅灰石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为选自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瓜尔胶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其特征。
4、在于所述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所述原料按配比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有原料按配比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在纸和/或纸板施胶中的应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表面施胶淀粉替代剂或其与施胶淀粉的混合物配制成质量浓度为610的溶液,搅拌均匀并升温至8592,糊化20权利要求书CN104153246A2/2页330MIN,降温至7。
5、080,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不使用施胶淀粉。权利要求书CN104153246A1/4页4一种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表面施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002随着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废纸浆已成为我国造纸纸浆的主要来源。此举能解决纸浆的匮乏短缺,但回收利用的废纸浆中再生纤维变短,对于纸张的质量影响较大,环压强度降低,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近年来,业界做过很多技术革新,包括尝试添加PVA等在表面施胶过程中起到增加环压的作用,虽然环压有一定提高,但高出的生产成本又让企业望而却步,而且夏季纸张返潮现象明显。因此,。
6、造纸行业迫切需要一种成本低廉且施胶效果好,并能解决纸张夏季返潮问题的新型表面施胶剂产品。0003目前为止,所有的表面施胶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施胶淀粉,而随着国外及国内市场的影响,淀粉价格不断提升,如何使用一种价格低廉,能够取代淀粉进行表面施胶且有很好的施胶效果是造纸助剂行业研究的一个重点。0004CN103628355A公开了一种造纸用固体表面施胶剂,其组分及重量分数比如下硫酸亚铁7890份;硫酸铝520份;麦芽糊精15份;硫酸钠28份。该施胶剂可代替30的淀粉量,抗水性为25G/M2,环压强度指数为80NM2/G。该专利公开的施胶剂虽然成本相比淀粉降低,但是其仅能部分替代淀粉,因此,造纸施胶成本。
7、仍然很高。此外,该施胶剂替代部分淀粉施胶后仍然不能解决纸张夏季返潮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完全取代施胶淀粉用于纸张和/或纸板表面施胶的造纸施胶表面替代剂,该替代剂成本低廉,施胶效果好,并能解决纸张夏季返潮问题。0006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造纸施胶表面替代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0007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0008一种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以重量份计,该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的原料配方如下00090010说明书CN104153246A2/4页50011所述的复合无机矿物纤维为硅灰石纤维、海包石纤维和石英石纤维中的至少二种的组合。0012优选地,所述。
8、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的原料配方如下00130014具体地,所述的复合无机矿物纤维可以由硅灰石纤维090WT、海包石纤维090WT以及石英石纤维090WT组成。0015优选地,所述的复合无机矿物纤维中至少含有50WT70WT的硅灰石纤维。0016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增稠剂可以为选自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瓜尔胶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0017优选地,所述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通过如下方法制得将所述原料按配比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0018本发明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所有原料按配。
9、比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0019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上述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在纸和/或纸板施胶中的应用。0020具体地,应用方法如下将表面施胶淀粉替代剂或其与施胶淀粉的混合物配制成质量浓度为610的溶液,搅拌均匀并升温至8592,糊化2030MIN,降温至7080,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0021优选地,不使用施胶淀粉,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完全取代施胶淀粉。0022根据一个具体方面,将表面施胶淀粉替代剂配制成质量浓度为8的溶液,搅拌均匀并升温至90,糊化25MIN,降温至75,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纸/纸板可以为瓦楞纸/纸板、纱管。
10、纸等。0024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0025配制方法简单,只需将各组分按配比机械混匀即可;0026能够完全替代施胶淀粉进行表面施胶;0027成本低廉且施胶效果好,施胶淀粉替代剂价格比淀粉价格要低廉,且在完全替代施胶淀粉进行表面施胶的前提下,纸张的抗水性及环压指数均能有所提高,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夏季纸张返潮问题。具体实施方式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说明书CN104153246A3/4页6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而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
11、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以下“份”为重量份。0029实施例10030将麦芽糊精30KG、硅灰石纤维20KG、石英石纤维10KG、硫酸亚铁30KG、硫酸铝3KG、硼酸3KG、聚丙烯酸钠2KG投入到粉碎机将其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施胶淀粉替代剂。0031实施例20032将麦芽糊精28KG、硅灰石纤维25KG、海包石纤维10KG、硫酸亚铁26KG、硫酸铝4KG、硼酸4KG、海藻酸钠2KG投入到粉碎机将其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施胶淀粉替代剂。0033实施例30034将麦芽糊精35KG、硅灰石纤维18KG、石英石纤维8KG、。
12、海包石纤维8KG、硫酸亚铁24KG、硫酸铝3KG、硼酸3KG、羧甲基纤维素2KG投入到粉碎机将其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施胶淀粉替代剂。0035对比例10036将麦芽糊精28KG、硅灰石纤维35KG、硫酸亚铁26KG、硫酸铝4KG、硼酸4KG、海藻酸钠2KG投入到粉碎机将其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施胶淀粉替代剂。0037对比例20038将麦芽糊精28KG、海包石纤维35KG、硫酸亚铁26KG、硫酸铝4KG、硼酸4KG、海藻酸钠2KG投入到粉碎机将其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施胶淀粉替代剂。003。
13、9对比例30040将麦芽糊精28KG、硅灰石纤维25KG、海包石纤维10KG、硫酸亚铁26KG、硫酸铝4KG、海藻酸钠2KG投入到粉碎机将其粉碎至全部通过60目筛网,再导入搅拌器搅拌至白色粉末,即得施胶淀粉替代剂。0041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3的造纸施胶淀粉替代剂,应用于国废100抄造120G/M2高瓦原纸表面施胶,施胶步骤和条件如下0042将表面施胶淀粉替代剂配制成质量浓度为8的溶液,搅拌均匀并升温至90,糊化25MIN,降温至75,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施胶剂用量为60KG/T。0043下机后测试纸张性能,结果参见表1。0044表10045说明书CN104153246A4/4页70046备注测试时间为夏季,室温2535,测试纸在室温下放置。0047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但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5324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