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混合传输传感器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传输传感器网,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煤矿井下的有线、无线混合传输传感器网。
背景技术
目前,传感器网技术已在煤矿井下得到应用和推广。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空间以狭长巷道为主,限制了无线电波的传播,因而也限制了无线传感器网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范围。而通过现场总线如CAN总线构建的有线传感器网,比较适用于煤矿的狭长巷道,但是在如采区变电所和工作面等设备相对集中的局部区域,需要安装许多传感器,造成结构复杂,特别是采煤机等监测对象需经常移动,此时采用单一的有线连接方式就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可根据组网环境组建网络,组网灵活的煤矿混合传输传感器网。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煤矿混合传输传感器网,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主机、与监测监控系统主机或分站相连的现场总线和传感器,在现场总线上连接有可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的m个转换结点和n个有线传感器结点;移动设备安装的传感器上设有无线传感器结点,无线传感器结点与转换结点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非移动设备安装的传感器上设有有线传感器结点,当传感器发送信号时,有线传感器结点直接将信号发送到现场总线,无线传感器结点则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发送到转换结点,转换节点将信号转换最后发送到现场总线。
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结点由无线收发模块、微空制器模块和连接在传感器上的传感信号连模块顺序连接构成;其中,无线收发模块中单片机CC2420的引脚21、27、28、29、30、31、32、33、34、41与微控制器模块中的单片机PIC18F2580的引脚14、22、23、24、25、10、11、13、12、27分别顺序对应连接,微控制器模块中的单片机PIC18F2580的引脚28连接传感信号连模块中传感信号连接器的引脚1。
所述的转换节点由无线收发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和与CAN总线连接的CAN收发器模块顺序连接构成;其中,无线收发模块中单片机CC2420的引脚21、27、28、29、30、31、32、33、34、41与微控制器模块中的单片机PIC18F2580的引脚14、22、23、24、25、10、11、13、12、27分别顺序对应连接,微控制器模块中的单片机PIC18F2580的引脚20、21分别对应连接CAN收发器中单片机SN65HVD232的引脚1、4。
所述的有线传感器节点由微控制器模块,CAN收发器模块和传感信号连模块顺序连接构成;其中,微控制器模块中的单片机PIC18F2580的引脚20、21分别对应连接CAN收发器中单片机SN65HVD232的引脚1、4,引脚28连接传感信号连模块中传感信号连接器的引脚1。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有线传输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相结合,结构简单,功耗低,可根据巷道内设置传感器节点的密度来选择使用有线或者无线设备,构建煤矿井下传感器网,该网络以有线传输设备为主,解决煤矿狭长巷道不利无线电波传播的问题,而在信息发送设备相对集中或经常移动的区域使用无线传输设备,从而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使煤矿传感器网既有较大的覆盖范围,又有良好的组网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煤矿混合传输传感器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转换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有线传感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无线收发模块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中微控制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中CAN收发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中传感信号连模块及电源接口的电路图。
图中:1-无线传感器节点,2-转换节点,3-有线传感器节点,4-检测监控系统主机,5-现场总线,U1-无线收发模块,U2-微控制器模块,U3-CAN收发器模块,U4-传感信号连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结点由无线收发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和连接在传感器上的传感信号连接器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的转换节点由无线收发模块,微控制器模块和与CAN总线连接的CAN收发器模块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的有线传感器节点由微控制器模块,CAN收发器模块和传感信号连接器顺序连接构成;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使用的单片机型号为CC2420,微控制器模块使用的单片机型号为PIC18F2580,CAN收发器模块使用的CAN驱动器型号为SN65HVD232。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煤矿混合传输传感器网包括与监测监控系统主机4相连的现场总线5和设在被测设备上的传感器,在现场总线上设有可将无线信号转换成有线型号的转换结点2,转换结点2由无线收发模块U1,微控制器模块U2和与CAN总线连接地CAN收发器模块U3顺序连接构成;非移动设备安装的传感器上设有有线传感器结点3,传感器结点3由微控制器模块U2,CAN收发器模块U3和传感信号连接器U4顺序连接构成;移动设备安装的传感器上设有无线传感器结点1,无线传感器结点1由无线收发模块U1,微控制器模块U2和连接在传感器上的传感信号连接器U4顺序连接构成;当传感器发送信号时,有线传感器结点3直接将信号发送到现场总线5,无线传感器结点1则通过无线电波将信号发送到转换结点2,转换节点2将信号转换最后发送到现场总线5,其中述的无线收发模块U1使用的单片机型号为CC2420,微控制器模块U2使用的单片机型号为PIC18F2580,CAN收发器模块U3使用的CAN驱动器型号为SN65HVD232。本发明可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节点,包括n个有线传感器结点、i个无线传感器结点和m个转换结点共3类结点,总线采用现场总线CAN规范,连接有线传感器结点和转换结点两类结点,总线的一端与监测监控主机或分站相连;无线传感器结点通过设定地址与邻近指定的转换结点通信。
图5中无线收发模块U1包括单片机CC2420,CC2420的引脚1、2、3、4串联,并且同时连接1.8V电源和电容C18,电容C18接地,引脚5、9接地,引脚6、7、8连接有一个天线适配电路,E1为无线收发天线,引脚10、15、16串联,并且同时连接1.8V电源和电容C8,电容C8接地,引脚17、18、20串联,并且同时连接1.8V电源和电容C9,电容C9接地,引脚19、22、23、24串联接地,引脚25、同时连接3.3V电源和电容C10,电容C10接地,引脚26、35串联,同时连接1.8V电源和电容C12,电容C12接地,引脚37、42、48串联,同时连接电源1.8V电源和电容C21、C25和C26,电容C21、C25和C26接地,引脚38、39连接有一个晶振电路,引脚43同时连接3.3V电源和电容C20,电容C20接地,引脚45连接有电阻R5,电阻R5接地,CC2420的引脚21、27、28、29、30、31、32、33、34、41与图6微控制器模块U2中单片机PIC18F2580的引脚14、22、23、24、25、10、11、13、12、27分别对应连接,PIC18F2580的引脚5、16接地,引脚6、7连接一个晶振电路,引脚7还连接有电阻R3,电阻R3连接3.3V电源,引脚17连接电源VCC,引脚26连接有电阻R4,电阻R4同时连接有电阻R7和电容C15,电阻R7连接电源VCC,电容C15接地,引脚28连接图8传感信号连模块U4中传感信号连接器J8的引脚1,传感信号连接器J8的引脚2接地,PIC18F2580的引脚20、21分别对应连接图7中CAN收发器U3所使用单片机SN65HVD232的引脚1、4,SN65HVD232的引脚3同时连接电源VCC和电容C1,电容C1与引脚2连接,引脚2通过电阻R1连接到引脚8,引脚2接地,引脚6、7分别与CAN总线导线连接器J7的引脚2、1连接,引脚6、7之间连有一个电阻R2。图8中J6为接入电路的电源连接器。3类结点有两种通信方式,即有线和无线方式,转换结点同时包括两种通信方式,所以电路说明仅以转换结点为例。微控制器模块U2通过不同接口分别与无线收发模块U1、CAN收发器模块U3和传感信号连接器U4相连,设计时根据结点性质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模块组合。在有线传感器结点中,含有微控制器模块U2、CAN收发器模块U3和传感信号连模块U4以及传感元件,传感元件产生的模拟信号经U4接入微控制器模块U2,由微控制器模块U2内含的A/D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微控制器模块U2内含的CAN控制器组成CAN传送帧,经CAN收发器模块U3送入CAN总线传输。对于无线传感器结点,则含有以及传感元件,传感元件同样经传感信号连模块U4接入微控制器模块U2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从微控制器模块U2送入无线收发模块U1后,按IEEE802.15.4标准调制成无线信号发射给转换结点。转换结点由无线收发模块U1、微控制器模块U2和CAN收发器模块U3组成,无线收发模块U1接收到无线信号后解调出数据送入微控制器模块U2,由微控制器模块U2转换成CAN信号,经CAN收发器模块U3送入CAN总线;CAN收发器模块U3接收到的CAN总线信号也经微控制器模块U2取出数据送入无线收发模块U1,由无线收发模块U1调制成无线信号发射给无线传感器结点。
无线收发模块U1与微控制器模块U2之间有10对引脚相连,即CC2420的第21、27~34和41引脚分别对应连接到PIC18F2580的第14、22~25、10、11、13、12、27引脚;微控制器模块U2与CAN收发器模块U3仅有2对引脚相连,即PIC18F2580的第20、21引脚对应连接到SN65HVD232的第1、4引脚。J8是传感信号连接器,实现模块U4的功能,其中J8的第1引脚连接到PIC18F2580的第28引脚。J6为接入电路的电源连接器,J7为CAN总线一对导线的连接器。E1为无线收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