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118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03 CN 203971189 U (21)申请号 201420152177.9 (22)申请日 2014.04.01 A61M 39/02(2006.01) A61M 5/44(2006.01) A61M 5/168(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松陵镇公园路 169 号吴江第一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马庆颖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11239 代理人 王雅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5。
2、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 管, 包括延长管, 连接输液接头和四通管, 所述四 通管包括混合部和加热部, 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 延长管和混合部之间 ; 所述加热部的内壁设置有 加热元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药物液体从四通管 的三个第一类管口流入后, 对应的流速会在第一 类管口外壁上的显示器上显示, 便于医护人员根 据实际情况简单明了地控制速度。当若干种药物 汇聚到混合部后, 混合部中的搅拌装置就会开始 工作, 以自身的转动带动液体的混合, 从而能够较 为均匀的将多种药液混合, 然后药液会在流经加 热部的时候被加热, 再通过延长管流入到静脉中, 大大地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手臂因为液体。
3、温度低导 致的冰冷现象。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971189 U CN 203971189 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包括延长管, 分别位于所述延长管两端的连接输液接头 和四通管, 所述四通管包括三个第一类管口和与所述延长管连接的第二类管口,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四通管包括混合部和加热部, 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延长管和混合部之间 ; 所述混 合部包括所述四通管的三个第一类管口和搅拌装置 ;。
4、 所述加热部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元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三个所述第一类管 口内壁均设置有流量检测元件, 三个所述第一类管口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搅拌装置为圆 柱形, 所述搅拌装置的侧面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扇叶。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类管口外 壁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二类管口与延长管通过固定件螺纹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任意一个所述第一 类管口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5、。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延长管中部还 设置有固定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 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加热部上设置有电源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971189 U 2 1/3 页 3 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延长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四通管的新型静脉延长管。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代医疗活动中, 静脉延长管的使用极为广泛, 目前使用的静脉延长管一般为 三通管或者四通管的, 由于同时会有多种药物的注射, 往往延长管中的药物都不是均匀分 布的, 。
6、而且目前使用的延长管的速率大部分都是依靠肉眼观察, 从而对输液装置进行调控 的, 有时候因为实际的药物输入配比跟理论上有点差距, 就会稍稍影响药物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四通管可以适当充 分混合药物的静脉延长管。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包括延长管, 分别位于所述延长管两端的连接输液接 头和四通管, 所述四通管包括三个第一类管口和与所述延长管连接的第二类管口,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四通管包括混合部和加热部, 所述加热部位于所述延长管和混合部之间 ; 所。
7、述 混合部包括所述四通管的三个第一类管口和搅拌装置 ; 所述加热部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元 件。 0006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三个所述第一类管口内壁均设置 有流量检测元件, 三个所述第一类管口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器。 0007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搅拌装置为圆柱形, 所述搅拌 装置的侧面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扇叶。 0008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类管口外壁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二类管口与延长管通过固定件螺纹连接。 0009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类管口的内壁 设置有螺纹。。
8、 0010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延长管中部还设置有固定带。 0011 前述的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热部上设置有电源线。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 药物液体从四通管的三个第一类管口流入后, 对应 的流速会在第一类管口外壁上的显示器上显示, 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简单明了地控 制速度。 当若干种药物汇聚到混合部后, 混合部中的搅拌装置就会开始工作, 以自身的转动 带动液体的混合, 从而能够较为均匀的将多种药液混合, 然后药液会在流经加热部的时候 被加热, 再通过延长管流入到静脉中, 大大地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手臂因为液体温度低导。
9、致 的冰冷现象。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3971189 U 3 2/3 页 4 001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是延长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3 是本四通管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 0017 1- 延长管, 201- 卡位条, 202- 固定带, 3- 搅拌装置, 4- 加热部, 501、 502、 503- 第一 类管口, 504- 第二类管口, 6- 显示器, 7-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19 一种新型四通静脉延长管, 包。
10、括延长管 1, 分别位于延长管 1 两端的连接输液接头 和四通管, 四通管包括三个第一类管口和与延长管 1 连接的第二类管口 504。 0020 四通管包括混合部和加热部 4, 加热部 4 位于延长管 1 和混合部之间。 0021 三个第一类管口内壁均设置有流量检测元件, 用于检测流入每个第一类管口的药 物流量。三个第一类管口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器 6, 可以显示出对应的药物流速, 便于医护人 员根据实际情况简单明了地控制速度, 不至于因为某些药物的输液速度相对过快而对人体 造成不适。 0022 混合部包括四通管的三个第一类管口和搅拌装置 3。搅拌装置 3 为圆柱形, 其侧 面还可以设置有均匀分布。
11、的扇叶。这样当若干种药物汇聚到混合部后, 混合部中的搅拌装 置 3 就会开始工作, 以自身的转动带动液体的混合, 从而能够较为均匀的将多种药液混合, 避免了输液时某一侧的某种药剂量过多从而导致的人体不适。 0023 加热部 4 的内壁设置有加热元件, 加热元件采用电热丝。药液在流经加热部 4 的 时候会被加热, 再通过延长管流入到静脉中, 大大地减少了输液过程中手臂因为液体温度 低导致的冰冷现象。由于药液不会在加热部 4 内部逗留过久, 因此加热部 4 也只是对药液 进行一个初步加热, 不用担心加热过高从而使得药液发生质变的问题。 0024 加热部 4 上设置有电源线, 电源线与加热部 4 和。
12、搅拌装置 3 相连, 为加热部 4 和搅 拌装置 3 提供动力, 当然, 搅拌装置 3 也可以不使用电力作为动力, 而是仅仅依靠输液的流 动带动自身的旋转。 0025 第二类管口 504 外壁设置有螺纹, 第二类管口 504 与延长管 1 通过固定件 7 螺纹 连接。有时候根据实际情况, 可能选择的延长管 1 的口径不一样, 这时候现有的四通管或者 三通管就无法满足这种多变的情况。在这里, 固定件 7 与第二类管口 504 连接的一端是固 定的大小, 固定件7与延长管1相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可以有若干种选择, 这样就可以根据实 际的延长管 1 的口径, 选择合适的固定件 7 即可, 从而可用性更强。
13、。 0026 任意一个第一类管口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虽然目前一次性输液的液体种类一般不 会多余三种, 但是不免还是有超过三种的情况产生, 这样为了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可以第一 类管口上再介入一个四通管。第二类管口 504 外壁设置有螺纹, 生产的时候注意好第一类 管口和第二类管口 504 的尺寸大小, 就刚好可以使得第二类管口 504 与第一类管口螺纹连 接。 0027 延长管 1 中部还设置有固定带 202,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易的固定, 以防延长 管 1 晃动从而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中, 在延长管 1 上设置有卡位条 201, 卡位条 201 说 明 书 CN 203971189 。
14、U 4 3/3 页 5 与固定带 202 固定连接, 卡位条 201 可以在延长管 1 上滑动, 从而使得固定带 202 可以根据 不同的情况调节位置, 从而对延长管 1 进行固定。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 所获得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3971189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71189 U 6 2/3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71189 U 7 3/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97118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