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固定器.pdf

上传人:磨** 文档编号:8545628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059486.5

申请日:

20170118

公开号:

CN206852876U

公开日:

20180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52,A61M5/14

主分类号:

A61M5/52,A61M5/14

申请人:

刘凌华

发明人:

刘凌华,张粉利,张秋丽,高京华

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优先权:

CN201720059486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宏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输液固定器,包括固定套袋、盖带、固定指环、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固定插板、杀菌灯、开关、蓄电池,该输液固定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便捷,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对患者手部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其降低患者手部出现的位移及晃动,此外通过简单的操作,能够实现对该装置的清洗以及消毒,从而避免不同人群之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最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袋、盖带、固定指环、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固定插板、杀菌灯、开关、蓄电池,所述的盖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所述的盖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指环位于固定套袋前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指环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顶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底部,所述的第二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插板位于固定套袋内部,所述的固定插板与固定套袋活动相连,所述的杀菌灯位于固定插板前端左侧,所述的杀菌灯与固定插板胶水相连,所述的开关位于固定插板前端右侧,所述的开关与固定插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蓄电池位于固定插板内部右侧,所述的蓄电池与固定插板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袋左侧顶部还设有挂绳,所述的挂绳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袋后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带后端还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盖带缝合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带后端还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第一固定带缝合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带前端还设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第二固定带缝合相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输液固定器。

背景技术

输液是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为保证患者输液顺利进行,除具备好穿刺技术,做到一针穿刺成功外,输液部位的固定也尤为重要。

手背是静脉输液较为常用的部位。传统的手部固定方法是静脉穿刺成功后先用夹板或空药物纸盒垫于患者掌部,再以多条胶布缠绕固定,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手掌必须长时间放平、伸直,这样才能借助夹板或纸盒的硬度起到固定作用,由于该固定方法一方面使患者手部过度疲劳,手指关节僵直,拔针后留有大片胶布痕迹;另一方面是固定不牢靠,患者出汗后胶布失去黏性导致固定器具移位,针头脱出或针头穿破血管壁导致穿刺局部药液外渗、肿胀,重新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输液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输液固定器,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手部固定方式,费时费力,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输液固定器,包括固定套袋、盖带、固定指环、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固定插板、杀菌灯、开关、蓄电池,所述的盖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所述的盖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指环位于固定套袋前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指环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顶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底部,所述的第二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插板位于固定套袋内部,所述的固定插板与固定套袋活动相连,所述的杀菌灯位于固定插板前端左侧,所述的杀菌灯与固定插板胶水相连,所述的开关位于固定插板前端右侧,所述的开关与固定插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蓄电池位于固定插板内部右侧,所述的蓄电池与固定插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袋左侧顶部还设有挂绳,所述的挂绳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套袋后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带后端还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盖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固定带后端还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第一固定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固定带前端还设有第四魔术贴,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第二固定带缝合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输液固定器,使用前,医护人员首先将固定插板从固定套袋左侧插入,再将盖带向后折叠,使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粘贴,即通过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使盖带与固定套袋相连,即实现对固定插板的限位,防止其脱离固定套袋,输液时,患者先将手掌平放贴合至固定套袋表面,再将单个手指插入固定指环,然后,医护人员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相互贴合,即使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粘贴,即通过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实现了对患者手腕部位的有效固定,即使患者手部与该装置相连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对患者进行穿刺输液,此时因患者整个手部与该装置相连固定,即通过该装置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部的位移和晃动,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同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按压固定套袋右侧表面,使开关打开,即通过开关打开的作用,使杀菌灯亮起,即杀菌灯对固定套袋进行照射杀菌,提高了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固定插板从固定套袋内抽出,再单独将固定套袋进行方便的清洗以及消毒,从而避免不同人群之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该输液固定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便捷,通过使用该装置,能够对患者手部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其降低患者手部出现的位移及晃动,此外通过简单的操作,能够实现对该装置的清洗以及消毒,从而避免不同人群之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最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同时,挂绳是为了便于该装置进行挂置,蓄电池是为了给杀菌灯提供能量供应,因蓄电池与杀菌灯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附图说明

图1是输液固定器的主视图;

图2是输液固定器的A向剖视图;

图3是固定插板主视图。

固定套袋1、盖带2、固定指环3、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固定插板6、杀菌灯7、开关8、蓄电池9、挂绳101、第一魔术贴102、第二魔术贴201、第三魔术贴401、第四魔术贴5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输液固定器,包括固定套袋1、盖带2、固定指环3、第一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固定插板6、杀菌灯7、开关8、蓄电池9,所述的盖带2位于固定套袋1左侧,所述的盖带2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指环3位于固定套袋1前端右侧,所述的固定指环3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带4位于固定套袋1左侧顶部,所述的第一固定带4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带5位于固定套袋1左侧底部,所述的第二固定带5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插板6位于固定套袋1内部,所述的固定插板6与固定套袋1活动相连,所述的杀菌灯7位于固定插板6前端左侧,所述的杀菌灯7与固定插板6胶水相连,所述的开关8位于固定插板6前端右侧,所述的开关8与固定插板6螺纹相连,所述的蓄电池9位于固定插板6内部右侧,所述的蓄电池9与固定插板6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袋1左侧顶部还设有挂绳101,所述的挂绳101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袋1后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102,所述的第一魔术贴102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所述的盖带2后端还设有第二魔术贴201,所述的第二魔术贴201与盖带2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带4后端还设有第三魔术贴401,所述的第三魔术贴401与第一固定带4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带5前端还设有第四魔术贴501,所述的第四魔术贴501与第二固定带5缝合相连。

该输液固定器,使用前,医护人员首先将固定插板6从固定套袋1左侧插入,再将盖带2向后折叠,使第二魔术贴201与第一魔术贴102粘贴,即通过第二魔术贴201与第一魔术贴102相互粘贴的作用,使盖带2与固定套袋1相连,即实现对固定插板6的限位,防止其脱离固定套袋1,输液时,患者先将手掌平放贴合至固定套袋1表面,再将单个手指插入固定指环3,然后,医护人员将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相互贴合,即使第三魔术贴401与第四魔术贴501粘贴,即通过第三魔术贴401与第四魔术贴501相互粘贴的作用,实现了对患者手腕部位的有效固定,即使患者手部与该装置相连固定,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对患者进行穿刺输液,此时因患者整个手部与该装置相连固定,即通过该装置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部的位移和晃动,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按压固定套袋1右侧表面,使开关8打开,即通过开关8打开的作用,使杀菌灯7亮起,即杀菌灯7对固定套袋1进行照射杀菌,提高了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将固定插板6从固定套袋1内抽出,再单独将固定套袋1进行方便的清洗以及消毒,从而避免不同人群之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同时,挂绳101是为了便于该装置进行挂置,蓄电池9是为了给杀菌灯7提供能量供应,因蓄电池9与杀菌灯7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输液固定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输液固定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输液固定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液固定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固定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059486.5 (22)申请日 2017.01.18 (73)专利权人 刘凌华 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72)发明人 刘凌华张粉利张秋丽高京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李宏伟 (51)Int.Cl. A61M 5/52(2006.01) A61M 5/1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输液固定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输液固定器, 包括固定套 袋、 盖带、 固。

2、定指环、 第一固定带、 第二固定带、 固 定插板、 杀菌灯、 开关、 蓄电池, 该输液固定器, 结 构巧妙、 功能强大、 操作便捷, 通过使用该装置, 能够对患者手部进行有效的固定, 使其降低患者 手部出现的位移及晃动, 此外通过简单的操作, 能够实现对该装置的清洗以及消毒, 从而避免不 同人群之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 最终极大的提 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852876 U 2018.01.09 CN 206852876 U 1.输液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袋、 盖带、 固定指环、 第一固定带、 第二固定带、 固定插板、 杀菌灯、 开关、。

3、 蓄电池, 所述的盖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 所述的盖带与固定套袋缝 合相连, 所述的固定指环位于固定套袋前端右侧, 所述的固定指环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所 述的第一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顶部, 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所述的 第二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底部, 所述的第二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所述的固定 插板位于固定套袋内部, 所述的固定插板与固定套袋活动相连, 所述的杀菌灯位于固定插 板前端左侧, 所述的杀菌灯与固定插板胶水相连, 所述的开关位于固定插板前端右侧, 所述 的开关与固定插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蓄电池位于固定插板内部右侧, 所述的蓄电池与固定 插板螺纹相连。 2.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袋左侧顶部还设有挂绳, 所述的挂绳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套袋后端左侧还设有第一 魔术贴, 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带后端还设有第二魔术贴, 所 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盖带缝合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带后端还设有第三魔 术贴, 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第一固定带缝合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固定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带前端还设有第四魔 术贴, 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第二固定带缝合。

5、相连。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6852876 U 2 输液固定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输液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 输液是能迅速达到治疗目的的给药途径, 为保证患者输液顺利进行, 除具备好穿 刺技术, 做到一针穿刺成功外, 输液部位的固定也尤为重要。 0003 手背是静脉输液较为常用的部位。 传统的手部固定方法是静脉穿刺成功后先用夹 板或空药物纸盒垫于患者掌部, 再以多条胶布缠绕固定,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手掌必须长时 间放平、 伸直, 这样才能借助夹板或纸盒的硬度起到固定作用, 由于该固定方法一方面使患 者手部过度疲劳, 手指关节僵直, 。

6、拔针后留有大片胶布痕迹; 另一方面是固定不牢靠, 患者 出汗后胶布失去黏性导致固定器具移位, 针头脱出或针头穿破血管壁导致穿刺局部药液外 渗、 肿胀, 重新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鉴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设计输液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输液固定器, 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手部 固定方式, 费时费力, 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输液固定器, 包括固定套袋、 盖 带、 固定指环、 第一固定带、 第二固定带、 固定插板、 杀菌灯、 开关、 蓄电池, 所述的盖带位于 固定套袋左侧, 所述的盖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

7、连, 所述的固定指环位于固定套袋前端右侧, 所述的固定指环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顶部, 所述的 第一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二固定带位于固定套袋左侧底部, 所述的第二 固定带与固定套袋缝合相连, 所述的固定插板位于固定套袋内部, 所述的固定插板与固定 套袋活动相连, 所述的杀菌灯位于固定插板前端左侧, 所述的杀菌灯与固定插板胶水相连, 所述的开关位于固定插板前端右侧, 所述的开关与固定插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蓄电池位于 固定插板内部右侧, 所述的蓄电池与固定插板螺纹相连。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固定套袋左侧顶部还设有挂绳, 所述的挂绳与固定套袋缝合。

8、相连。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固定套袋后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 所述的第一魔术贴与固定 套袋缝合相连。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盖带后端还设有第二魔术贴, 所述的第二魔术贴与盖带缝合相连。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第一固定带后端还设有第三魔术贴, 所述的第三魔术贴与第一固 定带缝合相连。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第二固定带前端还设有第四魔术贴, 所述的第四魔术贴与第二固 定带缝合相连。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输液固定器, 使用前, 医护人员首先将固定插板从固定套袋左 侧插入, 再将盖带向后折叠, 使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粘贴, 即通过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 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

9、 使盖带与固定套袋相连, 即实现对固定插板的限位, 防止其脱离固定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6852876 U 3 套袋, 输液时, 患者先将手掌平放贴合至固定套袋表面, 再将单个手指插入固定指环, 然后, 医护人员将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相互贴合, 即使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粘贴, 即通 过第三魔术贴与第四魔术贴相互粘贴的作用, 实现了对患者手腕部位的有效固定, 即使患 者手部与该装置相连固定, 然后, 医护人员便可对患者进行穿刺输液, 此时因患者整个手部 与该装置相连固定, 即通过该装置的作用, 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部的位移和晃动, 从而极 大的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全性, 同时, 。

10、可根据需要, 通过按压固定套袋右侧表面, 使开关打 开, 即通过开关打开的作用, 使杀菌灯亮起, 即杀菌灯对固定套袋进行照射杀菌, 提高了患 者使用的安全性, 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 医护人员可将固定插板从固定套袋内抽出, 再单独 将固定套袋进行方便的清洗以及消毒, 从而避免不同人群之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 该输 液固定器, 结构巧妙、 功能强大、 操作便捷, 通过使用该装置, 能够对患者手部进行有效的固 定, 使其降低患者手部出现的位移及晃动, 此外通过简单的操作, 能够实现对该装置的清洗 以及消毒, 从而避免不同人群之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 最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输液的安 全性, 同时, 挂绳。

11、是为了便于该装置进行挂置, 蓄电池是为了给杀菌灯提供能量供应, 因蓄 电池与杀菌灯为导线相连, 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输液固定器的主视图; 0013 图2是输液固定器的A向剖视图; 0014 图3是固定插板主视图。 0015 固定套袋1、 盖带2、 固定指环3、 第一固定带4、 第二固定带5、 固定插板6、 杀菌灯7、 开关8、 蓄电池9、 挂绳101、 第一魔术贴102、 第二魔术贴201、 第三魔术贴401、 第四魔术贴 501。 001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在下文中, 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 以便提供对构成所。

12、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 彻理解, 然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 在其他情况下, 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18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输液固定器, 包括固定套袋1、 盖带2、 固定指环3、 第一固定带 4、 第二固定带5、 固定插板6、 杀菌灯7、 开关8、 蓄电池9, 所述的盖带2位于固定套袋1左侧, 所 述的盖带2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 所述的固定指环3位于固定套袋1前端右侧, 所述的固定 指环3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固定带4位于固定套袋1左侧顶部, 所述的第一固 定带4与固。

13、定套袋1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二固定带5位于固定套袋1左侧底部, 所述的第二固 定带5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 所述的固定插板6位于固定套袋1内部, 所述的固定插板6与固 定套袋1活动相连, 所述的杀菌灯7位于固定插板6前端左侧, 所述的杀菌灯7与固定插板6胶 水相连, 所述的开关8位于固定插板6前端右侧, 所述的开关8与固定插板6螺纹相连, 所述的 蓄电池9位于固定插板6内部右侧, 所述的蓄电池9与固定插板6螺纹相连, 所述的固定套袋1 左侧顶部还设有挂绳101, 所述的挂绳101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连, 所述的固定套袋1后端左 侧还设有第一魔术贴102, 所述的第一魔术贴102与固定套袋1缝合相。

14、连, 所述的盖带2后端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6852876 U 4 还设有第二魔术贴201, 所述的第二魔术贴201与盖带2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一固定带4后端 还设有第三魔术贴401, 所述的第三魔术贴401与第一固定带4缝合相连, 所述的第二固定带 5前端还设有第四魔术贴501, 所述的第四魔术贴501与第二固定带5缝合相连。 0019 该输液固定器, 使用前, 医护人员首先将固定插板6从固定套袋1左侧插入, 再将盖 带2向后折叠, 使第二魔术贴201与第一魔术贴102粘贴, 即通过第二魔术贴201与第一魔术 贴102相互粘贴的作用, 使盖带2与固定套袋1相连, 即实现对固定插。

15、板6的限位, 防止其脱离 固定套袋1, 输液时, 患者先将手掌平放贴合至固定套袋1表面, 再将单个手指插入固定指环 3, 然后, 医护人员将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相互贴合, 即使第三魔术贴401与第四魔术 贴501粘贴, 即通过第三魔术贴401与第四魔术贴501相互粘贴的作用, 实现了对患者手腕部 位的有效固定, 即使患者手部与该装置相连固定, 然后, 医护人员便可对患者进行穿刺输 液, 此时因患者整个手部与该装置相连固定, 即通过该装置的作用, 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手 部的位移和晃动,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同时, 可根据需要, 通过按压固定套袋1 右侧表面, 使开关8打开, 即。

16、通过开关8打开的作用, 使杀菌灯7亮起, 即杀菌灯7对固定套袋1 进行照射杀菌, 提高了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 医护人员可将固定插板6 从固定套袋1内抽出, 再单独将固定套袋1进行方便的清洗以及消毒, 从而避免不同人群之 间使用而发生交叉感染, 同时, 挂绳101是为了便于该装置进行挂置, 蓄电池9是为了给杀菌 灯7提供能量供应, 因蓄电池9与杀菌灯7为导线相连, 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 0020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 发, 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6852876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6 CN 206852876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7 CN 206852876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