襻式胆汁外引流管.pdf

上传人:周** 文档编号:854562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2193.6

申请日:

20150511

公开号:

CN104784804B

公开日:

201801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00

主分类号:

A61M25/00

申请人:

大连大学

发明人:

张诚,杨玉龙,吴萍,马跃峰

地址:

116622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学府大街10号

优先权:

CN201510242193A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赵淑梅;李洪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弹性襻管Ⅰ和弹性襻管Ⅱ,所述弹性襻管Ⅰ和所述弹性襻管Ⅱ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所述弹性襻管Ⅰ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工作状态下,拉紧所述线,使得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本发明在收紧线时增加了弹性襻管Ⅰ对胆管壁的张力,降低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滑脱的概率;收紧线后,弹性襻管Ⅱ的头部进入通孔内,对胆管壁无损伤;在拔出引流管的过程中,对胆管粘膜、十二指肠乳头、胃肠道粘膜及咽喉部粘膜均无刺激,不会引起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拔管过程中,患者的不是反映亦将大大降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弹性襻管Ⅰ和弹性襻管Ⅱ,所述弹性襻管Ⅰ和所述弹性襻管Ⅱ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所述弹性襻管Ⅰ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所述弹性襻管Ⅱ上设有线连接点,所述弹性襻管Ⅰ的侧壁上设有线孔,所述线连接点和所述线孔均位于所述平面内,所述线连接点上设有线,所述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孔进入到所述弹性襻管Ⅰ内,所述直管和所述弹性襻管Ⅰ和所述弹性襻管Ⅱ上均设有侧孔;所述线孔位于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直管的一侧,所述线连接点位于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外沿;工作状态下,拉紧所述线,使得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具有圆弧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汁外引流管,具体地说是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背景技术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目前十二指肠镜技术(ERCP)已然成为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损伤、胆管狭窄、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等。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恢复快等优点。其直视下观察,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同时进行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炎、乳头狭窄、乳头旁憩室、十二指肠乳头过长、胆胰合流异常等。

内镜鼻胆管引流是ERCP操作中的一种常规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急性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漏等疾病的治疗;术后留置鼻胆管能充分引流胆汁,降低胆道压力,具有降低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概率,同时能观察胆汁性状及流出情况,对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迟发性胆道出血等,可经鼻胆引流管注入敏感性抗生素或止血药,临床效果显著。

临床应用的鼻胆引流管的头端能自行盘踞于胆管内,但是引流管的头端对胆管粘膜的刺激可导致局部粘膜反应性增生;拔管过程中,引流管头端可引起胆管及肠道粘膜的损伤,甚至能诱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引流管对咽喉部的刺激,往往导致患者严重的恶心,甚至呕吐症状。由于鼻胆管依靠自身张力,盘踞于胆管内,由于缺乏支撑力,流管可自行发生脱出。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会对胆管和肠道粘膜造成刺激并引起并发症以及支撑力不够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弹性襻管Ⅰ和弹性襻管Ⅱ,所述弹性襻管Ⅰ和所述弹性襻管Ⅱ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所述弹性襻管Ⅰ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即所述通孔以所述平面为对称面左右对称,所述弹性襻管Ⅱ上设有线连接点,所述弹性襻管Ⅰ的侧壁上设有线孔,所述线连接点和所述线孔均位于所述平面内,所述线连接点上设有线,所述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孔进入到所述弹性襻管Ⅰ内,所述直管和所述弹性襻管Ⅰ和所述弹性襻管Ⅱ上均设有侧孔,

工作状态下,拉紧所述线,使得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由于所述弹性襻管Ⅱ具有向所述弹性襻管Ⅰ弯曲的趋势,并且所述线孔位于所述通孔附近,因此拉紧所述线很容易使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形成一个闭合襻,同时,所述弹性襻管Ⅰ形成一个半闭合襻,通过所述闭合襻和所述半闭合襻使得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与工作位置更好的固定。

所述线孔位于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直管的一侧,所述线连接点位于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外沿。

所述外沿和内沿是根据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弯曲结构命名的,即位于所述弹性襻管Ⅱ的轴线所围空间内的为所述内沿,位于所述弹性襻管Ⅱ的轴线所围空间外的为所述外沿。

所述弹性襻管Ⅱ的头部具有圆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收紧线时增加了弹性襻管Ⅰ对胆管壁的张力,降低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滑脱的概率;收紧线后,弹性襻管Ⅱ的头部进入通孔内,对胆管壁无损伤;在拔出引流管的过程中,对胆管粘膜、十二指肠乳头、胃肠道粘膜及咽喉部粘膜均无刺激,不会引起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拔管过程中,患者的不是反映亦将大大降低。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内镜治疗胆胰疾病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线未拉紧时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插入导丝时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线拉紧时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1,弹性襻管Ⅰ2和弹性襻管Ⅱ3,所述弹性襻管Ⅰ2和所述弹性襻管Ⅱ3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所述弹性襻管Ⅰ2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头部的通孔4,所述通孔4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即所述通孔4以所述平面为对称面左右对称,所述弹性襻管Ⅱ3上设有线连接点5,所述弹性襻管Ⅰ2的侧壁上设有线孔6,所述线连接点5和所述线孔6均位于所述平面内,所述线连接点5上设有线7,所述线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孔6进入到所述弹性襻管Ⅰ2内,所述直管1和所述弹性襻管Ⅰ2和所述弹性襻管Ⅱ3上均设有侧孔8,

所述线孔6位于所述通孔4的靠近所述直管1的一侧,所述线连接点5位于所述弹性襻管Ⅱ2的外沿9。

所述外沿9和内沿10是根据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弯曲结构命名的,即位于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轴线所围空间内的为所述内沿10,位于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轴线所围空间外的为所述外沿9。

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头部具有圆弧面11,所述圆弧面11上设有用于导丝12穿过的孔13。

所述弹性襻管Ⅰ2的管径逐渐减小,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管径逐渐减小。

将所述导丝12插入到工作位置,将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套接在所述导丝12上并推送至工作位置,所述导丝12依次经过所述弹性襻管Ⅱ3、所述弹性襻管Ⅰ2和所述直管1,此时的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如图2所示,之后将所述导丝12从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撤回,此时的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如图1所示,拉紧所述线7,使得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4内,如图3所示,

由于所述弹性襻管Ⅱ3具有向所述弹性襻管Ⅰ2弯曲的趋势,并且所述线孔6位于所述通孔4附近,所述线孔6与所述通孔4之间的距离为1-2mm,因此拉紧所述线7很容易使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4内,形成一个闭合襻,同时,所述弹性襻管Ⅰ2形成一个半闭合襻,通过所述闭合襻和所述半闭合襻使得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与工作位置更好的固定,所述闭合襻的外径为3-5mm,所述半闭合襻的外径为10~15mm,所述线7的材质为蚕丝线,所述直管1,所述弹性襻管Ⅰ2和所述弹性襻管Ⅱ3的材质均为聚乙烯,所述直管1的直径为7Fr或8.5Fr。

取出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时,松开所述线7,通过外拉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所述半闭合襻逐步打开,从而使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与工作位置分开,从而将其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襻式胆汁外引流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襻式胆汁外引流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襻式胆汁外引流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襻式胆汁外引流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襻式胆汁外引流管.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242193.6 (22)申请日 2015.05.1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78480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7.22 (73)专利权人 大连大学 地址 116622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学府 大街10号 (72)发明人 张诚杨玉龙吴萍马跃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212 代理人 赵淑梅李洪福 (51)Int.Cl. A61M 25/00(2006.01) 审查员 马颖颖 (54)发。

2、明名称 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包括 依次相连的直管, 弹性襻管 和弹性襻管, 所述 弹性襻管 和所述弹性襻管整体呈阿基米德曲 线状, 所述弹性襻管 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弹 性襻管的头部的通孔,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阿基 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 工作状态下, 拉紧所述线, 使得所述弹性襻管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 本 发明在收紧线时增加了弹性襻管 对胆管壁的张 力, 降低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滑脱的概率; 收紧线 后, 弹性襻管的头部进入通孔内, 对胆管壁无 损伤; 在拔出引流管的过程中, 对胆管粘膜、 十二 指肠乳头、 胃肠道粘膜及咽喉部粘膜均无刺激, 不会引起。

3、急性胆管炎、 急性胰腺、 上消化道出血 等并发症; 拔管过程中, 患者的不是反映亦将大 大降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4784804 B 2018.01.09 CN 104784804 B 1.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 弹性襻管 和弹性襻管 , 所述弹性襻管 和所述弹性襻管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 所述弹性襻管 的侧壁上设 有容纳所述弹性襻管的头部的通孔,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 所述 弹性襻管上设有线连接点, 所述弹性襻管 的侧壁上设有线孔, 所述线连接点和所述线孔 均位于所述平面内, 所述线连接点上设有线, 所述。

4、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孔进入到所述弹 性襻管 内, 所述直管和所述弹性襻管 和所述弹性襻管上均设有侧孔; 所述线孔位于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直管的一侧, 所述线连接点位于所述弹性襻管的 外沿; 工作状态下, 拉紧所述线, 使得所述弹性襻管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襻管的头部具有 圆弧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4784804 B 2 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胆汁外引流管, 具体地说是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附件的不断完善, 目前十二指肠镜技术(ER。

5、CP)已然 成为治疗肝胆胰疾病的重要措施, 包括胆总管结石、 胆管损伤、 胆管狭窄、 肝移植术后胆道 并发症等。 该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创伤小、 安全系数高、 恢复快等优点。 其直视下 观察, 能发觉常规肝胆脾胰CT、 超声以及磁共振等检查所不能发现的肝胆胰疾病, 同时进行 治疗, 如十二指肠乳头炎、 乳头狭窄、 乳头旁憩室、 十二指肠乳头过长、 胆胰合流异常等。 0003 内镜鼻胆管引流是ERCP操作中的一种常规技术, 可直接应用于梗阻性黄疸、 急性 性化脓性胆管炎、 胆漏等疾病的治疗; 术后留置鼻胆管能充分引流胆汁, 降低胆道压力, 具 有降低术后胰腺炎及胆管炎的概率, 同时能观。

6、察胆汁性状及流出情况, 对于急性化脓性胆 管炎、 迟发性胆道出血等, 可经鼻胆引流管注入敏感性抗生素或止血药, 临床效果显著。 0004 临床应用的鼻胆引流管的头端能自行盘踞于胆管内, 但是引流管的头端对胆管粘 膜的刺激可导致局部粘膜反应性增生; 拔管过程中, 引流管头端可引起胆管及肠道粘膜的 损伤, 甚至能诱发急性胆管炎、 急性胰腺炎、 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引流管对咽喉部的刺 激, 往往导致患者严重的恶心, 甚至呕吐症状。 由于鼻胆管依靠自身张力, 盘踞于胆管内, 由 于缺乏支撑力, 流管可自行发生脱出。 发明内容 0005 根据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会对胆管和肠道粘膜造成刺激并引起并发症以。

7、及支撑 力不够等技术问题, 而提供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0006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7 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 弹性襻管 和弹性襻管, 所述弹 性襻管 和所述弹性襻管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 所述弹性襻管 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 弹性襻管的头部的通孔, 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在平面内, 即所述通孔以所 述平面为对称面左右对称, 所述弹性襻管上设有线连接点, 所述弹性襻管 的侧壁上设有 线孔, 所述线连接点和所述线孔均位于所述平面内, 所述线连接点上设有线, 所述线的另一 端穿过所述线孔进入到所述弹性襻管 内, 所述直管和所述弹性襻管 和所述弹性襻管上。

8、 均设有侧孔, 0008 工作状态下, 拉紧所述线, 使得所述弹性襻管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 由于所述 弹性襻管具有向所述弹性襻管 弯曲的趋势, 并且所述线孔位于所述通孔附近, 因此拉紧 所述线很容易使所述弹性襻管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内, 形成一个闭合襻, 同时, 所述弹性 襻管 形成一个半闭合襻, 通过所述闭合襻和所述半闭合襻使得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与 工作位置更好的固定。 0009 所述线孔位于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直管的一侧, 所述线连接点位于所述弹性襻管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4784804 B 3 的外沿。 0010 所述外沿和内沿是根据所述弹性襻管的弯曲结构命名的, 即位于所。

9、述弹性襻管 的轴线所围空间内的为所述内沿, 位于所述弹性襻管的轴线所围空间外的为所述外 沿。 0011 所述弹性襻管的头部具有圆弧面。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在收紧线时增加了弹性襻管 对胆管壁的张力, 降低襻式 胆汁外引流管滑脱的概率; 收紧线后, 弹性襻管的头部进入通孔内, 对胆管壁无损伤; 在 拔出引流管的过程中, 对胆管粘膜、 十二指肠乳头、 胃肠道粘膜及咽喉部粘膜均无刺激, 不 会引起急性胆管炎、 急性胰腺、 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拔管过程中, 患者的不是反映亦将 大大降低。 0013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内镜治疗胆胰疾病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

10、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线未拉紧时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插入导丝时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线拉紧时的襻式胆汁外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图3所示, 一种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包括依次相连的直管1, 弹性襻管 2和弹 性襻管3, 所述弹性襻管 2和所述弹性襻管3整体呈阿基米德曲线状, 所述弹性襻管 2 的侧壁上设有容纳所述弹性襻管3的头部的通孔4, 所述通孔4位于所述阿基米德曲线所 在平面内, 即所述通孔4以所述平。

11、面为对称面左右对称, 所述弹性襻管3上设有线连接点 5, 所述弹性襻管 2的侧壁上设有线孔6, 所述线连接点5和所述线孔6均位于所述平面内, 所 述线连接点5上设有线7, 所述线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孔6进入到所述弹性襻管 2内, 所述 直管1和所述弹性襻管 2和所述弹性襻管3上均设有侧孔8, 0019 所述线孔6位于所述通孔4的靠近所述直管1的一侧, 所述线连接点5位于所述弹性 襻管2的外沿9。 0020 所述外沿9和内沿10是根据所述弹性襻管3的弯曲结构命名的, 即位于所述弹性 襻管3的轴线所围空间内的为所述内沿10, 位于所述弹性襻管3的轴线所围空间外的为 所述外沿9。 0021 所述弹性。

12、襻管3的头部具有圆弧面11, 所述圆弧面11上设有用于导丝12穿过的 孔13。 0022 所述弹性襻管 2的管径逐渐减小, 所述弹性襻管3的管径逐渐减小。 0023 将所述导丝12插入到工作位置, 将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套接在所述导丝12上并 推送至工作位置, 所述导丝12依次经过所述弹性襻管3、 所述弹性襻管 2和所述直管1, 此 时的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如图2所示, 之后将所述导丝12从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撤回, 此时的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如图1所示, 拉紧所述线7, 使得所述弹性襻管3的头部进入 所述通孔4内, 如图3所示,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4784804 B 4 00。

13、24 由于所述弹性襻管3具有向所述弹性襻管 2弯曲的趋势, 并且所述线孔6位于所 述通孔4附近, 所述线孔6与所述通孔4之间的距离为1-2mm, 因此拉紧所述线7很容易使所述 弹性襻管3的头部进入所述通孔4内, 形成一个闭合襻, 同时, 所述弹性襻管 2形成一个半 闭合襻, 通过所述闭合襻和所述半闭合襻使得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与工作位置更好的固 定, 所述闭合襻的外径为3-5mm, 所述半闭合襻的外径为1015mm, 所述线7的材质为蚕丝 线, 所述直管1, 所述弹性襻管 2和所述弹性襻管3的材质均为聚乙烯, 所述直管1的直径 为7Fr或8.5Fr。 0025 取出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时, 松。

14、开所述线7, 通过外拉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 所述半闭合襻逐步打开, 从而使所述襻式胆汁外引流管与工作位置分开, 从而将其取出。 002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4784804 B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104784804 B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104784804 B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104784804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