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管固定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02818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27 CN 103028184 B (21)申请号 201210367651.5 (22)申请日 2012.09.28 2011-213481 2011.09.28 JP A61M 25/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泰科保健集团有限合伙公司 地址 美国马萨诸塞州 (72)发明人 牧野正典 古池和广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董敏 WO 2004/026161 A2,2004.04.01, 附图 6-9,23、 说明书第6页第24-34行,第。
2、7页第1-33 行 , 第 8 页第 1-21 行 . JP 特开 2003-62083 A,2003.03.04, 全文 . GB 2333234 A,1999.07.21, 全文 . EP 1048320 B1,2005.08.10,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导管固定装置 (57) 摘要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管状导管 (1) 固定到患者 皮肤上的固定器 (11) 。导管固定器 (11) 设有板状 固定器主体 (21) 、 与固定器主体分开构造的固定 构件 (41) 、 以及枢转连接轴 (45) 。板状固定本体 (21) 包括保持部分 (22) 以及一对翼状件 (23a 和 23b) , 。
3、在保持部分中形成有导管保持沟槽 (25) 。 枢转连接轴 (45)既使固定器主体 (21)与固定 构件 (41) 相连又作为固定构件 (41) 的枢转轴线 (C1) 。固定构件 (41) 具有沿着固定器主体 (21) 的 水平面方向的、 以枢转连接轴 (45) 为中心围绕枢 转连接轴 (45) 的枢转动作。当如此动作时, 导管 保持沟槽 (25) 被固定构件 (41) 覆盖, 从而将导管 (1) 固定。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玉菲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
4、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028184 B CN 103028184 B 1/1 页 2 1. 一种用于固定管状导管的导管固定器, 包括 : 板状固定器主体, 所述固定器主体具有保持部分和一对翼状件, 在所述保持部分中形 成有导管保持沟槽, 所述保持部分形成为比固定器主体上的其他部分厚, 并且被布置在固 定器主体的上表面侧上, 并且导管保持沟槽沿着穿过固定器主体的方向延伸, 同时敞开到 固定器主体的上表面侧上 ; 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固定器主体分开构造, 所述固定 构件能够覆盖所述导管保持沟槽 ; 以及枢转连接轴, 所述枢转连接轴既使所述固定器主体。
5、 与所述固定构件相连又用作所述固定构件的枢转轴线 ; 其中, 所述导管通过所述固定构件 相对于所述固定器主体的、 沿着所述固定器主体的水平面方向的、 以所述枢转连接轴为中 心围绕所述枢转连接轴的枢转动作从而利用所述固定构件覆盖所述导管保持沟槽而被固 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固定器, 其中, 当通过所述固定构件的枢转动作完成时, 所述保持部分被所述固定构件迫压, 从而使所述导管保持沟槽变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导管固定器, 其中, 具有弧形的导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器 主体的所述保持部分上, 而具有与所述导向部分锁定能力的具有弧形的被导向部分设置在 所述固定构件的自由端。
6、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固定器, 其中, 所述枢转连接轴设 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上并且具有圆筒形, 而所述枢转连接轴被轴向地支承为具有在所述一对 翼状件中的一个上形成的通孔内枢转的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固定器, 其中, 所述固定器主体的 所述保持部分的上表面在枢转动作期间与所述固定构件的下表面接触式滑动, 而升高脊部 分设置在所述固定器主体的上表面上以在所述固定构件经过所述升高脊部分上时提升所 述固定构件。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导管固定器, 其中, 凹槽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下表面 上, 所述凹槽部分具有当通过所述固定构。
7、件的枢转动作完成时与所述升高脊部分相接合的 能力。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28184 B 2 1/8 页 3 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导管固定到患者皮肤上的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已经广泛地使用导管以用于医疗设施中的治疗和诊断。 这种类型的导管需 要导管的顶端部分牢固地保持到用于治疗或诊断的合适区域上并且由此通过暴露在皮肤 外侧的外部部件整体地固定于患者。 0003 已经常规地提出将用于将导管固定到患者皮肤表面上的导管固定器作为用于将 导管固定于患者的器件。 这种类型的导管固定器设有例如由软质树脂制成的固定器主体以 及由具有比固定器主体高的。
8、刚性的金属或树脂制成的固定构件。 0004 保持部分设置在固定器主体上, 固定器主体具有用于将导管插入的布置。当构造 用于导管的插入布置时, 导管的几乎全部周缘由保持部分覆盖。从固定器主体的上方向覆 盖固定构件以提供用于固定器主体的足够的强化效果。 由此, 当保持部分紧固时, 导管被固 定。 0005 注意到, 对于这种类型的导管固定器而言存在相关领域的若干其他提议。 参见, 例 如, 日本未审申请公开2003-154012和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2008-212434。 除了构造为具 有与固定构件分开的固定器主体的导管固定器以外, 还存在通过相互联接成一体的导管固 定器。 0006 但是, 使。
9、用常规的导管固定器, 当通过从固定器主体的垂直方向覆盖而使固定构 件接合时, 压力被施加到皮肤上。由此, 存在使患者由于皮肤被压缩而经受物理负担的问 题。 0007 另外, 当常规的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主体和分开的固定构件时, 还存在失去组 件中的一个的风险。此外, 由于存在通过仅仅使用固定器主体而不使用固定构件固定的风 险, 常规的导管固定器具有不能获得推荐状态的弱点。 0008 另外, 对于通过使固定器主体与固定构件相互联接而成一体的常规的导管固定 器, 两个组成部件仅仅通过例如绑带或类似物联接。这仅仅实现防止丢失的效果。由此, 存 在用于改进的空间。 0009 当考虑到上述问题之后, 本。
10、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固定器, 所述导管固定 器能够将导管稳固地固定于患者而不会在固定时导致对患者造成过多负担, 并且所述导管 固定器不需要担心组成部件的丢失。 发明内容 0010 给出下面的实施例 1 至 6 以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11 根据一个实施例, 用于将管状导管固定于患者的导管固定器包括板状固定器主 体, 所述板状固定器主体具有一对翼状件和其中形成有导管保持沟槽的保持部分。固定构 件与所述固定器主体分开构造, 所述固定构件能够覆盖所述导管保持沟槽。设有既使所述 说 明 书 CN 103028184 B 3 2/8 页 4 固定器主体与所述固定构件相连又作为所述固定构件的枢转轴。
11、线的枢转连接轴。 所述导管 通过所述固定构件沿着所述固定器主体的水平面方向的、 以所述枢转连接轴为中心围绕所 述枢转连接轴的枢转动作从而利用所述固定构件覆盖所述导管保持沟槽而被固定。 0012 由此, 对于根据实施例 1 的本发明, 所述固定构件能够移动以沿着所述固定器主 体的水平面方向以也作为枢转轴线的所述枢转连接轴为中心围绕所述枢转连接轴枢转。 通 过这种动作, 由于所述导管保持沟槽被所述固定构件覆盖, 因此所述导管被稳固地固定。 此 时, 沿着所述固定器主体的水平面方向迫压所述固定构件, 并且由此沿垂直于皮肤的方向 的压力是困难的。由此, 能够在不对患者造成过多负担的情况下将所述导管固定。
12、。另外, 由 于分开构造的所述固定器主体通过所述枢转连接轴与所述固定构件一体联接, 因此能够防 止组成部件的丢失。 0013 在第二实施例中, 根据实施例 1 的所述导管固定器还包括保持部分, 当通过所述 固定构件的枢转动作完成时所述保持部分被所述固定构件迫压, 从而使所述导管保持沟槽 变窄。 0014 对于根据实施例 2 的本发明, 所述保持部分被所述固定构件迫压并且所述导管保 持沟槽变窄, 并且由此, 所述导管由所述保持部分紧固以被稳固且牢固地固定。 0015 在第三实施例中, 根据实施例1或2的所述导管固定器包括 : 具有平面视图弧形的 导向部分, 所述导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器主体的所述。
13、保持部分上 ; 以及具有平面视图弧 形的被导向部分, 所述被导向部分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自由端侧上, 具有与所述导向部 分锁定的能力。 0016 对于根据实施例 3 所述的本发明, 由于所述被导向部分具有与所述导向部分锁定 的能力, 因此沿着所述固定器主体的水平面方向引导所述固定构件, 使得所述固定构件能 够以所述枢转连接轴为中心围绕所述枢转连接轴平滑地枢转。另外, 当所述固定构件抵达 枢转完成位置时, 难以将所述固定构件从所述固定器主体中释松。 0017 在第四实施例中, 根据实施例 1 至 3 中任一个所述的导管固定器包括设置在所述 固定构件上的圆筒形枢转连接轴, 并且所述枢转连接轴被轴向。
14、地支承为具有在所述翼状件 中形成的通孔内枢转的能力。 0018 对于根据实施例 4 的本发明, 由于所述枢转连接轴通过利用在所述翼状件中形成 的所述通孔而被轴向地支承, 因此无需单独设置用于轴向支承的结构部件, 这易于避免结 构复杂并且避免增大成本。 另外, 由于所述枢转连接轴具有圆筒形, 因此能够基本维持作为 通孔的功能而不会阻挡该部分, 即使当由所述通孔轴向支承时也如此。另外, 对于这种构 型, 在所述枢转轴线部分中能够存在可比的高刚性。 0019 在第五实施例中, 根据实施例1至4中任一个所述的所述导管固定器包括 : 所述固 定器主体的所述保持部分的上表面, 所述上表面在枢转动作期间与所。
15、述固定构件的下表面 接触式滑动 ; 以及升高脊部分, 所述升高脊部分设置为突出以在所述固定构件经过时提升 所述固定构件。 0020 对于根据实施例 5 的本发明, 当所述固定构件在枢转动作期间经过具有升高脊部 分的位置时, 所述固定构件由于所述升高脊部分的上端部与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下表面的 接触式滑动而被提升。由此, 当使所述固定构件枢转时能够避开布置在所述导管保持沟槽 中的所述导管, 从而难以将所述固定构件抓在所述导管上。另外, 通过设置升高脊部分, 能 说 明 书 CN 103028184 B 4 3/8 页 5 够容易地获知使所述固定构件枢转的方向。 0021 在第六实施例中, 根据实施。
16、例 5 的所述导管固定器包括凹槽部分, 所述凹槽部分 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下表面上, 具有当所述固定构件的枢转动作完成时与所述升高 脊部分相接合的能力。 0022 对于实施例 6 所述的本发明, 当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凹槽部分抵达所述固定器主 体的所述升高脊部分的位置时, 所述凹槽部分与所述升高脊部分相接合。 此时, 由于操作者 在指尖处接收卡扣感觉, 因此能够通过触感获知枢转动作完成并且所述导管固定器处于完 全固定状态中。 0023 如上文详述, 通过根据实施例 1-6 所述的本发明, 能够提供导管固定器, 所述导管 固定器能够将导管稳固地固定而不会在固定时导致对患者造成过多负担, 并且不。
17、需要担心 组成部件的丢失。 附图说明 0024 图 1(a) 是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导管固定器的固定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 1(b) 是图示了图 1(a) 中所示的固定器主体的平面图, 图 1(c) 是图示了图 1(a) 中所示 的固定器主体的正视图, 图1(d)是图示了图1(a)中所示的固定器主体的仰视图, 而图1(e) 是图示了图 1(a) 中所示的固定器主体的侧视图 ; 0025 图 2(a) 是本公开的导管固定器的固定构件的仰视立体图 ; 图 2(b) 是图示了图 2(a)中所示的固定构件的平面图, 图2(c)是图示了图2(a)中所示的固定构件的正视图, 而 图 2(d) 是图示。
18、了图 2(a) 中所示的固定构件的侧视图 ; 0026 图 3(a) 是图示了在固定构件关于导管固定器的固定器主体的枢转动作开始时刻 的状态的平面图 ; 图 3(b) 是图 3(a) 中所示的导管固定器的正视图 ; 而图 3(c) 是从图 3(a) 中所示的导管固定器的上方看去时的立体图 ; 0027 图 4(a) 是图示了在固定构件关于导管固定器的固定器主体的枢转动作期间的状 态的平面图 ; 图4(b)是图4(a)中所示的导管固定器的正视图 ; 而图4(c)是从图4(a)中所 示的导管固定器的上方看去时的立体图 ; 0028 图 5(a) 是图示了在固定构件关于导管固定器的固定器主体的枢转动。
19、作完成之后 的导管装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 图 5(b) 是图 5(a) 中所示的导管固定器的正视图 ; 而图 5(c) 和图 5(d) 是从图 5(a) 中所示的导管固定器的上方看去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文将提供对本发明的基于图 1 至图 5 的具体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的详细描 述。 0030 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11是用于将管状导管1固定到患者皮肤上的医疗器械。 如 图 3 至图 5 中图示, 导管固定器 11 主要包括两个部件 (固定器主体 21 和作为固定构件的盖 41) 。 0031 如图 1、 图 3 等中图示, 固定器主体 21 是具有平面视图椭圆形的板状构。
20、件并且通 过使用较软的合成树脂材料 (例如, 聚酰胺弹性体) 形成。除了聚酰胺弹性体以外, 可以选取 例如聚氯乙烯、 硅橡胶、 柔性聚氨酯、 聚酰胺弹性体等的软质合成树脂材料。 这里, 由于固定 说 明 书 CN 103028184 B 5 4/8 页 6 器主体 21 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构件, 因此材料优选地具有柔性和弹性以减轻给予患者的 不舒适感觉。另外, 形成固定器主体 21 的合成树脂材料优选地比导管 1 的管状材料软。对 此的理由是, 当将导管 1 保持到固定器主体 21 上的同时向导管施加压缩力时防止导管 1 扭 曲, 这种扭曲可能导致导管 1 的内腔体毁坏。 0032 固定器主体。
21、 21 具有一对翼状件 23a 和 23b。环形孔 24a 和 24b 设置在这些翼状件 23a 和 23b 中。这些孔 24a 和 24b 是用于插入缝合线的通孔。另外, 用于将固定器主体 21 粘合地固定到皮肤上的粘合剂层可以通过施加粘合剂或涂覆粘合板而在固定器主体 21 的 后表面侧上形成。可以层压释放膜以在使用之前的状态中保护粘合剂层。如图 1(d) 中图 示, D 形凹槽部分 31 设置在包括位于翼状件 23b 的下表面侧上的孔 24b 的区域中。 0033 形成为比固定器主体 21 上的其他部分厚的保持部分 22 布置在固定器主体 21 的 上表面侧上。在固定器主体 21 上, 保。
22、持部分 22 占据翼状件 23a 的一部分和翼状件 23b 的 整个部分。能够保持导管 1 的导管保持沟槽 25 在保持部分 22 上形成。导管保持沟槽 25 沿着穿过固定器主体 21 的方向延伸, 同时敞开到固定器主体 21 的上表面侧上。注意到, 导 管保持沟槽 25 的截面形状不受限制,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一部分变窄的形状。 0034 如图 1、 图 3 等中图示, 弧形区域 27 在孔 24a 与导管保持沟槽 25 之间设置在保持 部分 22 上的位置中。凹口部分 26 在弧形区域 27 的一个端部上形成以在盖 41 接合时变为 导入部。如图 1(a)、 图 1(c) 和图 1(e)。
23、 中图示, 导向沟槽 28 在弧形区域 27 的底侧部分上形 成以作为具有平面视图弧形的导向部分。导向沟槽 28 形成为当沿弧形的方向前进时逐渐 变窄 (参见图 1(e)) 。 0035 盖 41 在图 2、 图 3 等中图示为固定构件。盖 41 通过使用比构成固定器主体 21 的 合成树脂材料硬的合成树脂材料 (例如, 聚丙烯) 形成。除了聚丙烯以外, 可以选取例如聚乙 烯、 聚碳酸酯、 聚酰胺、 聚酯纤维、 聚甲醛、 刚性聚氨酯、 ABS 等得较硬合成树脂材料。具有板 状形状并且构造盖 41 的盖主体 42 具有顶表面 43 和下表面 44, 下表面 44 布置为与保持部 分 22 的上表。
24、面 29 相接触。盖 41 具有在下表面 44 侧与保持部分 22 的顶表面 29 相接触的 状态下容许其覆盖整个保持部分 22 的尺寸。注意到, 本实施例中的盖 41 是尺寸略大于保 持部分 22 但是为固定器主体 21 的尺寸的大约 3/4 的部件。 0036 如图2(a)、 图2(c)和图2(d)中图示, 枢转连接轴45一体地设置为在盖41的固定 端部 E2 的中央部分和盖 41 的下表面 44 上突出, 同时也作为枢转轴线 C1。枢转连接轴 45 是具有中央孔 46 的圆筒形, 并且由较小直径部分 48 和设置在其顶端上的锥形较大直径部 分 47 构造。枢转连接轴 45 能够安装为装配。
25、在固定器主体 21 的孔 24b 中。当枢转连接轴 45 安装在孔 24b 中时, 盖 41 被支承为具有关于固定器主体 21 枢转的能力。另外, 枢转连接 轴 45 的较大直径部分 47 设置在盖 41 的下表面 44 的凹槽部分 31 上以防止枢转连接轴 45 脱落。 0037 同时, 图 2(a) 至图 2(d) 图示了沿着自由端 E1 的边缘部分的弧形脊 51, 弧形脊 51 设置在盖 41 的自由端 E1 这侧 (该侧是固定端 E2 的相对侧) 上的下表面 44 侧上。作为具 有平面视图弧形的被导向部分的被导向脊部分 52 在弧形脊 51 的面对固定端 E2 的侧表面 的下部分上一体。
26、地形成。被导向脊部分 52 的上表面从弧段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端部稍微 倾斜 (参见图 2(a)) 。另外, 被导向脊部分 52 能够与具有平面视图弧形的导向沟槽 28 接合 和脱开。另外, 狭槽状开口 53 在位于盖主体 41 上的被导向脊部分 52 的正上方的位置中形 说 明 书 CN 103028184 B 6 5/8 页 7 成。 0038 图1(a)、 图1(b)、 图1(c)和图1(e)图示了升高脊部分32, 其具有截面平台形状为 在固定器主体 21 的保持部分 22 的上表面 29 上的规定位置中突出的截面半球形状。升高 脊部分 32 用于在枢转动作期间通过与盖 41 的下表面 4。
27、4 的滑动式接触而在盖经过时提升 盖 41。更具体地, 升高脊部分 32 位于保持部分 22 的上表面 29 上并且布置在导管保持沟槽 25 与位于枢转连接轴 45 被支承这侧上的孔 24b 之间的位置中。此外, 由于凹口部分 26 是 与盖 41 相接合时的导入部, 因此升高脊部分 32 设置为正好在凹口部件 26 的相对侧处夹住 导管保持沟槽 25。同时, 图 2(a) 和图 2(b) 图示了凹槽部分 33, 凹槽部分 33 具有在盖 41 的枢转动作完成时与升高脊部分 32 接合和脱开的能力。凹槽部分 33 设置在容置盖 41 的 下表面 44 侧上的升高脊部分 32 的位置中。 003。
28、9 下面, 将提供对通过使用如上述基于图 3 至图 5 构造的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固定导管 1 的过程的描述。 0040 例如, 在一个实施例中, 导管 1 经皮地引到锁骨下静脉, 而导管 1 的剩余部分从患 者的心前区的刺入部位被引到皮肤外侧。另外, 导管固定器 11 附接到身体的外侧区域上, 而导管 1 被引到皮肤的外侧。在初始状态中, 如图 3(a) 至图 3(c) 中图示, 盖 41 的自由端 E1 处于从导管保持沟槽 25 移开很多的位置中, 并且导管保持沟槽 25 完全暴露。 0041 首先, 将导管 1 的本体部分的外侧插入由固定器主体 21 的保持部分 22 形成的导 。
29、管保持沟槽 25 中 (参见图 3(a) 至图 3(c)) 。如果在固定器主体 21 的下表面侧上存在粘合 剂层, 则固定器主体 21 在该阶段可以通过粘合剂层附着到皮肤上。 0042 下一步, 通过手指保持盖 41 并且沿图 4(a) 的逆时针方向以枢转连接轴 45 为中心 围绕枢转连接轴 45 枢转。此时, 操作者能够通过观察升高脊部分 32 而容易地获知使盖 41 旋转的方向。当盖 41 在枢转期间经过升高脊部分 32 的位置时, 盖 41 通过升高脊部分 32 的上端部在盖 41 的下表面 44 上的滑动接触而被升高 (参见图 4(a) 至图 4(c)) 。因此, 在盖 41 的下表面。
30、 44 侧伸出的弧形脊 51 的下端部暂时位于比布置在导管保持沟槽 25 上的导管 1 高的位置中。由此, 盖 41 能够枢转以避开导管 1, 从而难以将弧形脊 51 抓在导管 1 上。 0043 另外, 当使盖 41 进一步枢转以用于使被导向脊部分 52 的一个端部抵达凹口部分 26时, 盖从该位置被逐渐导入到导向沟槽28内。 此时, 盖通过被导向脊部分52沿着导向沟 槽 28 的滑动式接触而被平滑地引导。当盖 41 处于完全覆盖保持部分 22 和导管保持沟槽 25 的状态 (换言之, 当枢转动作完成时的状态) 中时, 凹槽部分 33 抵达升高脊部分 32 的位 置, 并且升高脊部分 32 。
31、与凹槽部分 33 相接合 (参见图 5(a) 等) 。此时, 由于操作者在指尖 处接收卡扣感觉, 因此能够通过触感获知枢转动作已经完成并且处于完全固定状态中。注 意到, 盖 41 不能枢转超出该位置。但是, 盖 41 配置为不会覆盖设置在另一翼状件 23a 上的 孔 24a。 0044 当抵达这种状态时, 位于保持部分 22 上的导向沟槽 28 的内表面受到盖 41 上的被 导向部分 52 的顶端端表面沿导管保持沟槽 25 的方向的迫压。在保持部分 22 中发生根据 该迫压的变形, 并且导管保持沟槽 25 变窄。由此, 导管 1 的本体部分的外侧通过保持部分 22被紧固以进行稳固和牢固地固定。。
32、 另外, 当处于完全装配状态中时, 盖41的下表面44与 保持部分 22 的上表面 29 相接触, 并且保持部分 22 几乎完全由盖 41 覆盖。随后, 若必要可 以将敷料施加到导管固定器 11 和刺入部位上以用于保护。 说 明 书 CN 103028184 B 7 6/8 页 8 0045 另外, 当期望将导管 1 从导管固定器 11 中释松时, 执行与上述枢转动作相反的动 作。如果已施加敷料, 则首先移除敷料以暴露导管固定器 11。此时, 尽管在导管固定器 11 上向上施加另外的力是容易的, 但是难以沿用于移除盖 41 的方向施加力, 并且由此存在将 盖 41 和敷料一起移除的很小风险。另。
33、外, 被导向脊部分 52 与导向沟槽 28 锁定的事实以及 枢转连接轴 45 安装在孔 24b 中的事实有利于防止盖 41 的移除。下一步, 盖 41 沿逆时针方 向枢转, 从而暴露导管保持沟槽 25。此时, 已经通过保持部分 22 的压力而变窄的导管保持 沟槽 25 被扩大以释松在导管 1 上的固定, 并且导管 1 能够被移除。 0046 能够根据本实施例获得下面的效果。 0047 (1) 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的构型, 盖 41 能够沿着固定器主体 21 的水平 面方向以枢转连接轴 45(其也作为枢转轴线 C1) 为中心围绕枢转连接轴 45 枢转。通过这 种动作, 由于导管保持沟。
34、槽 25 被盖 41 覆盖, 因此导管 1 被稳固地固定。此时, 盖 41 沿着固 定器主体 21 的水平面方向受到迫压, 并且由此沿垂直于皮肤的方向的迫压力是困难的。由 此, 能够固定导管 1 而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多负担。另外, 其与通过绑带使固定器主体与固 定构件相互联接而成一体的常规导管固定器不同, 并且优点在于其实现上述防止丢失的效 果。 0048 (2) 另外, 由于单独构造的固定器主体 21 通过枢转连接轴 45 与盖 41 一体地联接, 因此能够防止组成部件的丢失。由此, 其与由固定器主体和固定构件分开组成的常规导管 固定器不同在于不存在通过仅仅使用固定器主体 21 而不使用盖 4。
35、1 将导管 1 固定的风险。 由此, 其优点在于能够可靠地获得推荐的固定状态。 0049 (3) 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的构型, 难以沿移除盖 41 的方向施加力, 即使 在将敷料移除时也如此。由此, 其优点在于难以和盖 41 的移除等一起发生非期望的状况。 0050 (4) 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11的构型, 由于当盖41的枢转动作完成时通过被 导向脊部分 52 的顶端端表面沿着导管保持沟槽 25 的方向迫压导向沟槽 28 的内表面, 因此 导管保持沟槽 25 能够变窄。由此, 导管 1 的本体部分的外侧通过保持部分 22 被紧固以进 行稳固且牢固地固定。 0051 (5) 根据。
36、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的构型, 能够锁定作为导向部分的导向沟槽 28 的被导向部分的被导向脊部分 52。由此, 沿着固定器主体 21 的水平面方向引导盖 41, 并且 盖 41 能够以枢转连接轴 45 为中心围绕枢转连接轴 45 平滑地枢转。另外, 当盖 41 抵达枢 转完成位置时, 难以将盖 41 从固定器主体中释松。 0052 (6) 根据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的构型, 利用在翼状件 23b 的一侧上形成的孔 24b 轴向地支承枢转连接轴 45。由此, 无需设置用于支承的单独结构部件。由此, 能够避免 导致成本增大的复杂结构。另外, 由于枢转连接轴 45 为圆筒形, 因此能够基。
37、本维持作为用 于插入缝合线的通孔的功能而不会阻挡该部分, 即使当由孔 24b 轴向支承时也如此。另外, 通过这种构型, 在枢转轴线 C1 部分中能够具有较高的刚性。由此, 能够有效地施加盖 41 的 压缩力, 并且能够从横向方向使导管保持沟槽 25 可靠地变窄并且紧固。另外, 根据这种类 型的枢转轴线结构, 由于枢转连接轴45基本不会带来任何变形, 因此盖41能够平滑地枢转 同时沿着正确的路径行进。 0053 (7) 由于本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形成其中盖 41(其是固定构件) 的下表面 44 与保持部分 22 的上表面相接触的状态, 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导管固定器 11 的总厚度。另 说 。
38、明 书 CN 103028184 B 8 7/8 页 9 外, 由于保持部分 22 由盖 41 完全覆盖, 因此如此保持的保持部分 22 和导管 1 不会与敷料 直接接触。由此, 能够防止导管 1 与敷料的移除相结合地滑移等。 0054 (8) 通过本实施例, 由于盖 41 由比固定器主体 21 硬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因此由 较软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保持部分 22 能够被有效地压缩。由此, 保持部分 22 能够可靠 地变形, 使得导管保持沟槽 25 能够可靠地变窄。由此, 导管 1 能够由保持部分 22 更牢固地 紧固和固定。另外, 通过本实施例, 由于固定器主体 21 和盖 41 均由合成。
39、树脂制成而不使用 金属材料, 因此存在着即使在使用核磁共振成像 (MRI) 检测期间也不需要移除的特别益处。 0055 注意到,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修改如下。 0056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枢转连接轴 45 具有圆筒形, 但是其不限于此, 并且能够 例如为柱形而没有中央孔。 0057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翼状件 23a 和 23b 上形成的孔 24a 和 24b 中的一个用作 用于支承枢转连接轴 45 的孔, 但是用于提供支承的结构部件能够设置在其他位置中。 0058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枢转连接轴 45 一体地形成在构造盖 41 的盖主体 42 侧上, 但是其不限于此。例如, 枢转连接轴 45。
40、 能够在固定器主体 21 上一体地形成, 并且用于轴向 支承的通孔能够设置在盖 41 侧上。或者, 枢转连接轴 45 能够与固定器主体 21 和盖 41 分 开构造, 并且枢转连接轴 45 能够插入穿过分别设置在固定器主体 21 和盖 41 上的用于轴向 支承的通孔。 0059 盖 41 的水平面形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例中限定的形状而是能够适当地变化。 例如, 盖 41 可以具有与固定器主体 21 基本相同的外部形状和尺寸。 0060 导管保持沟槽 25 在上述实施例中构造为通过保持部分 22 所施加的压力而变 窄, 但是这并非是必然的情况。 0061 盖 41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不透明树脂材料制。
41、成, 但是其也可以由透明树脂材料 制成。 0062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导管固定器 11, 相应的位置确定标记可以设置用于固定器主 体 21 和盖 41。由此, 根据这种构型, 用于固定器主体 21 和盖 41 的位置确定能够通过具有 与位置确定标记的相互位置关系而容易地视觉获知。 0063 下面, 由上述实施例获知的技术概念将列举如下。 0064 (1) 根据实施例 1 至 6 中的任一个, 固定器主体和固定构件能够均由树脂制成。 0065 (2) 根据实施例 1 至 6 中的任一个, 固定构件能够由不透明树脂材料制成。 0066 (3) 根据实施例1至6中的任一个, 导管保持沟槽能够布置为穿过。
42、固定器主体的大 致中央部分并且在固定器主体的顶表面侧上敞开。 0067 (4) 根据实施例 1 至 6 中的任一个, 固定构件能够由比固定器主体硬的材料制成。 0068 (5) 根据实施例1至6中的任一个, 位置确定标记能够分别设置在固定器主体和固 定构件上。 0069 (6) 根据实施例 1 至 6 中的任一个, 当枢转动作完成时, 固定构件可以不从固定器 主体中伸出。 0070 (7) 根据实施例1至6中的任一个, 固定构件能够为完全覆盖保持部分的上表面以 及导管保持沟槽的防护盖。 0071 (8) 根据实施例 1 至 6 中的任一个, 当枢转动作完成时, 固定构件可以不覆盖设置 说 明 。
43、书 CN 103028184 B 9 8/8 页 10 在翼状件中的孔。 0072 (9) 根据实施例 1 至 6 中的任一个, 固定器主体能够固定到皮肤上。 0073 (10) 根据实施例 5 或 6, 升高脊部分能够位于保持部分的上表面上并且布置在导 管保持沟槽与位于支承枢转连接轴这侧上的孔之间的位置中。 0074 (11) 根据实施例 5 或 6, 当盖接合时, 升高脊部分能够设置为正好在导入部的相对 侧处夹住导管保持沟槽。 说 明 书 CN 103028184 B 10 1/5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8184 B 11 2/5 页 12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8184 B 12 3/5 页 13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8184 B 13 4/5 页 14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8184 B 14 5/5 页 15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28184 B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