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44330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5018.5

申请日:

19990423

公开号:

CN1254600A

公开日:

2000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72,A61M5/14

主分类号:

A61M5/172,A61M5/14

申请人:

ACE医疗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李钟禹,吴容锡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49635/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易咏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包括:下盒;具有液体药物送入机构且被插入由一个盖板构成的容纳腔中的工作件;通过铰链启闭的上盒,下盒装在此上盒上。本文还披露了一种液体药物给药控制电路,其在中央处理单元具有根据各步骤的基准值时被分成标准转换开关、个人转换开关由其根据每个步骤由变化值来决定给药量的开关、决定给药时间的开关通过一并门来形成连接;安全节被连入一个输入端;可以随时检测电池状态的探测器被并入控制件中,在探测信号值不同于原先确定的设定值时,一个马达控制器与电池相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它包括:一个具有两个侧面(10a,10b)的下盒(10);一个具有液体药物送入机构且被插入一个由一个盖板(20)构成的容纳腔(24)中从而进行拆装的工作件(60),所述盖板通过下盒(10)的一个铰链(300)开启和关闭;以及一个通过一个盖板(20)的铰链(21)启闭的上盒(30),下盒(10)装在此上盒上,从而它在形成液体药物包装被收入其中的容纳腔(33)时启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其上向着下盒(10)的上侧地冲有一个孔(25)的盖板(20a)可以通过铰链(300)启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在其中将硅送入下盒(10)中的输入口(72)和一个由其引出两条支路(73,74)的接头(71)被安装在一个轴上,并且通过下盒(10)的配合凸起(90)而组装上盒(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启闭上、下盒,在插装在一个凸起轴(12)上的弹簧(13)受到一个操作钮(14)的压紧板(15)挤压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与上盒(30)的配合凸起(31)弹性接合的配合凸起(16)。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下盒(10)的另一侧面(10b)上形成导槽(10c)并在通过上述导槽(10c)将安全销(10d)插入之后,将安全销(10d)安放在一个起动件(40)的支承凹槽(43)和一个驱动件(50)的凸起条(59)之间,以防止一个加压软管(23)在使用前受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铰链(300)启闭的盖板(20)在将工作件(60)装入其中形成下盒(10)的压紧凸起(19)的容纳腔(24)中的状态下构成了一个弹性板,在此形成一个内槽(22)以便与下盒(10)的一个向外凸起(11)配合,从而不使工作件(60)被取出。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了一个压紧件(34),从而可以将一个夹子(80)插入上盒(30)的背面,而且形成了一条凹槽(32),一条液体药物软管(70)可朝向前侧地被插入上述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供送液体药物用的工作件(60)在上部被插入一条在工作件(60)上的滑槽(67)中,并且通过弹簧(41)而没有弹性的起动件(40)和成型于起动件(40)顶部的弧形凸起(42)被装在凸起条(59,59a)之间,而它们对缠绕在驱动辊(51)的加压辊(52)外侧上的加压软管(52)加压,所述驱动辊成型于驱动件(50)的凸起条(59,59a)之间,从而它防止了驱动件(50)被取出,还包括一个其中形成随着降低的马达(M)的转动力而转动的驱动辊(51)的驱动件(50),所述马达固定在工作件(60)上。 9.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侧面(10a)的螺钉凸起(18)与另一侧面(10b)的螺钉凸起(18a)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下盒(10)的侧面(10a)和另一侧面(10b)用螺钉彼此相连。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件(60)的情况下,马达(M)被装在凸出的下部区域内,一块支承板(61)突伸入此区域,并且开设了一个孔(62),从而可以露出马达轴(B);露在孔(62)中的马达轴(B)与一个驱动齿辊(C)接合,而驱动齿辊(C)与一个连接齿辊(D)啮合;连接齿辊(D)的速度在驱动轴(65)与驱动齿辊(E)接合时降低,而驱动轴(65)伸入所述驱动齿辊(E)中;这样的活动齿辊(C)、连接齿辊(D)和驱动齿辊(E)被安放在一个外壳中,从而可以在装入一个齿辊轴(F)以便能够转入转动凹槽(64)的状态下由螺钉(200)通过固定板(63)背侧上的螺钉孔(100)将它们固定在一个外壳上,所述凹槽成型于外壳和固定板(63)上;在驱动齿辊(E)中的驱动轴(65)的一个边缘被插入所述外壳的轴向槽(66)中,朝前方露出且被插入驱动辊(51)的轴向槽(55)中。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弹簧(41)变成有弹性的情况下,一个滑动凸起(44)成型于起动件(40)上,它中断了驱动件(50),弧形凸起(2)成型于顶部上,在此弧形凸起上向内地形成了一个悬爪(45),从而弹簧(41)不可能脱离,并且朝向其下部地形成一条支承凹槽(43)。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纳其中形成一条轴向槽(55)的驱动辊(51)的驱动件(50)是由两部分(50a,50b)构成的,其中所述轴向槽具有相同的切削面(55a)以便与驱动轴(65)的切削面(65b)接合地被装入;形成一块其中冲有一个插入孔(56)的凸出板(57),从而在侧面的部分(50a)上可以装入加压软管(53)以便固定,接头(53a)的侧边缘被插入所述软管中;在与部分(50b)的另一侧相连的情况下,如此形成凸出板(57),即它位于插入槽(54)的下部上;在凸出板(57)的横向侧面上形成延伸隔断(58),在另一个横向侧面上形成一个由其形成一个空间(57a)的隔壁(58),从而可以插入加压软管(53)的另一侧边,于是外绕在加压辊(52)侧面上的加压软管(53)是外露的。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固定马达(M),使通过用螺钉(200)经成型于孔(62)的外周边上以露出插入的马达轴(B)的螺钉孔固定马达(M)而与马达轴(B)接合的齿辊(C,D,E)以准确的速度转动;在外壳的反向上,在用固定板(63)封闭它之后且在前面用盖子(68)封闭之后,一个用于驱动马达且带有一个侧面敞开的开口(69)的电源连接节(H)被设计成是外露的。 1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辊(E)的驱动轴(65)设有一个在驱动轴(65)上被切削的侧面,它构成了一个切削面(65b),并且插入所述驱动轴以便与成型于驱动辊(51)的轴向槽(55)上的切削面(55a)接合,从而与驱动轴(65)同时转动的驱动辊(51)可防止发生无用现象(即因滑动而造成的空转现象);另外,在驱动轴(65)与驱动齿辊(E)结合的情况下,在转动时,由于驱动轴(65)与驱动齿辊(E)同时转动,为了防止发生空转现象,通过形成一个在被插入驱动齿辊(E)中的部分上具有凹凸形状的螺钉凸起(65a),使螺钉凸起(65a)与驱动齿辊(E)连接起来,此时正在压力下引入螺钉凸起。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缠绕在其中插有一个销(G)以使驱动辊(51)转动的加压辊(52)上的加压软管(53)在其粘附在加压辊(52)上的状态下与接头(53a,53b)相连,以由位于加压软管(53)两侧边缘上的接头(53a,53b)露出,从而它可以悬挂在驱动件(50)的插入槽(54)中,并且卷绕的加压软管(53)在它粘附于加压辊(52)上的状态下由起动件(40)的弧形凸起(42)加压。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辊(51)位于凸起条(59,59a)之间的情况下,起动件(40)的弧形凸起(42)只挤压缠绕在驱动辊(51)的加压辊(52)上的加压软管(53)。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侧部分(50a)的凸起条(59a)构成了爪(59b)并具有一个孔;当部分(50b)的另一侧被封闭时,驱动辊(51)受到了保护;固定板(51b)的一个爪与一个爪(59b)彼此接合地相连,所述爪(59b)成型于侧部分(50a)的凸起条(59b)上;当这两个部分(50a,50b)通过螺钉连在一起时,使驱动辊(51)不能在凸起条(59,59a)之间被取出。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加压辊(52)如何由销(G)相连的方法中,为了防止取出销(G),其上形成了一个凸起轴(51a)的固定板(51b)被设计成与盖板(51c)结合,朝向盖板(51c)和固定板(51b)内侧地形成一条凹槽(51d),并且将销(G)插入在盖板(51c)和固定板(51b)之间的凹槽(51d)中,接着将加压辊(52)装入销(G)上。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盖板(51c)如何与固定板(51b)的凸起轴(51a)结合的方法中,存在由压力实现连接的方法和通过弯曲、安装和粘接实现连接的方法,在凸起轴(51a)的中心形成一条其上形成一个切削面(55a)的轴向槽(55)。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一侧的部分(50a)的顶部上形成一个切削槽(50c)并且通过插入驱动件(60)的插接凸起(60a)进行固定。 21.一种液体药物给药控制电路,其中在一个中央处理单元具有根据各步骤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它被分成一个用于正常操作的标准转换开关NOR SW、一个由此个人转换开关PCA MODE SW根据每个步骤由变化值来决定给药量的开关INJ SW、一个决定给药时间的开关TM SW;通过一个并门来形成连接;一个禁止操作个人转换开关的安全节LOCKSW被连入一个输入端;一个可以随时检测电池状态的探测器被并入一个控制件中,在探测信号值不同于已经确定的设定值时,一个控制着同时由电池能量和蜂鸣器操作的马达的马达控制器M/C与电池相连,所述蜂鸣器发出嗡嗡声以便通知出现状况。 22.一种液体药物给药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为了通过标准转换开关和个人转换开关的操作使马达转动而等候一个新输入状态且通过确定电池能量是否适用而判断出电池不足以满足基准值时,停止所有操作;确定病人可在其容量适合时用其额外地增加液体药物给药量的个人转换开关是否已经被操作(即,确定是否是PCA模式);可以在PCA模式已被输入的状态下且不需要清除PCA模式的情况下进行额外操作且确定现在输入的PCA模式是否应该在它在PCA模式下被设定的情况下被清除;在需要清除时已经清除了早已输入的PCA模式;如果在安全销已被去掉通过确认安全销是否已被去掉即通过确认安全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而去掉了安全销,就马上处于正常操作状态,从而使病人无法在已经取消PCA模式的情况下随己意地增加液体药物量;在确定正常操作用基准值是否已经改变之后而如果所述基准值未变的情况下,如此提供根据基准值的正常操作,即在安全销没有在PCA开关不工作时即个人转换开关和时间开关不同时产生容量和时间的增加或关闭时而被去掉时,通过确定PCA开关是否新开始工作来提供上述正常操作;正常转换开关在正常转换开关被一个基准值改变时根据变化的基准值正常工作;如果附加操作是由一个紧接在根据变化值地输入PCA模式值之后进行的,而且在PCA开关已经打开即在个人转换开关、一个决定给药量的开关和一个决定给药时间的开关同时增大的情况下,在附加操作以及正常操作中在PCA模式下工作。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体药物给药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如果为正常操作而控制正常转换开关,则马达M正常操作且根据基准值计算正常操作时间并确定值是否为“0”,如果值为“0”,则停止马达M的操作;如果值不为零,则马达继续工作直到值为“0”为止;在有效工作后停止的马达确定了是否在第一次转动后经过了30秒,如果未经过,则确认正常转换开关是否曾经改变,如果已变化了,则马上在改变状态下使马达转动,如果经过了30秒,则立即进行重复操作。 24.一种液体药物给药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只有在为自由操作分别将分成九个阶段的给药量的变化值和给药间隔的变化值都同时输入时才可以进行操作;在停止状态下通过确定转动的马达是否在等候状态下被制动而马上起动PCA模式,且在转动状态下,在PCA模式下短暂地进行等候操作,此步骤决定了正常操作用马达在同时进行输入的情况下是否于PCA模式工作前处于转动状态;在开始操作时,马达在PCA模式下的操作在从时间值中减去给药量的减法的结果值变成零的情况下被停止;以及在减法的结果值改变了给药时间间隔的情况下,在PCA模式被取消后立即进行正常操作。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中可以在没 有将装有液体药物的瓶子或包装安放在较高位置的情况下配给定量的 液体药物,而在血管注射的时候正在配给定量的液体药物,更确切地 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给液体药物的控制系统和一种液体药物给 药系统,该系统可以像小型便携式装置那样被一次性地使用且可以简 单地更换其部件。

总的来讲,在使用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的情况下,将 液体药物瓶悬挂在较高的位置上且通过液体药物软管将液体药物输入 血管中,从而由于当病人移动时也要求液体药物瓶仅在其处于高位悬 挂的状态下才能同时移动,这对便携的目的而言是不方便的,因此, 存在着应该只在固定地方使用液体药物的不便之处。

因而,近年来开发了一种设计用于方便随身携带且无需将液体药 物瓶悬挂在高处便可进行注射的装置。但是,它们大多数采用了一种 使用硅管的方法,其中在使管正在膨胀的同时通过硅管由膨胀压力供 给液体药物;或是采用了一种使用了带电池和插座的电源的方法,利用 电池和插座可以将液体药物输入一液体药物软管中,而环绕一弯曲表 面的复合轴顺序地沿一个弯曲表面移动,由此顺序挤压液体药物软管 并输入液体药物。但是,这种采用一个管的方法的缺点是,在设定液 体药物时会有一定误差,这是因为膨胀的管的起始压力不同于它的最 终压力,而在复合轴顺序地沿弧形表面移动的方法中,存在着这样的 缺点,即在有麻烦时因制造过程的复杂性而无法部分修理,并且由于成 本高,不可能一次性地使用它。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其中一个装有一个由控制系统适当 控制并可由电池的电能驱动的马达安放于其中的驱动件被设计用于通 过被放入一个盒中而被安装和拆下,如果使一个驱动辊转动,则一个 成型于驱动辊上的加压辊就在这样的状态下顺序地对一个缠绕在驱动 件中的驱动辊外侧上的加压软管施加压力,而所述的驱动件可以通过 驱动件的起动件而启闭,上述状态即是起动件挤压软管,从而可以配 给出固定量的液体药物。通过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适当的控制而 利用这种供应方法来增加液体药物,电池的电能被设计用于长期维持 马达转动和停止并配给出定量的液体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 置,其中可以在不将装有液体药物的瓶或包装悬挂在高处的情况下配 给出固定量的液体药物,而且在血管注射的同时正在配给出定量的液 体药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配给液体药物的控制系统和 一种液体药物给药系统,该系统可以像小型便携式装置那样一次性地 使用且可以简单地更换其部件。

为了获得这些和其它的优点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所实施和从 广义上所描述的那样,提供了一种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 它包括:一个具有两个侧面的下盒;一个具有液体药物送入机构且被 插入一个由一个盖板构成的容纳腔中从而拆装的工作件,所述盖板由 下盒的一个铰链而启闭;以及一个由盖板的铰链启闭的上盒,下盒装 在此上盒上,从而它在形成将液体药物包装收入其中的容纳腔时开启 和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液体药物给药的控制电 路,其中包括一个具有根据各步骤的基准值的中央处理单元,并且它 被分成一个用于正常操作的标准转换开关NOR SW、一个由此实现个人 转换开关PCA MODE SW根据每个步骤而通过改变数值来确定配给量的 开关INJ SW、以及一个确定了配给时间的开关TM SW;通过AND门来 形成连接;一个用于禁止操作个人转换开关的安全节LOCK SW被连入 一个输入端;一个可以随时检测电池状态的探测器被连入一个控制件 中,在探测到的信号值不同于原先确定的设定值时,一个控制着也同 时由电池能量和蜂鸣器操作的马达的马达控制器M/C与电池相连,所 述蜂鸣器发出嗡嗡声,以便通知出现状况。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体药物给药方法,它包 括以下步骤:当为了通过标准转换开关和个人转换开关的操作而使马 达转动,一个新输入状态等候且通过确定电池容量是否合适而判断出 电池不足以满足基准值时,停止所有的操作;决定病人可在液体药物 的容量适合时用其额外地增加液体药物的配给量的个人转换开关是否 已经被操作(即,决定是否是PCA模式);可以在PCA模式已被输入的 状态下且在不需要清除PCA模式的情况下进行额外操作且决定了目前 输入的PCA模式是否应该在它在PCA模式下被设定的情况下被清除; 在需要清除时清除早已输入的PCA模式;如果通过确认安全销是否已 被去掉即通过确认安全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而已经去掉了安全销, 就马上处于正常操作状态,从而使病人无法在已经取消PCA模式的情 况下随己意地增加液体药物;在确定正常操作用基准值是否已经改变 之后而如果所述基准值未变的情况下如此提供根据基准值的正常操 作,即在安全销没有在PCA开关不工作时即在个人转换开关和时间开 关不同时产生容量和时间增量或关闭时而被去掉时,通过确定PCA开 关是否重新开始工作来提供上述正常操作;在正常转换开关被一个基 准值改变的情况下根据由正常转换开关改变的基准值正常工作;以及 如果附加操作是在根据变化值输入PCA模式值之后立即由变化值进行 的,而且在PCA开关已经打开即在个人转换开关、一个确定给药量的 开关和一个确定给药时间的开关同时增大的情况下,在PCA模式下, 在附加操作以及正常操作中工作。

通过结合附图地参阅以下具体的描述,可轻松地对本发明及其附 带的许多优点有更完整的评价并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所述附图 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表示下盒和上盒由铰链启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上盒固定在下盒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没有上盒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不带上盒地连有一个注射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不带上盒地连有一个液体药物包装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驱动件的组合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表示驱动件的马达与一个齿辊结合时的横截面图;

图8是表示接头与加压软管相连时的横截面图;

图9是表示夹子与上盒相连时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下盒的侧面的主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A-A线的横截面图;

图12是表示安装了驱动辊的加压辊时的横截面图;

图13是驱动辊的固定板的横截面图;

图14是驱动辊的盖板的横截面图;

图15是表示接头和驱动件被装在图2所示下盒上时的局部分解透 视图;

图16是表示形成将液体药物软管插在上盒上的凹槽的横截面 图;

图17是表示形成有一个遥控器以便使用时的透视图;

图18是接头的横截面图;

图19是安全节成型于电路板上时的平面图;

图20是表示这样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其中液体药物包装被连入驱 动件中;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方法的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23是图21所示个人转换模式(PCA模式)的子程序图;

图24是图21所示的标准转换模式(NOR模式)的子程序图。

以下将根据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有这样一种结构:一个工作件60,其中形 成了一个起动件40和一个驱动件50,所述起动件通过对一个缠绕在 一个加压辊52上的加压软管53加压而防止一个驱动件50脱离,所述 加压辊成型于驱动件50的驱动辊51上,而驱动件50设有以下降的旋 转动力转动的驱动辊51和一个用于降低马达M的转动力的齿辊,所述 马达被组装在一个下盒10上,在该下盒中设有一个电池座17和一块 电路板600,将一条回路和软件程序输入所述电路板中,以便控制马达 A的工作;插入工作件60以将其固定到一个容纳腔24中,由此便于拆 装,通过一块盖板20的铰链300启闭的上盒30被设计成通过与液体 药物软管70相连而受驱动的结构,所述液体药物软管被收入容纳腔33 中,当上盒受到驱动时,结合上盒30以在下盒10上进行启闭操作。

此时,在电路板600上,如图19所示的那样,可以插入或取掉一 个安全节601,此安全节可以阻止电路的自由工作,从而不可能在安 全节601应该被取掉的情况下变更自由工作或标准工作。

另外,为了在被插在突出轴12上的弹簧13由操作钮14的压紧板 15挤压的情况下启闭上、下盒,形成了一个使其可与上盒30上的配 合凸起31弹性接合的配合凸起16。

一块通过铰链300启闭的盖板20在工作件60被收入其中形成了 下盒10的压紧凸起19的容纳腔24中的状态下形成一块弹性板23, 在此弹性板上形成了一条内槽22,以便与下盒10的朝外凸起11配合, 从而不可能取出工作件60。

在由盖板20的铰链300启闭的上盒30中形成了一个压紧件34, 从而可以将一个夹子80装入上盒30的背面,还形成了一条凹槽32, 其中可以朝向前侧地装入液体药物软管70。

此时,凹槽32具有足够的空间,因此即使在盖板20盖住下盒20 的状态下也与加压软管53的接头53a相连的液体药物软管70可以通 过所述空间移入上盒30的凹槽32中。

此外,在下盒10的侧面10a上,向内地装有一块电路板600,并 且在外侧可看到其上显示液体药物给药状况的LCD和一个与电路板相 连的开关SW。

在另一个侧面10b上形成了一个电池座17,从而可以在外侧更换 电池,在电池座的下部内侧露出了一个电池节H,并且电池座和电池 节可以与电路板相连。

如图15所示,可以如下所述地组装下盒10,即侧面10a和另一 侧面10b通过插接组装法而利用通过受压而配合的一个插入凹槽500 和一个插入凸起400而彼此接合,随后,在侧面10a的螺钉凸头18与 另一侧面10b的螺钉凸杆18a插接在一起的状态下,用螺钉紧紧地固 定住。

另外,用于送进液体药物的工作件60在上部被装入一条在工作件 60上的滑动槽67中,由于弹簧41而无弹性的起动件40和成型于起 动件40的上部上的弧形凸起42被插入凸起条59、59a之间,同时凸 起条59、59a对外绕在加压辊52上的加压软管53加压,所述加压辊 成型于驱动件50的凸起条59、59a之间,从而它防止了驱动件50被 取出,还设有一个驱动件50,其中使一个驱动辊51在马达M的转动 力降低时转动,而所述马达安装在工作件60上。

为了完成这种布置,工作件60的结构是如此设计的:马达M被装 入一个凸出的下部区域内,一块支承板61突伸入所述区域内,并且开 设一个孔62,从而可以露出马达轴B,从孔62露出的马达轴B与一个 活动齿辊C接合,该活动齿辊C与一个连接齿辊D啮合,在驱动轴65 与驱动齿辊E接合时,连接齿辊D的速度在降低,所述驱动齿辊E套 装在驱动轴65上。这样,活动齿辊C、连接齿辊D和驱动齿辊E被安 放在一个外壳中,从而可以在装入齿辊轴F以便能够转入转动凹槽64 的状态下用螺钉200并通过固定板62后侧上的螺钉孔100将它们固定 在外壳上,所述凹槽成型于外壳和固定板63上;在驱动齿辊E中的驱 动轴65的边缘被插入外壳的在前方外露的轴向槽66中且被插入驱动 辊51的轴向槽55中。

此时,为了固定马达M,使通过采用螺钉200并经成型于可使插 入的马达轴B露出的孔62的外周上的螺钉孔固定马达M而与马达轴B 啮合的齿辊C、D、E速度准确地转动;在外壳的反向上,在用固定板63 封闭该外壳且在前面用盖子68进行封闭之后,一个用于驱动马达且带 有一个设于侧面上的开口69的电源连接节H被设计成是外露的。

此外,驱动齿辊E的驱动轴65具有一个在驱动轴65上的待切削 的侧面,它构成了一个切削面65b,插入所述驱动轴,使之与成型于驱 动辊51的轴向槽55上的切削面55a接合,从而使与驱动轴65同时转 动的驱动辊51不会发生无用的现象,即因滑动造成的空转现象。另 外,在驱动轴65与驱动齿辊E联合的情况下,在转动时,由于驱动轴 65与驱动齿辊E同时转动,为了防止发生空转现象,通过形成一个在 被插入驱动齿辊E中的部分上具有凹凸形状的螺钉凸起65a,使螺钉凸 起65a与驱动齿辊E联合起来,此时正在压力下引入螺钉凸起。

另外,在弹簧41变成有弹性的情况下,一个滑动凸起44成型于 起动件40上,它中断了驱动件50,从而不可能在将起动件40插入驱 动件60的滑动槽67中并上下移动时使起动件40脱离工作件60。用 于防止驱动件50在弹簧41位于驱动件50的凸起条59、59a之间时被 取出的弧形凸起42在顶部上形成,在所述弧形凸起上向内地形成一个 悬爪45,从而不可能使弹簧41脱离。另外,朝向其下部地开设一条 支承凹槽43,从而使凸起条59的下部位于下部上。

装有其中形成了一条具有相同的切削面55a以便与驱动轴65的切 削面65b接合的轴向槽55的驱动辊51的驱动件50是由两个部分 50a、50b构成的;形成了一块其中冲有插入孔56的凸出板57,从而在 侧面的部分50a上可以装入一个加压软管53,以使之固定,接头53a 在侧边缘被插入所述软管中;在与部分50b的另一侧面相连的情况 下,如此形成凸出板57,即它位于插入槽54的下部上;在凸出板57 的横向侧面上形成了延伸的隔板58,在另一个横向侧面上形成了一个 由其形成一个空间57a的隔壁58,从而可以插入加压软管53的另一 侧边缘,于是外绕在加压辊52侧面上的加压软管53是外露的。

此时,在部分50a的侧面上部上形成切槽50c并且通过插入与所 述驱动件60的插接凸起60a的结合。

缠绕在其中插有销G以便使驱动辊51转动的压辊52上的加压软 管53在其粘附在加压辊52上的状态下与在加压软管53的两个侧边上 形成的接头53a、53b相连并通过所述接头外露,从而它可以悬挂在驱 动件50的插槽54中,卷绕的加压软管53在它粘附在加压辊52上的 状态下受到起动件40的弧形凸起42的挤压。

在驱动辊51位于凸起条59、59a之间的情况下,起动件40的弧 形凸起42只对缠绕在驱动辊51的加压辊52上的加压软管53加压。

侧部分50a的凸起条59a构成了爪59b并具有一个孔;当部分50b 的另一侧面被封闭时,驱动辊51受到了保护;固定板51b的爪与一个 爪59b相互接合地相连,所述爪59b成型于侧部分50a的凸起条59b 上。另外,当这两个部分50a、50b通过螺钉而连在一起时,使驱动辊 51不能在凸起条59、59a之间被取出。

如图12、14所示,加压辊52与销G结合的方式是这样的,即为 了防止取出销G,其上形成了一个凸起轴51a的固定板51b被设计用 于与盖板51c相结合,朝向盖板51c和固定板51b的内侧地形成了一 条凹槽51d,并将销G插入在盖板51c和固定板51b之间的凹槽51d 中,接着将加压辊52装入销G上。

在如何使盖板51c与固定板51b的凸起轴51a结合的方法中,存 在着加压配合方法和由弯曲、安装和粘接而连接的方法,并且在凸起 轴51a的中心形成一条其上形成了一个切削面55a的轴向槽55。

另外,在上盒30和下盒10没有通过铰链折叠和打开的情况下,如图 15所示的那样,通过使配合凸起90伸向下盒10的顶部,配合凸起90 接合在上盒30中。如图3、5所示,通过在没有上盒30的情况下形成 下盒10,在垂直于通过铰链(图中未示出)折叠到或打开下盒10的顶 部的方向上形成另一个通过铰链300折叠或打开的盖板20a,通过形 成可使液体药物软管露于上述盖板20a的顶面上的孔25,可以实现各 种不同的应用。另外,如图17所示,可以连接一个遥控器。

如图15所示,当在下盒10的另一侧面10b上形成导槽10c且通 过上述导槽10插入安全销10d之后,使安全销10d位于起动件40的 支承凹槽43和驱动件50的凸起条59之间以防止加压软管3在使用前 受压。

因而,在应使驱动件60位于下盒10上的情况下,如果将装在下 盒10上的操作钮14推向侧面,则压紧板15挤压弹簧13,并且使与 配合凸起16接合的上盒30的配合凸起31脱离,从而使上盒30打开。 在上盒30打开的状态下,如果压迫盖板20的弹性板23,则弹性板23 的内槽22离开下盒10的向外凸起16,盖板20开启并露出容纳腔24, 从而在将工作件60放入其中设有一个插入凸起19的容纳腔24后,通 过使用外露于工作件的下部区域内的节H,使其与电路板600相连。

在如上所述的连接状态下,当将液体药物包装放入上盒30的容纳 腔33之后,与液体药物包装相连的液体药物软管70被设计成与加压 软管53的接头53a的一侧相连,所述接头露出驱动件50的顶面,使 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注射针头相连,以便利用液体药物软管将液体药 物注入血管中。

随后,如果在马达A开始转动时暂停开关SW,由于被装在驱动齿 辊E的驱动轴65上的驱动辊51正在转动,所以驱动辊51的加压辊52 也同时转动,并且在紧贴在加压辊52上的加压软管53开始受到按有 规则的间隔分布的加压辊52的有规律地加压时,装在与加挤压软管53 相连的液体药物瓶或液体药物包装中的液体药物根据液体药物软管70 在一侧流动。

如图2所示,在上盒30被固定在下盒10上的状态下且为了在将 液体药物包装收入上盒30的容纳腔33中的状态下将液体药物注入液 体药物包装中,由于它是在接头71分成两个支路73、74并且一个输 入口72露出接头71之外的情况下被插装在下盒10的一侧,所以如图 15所示,如果由注射针头经过接头71的输入口72注射液体药物,则 药液流经输入口72,从而支路73与一个液体药物包装相连,另一支 路74与加压软管53相连,由于加压软管由成型于起动件40的顶面上 的弧形凸起加压,所以防止了液体药物流入另一支路74中,并且液体 药物只经一侧的支路流入液体药物包装75中。

此时,与另一侧的支路74相连的加压软管通过与注射针头相连而 与病人的血管相连,以便经液体药物软管70注入药剂,由于硅胶被插 入接头71的输入口72中,所以在插入和拔出注射针头时阻绝了空气。

因此,通过利用这样的原理,可以设想出各种应用情景;在液体药 物包装收入上盒30的容纳腔33中的状态下或是在没有上盒30时液体 药物露在外面的状态下,或是在因与注射针头相连而需要缓慢注射的 情况下,或是在一次性使用或反复使用的情况下,都可以应用本发明。 在一次性使用的情况下,由于驱动件50脱离起动件40,所以可以只 替换驱动件50并再次使用它。

当如上所述地使用之后,在要更换工作件60时,可以通过开启盖 板20、使马达A的节H脱离电路板并取出工作件60而实现简单的更 换操作。在只要更换驱动件50的加压软管53的情况下,由弹簧支承 的弹性起动件在降下起动件的情况下下移,并且起动件40的弧形凸起 42离开驱动辊51的凸起条59、59a之间。另外,如果活动件50离开 驱动轴65,则可以简单地通过分开活动件50的两部分50a、50b来更 换卷绕在驱动辊51的加压辊52上的加压软管53。

因此,在分离状态下,如果要分开由两部分50a、50b构成的活动 件50,则可以取出卷绕在驱动辊51的加压辊52外侧上的加压软管53 并可以在取出软管后连上新的加压软管53以供使用。

此外,此操作是由于在下盒10的外面形成的个人转换PCA模式开 关SW和标准转换开关SW的转换通过供电而驱动马达M,这是因为与 电路板相连的马达是由布置在电路板上的电路控制的。这种驱动通过 以变化值进行的自由操作而进行自动操作,用以自由地增加除了参照 基准值进行的正常操作外的给药量。

因此,在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如图21所示的那样,如果通过 标准转换开关供电,则进入检测向中央处理单元供电的第一步骤,事 先清除掉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用于正常操作和自由操作的变化值和基准 值,在由新输入状态支持的第一步骤后,在首先确定电池是否适用的 第二步骤中,如果电池不适用,则结束所有操作,如果电池是适用的, 则进入第三步骤,该第三步骤确定个人转换开关是否在工作(它是否处 于PCA模式),病人可以利用这一步骤自由地增加到液体药物的给药 量,如果个人转换开关处于PCA模式,则进入第四步骤,此第四步骤 确定预先输入的PCA模式是否应该被清除掉,因而如果它不应该被清 除掉,则进入在事先输入的自由操作中工作的第九步骤,如果需要清 除掉所述PCA模式,则进入清除预先输入的PCA模式的第五步骤。

如上所述,如果在第五步骤清除PCA模式,则在经过第二、第三 步骤后进入第六步骤,这个步骤确认安全销去除状态,如果安全销被 除去(这是为了确定安全节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以便病人不能通过自由 操作来增加液体药物),进入第十二步骤,通常根据基准值正常地进行 这个步骤,如果安全节没有被取掉,则进入确定PCA开关是否新开始 工作的第七步骤,如果PCA开关未工作(即,当个人转换开关的时间和 容量未同时受压或关闭时),进入确定正常操作的基准开关是否改变的 第十步骤,如果未变化,则进入根据基准值正常工作的第十一步骤, 如果已根据基准值改变了标准转换开关,则进入根据基准值操作的第 十一步骤和正常操作的第十二步骤,所述基准值已经由标准转换开关 改变。

另外,在第七步骤中,如果PCA开关开启(即,当在个人转换开关 中同时压动给药量确定开关和给药时间确定开关时),则进入在正常操 作于PCA模式中结束的同时开始自由操作工作的第八步骤,如果自由 操作正在工作,则正常操作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和自由配给的给药量 内是不工作的,并且在自由操作后,如果自由操作结束了,则自由操 作变成正常操作。

此外,根据基准值的正常操作在这样一段固定时间内造成转动, 即所述时间是由来自标准转换开关的基准值输入了一个以30秒为间 隔的基准值,所述标准转换开关被分成九个阶段,并且正常操作在其 余时间内进行马达的制动操作。用给药时间开关和给药量开关同时输 入的PCA模式中的变化值被设计成用于自由操作,从而通过分别将给 药时间开关和给药量开关分成九个阶段,可以在给药时间间隔中附加 地配给出给药量。这些操作只是一次有效,并且在自由操作的情况下, 正常操作被延迟。

因此,如图24所示的那样控制正常操作的过程。

在正常操作下的程序中,由于第一步骤的基准值在与第一步骤相 同地设定被分成九个阶段的标准转换开关的情况下被定为250ms,所 以马达立即根据第100步骤进行正常操作并根据第101步骤的基准值 减去正常操作时间,此时所计算出的时间间隔是以每10ms和50ms进 行计算的。

因此,在第100、101步骤中正常操作的马达M进入决定由于减法 而使值是否为零的第102步骤,如果值不为零,则进入一个是从第100 步骤再进行变化的第101步骤的循环,从而进行重复操作;如果值为 零,则进入决定正常操作用的标准转换开关是否已变化的第103步 骤,如果它已变化,则进入在变化状态下马上工作的第100步骤;如果 未变化,则进入制动马达的第104步骤。

随后,如果在第105步骤操作后未过30秒,则它变成由第104步 骤进行变化的第105步骤,从而它构成了其中马达始终停止的循环。 如果经过了30秒,则进入第100步骤,从而进行正常操作。

此时,在本发明中,马达的驱动时间被设定为30秒,但是根据所 应配给的液体药物的特性,驱动时间是可以调节的。至于计算时间, 它在本发明中被定为10ms和50ms的单位,但是它也可以根据使用条 件进行调节。

即,由于标准转换开关被分成九个阶段,如果使其从关闭状态转 入第一阶段,则马达M马上随后转动,由于马达M转动的基准值此时 在第一状态中被设定为250ms,所以可以使马达M转动250ms(基准 值),而在其余的29.75时间内,马达停转。

此外,通过个人转换开关自由操作的PCA模式,与在正常操作中 的重复驱动是不同的,该操作只是一次有效。例如,在由正常操作使 马达M转动的情况下,如果在马达停止或正使其转动的状态下使模式 变成PCA模式,则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只进行了250ms的正常操作,随 后,在模式变成PCA模式的状态下,正常操作在一次操作中停止,并 且在取消PCA模式的情况下,马上进行正常操作。

PCA模式的程序如图23所示。

首先,为了在PCA模式下工作并为了只在同时输入分别被分成九 个阶段的给药间隔时间的变化值和给药量的变化值时操作,在通过输 入给药量和给药时间而确定给药量和给药时间的变化值是否同时输入 的第200步骤中,如果输入不是同时进行的,则PCA模式无效,而是 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工作。如果是同时输入的,则在确定正常操作用马 达是否正在PCA模式工作前转动的第201步骤中,如果马达正在转动, 则PCA模式在第202步骤中处于等待状态一段时间。在等待状态下, 在确定转动的马达是否停止的步骤中,如果马达正在转动,则进入第 202步骤,从而形成了一个环路。如果马达停止了,则进入第204步 骤,从而马上进行PCA模式。

另外,在马达不在第201步骤中转动的情况下,马上进入第204 步骤以便在PCA模式下工作。

如果开始操作,则减去第206步骤的根据给药量的时间值,并确 定减法的结果是否为零,如果该结果不在第206步骤中为零,则进入 第205步骤,这形成了一个循环且马达继续转动。如果变成零,则进 入第207步骤,在此步骤中马达的操作在PCA模式中停止。如果马达 停止,则进入第208步骤,在此步骤中减去给药间隔时间的变化值。

随后,进入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减法结果是否为零的第209步 骤,如果它不为零,则进入第208步骤,这形成了一个循环。如果该 结果变成零,则进入第210步骤,它取消了PCA模式并立即进行正常 操作。

此外,在PCA模式工作的情况下,即使第二次地在PCA模式中进 行操作,也终止操作。也就是说,只有在PCA模式被取消时,才能接 收一个新输入的信号。

此时,使马达转动了与正常操作相同的给药量时间,并且马达在 除去给药量时间的其余时间内即在给药间隔时间内停转。

因此,由于使马达M持续转动,驱动辊的加压辊就不连续地挤压 加压软管,但操作在于固定的时间范围内给定的时间值中是有效的, 从而不仅可以延长马达的预期寿命,而且可以长时间地使用电池。此 外,为了使病人增加给药量,可以通过选择按钮配给定量液体药物。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发明是可以一次性使用的便携式液体药物供应 装置,由此病人可以在行走时通过将此装置挂在身上而移动地直接使 用。另外,病人可以根据多次注射而重复使用此装置,但该病人必须 使用相同的液体药物。

另外,本发明不仅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影响日常生活的原因,而且 提高了液体药物治疗的效率。本发明具有另一个优点,即输入定量的 液体药物以及可以针对病人调节液体药物的给药量以使病人保持良好 的状态。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了宽广的给药范围。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便于使用、适速配给液体药物、没有因外界 温度变化而造成的液体药物给药量的误差并且安全可靠这样的特点, 而且不需要维护。

对那些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 的精神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作出各种修 改。因而,本发明意图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替换方案的范围 内覆盖这样的修改和变化。

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注射用的液体药物给药装置.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血管注射用液体药物给药装置包括:下盒;具有液体药物送入机构且被插入由一个盖板构成的容纳腔中的工作件;通过铰链启闭的上盒,下盒装在此上盒上。本文还披露了一种液体药物给药控制电路,其在中央处理单元具有根据各步骤的基准值时被分成标准转换开关、个人转换开关由其根据每个步骤由变化值来决定给药量的开关、决定给药时间的开关通过一并门来形成连接;安全节被连入一个输入端;可以随时检测电池状态的探测器被并入控制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