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854250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35061.2

申请日:

20170331

公开号:

CN208049108U

公开日:

20181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A61M5/165,A61M5/175

主分类号:

A61M5/14,A61M5/165,A61M5/175

申请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商泽永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霞,徐晓东,胡伟,乔加林

地址: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优先权:

CN20172022717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立;王灏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包括输液器本体和/或排气管,所述输液器本体包括主输液管、第一针具、点滴筒、双头加药口和螺纹接头,所述主输液管的长度大于等于4.5米,所述主输液管与双头加药器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所述双头加药器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密封帽。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长度为特殊加长的4.5米,可实现在医治仓外即可输液,减少入仓次数,大大减少入仓换液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率;双头加药器的另一个进药口的设计能够再病人抢救治疗时增加一个输液通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输液管(11)、第一针具(12)、点滴筒(14)、双头加药口(17)和螺纹接口(18);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头端与输液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尾端与通过主输液管(11)与点滴筒(14)的一端连通,所述点滴筒(14)的另一端通过主输液管(11)与双头加药口(17)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所述双头加药口(17)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密封帽,所述双头加药口(17)的出药口通过软管连接有螺旋接头,所述螺旋接头与留置针可拆卸连接,所述主输液管(11)的管路长度大于等于4.5m;所述点滴筒(14)与双头加药口(17)之间还设有药液过滤器(16),所述药液过滤器的一端与点滴筒(14)相连通,另一端与双头加药口(17)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所述螺纹接口(18)远离软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动止液帽(19),所述自动止液帽(19)具有锥台结构,其较大截面的一端具有螺纹并与螺纹接口相连接,较小截面的一端设有疏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具(12)与点滴筒(14)之间的主输液管(11)上套接有止水夹(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滴筒(14)与药液过滤器(16)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滑钮器(15),所述滑钮器(15)包括滑钮器壳体(151)和滑轮(152),所述滑钮器壳体(151)套接在主输液管外侧,所述滑轮(152)与主输液管(11)相抵接并在滑钮器壳体(151)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加药口(17)的出药口与螺纹接口(18)之间的软管长度为28-32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具(2),所述排气管具(2)包括第二针具(21)、排气管(22)和空气过滤器(23),所述第二针具(21)的针头端与输液瓶相连通,所述第二针具(21)的针尾端通过排气管(22)与空气过滤器(2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液管(11)、第一针具(12)、点滴筒(14)、双头加药口(17)、螺纹接口(18)、药液过滤器(16)、第二针具(21)、排气管(22)和空气过滤器(23)均由不含塑化剂的PVC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具(12)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针具(12)分别用过支管与主输液管(11)相连通,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套设有止水夹(1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套接在第一针具(12)外的第一针具套(121)和可拆卸套接在第二针具(21)外的第二针具套(24),所述第一针具套(121)的顶部设有空气过滤栓(1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部分输液器其制备材料中均含有DEHP塑化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化疗药剂营养液药剂等的说明书上,均明确写明建议使用不含有 DEHP塑化剂的输液器,防止塑化剂析出影响药效及不良反应。此外,一般的输液器长度在均在2米左右,而对于位于无菌舱、高压氧舱等舱内的病患来说,频繁的舱内换液可能增加二次污染的几率,带来不利于康复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长距离换药、并且不含DEHP塑化剂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包括输液器本体和/和排气管具(也就是说输液器本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排气管具配套使用),所述输液器本体包括主输液管、第一针具、点滴筒、双头加药口和螺纹接口;

所述第一针具的针头端与输液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针具的针尾端与通过主输液管与点滴筒的一端连通,所述点滴筒的另一端通过主输液管与双头加药口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所述双头加药口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密封帽,所述双头加药口的出药口通过软管连接有螺旋接头,所述螺旋接头与留置针可拆卸连接,所述主输液管的管路长度大于等于4.5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长度为特殊加长的4.5米。在一直仓外即可输液,减少入仓次数,大大减少入仓换液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率;设置在输液器末端的双头加药口,能够在病人抢救治疗时增加一个输液通道,提高病人的生存几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针具与点滴筒之间的主输液管上套接有止水夹。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止水夹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针具与主输液管之间的连通和断开。

进一步,所述点滴筒与双头加药口之间还设有药液过滤器,所述药液过滤器的一端与点滴筒相连通,另一端与双头加药口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药液过滤器设置能够进一步过滤药液,避免有溶解不充分的小颗粒进入到血管中,减少病患因输液不适发生危险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点滴筒与药液过滤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滑钮器,所述滑钮器包括滑钮器壳体和滑轮,所述滑钮器壳体套接在主输液管外侧,所述滑轮与主输液管相抵接并在滑钮器壳体内滑动。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滑钮器的设置便于输液时的流速控制,从而使输液的药物在病患的承受范围内获得最好的药效。

进一步,所述双头加药口的出药口与螺纹接口之间的软管长度为 28-32cm。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30cm左右的软管距离,是双头加药口距离患者之间的输液距离较短,在抢救等时间紧急的时刻,可以通过双头加药口,快速的为病患注入药物,赢取有效的抢救时间,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

进一步,所述螺纹接口远离软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动止液帽。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自动止液帽使药液在终端时具有止液功能,能够减少排液污染及药液浪费。

进一步,所述排气管具包括第二针具、排气管和空气过滤器,所述第二针具的针头端与输液瓶相连通,所述第二针具的针尾端通过排气管与空气过滤器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主输液管、第一针具、点滴筒、双头加药口、螺纹接口、药液过滤器、第二针具、排气管和空气过滤器均由不含塑化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制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不含塑化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 制成,避免了在使用输液器输送化疗药剂或营养药剂时因塑化剂DEHP的析出而影响药效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第一针具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针具分别用过支管与主管路相连通,所述支管上套设有止水夹,所述第一针具的针头上设有长方形的缝隙。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多个第一针具和止水夹的设计实现了多个药瓶之间的无缝换药。

进一步,还包括可拆卸套接在第一针具外的第一针具套和可拆卸套接在第二针具外的第二针具套,所述第一针具套的顶部设有空气过滤栓;所述第二针具套的顶部设有空气过滤栓。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确保在使用之前的第一针具和第二针具不被空气或者外物污染,确保使用前的第一针具和第二针具处于无菌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一种输液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一种输液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包括输液器本体和/或排气管具(也就是说输液器本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排气管具配套使用),所述输液器本体1包括主输液管11、第一针具12、点滴筒14、双头加药口17和螺纹接口18;

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头端与输液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尾端与通过主输液管11与点滴筒14的一端连通,所述点滴筒14的另一端通过主输液管11与双头加药口17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所述双头加药口17 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密封帽,所述双头加药口17的出药口通过软管连接有螺旋接头,所述螺旋接头与留置针可拆卸连接,所述主输液管11 的管路长度大于等于4.5m。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针具12与点滴筒14之间的主输液管11上套接有止水夹13。止水夹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针具与主输液管之间的连通和断开。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点滴筒14与双头加药口17之间还设有药液过滤器16,所述药液过滤器的一端与点滴筒14相连通,另一端与双头加药口17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药液过滤器设置能够进一步过滤药液,避免有溶解不充分的小颗粒进入到血管中,减少病患因输液不适发生危险的几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点滴筒14与药液过滤器16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滑钮器15,所述滑钮器15包括滑钮器壳体151和滑轮 152,所述滑钮器壳体151套接在主输液管外侧,所述滑轮152与主输液管 11相抵接并在滑钮器壳体151内滑动。滑钮器的设置便于输液时的流速控制,从而使输液的药物在病患的承受范围内获得最好的药效。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双头加药口17的出药口与螺纹接口 18之间的软管长度为28-32cm。30cm左右的软管距离,是双头加药口距离患者之间的输液距离较短,在抢救等时间紧急的时刻,可以通过双头加药口,快速的为病患注入药物,赢取有效的抢救时间,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接口18远离软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动止液帽19。所述自动止液帽19具有锥台结构,其较大截面的一端具有螺纹并与螺纹接口相连接,较小截面的一端设有疏水膜。疏水膜的疏水透气性能以及其液体独特的表面张力较大,使得自动止液帽在完成排气后,药液在终端时形成球形液面并自动止液,能够有效的减少排液污染及药液浪费。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排气管具2包括第二针具21、排气管22和空气过滤器23,所述第二针具21的针头端与输液瓶相连通,所述第二针具21的针尾端通过排气管22与空气过滤器23相连通。

所述空气过滤器23的外端也可以连接有自动止液帽,避免使用过程中药液从排气管路中流失,造成排液污染及药液浪费。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输液管11、第一针具12、点滴筒 14、双头加药口17、螺纹接口18、药液过滤器16、第二针具21、排气管22 和空气过滤器23均由不含塑化剂的PVC制成。使用不含塑化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制成,避免了在使用输液器输送化疗药剂或营养药剂时因塑化剂 DEHP的析出而影响药效的问题。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也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针具12为多个(至少两个,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多个第一针具12分别用过支管与主输液管11相连通,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套设有止水夹13(即所述第一针具与止水夹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针具与主输液管之间的支管上均套有一个止水夹与之对应)。多个第一针具和止水夹的设计实现了多个药瓶之间的无缝换药。使用时,先开启其中一个支管上的止水夹,当药瓶中的药液滴完后,关闭这个止水夹并开启下一个止水夹,由此可以一次的输完多个药瓶中的液体,而无需将第一针具拔来拔去,既能简化操作,方便实用,又能避免其在空气中的易受到二次污染。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可拆卸套接在第一针具12外的第一针具套121和可拆卸套接在第二针具21外的第二针具套24,所述第一针具套121的顶部设有空气过滤栓122。确保在使用之前的第一针具和第二针具不被空气或者外物污染,确保使用前的第一针具和第二针具处于无菌状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接口18还可以与滞留针配套使用,所述滞留针包括与螺纹接口相适配的接口以及滞留针本体,所述接口连接在滞留针本体的针尾端,所述螺纹接口与接口可拆卸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35061.2 (22)申请日 2017.03.31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720227170.2 2017.03.09 CN (73)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地址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 11号 专利权人 北京商泽永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颜霞徐晓东胡伟乔加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王灏增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M 5/16。

2、5(2006.01) A61M 5/17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 器, 包括输液器本体和/或排气管, 所述输液器本 体包括主输液管、 第一针具、 点滴筒、 双头加药口 和螺纹接头, 所述主输液管的长度大于等于4.5 米, 所述主输液管与双头加药器的一个进药口相 连通, 所述双头加药器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 密封帽。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长 度为特殊加长的4.5米, 可实现在医治仓外即可 输液, 减少入仓次数, 大大减少入仓换液可能造 成的二次污染率; 双头加药器的另一个进药口的 设计能够再病。

3、人抢救治疗时增加一个输液通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8049108 U 2018.11.06 CN 208049108 U 1.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输液管(11)、 第一针具(12)、 点滴 筒(14)、 双头加药口(17)和螺纹接口(18); 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头端与输液瓶可拆卸连 接, 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尾端与通过主输液管(11)与点滴筒(14)的一端连通, 所述点滴 筒(14)的另一端通过主输液管(11)与双头加药口(17)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 所述双头加药 口(17)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密封帽, 所述双头加药口(17。

4、)的出药口通过软管连接有螺 旋接头, 所述螺旋接头与留置针可拆卸连接, 所述主输液管(11)的管路长度大于等于4.5m; 所述点滴筒(14)与双头加药口(17)之间还设有药液过滤器(16), 所述药液过滤器的一端与 点滴筒(14)相连通, 另一端与双头加药口(17)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 所述螺纹接口(18)远 离软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动止液帽(19), 所述自动止液帽(19)具有锥台结构, 其较大截面的 一端具有螺纹并与螺纹接口相连接, 较小截面的一端设有疏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针具(12)与点 滴筒(14)之间的主输液管(11)上套接有止水。

5、夹(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点滴筒(14)与药液 过滤器(16)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滑钮器(15), 所述滑钮器(15)包括滑钮器壳体 (151)和滑轮(152), 所述滑钮器壳体(151)套接在主输液管外侧, 所述滑轮(152)与主输液 管(11)相抵接并在滑钮器壳体(151)内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头加药口(17)的 出药口与螺纹接口(18)之间的软管长度为28-32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排气管具 (2), 所述排气管。

6、具(2)包括第二针具(21)、 排气管(22)和空气过滤器(23), 所述第二针具 (21)的针头端与输液瓶相连通, 所述第二针具(21)的针尾端通过排气管(22)与空气过滤器 (2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输液管(11)、 第 一针具(12)、 点滴筒(14)、 双头加药口(17)、 螺纹接口(18)、 药液过滤器(16)、 第二针具 (21)、 排气管(22)和空气过滤器(23)均由不含塑化剂的PVC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针具(12)为多 个, 所述多个第一针具(12)分别用过支。

7、管与主输液管(11)相连通, 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套设 有止水夹(1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拆卸套接在第 一针具(12)外的第一针具套(121)和可拆卸套接在第二针具(21)外的第二针具套(24), 所 述第一针具套(121)的顶部设有空气过滤栓(122)。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049108 U 2 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器械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大部分输液器其制备材料中均含有DEHP塑化剂,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一些 化疗药剂营养。

8、液药剂等的说明书上, 均明确写明建议使用不含有 DEHP塑化剂的输液器, 防 止塑化剂析出影响药效及不良反应。 此外, 一般的输液器长度在均在2米左右, 而对于位于 无菌舱、 高压氧舱等舱内的病患来说, 频繁的舱内换液可能增加二次污染的几率, 带来不利 于康复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长距 离换药、 并且不含DEHP塑化剂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包括输液器本体和/和排气管具(也 就是说输液器本体可以单独使用, 也。

9、可以与排气管具配套使用), 所述输液器本体包括主输 液管、 第一针具、 点滴筒、 双头加药口和螺纹接口; 0006 所述第一针具的针头端与输液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针具的针尾端与通过主输 液管与点滴筒的一端连通, 所述点滴筒的另一端通过主输液管与双头加药口的一个进药口 相连通, 所述双头加药口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密封帽, 所述双头加药口的出药口通过 软管连接有螺旋接头, 所述螺旋接头与留置针可拆卸连接, 所述主输液管的管路长度大于 等于4.5m。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长度为特殊 加长的4.5米。 在一直仓外即可输液, 减少入仓次数, 大大。

10、减少入仓换液可能造成的二次污 染率; 设置在输液器末端的双头加药口, 能够在病人抢救治疗时增加一个输液通道, 提高病 人的生存几率。 0008 进一步, 所述第一针具与点滴筒之间的主输液管上套接有止水夹。 0009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止水夹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针具与主输液管之 间的连通和断开。 0010 进一步, 所述点滴筒与双头加药口之间还设有药液过滤器, 所述药液过滤器的一 端与点滴筒相连通, 另一端与双头加药口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 0011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药液过滤器设置能够进一步过滤药液, 避免有 溶解不充分的小颗粒进入到血管中, 减少病患因输液不适发生危险。

11、的几率。 0012 进一步, 所述点滴筒与药液过滤器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滑钮器, 所述滑 钮器包括滑钮器壳体和滑轮, 所述滑钮器壳体套接在主输液管外侧, 所述滑轮与主输液管 相抵接并在滑钮器壳体内滑动。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8049108 U 3 0013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滑钮器的设置便于输液时的流速控制, 从而使 输液的药物在病患的承受范围内获得最好的药效。 0014 进一步, 所述双头加药口的出药口与螺纹接口之间的软管长度为 28-32cm。 0015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30cm左右的软管距离, 是双头加药口距离患者 之间的输液距离较短, 。

12、在抢救等时间紧急的时刻, 可以通过双头加药口, 快速的为病患注入 药物, 赢取有效的抢救时间, 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 0016 进一步, 所述螺纹接口远离软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动止液帽。 0017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自动止液帽使药液在终端时具有止液功能, 能 够减少排液污染及药液浪费。 0018 进一步, 所述排气管具包括第二针具、 排气管和空气过滤器, 所述第二针具的针头 端与输液瓶相连通, 所述第二针具的针尾端通过排气管与空气过滤器相连通。 0019 进一步, 所述主输液管、 第一针具、 点滴筒、 双头加药口、 螺纹接口、 药液过滤器、 第 二针具、 排气管和空气过滤器均由不含塑。

13、化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制成。 0020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不含塑化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 制成, 避 免了在使用输液器输送化疗药剂或营养药剂时因塑化剂DEHP的析出而影响药效的问题。 0021 进一步, 所述第一针具为多个, 所述多个第一针具分别用过支管与主管路相连通, 所述支管上套设有止水夹, 所述第一针具的针头上设有长方形的缝隙。 0022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多个第一针具和止水夹的设计实现了多个药瓶 之间的无缝换药。 0023 进一步, 还包括可拆卸套接在第一针具外的第一针具套和可拆卸套接在第二针具 外的第二针具套, 所述第一针具套的顶部设有空气过。

14、滤栓; 所述第二针具套的顶部设有空 气过滤栓。 0024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确保在使用之前的第一针具和第二针具不被空 气或者外物污染, 确保使用前的第一针具和第二针具处于无菌状态。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一种输液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一种输液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的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9 实施例1 00。

15、30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止液加长型输液器, 包括输液器本体和/或 排气管具(也就是说输液器本体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与排气管具配套使用), 所述输液器 本体1包括主输液管11、 第一针具12、 点滴筒14、 双头加药口17和螺纹接口18; 0031 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头端与输液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针具12的针尾端与通过 主输液管11与点滴筒14的一端连通, 所述点滴筒14的另一端通过主输液管11与双头加药口 说明书 2/4 页 4 CN 208049108 U 4 17的一个进药口相连通, 所述双头加药口17 的另一个进药口上套接有密封帽, 所述双头加 药口17的出药口。

16、通过软管连接有螺旋接头, 所述螺旋接头与留置针可拆卸连接, 所述主输 液管11 的管路长度大于等于4.5m。 0032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第一针具12与点滴筒14之间的主输液管11上套 接有止水夹13。 止水夹的设置可以实现第一针具与主输液管之间的连通和断开。 0033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点滴筒14与双头加药口17之间还设有药液过滤 器16, 所述药液过滤器的一端与点滴筒14相连通, 另一端与双头加药口17的一个进药口相 连通。 药液过滤器设置能够进一步过滤药液, 避免有溶解不充分的小颗粒进入到血管中, 减 少病患因输液不适发生危险的几率。 0034 作为本实施例的。

17、进一步方案, 所述点滴筒14与药液过滤器16之间设有用于控制液 体流速的滑钮器15, 所述滑钮器15包括滑钮器壳体151和滑轮 152, 所述滑钮器壳体151套 接在主输液管外侧, 所述滑轮152与主输液管 11相抵接并在滑钮器壳体151内滑动。 滑钮器 的设置便于输液时的流速控制, 从而使输液的药物在病患的承受范围内获得最好的药效。 0035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双头加药口17的出药口与螺纹接口 18之间的 软管长度为28-32cm。 30cm左右的软管距离, 是双头加药口距离患者之间的输液距离较短, 在抢救等时间紧急的时刻, 可以通过双头加药口, 快速的为病患注入药物, 赢取有。

18、效的抢救 时间, 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 0036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螺纹接口18远离软管的一端连接有自动止液帽 19。 所述自动止液帽19具有锥台结构, 其较大截面的一端具有螺纹并与螺纹接口相连接, 较 小截面的一端设有疏水膜。 疏水膜的疏水透气性能以及其液体独特的表面张力较大, 使得 自动止液帽在完成排气后, 药液在终端时形成球形液面并自动止液, 能够有效的减少排液 污染及药液浪费。 0037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如图3所示, 所述排气管具2包括第二针具21、 排气管 22和空气过滤器23, 所述第二针具21的针头端与输液瓶相连通, 所述第二针具21的针尾端 通过排气管。

19、22与空气过滤器23相连通。 0038 所述空气过滤器23的外端也可以连接有自动止液帽, 避免使用过程中药液从排气 管路中流失, 造成排液污染及药液浪费。 0039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主输液管11、 第一针具12、 点滴筒 14、 双头加药 口17、 螺纹接口18、 药液过滤器16、 第二针具21、 排气管22 和空气过滤器23均由不含塑化剂 的PVC制成。 使用不含塑化剂DEHP的聚氯乙烯PVC制成, 避免了在使用输液器输送化疗药剂 或营养药剂时因塑化剂 DEHP的析出而影响药效的问题。 0040 实施例2 004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止液加长。

20、型输液器也可以设 置为, 所述第一针具12为多个(至少两个, 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所述多个第一针具12分别 用过支管与主输液管11相连通, 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套设有止水夹13(即所述第一针具与止 水夹一一对应, 每个第一针具与主输液管之间的支管上均套有一个止水夹与之对应)。 多个 第一针具和止水夹的设计实现了多个药瓶之间的无缝换药。 使用时, 先开启其中一个支管 上的止水夹, 当药瓶中的药液滴完后, 关闭这个止水夹并开启下一个止水夹, 由此可以一次 的输完多个药瓶中的液体, 而无需将第一针具拔来拔去, 既能简化操作, 方便实用, 又能避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8049108 U 。

21、5 免其在空气中的易受到二次污染。 0042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还包括可拆卸套接在第一针具12外的第一针具套 121和可拆卸套接在第二针具21外的第二针具套24, 所述第一针具套121的顶部设有空气过 滤栓122。 确保在使用之前的第一针具和第二针具不被空气或者外物污染, 确保使用前的第 一针具和第二针具处于无菌状态。 0043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螺纹接口18还可以与滞留针配套使用, 所述 滞留针包括与螺纹接口相适配的接口以及滞留针本体, 所述接口连接在滞留针本体的针尾 端, 所述螺纹接口与接口可拆卸的连接。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8049108 U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20804910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