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撕开鞘管.pdf

上传人:二狗 文档编号:8537546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154747.9

申请日:

20120412

公开号:

CN202605495U

公开日:

2012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00

主分类号:

A61M25/00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发明人:

卢才义,张玉霄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优先权:

CN20122015474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关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撕开鞘管。所述鞘管包括圆管,该圆管由沿其轴线对称的两个半圆柱形管组成,所述两个半圆柱形管通过热封线配合;所述圆管的一开口端密封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圆管的材质为塑料。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可撕开鞘管沿着穿刺导丝被送入人体静脉的过程中,鞘管尾端的密封弹性膜可以有效防止在患者吸气时空气因负压进入静脉系统,造成肺栓塞等并发症。2、当可撕开鞘管被送入人体静脉系统后,可以通过鞘管尾端的侧管抽吸鞘管内可能的气泡或血栓,并注射抗凝用肝素盐水。3、当通过鞘管向静脉系统输送起搏电极导管时,鞘管尾端的密封弹性膜可以有效防止空气随着电极导管进入静脉系统引起空气栓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包括圆管,该圆管由沿其轴线对称的两个半圆柱形管组成,所述两个半圆柱形管通过热封线配合;所述圆管的一开口端密封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上设有一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的材质为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的厚度为0.5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的内径为2.3mm~3.6mm,外径为2.5mm~3.7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的长度为15cm~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弹性膜的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上近其封闭端连接有侧管,该侧管的游离端设有三通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撕开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的封闭端的周向上设有2个对称的把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撕开鞘管,属于介入手术用器械。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进行放置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手术操作时,需要先将鞘管沿导引钢丝 送入患者静脉血管建立操作通道,然后再沿着鞘管向心腔内送入电极导管。为了减少 对血管壁的损伤和降低失血量,在手术中通常选择比较细小的鞘管,内径以能够容纳 电极导管顺畅通过为准。因此,为了最终将鞘管从比电极导管略粗的导线尾端撤走, 就必须使用可撕开鞘管。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可撕开鞘管是从传统的静脉鞘管改进而来,其主要缺点 为:1、鞘管尾端不带密封膜,在沿着引钢丝送入鞘管和沿着鞘管送入起搏电极导线时, 容易因为患者吸气时静脉内负压而从鞘管吸入空气,造成静脉气体栓塞。2、由于鞘管 尾端不带侧管和三通开关,向静脉内送入鞘管后,不能抽吸鞘管内可能存在的气泡或 血栓,也不能向鞘管内注射抗凝血制剂如肝素盐水。3、由于鞘管尾端不带密封弹性膜、 侧管和三通开关,当通过鞘管送入起搏电极导线后,必须迅速沿着导线撤出鞘管,否 则容易通过鞘管尾端吸入空气和造成大量失血。4、由于在电极导线妥善定位前就必须 撤出并撕走鞘管,因此不能保留鞘管进行电极导线定位操作,也无法通过鞘管更换电 极导线。一旦导线定位失败或需要更换电极导线时,就必须重新穿刺血管,从头开始 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撕开鞘管。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撕开鞘管,包括圆管,该圆管由沿其轴线对称 的两个半圆柱形管组成,所述两个半圆柱形管通过热封线配合;所述圆管的一开口端 密封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上设有一通孔。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所述圆管的材质可为塑料。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所述弹性膜的厚度可为0.5mm~1.0mm。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所述圆管的内径可为2.3mm~3.6mm,外径可为 2.5mm~3.7mm。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所述圆管的长度可为15cm~30cm。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所述通孔可设于所述弹性膜的中心处。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所述圆管上近其封闭端连接有侧管,该侧管的游离端设有 三通开关,在手术过程中以注入肝素钠盐水等抗凝血试剂。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所述圆管的封闭端的周向上设有2个对称的把手,以便于 将所述鞘管撕开,以移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可撕开鞘管沿着穿刺导丝被送入人体静脉的过程中,鞘管尾端的密封弹性 膜可以有效防止在患者吸气时空气因负压进入静脉系统,造成肺栓塞等并发症。

2、当可撕开鞘管被送入人体静脉系统后,可以通过鞘管尾端的侧管抽吸鞘管内 可能的气泡或血栓,并注射抗凝用肝素盐水。

3、当通过鞘管向静脉系统输送起搏电极导管时,鞘管尾端的密封弹性膜可以有 效防止空气随着电极导管进入静脉系统引起空气栓塞。

4、当完全操作电极导线在心内膜有效定位后,可以沿着鞘管的撕开线撕开并撤 走鞘管,同时不影响电极导线的位置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的弹性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与扩张管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1圆管、2弹性膜、3通孔、4扩张管、5侧管、6三通开关、 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包括一圆管1,其长度为20cm,其内径为3.0mm, 外径为3.5mm,该圆管1由沿其轴线对称的两个半圆柱形管组成,两个半圆柱形管通 过热封线配合,以形成可撕开的结构;圆管1的一个开口端上密封有弹性膜2,其厚 度为0.5mm,该弹性膜2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3,扩张管4可通过通孔3插入至该鞘 管内,同时弹性膜2可阻止体内血液的流出;圆管1上近其弹性膜2端连接有一侧管 5,该侧管5的游离端设有三通开关6,可通过该侧管5注入抗凝血试剂如肝素钠以便 防止凝血;该圆管1的封闭端(即设置弹性膜2的端部)的周向上设有2个对称的把 手7,以便于手术过程中撕开圆管1,从而将该鞘管移出体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可根据具体情况,圆管1的长度可在15cm~30cm 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其内径和外径可分别在2.3mm~3.6mm和2.5mm~3.7mm的范围内 进行调整;弹性膜2的厚度可为0.5mm~1.0mm。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时,首先将该圆管1与扩张管4配合成一体, 如图4所示,然后将已经送入静脉血管的导引钢丝的尾端通过扩张管4送出,在导引 钢丝的指引和保护下,将该可撕开鞘管和扩张管组件一起送入静脉血管;撤出扩张管 4和导引钢丝,通过圆管1侧管的三通开关6抽吸鞘管,排除可能的残余气泡和血栓 后,向鞘管内注射防凝血肝素盐水;通过圆管1的密封弹性膜通孔3送入心脏起搏电 极导线,在X线透视下操作导线有效定位于心内膜的理想部位;手术助手固定电极导 线,手术者沿电极导线拔出圆管1少许后,双手操作圆管1尾端2个对称的把手7撕 开圆管尾端,然后一边回撤圆管1,一边撕开圆管1的其余部分,直到圆管1分离成 两半完全撤出体外并与电极导线脱离;操作中手术助手应持续稳定固定电极导管防止 移位。

一种可撕开鞘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可撕开鞘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可撕开鞘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撕开鞘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撕开鞘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0549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9 CN 202605495 U *CN202605495U* (21)申请号 201220154747.9 (22)申请日 2012.04.12 A61M 2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 28 号 (72)发明人 卢才义 张玉霄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撕开鞘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撕开鞘管。所述鞘 管包括圆管, 该圆管由沿其。

2、轴线对称的两个半圆 柱形管组成, 所述两个半圆柱形管通过热封线配 合 ; 所述圆管的一开口端密封有弹性膜, 所述弹 性膜上设有一通孔 ; 所述圆管的材质为塑料。本 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1、 在可撕开鞘管沿 着穿刺导丝被送入人体静脉的过程中, 鞘管尾端 的密封弹性膜可以有效防止在患者吸气时空气因 负压进入静脉系统, 造成肺栓塞等并发症。 2、 当可 撕开鞘管被送入人体静脉系统后, 可以通过鞘管 尾端的侧管抽吸鞘管内可能的气泡或血栓, 并注 射抗凝用肝素盐水。3、 当通过鞘管向静脉系统输 送起搏电极导管时, 鞘管尾端的密封弹性膜可以 有效防止空气随着电极导管进入静脉系统引起空 气栓塞。 。

3、(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鞘管包括圆管, 该圆管由沿其轴线对称的两个 半圆柱形管组成, 所述两个半圆柱形管通过热封线配合 ; 所述圆管的一开口端密封有弹性 膜, 所述弹性膜上设有一通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管的材质为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弹性。

4、膜的厚度为0.5mm 1.0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管的内径为 2.3mm 3.6mm, 外径为 2.5mm 3.7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管的长度为 15cm 30c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弹性膜的 中心处。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圆管上近其封闭端连接 有侧管, 该侧管的游离端设有三通开关。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可撕开鞘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5、圆管的封闭端的周向上 设有 2 个对称的把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05495 U 2 1/2 页 3 一种可撕开鞘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撕开鞘管, 属于介入手术用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在进行放置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手术操作时, 需要先将鞘管沿导引钢丝 送入患者静脉血管建立操作通道, 然后再沿着鞘管向心腔内送入电极导管。为了减少对血 管壁的损伤和降低失血量, 在手术中通常选择比较细小的鞘管, 内径以能够容纳电极导管 顺畅通过为准。 因此, 为了最终将鞘管从比电极导管略粗的导线尾端撤走, 就必须使用可撕 开鞘管。 0003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可撕。

6、开鞘管是从传统的静脉鞘管改进而来, 其主要缺点 为 : 1、 鞘管尾端不带密封膜, 在沿着引钢丝送入鞘管和沿着鞘管送入起搏电极导线时, 容易 因为患者吸气时静脉内负压而从鞘管吸入空气, 造成静脉气体栓塞。2、 由于鞘管尾端不带 侧管和三通开关, 向静脉内送入鞘管后, 不能抽吸鞘管内可能存在的气泡或血栓, 也不能向 鞘管内注射抗凝血制剂如肝素盐水。 3、 由于鞘管尾端不带密封弹性膜、 侧管和三通开关, 当 通过鞘管送入起搏电极导线后, 必须迅速沿着导线撤出鞘管, 否则容易通过鞘管尾端吸入 空气和造成大量失血。4、 由于在电极导线妥善定位前就必须撤出并撕走鞘管, 因此不能保 留鞘管进行电极导线定位。

7、操作, 也无法通过鞘管更换电极导线。一旦导线定位失败或需要 更换电极导线时, 就必须重新穿刺血管, 从头开始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撕开鞘管。 0005 为此,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撕开鞘管, 包括圆管, 该圆管由沿其轴线对称的 两个半圆柱形管组成, 所述两个半圆柱形管通过热封线配合 ; 所述圆管的一开口端密封有 弹性膜, 所述弹性膜上设有一通孔。 0006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 所述圆管的材质可为塑料。 0007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 所述弹性膜的厚度可为 0.5mm 1.0mm。 0008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 所述圆管的内径可为 2.3mm 3.6。

8、mm, 外径可为 2.5mm 3.7mm。 0009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 所述圆管的长度可为 15cm 30cm。 0010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 所述通孔可设于所述弹性膜的中心处。 0011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 所述圆管上近其封闭端连接有侧管, 该侧管的游离端设有 三通开关, 在手术过程中以注入肝素钠盐水等抗凝血试剂。 0012 上述的可撕开鞘管中, 所述圆管的封闭端的周向上设有 2 个对称的把手, 以便于 将所述鞘管撕开, 以移出体外。 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14 1、 在可撕开鞘管沿着穿刺导丝被送入人体静脉的过程中, 鞘管尾端的密封弹性膜 说 明 书 CN 2。

9、02605495 U 3 2/2 页 4 可以有效防止在患者吸气时空气因负压进入静脉系统, 造成肺栓塞等并发症。 0015 2、 当可撕开鞘管被送入人体静脉系统后, 可以通过鞘管尾端的侧管抽吸鞘管内可 能的气泡或血栓, 并注射抗凝用肝素盐水。 0016 3、 当通过鞘管向静脉系统输送起搏电极导管时, 鞘管尾端的密封弹性膜可以有效 防止空气随着电极导管进入静脉系统引起空气栓塞。 0017 4、 当完全操作电极导线在心内膜有效定位后, 可以沿着鞘管的撕开线撕开并撤走 鞘管, 同时不影响电极导线的位置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的立体图。 0019 图 2 本。

10、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的弹性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的剖视图。 0021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与扩张管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各标记如下 : 1 圆管、 2 弹性膜、 3 通孔、 4 扩张管、 5 侧管、 6 三通开关、 7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 例。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包括一圆管 1, 其长度为 20cm, 其内径为 3.0mm, 外 径为 3.5mm, 该圆管 1 由沿其轴线对称的两个半圆柱形管组成, 两个半圆柱形管通过热。

11、封线 配合, 以形成可撕开的结构 ; 圆管 1 的一个开口端上密封有弹性膜 2, 其厚度为 0.5mm, 该弹 性膜 2 的中心处设有一通孔 3, 扩张管 4 可通过通孔 3 插入至该鞘管内, 同时弹性膜 2 可阻 止体内血液的流出 ; 圆管 1 上近其弹性膜 2 端连接有一侧管 5, 该侧管 5 的游离端设有三通 开关 6, 可通过该侧管 5 注入抗凝血试剂如肝素钠以便防止凝血 ; 该圆管 1 的封闭端 ( 即设 置弹性膜 2 的端部 ) 的周向上设有 2 个对称的把手 7, 以便于手术过程中撕开圆管 1, 从而 将该鞘管移出体外。 002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 可根据具体情况, 。

12、圆管 1 的长度可在 15cm 30cm 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其内径和外径可分别在 2.3mm 3.6mm 和 2.5mm 3.7mm 的范围内进 行调整 ; 弹性膜 2 的厚度可为 0.5mm 1.0mm。 0026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撕开鞘管时, 首先将该圆管1与扩张管4配合成一体, 如 图4所示, 然后将已经送入静脉血管的导引钢丝的尾端通过扩张管4送出, 在导引钢丝的指 引和保护下, 将该可撕开鞘管和扩张管组件一起送入静脉血管 ; 撤出扩张管 4 和导引钢丝, 通过圆管1侧管的三通开关6抽吸鞘管, 排除可能的残余气泡和血栓后, 向鞘管内注射防凝 血肝素盐水 ; 通过圆管 1 的密封弹性膜通孔 3 送入心脏起搏电极导线, 在 X 线透视下操作 导线有效定位于心内膜的理想部位 ; 手术助手固定电极导线, 手术者沿电极导线拔出圆管 1 少许后, 双手操作圆管 1 尾端 2 个对称的把手 7 撕开圆管尾端, 然后一边回撤圆管 1, 一边 撕开圆管1的其余部分, 直到圆管1分离成两半完全撤出体外并与电极导线脱离 ; 操作中手 术助手应持续稳定固定电极导管防止移位。 说 明 书 CN 202605495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0549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