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鼻塞.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534349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7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438624.2

申请日:

20130723

公开号:

CN203469163U

公开日:

201403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0

主分类号:

A61M16/00

申请人:

王颖,孙夫强

发明人:

王颖,孙夫强

地址:

300211 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23号

优先权:

CN201320438624U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光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鼻塞,属于呼吸装置的透明部件。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和吸气管道,并在管架体上形成的长方槽状鼻塞基座,基座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的鼻管,基座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而基座内的鼻管高于槽壁1倍,且于基座的顶口及鼻管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基座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管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减少氧气用量,且保证压力,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鼻翼及鼻中隔的伤害,减少装配工作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更为安全、可靠,供一次性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气囊式鼻塞,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4)和吸气管道(5),并在管架体(3)上形成的长方槽状鼻塞基座(1b),基座(1b)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8)的鼻管(7b),基座(1b)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6),其特征在于:基座(1b)内的鼻管(7b)高于槽壁1倍,且于基座(1)的顶口及鼻管(7)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9);基座(1b)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管(7b)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10)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鼻塞,其特征在于:囊膜(9)的平面基片(10)上突出形成有2个与鼻管(7b)对应的管状筒膜(11),平面基片(10)四周与基座(1b)的顶口密封,管状筒膜(11)顶口与鼻管(7b)顶口密封,从而使基座(1b)的槽内与鼻管(7b)外壁间形成连通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b)、鼻管(7b)系带架(6)和加强肋(12)是透明硅胶成一体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鼻塞,其特征在于:囊膜(9)是透明硅胶膜制成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装置的透明部件,具体是一种气囊式鼻塞。

背景技术

目前,无创伤性双鼻塞导管衔接高频正压呼吸机是医学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用的婴儿专用呼吸机,配备有依据射流原理制作的专用鼻塞导管。美国专利技术的鼻塞导管主要包括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1a和与之配合的硅胶鼻塞体2,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1a经一体形成的管架体分别连通呼气管道4和吸气管道5,并与呼吸机连通。长方槽状鼻塞基座1a两端形成有翼状外展的系带架6,连接在两侧系带孔6a上系带用于固定在患儿头上,基座内双气流喷嘴的鼻管7基部对应形成有气流混合的混气豁口8;为避免塑料基座对儿童口鼻部的硌伤,形成有外形与基座内面相应形状的硅胶鼻塞体2,硅胶鼻塞体2包括顶面并列的一对鼻套管2a,基部连通的鼻管接口2b,以及两端翼状外展的侧垫2c。鼻塞体2下部的阶梯部2d嵌入基座1a的槽内。上述专利技术旨在利用柔软的硅胶鼻塞体介于鼻塞基座和患儿鼻唇之间,实现防止硬性塑料基座硌伤人体的目的,使用时,将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与硅胶鼻塞体结合为一体。

尽管如此,硅胶鼻塞体以实体结构与人员体接触,硅胶鼻塞体对鲜嫩的新生儿鼻、唇部仍然形成严重的伤害,轻者局部压伤,重者造成鼻中隔坏死,后果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实体的硅胶鼻塞体造成新生儿鼻唇部硌伤的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气囊式鼻塞,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囊式鼻塞,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和吸气管道,并在管架体上形成的长方槽状鼻塞基座,基座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的鼻管,基座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而基座内的鼻管高于槽壁1倍,且于基座的顶口及鼻管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基座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管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

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减少氧气用量,且保证压力,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鼻翼及鼻中隔的伤害,减少装配工作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供一次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吸氧鼻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a.1b.基座                2.鼻塞体

2a.鼻套管                 2b.鼻管接口

2c.侧垫                    2d.阶梯部

3.管架体                  4.呼气管道

5.吸气管道              6a.系带架

6b.系带孔                 7.鼻管                    

8混气豁口               9.囊膜                    

10..基片                   11.筒膜                   

12.加强肋                 13.端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气囊式鼻塞,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4和吸气管道5,并在管架体3上形成的长方槽状鼻塞基座1b,基座1b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8的鼻管7b,基座1b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6a,而基座1b内的鼻管7b高于槽壁1倍,且于基座1的顶口及鼻管7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9;基座1b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管7b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10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12。平面基片10底面与双十字型加强肋12顶面结合,避免基座1b内充气后平面基片10整体过度突出变为凸面球形。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其囊膜9的的平面基片10上突出形成有2个与鼻管7b对应的管状筒膜11,平面基片10四周与基座1b的顶口密封,管状筒膜11顶口与鼻管7b顶口密封,从而使基座1b的槽内与鼻管7b外壁间形成连通的空间。

基座1b、鼻管7b系带架6和加强肋12是透明硅胶一体形成的。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所述囊膜9是透明硅胶膜制成的,便于观察患儿通气情况。平面基片10的两端形成有与系带架6a下部结合的端折边1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管状筒膜11与鼻管7b顶口密封成囊体后,插入新生儿鼻腔,经系带孔6b连接的系带(未图示)固定在患儿头部,呼气管道4连通呼吸机的呼气管路,吸气管道5连通呼吸机的氧气管,混合氧气的气体经吸气管道5进入长方槽状鼻塞基座1b内,在供患儿吸入的同时,充盈基座1b的槽内与鼻管7b外壁连通的空间。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减少氧气用量,且保证压力,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鼻翼及鼻中隔的伤害,减少装配工作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安全、可靠,供一次性使用。

气囊式鼻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气囊式鼻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气囊式鼻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囊式鼻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囊式鼻塞.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16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2 CN 203469163 U (21)申请号 201320438624.2 (22)申请日 2013.07.23 A61M 16/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颖 地址 300211 天津市河西区平江道 23 号 专利权人 孙夫强 (72)发明人 王颖 孙夫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2103 代理人 董光仁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气囊式鼻塞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鼻塞, 属于呼 吸装置的透明部件。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别连通呼 气管道和吸。

2、气管道, 并在管架体上形成的长方槽 状鼻塞基座, 基座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的鼻管, 基 座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 而基座内的鼻管高于 槽壁 1 倍, 且于基座的顶口及鼻管外一体结合有 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 ; 基座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 管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底面结合的双十字 型加强肋。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 减少氧气用 量, 且保证压力, 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 鼻翼 及鼻中隔的伤害, 减少装配工作量, 减少交叉感染 的机会, 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因此, 本实用 新型更为安全、 可靠, 供一次性使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163 U CN 203469163 U 1/1 页 2 1. 一种气囊式鼻塞, 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 (4) 和吸气管道 (5) , 并在管架体 (3) 上形 成的长方槽状鼻塞基座 (1b) , 基座 (1b) 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 (8) 的鼻管 (7b) , 基座 (1b) 两 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 (6) , 其特征在于 : 基座 (1b) 内的鼻管 (7b) 高于槽壁 1 倍, 且于基座 (1) 的顶口及鼻管 (7) 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 (9) ; 基座 。

4、(1b) 的四周口沿与其内 鼻管 (7b) 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 (10) 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 (12)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 其特征在于 : 囊膜 (9) 的平面基片 (10) 上突出 形成有 2 个与鼻管 (7b) 对应的管状筒膜 (11) , 平面基片 (10) 四周与基座 (1b) 的顶口密封, 管状筒膜 (11) 顶口与鼻管 (7b) 顶口密封, 从而使基座 (1b) 的槽内与鼻管 (7b) 外壁间形成 连通的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基座 (1b) 、 鼻管 (7b) 系带架 (6) 和加强肋 (12。

5、) 是透明硅胶成一体形成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 其特征在于 : 囊膜 (9) 是透明硅胶膜制成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69163 U 2 1/2 页 3 气囊式鼻塞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装置的透明部件, 具体是一种气囊式鼻塞。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无创伤性双鼻塞导管衔接高频正压呼吸机是医学临床上较为普遍应用的婴 儿专用呼吸机, 配备有依据射流原理制作的专用鼻塞导管。美国专利技术的鼻塞导管主要 包括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1a和与之配合的硅胶鼻塞体2, 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1a经一体形 成的管架体分别连通呼气管道 4 和吸气管道 5, 。

6、并与呼吸机连通。长方槽状鼻塞基座 1a 两 端形成有翼状外展的系带架 6, 连接在两侧系带孔 6a 上系带用于固定在患儿头上, 基座内 双气流喷嘴的鼻管 7 基部对应形成有气流混合的混气豁口 8 ; 为避免塑料基座对儿童口鼻 部的硌伤, 形成有外形与基座内面相应形状的硅胶鼻塞体 2, 硅胶鼻塞体 2 包括顶面并列的 一对鼻套管 2a, 基部连通的鼻管接口 2b, 以及两端翼状外展的侧垫 2c。鼻塞体 2 下部的阶 梯部 2d 嵌入基座 1a 的槽内。上述专利技术旨在利用柔软的硅胶鼻塞体介于鼻塞基座和患 儿鼻唇之间, 实现防止硬性塑料基座硌伤人体的目的, 使用时, 将长方槽状的鼻塞基座与硅 胶鼻。

7、塞体结合为一体。 0003 尽管如此, 硅胶鼻塞体以实体结构与人员体接触, 硅胶鼻塞体对鲜嫩的新生儿鼻、 唇部仍然形成严重的伤害, 轻者局部压伤, 重者造成鼻中隔坏死, 后果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实体的硅胶鼻塞体造成新生儿鼻唇部硌伤 的的问题, 而提供一种气囊式鼻塞, 0005 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气囊式鼻塞, 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和吸气管道, 并在管架体上形成的长方 槽状鼻塞基座, 基座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的鼻管, 基座两端翼状外展的系带架, 而基座内的 鼻管高于槽壁 1 倍, 且于基座的顶口及鼻管外一体结合有形成密闭空间。

8、的囊膜 ; 基座的四 周口沿与其内鼻管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 0007 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 减少氧气用量, 且保证压力, 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 鼻翼及鼻中隔的伤害, 减少装配工作量, 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 供一次性使用。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现有技术吸氧鼻塞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 0009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3 是本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 : 1a.1b. 基座 2. 鼻塞体 0012 2a. 鼻套管 2b. 鼻管接口 说 明 书 CN 203469163 U 3 2/。

9、2 页 4 0013 2c. 侧垫 2d. 阶梯部 0014 3. 管架体 4. 呼气管道 0015 5. 吸气管道 6a. 系带架 0016 6b. 系带孔 7. 鼻管 0017 8 混气豁口 9. 囊膜 0018 10. 基片 11. 筒膜 0019 12. 加强肋 13. 端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1 一种气囊式鼻塞, 包括分别连通呼气管道 4 和吸气管道 5, 并在管架体 3 上形成的 长方槽状鼻塞基座 1b, 基座 1b 内基部形成混气豁口 8 的鼻管 7b, 基座 1b 两端翼状外展的 系带架 6a, 而基座 1b 内。

10、的鼻管 7b 高于槽壁 1 倍, 且于基座 1 的顶口及鼻管 7 外一体结合有 形成密闭空间的囊膜 9 ; 基座 1b 的四周口沿与其内鼻管 7b 的外壁间形成有与平面基片 10 底面结合的双十字型加强肋 12。平面基片 10 底面与双十字型加强肋 12 顶面结合, 避免基 座 1b 内充气后平面基片 10 整体过度突出变为凸面球形。 0022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 其囊膜 9 的的平面基片 10 上突出形成有 2 个与鼻管 7b 对应 的管状筒膜11, 平面基片10四周与基座1b的顶口密封, 管状筒膜11顶口与鼻管7b顶口密 封, 从而使基座 1b 的槽内与鼻管 7b 外壁间形成连通的空间。 。

11、0023 基座 1b、 鼻管 7b 系带架 6 和加强肋 12 是透明硅胶一体形成的。 0024 所述的气囊式鼻塞, 所述囊膜 9 是透明硅胶膜制成的, 便于观察患儿通气情况。平 面基片 10 的两端形成有与系带架 6a 下部结合的端折边 13。 002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 将管状筒膜 11 与鼻管 7b 顶口密封成囊体后, 插入新生儿鼻 腔, 经系带孔 6b 连接的系带 (未图示) 固定在患儿头部, 呼气管道 4 连通呼吸机的呼气管路, 吸气管道 5 连通呼吸机的氧气管, 混合氧气的气体经吸气管道 5 进入长方槽状鼻塞基座 1b 内, 在供患儿吸入的同时, 充盈基座 1b 的槽内与鼻管 7b 外壁连通的空间。这样设计的本实 用新型, 减少氧气用量, 且保证压力, 最大化地减轻对患者上唇、 鼻翼及鼻中隔的伤害, 减少 装配工作量, 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对患者鼻腔的适应性更高, 安全、 可靠, 供一次性使用。 说 明 书 CN 203469163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163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