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7298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07 CN 204072988 U (21)申请号 201420484189.1 (22)申请日 2014.08.21 A61M 5/50(2006.01) A61M 5/178(2006.01) A61M 5/31(2006.01) A61B 10/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张亚平 地址 200011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 1558 弄 3 号 109 (72)发明人 张亚平 (54) 实用新型名称 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57) 摘要 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由护套、 针管、 针座、 活塞。
2、、 活塞支架、 推杆、 外筒组成 ; 针座前段穿过 外筒锥孔, 针座中段端面与锥孔内口接触密封 ; 针座后段外缘圆片与外套前段内腔装配且密封 ; 活塞安装在活塞支架上, 然后插入推杆前端内孔 中嵌合。注射预定药液后, 旋转推杆一定角度, 确切挤压推杆, 推杆前端柱突穿过活塞支架上下 圆片开孔、 刺破活塞后从一侧挤压针座外缘圆片 使其与针座后段分离 ; 针座挤压活塞中部环形沟 槽, 使悬垂体下移与活塞发生断裂 ; 在悬垂体完 全进入活塞支架内孔下段时, 外筒前段内腔中压 缩空气将针座、 针管及悬垂体射入推杆内腔 ; 推 杆内腔底部斜面使悬垂体、 针座、 针管发生倾斜, 针尖始终指向内壁, 因活塞。
3、支架下端内敛的边缘 对针尖的限制, 使针管被屏蔽 ; 本实用新型具有 结构简单、 制作容易、 实用、 安全可靠的特点。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72988 U CN 204072988 U 1/2 页 2 1. 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由推杆 (1)、 活塞支架 (2)、 活塞 (3)、 针座 (4)、 针管 (7)、 外 筒 (5)、 护套 (6) 共同组成 ; 其特征。
4、在于 : 针座 (4) 前段穿过外筒锥孔 (51), 针座中段 (43) 端面与锥孔 (51) 的内口边缘形成接触密封 ; 在针座 (4) 后段 (44) 的外侧有一圆片 (46), 与针座(4)一同安装在外筒前段内腔(52)与中段内腔(53)的结合处(53A), 在外筒(5)的 中段内腔 (53) 中, 使针座 (4) 与外筒 (5) 之间形成气液密封, 也使外筒前段 (52) 的空间完 全封闭 ; 活塞 (3) 为帽状结构, 其上端表面有一锥形体 (33), 活塞的上下外缘有两个环形凸 起 (32), 活塞 (3) 安装在活塞支架 (2) 上段的外表, 推杆 (1)、 活塞支架 (2) 及。
5、活塞 (3) 组 合后安装在外筒 (5) 内腔中, 活塞 (3) 与外筒 (5) 各段内壁之间呈滑动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活塞 (3) 由弹性材料 制成, 活塞的上端表面有一锥形体 (33), 其侧面有纵向沟槽 (34), 锥形体可与针座后段内 孔 (47) 匹配形成嵌合 ; 活塞的外表侧面上下各有一个环形突起 (32), 其直径略大于外筒 (5) 各段的内径 ; 活塞的下端有盲孔, 可与活塞支架 (2) 上段的两个圆片外形匹配形成嵌 合 ; 在活塞内孔的基底部有一悬垂体 (36), 其直径略大于活塞支架内孔上段 (24) 的直径, 但小。
6、于活塞支架内孔中下段的孔径 (23) 及小于推杆内管腔 (11) 的内径, 悬垂体 (36) 的高 度H等于活塞支架内孔上段(24)的深度 ; 在与悬垂体(36)对应的活塞上端表面, 有一环形 沟槽 (37), 其中心直径 D 等于针座 (4) 后段 (44) 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针座 (4) 的上段的外 径小于外筒前端锥头内孔(51)直径 ; 针座的中段(43)外径大于外筒锥孔内径, 针座(4)的 中段端面光滑平整 ; 针座(4)的后段(44)直径大于针座的中段直径, 在针座后段(44)的外 缘有一圆片 (46), 其直径 B 略大。
7、于外筒前段与中段结合处 (53A) 的内径 ; 针座后段 (44) 与 其外缘的圆片 (46) 的连接处上、 下表面各有一个环形沟槽 (45) 和环形沟槽 (45A), 两个环 形沟槽上下对应, 使得两沟槽底的厚度在 0.1 1.8mm 之间 ; 针座 (4) 有贯通孔 (41), 针座 后段 (44) 底部的孔呈锥形扩大 (47), 其内径与活塞 (3) 上端表面的锥形体 (33) 匹配。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推杆 (1) 是一端 有空心的管腔 (11) 结构, 推杆前端对应有两个柱突, 短柱突 (17 的长度等于活塞支架上段 两个圆片之。
8、间的距离, 长柱突 (16) 的长度大于活塞支架上段两个圆片之间的距离 ; 推杆 (1) 中空管腔 (11) 的前段内孔壁有向内缩窄环 (18), 其直径等于活塞支架 (2) 中下段的外 径 ; 推杆空腔 (11) 的上段内壁沿十字支架的空隙处进行镂空形成开窗 (14), 开窗 (14) 的 深度略大于活塞支架 (2) 中下段的长度 ; 推杆下端扩大呈平板状 (15), 在推杆内管腔 (11) 的基底部, 有一斜面 (13), 其与管腔底面的夹角在 10-80之间, 在其上方的管腔周壁有 数个小孔(12), 在推杆的下端有一个环形薄片(19), 其直径等于外筒(5)内径, 但略大于外 筒后段内。
9、腔环形突起 (54) 的直径 ; 推杆 (1) 的管腔 (11) 直径大于悬垂体 36 的最大外径 ; 推杆的管腔 (11) 的深度大于针座 (4) 与针管 (7) 和悬垂体 (36) 长度的总和。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活塞支架内孔上段 (24) 的深度等于活塞悬垂体 (36) 的高度 H, 内孔上段 (24) 的直径小于悬垂体 (36) 的最 大外径 D, 活塞支架内孔的中下段 (23) 内径扩大, 大于悬垂体 (36) 的最大外径 D ; 活塞支 架 (2) 上段的外侧有两个圆片, 分别是上圆片 (22) 和下圆片 (21), 可与活塞下端。
10、内孔呈紧 密嵌合 ; 在上圆片 (22) 的周边对称开有两个孔, 分别是孔 (221) 和孔 (222), 在其中一孔 (221) 的旋转预定角度 a 处有圆形陷窝 (221 ) ; 在与上圆片 (22) 对应轴线的下圆片 (2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72988 U 2 2/2 页 3 周边也对称开有两个孔, 其中一个是扇形孔(211), 其弧度为b, 在另外一孔(212)的对应角 度 b 处有一圆形陷窝 (212 ) ; 扇形孔的中心弧度 b 等于上圆片 (22) 周边的孔 (212) 与圆 形陷窝 (212 ) 之间中心的角度 a, 即 a b ; 上、 下两个圆片的两个圆。
11、形陷窝在同一纵面 中呈左右对应 ; 活塞支架 (2) 的中下段外径等于推杆中空管腔 (11) 的内径 ; 活塞支架 (2) 的中下段有对称的纵向开缝 (27), 活塞支架下段的下端边缘对称有外翻形成卷边 (26)。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筒 (5) 为中空 结构, 其前端有缩小的锥头, 其中央有锥孔 (51) 与外筒内腔贯通 ; 外筒前段内腔 (52) 的长 度等于或略大于针座后段 (44) 的圆片 (44) 厚度与悬垂体 36 高度 H 的总和 ; 外筒前段内腔 (52)与中段内腔(53)的结合处有一环形凸起(53A), 其直径略小于针座。
12、后段外缘圆片(46) 的直径 ; 外筒 (5) 的后段内壁有一环形凸起 (54), 其内径小于推杆 (1) 后段环形片 (19) 的 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72988 U 3 1/7 页 4 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具体的说是用于对人体组织的穿刺过程及其在穿 刺后向组织内注射给药或抽取组织标本的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 二 )、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专利申请 201120442311.1 公布了气压式回缩自毁注射器, 包括注射筒、 筒状 的空心注射杆、 针座、 密封垫圈、 活塞和密封接头, 针座的中央设置有。
13、针头, 针座通过套装在 其下端的密封垫安装在注射筒的前端, 活塞套设在注射杆前端的外侧, 密封接头设置在注 射杆前端的内测, 密封接头和针座上设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当所述注射杆 推至所述注射筒的前端时, 注射筒前端的内壁与针座前端的外壁气密封, 注射杆内壁上设 置有阻止密封接头和针座从注射杆下端射出的限位装置, 注射杆下端设置有沟通注射杆内 腔与外界的排气孔。所述的针座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限位座, 密封垫套装在限位座上并使 针座外壁和注射筒内壁气密封 ; 所述的限位装置有两个, 分别设置在注射杆中部和下部, 限 位装置就是注射杆内壁上的数道凸筋。 0003 该技术方案以及申请。
14、号 201310057218.6 虽较以往的利用机械力 ( 弹簧力或人工 拉力 ) 使针座和针管回缩的自毁或安全注射器有较大进步, 其原理是在推杆继续前移, 挤 压密封垫圈对外套前腔空气压缩 ; 直至推杆将密封圈挤压到针座的中段时, 空气压缩到最 小体积 ( 压强最大 ), 密封圈对针座的包裹作用失去, 释放针座, 在压缩空气作用下, 针座 迅速向推杆内腔弹射 ; 但存在以下不足 : 、 在该方案中, 针座下部凸起形成的是限位座, 仅是与密封圈配合, 完成针座与注射筒内壁之间的气密封, 限位针座, 使其不能后移。文中 没有说明 : 限位座要有一定的长度, 使密封圈在限位座的表面能够在注射杆的挤。
15、压下, 滑动 前移一定距离, 完成对注射筒前端内腔空气的密封压缩, 产生使针座和密封接头向推杆内 腔弹射所需要的一定压强 ( 动能 )。所以, 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 仅仅是密封垫从限位座 上前移到针座中部, 此距离对注射筒前端内腔空气的压缩是难以实现所需要的压强的, 尤 其是小规格 ( 小于 1.0ml) 的注射器, 其注射筒内腔直径小于 4.0mm, 一般的密封垫厚度约 2-3.0mm ; 如此的压缩距离, 空气压强极其微弱, 是不能实现上述方案所述的针座回缩的需 要的 ; 、 由于该方案是利用密封接头的底部边缘与注射杆内中部和下部的三道凸筋的相 互作用, 实现对针头的限位, 使其不能从注射。
16、杆下端射出, 同时也不能由注射杆上端孔中外 露。由于该方案存在上述压缩空气不足或缺陷, 使其回缩不确定, 尤其是小规格注射筒时, 就没有回缩 ; 那么针头、 针座和密封接头一同回缩 ( 射出 ) 的可能会有 : 不完全进入注射杆 内腔, 即针头及针座和密封接头未能被足够的压缩空气射出、 回缩到两个限位装置之间, 那 么, 针尖就不能完全进入注射杆内腔, 而继续外露, 存在针刺伤害的风险。 ( 三 )、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上述方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改进的、 结构更加简洁、 成 本较低、 安全可靠、 实用性好、 可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 且为广大医护人员接受的新型安 说 。
17、明 书 CN 204072988 U 4 2/7 页 5 全注射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 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 由 推杆、 活塞支架、 活塞、 针座、 针管、 外筒、 护套共同组成 ; 其特征在于 : 针座前段穿过外筒锥 孔, 针座中段端面与锥孔的内口边缘形成接触密封 ; 在针座后段的外侧有一圆片, 与针座一 同安装在外筒前段内腔与中段内腔的结合处, 在外筒的中段内腔中, 使针座与外筒之间形 成气液密封, 也使外筒前段的空间完全封闭 ; 活塞为帽状结构, 其上端表面有一锥形体, 活 塞的上下外缘有两个环形凸起 ; 活塞安装在活塞支架上段的外表, 推。
18、杆、 活塞支架及活塞组 合后安装在外筒内腔中, 活塞与外筒各段内壁之间呈滑动密封。 0006 所述的活塞由弹性材料制成, 活塞表面的锥形体的侧面有纵向沟槽, 锥形体可与 针座后段内孔匹配形成嵌合 ; 活塞外侧面的环形突起的直径略大于外筒各段的内径 ; 活塞 的下端有盲孔, 可与活塞支架上段的两个圆片外形匹配形成嵌合 ; 在活塞内孔的基底部有 一悬垂体, 其直径略大于活塞支架内孔上段的直径, 但小于活塞支架内孔中下段的直径及 小于推杆内管腔的直径, 悬垂体的高度 H 等于活塞支架内孔上段的深度 ; 在与悬垂体对应 的活塞上端表面, 有一环形沟槽, 其中心直径 D 等于针座后段的直径。 0007 。
19、所述的针座上段的外径小于外筒前端锥头内孔直径 ; 针座中段的外径大于外筒锥 孔的内径, 针座的中段端面光滑平整 ; 针座的后段直径大于针座中段的直径, 在针座后段 的外缘有一圆片, 其直径 B 略大于外筒前段与中段结合处的内径 ; 针座后段与其外缘的圆 片的连接处上下表面各有一个环形沟槽, 两个环形沟槽上下对应, 使得两沟槽底的厚度在 0.1 1.8mm 之间 ; 针座有贯通孔, 针座后段底部的孔呈锥形扩大, 其内径与活塞上端表面 的锥形体匹配。 0008 所述推杆是一端有空心的管腔结构, 推杆前端对应有两个柱突, 短柱突的长度等 于活塞支架上段两个圆片之间的距离, 长柱突的长度大于活塞支架上。
20、段两个圆片之间的距 离 ; 推杆中空管腔的前段内孔有向内缩窄环, 其直径等于活塞支架中下段的外径 ; 推杆空 腔的上段内壁沿十字支架的空隙处进行镂空形成开窗, 开窗的深度略大于活塞支架中下段 的长度 ; 推杆下端扩大呈平板状, 在推杆内管腔的基底部, 有一斜面, 其与管腔底面的夹角 在 10-80之间, 在其上方的管腔周壁有数个小孔, 在推杆的下端有一个环形薄片, 其直径 等于外筒内径, 但略大于外筒后段内腔环形突起的直径 ; 推杆的管腔直径大于悬垂体 36 的 最大外径 ; 推杆的管腔的深度大于针座与针管和悬垂体长度的总和。 0009 活塞支架内孔上段的深度等于活塞悬垂体的高度 H, 内孔上。
21、段的直径小于悬垂体 的最大外径 D, 内孔的中下段直径扩大, 大于悬垂体的最大外径 D ; 活塞支架上段的外侧有 两个圆片, 分别是上圆片和下圆片, 可与活塞下端内孔呈紧密嵌合 ; 在上圆片的周边对称开 有两个孔, 在其中一孔的旋转预定角度 a 处有一圆形陷窝 ; 在与上圆片对应轴线的下圆片 周边也对称开有两个孔, 其中一孔是扇形孔, 其弧度为 b, 在另外一孔的对应弧度 b 处也有 一圆形陷窝 ; 上、 下两个圆片的两个圆形陷窝在同一纵面中呈左右对应 ; 活塞支架的中下 段外径等于推杆中空管腔的内径 ; 活塞支架的中下段有对称的纵向开缝, 活塞支架下段的 下端边缘有对称的外翻形成卷边。 00。
22、10 所述的外筒为中空结构, 其前端有缩小的锥头, 其中央有锥孔与外筒内腔贯通 ; 外 筒前段内腔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针座后段的圆片厚度与悬垂体高度 H 的总和 ; 外筒前段内 腔与中段内腔的结合处有一环形凸起, 其直径略小于针座后段外缘的圆片的直径 ; 外筒的 说 明 书 CN 204072988 U 5 3/7 页 6 后段内壁有一环形凸起, 其内径小于推杆后段环形片的直径。 001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征和技术进步 : 0012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注射药液完毕后, 以确切的动作启动自毁装置 : 通过旋 转推杆, 使活塞支架与推杆发生相对旋转, 活塞支架与推杆失去固定支撑, 继续挤。
23、压推杆、 使推杆前端柱突穿过活塞支架、 刺破活塞、 由一侧顶裂针座外周圆片、 活塞外部在外筒前腔 继续前移压缩外筒前段内腔空气, 在压缩终末段, 使针座圆片前移到针座中段, 释放针座 ; 同时, 在针座后段的挤压下, 活塞内孔中的悬垂体向推杆内腔移动, 随着活塞悬垂体的进一 步下移, 悬垂体与活塞体之间的连接处的环形沟槽被针座后段底面与活塞支架上段端面相 互挤切, 发生断裂, 最后完全断裂 ; 继续压迫推杆、 使悬垂体逐渐脱离推杆内孔上段缩窄部 分的限制, 处于游离状态, 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 悬垂体与针座及针管一起被迅速射向推杆 内腔 ; 使得本技术方案较利用弹簧及人工回拉等方案, 具有结构。
24、简单, 成本低廉, 制造容易 的特点。 0013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针座底部内孔与活塞表面锥形体相互匹配的结构 ; 可以 在挤压推杆的过程中, 使活塞中部底面的悬垂体被针座与锥形体嵌合后压迫、 并随着移入 推杆内腔的深度增加, 使悬垂体与活塞沿环形沟槽发生断裂分离 ; 同时采用了在推杆内腔 底部设置斜面及在活塞支架下端采用内收敛斜边的结构, 使得针座、 悬垂体、 针管在推杆内 腔中始终处于倾斜状态, 针尖处于活塞支架的内收斜边与推杆内腔侧壁的空间内, 不能再 次外露。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回缩可靠, 屏蔽针管确切, 结构简单的特点。 0014 本技术方案制造容易, 安全可靠、 实施简单, 适用。
25、面广, 利于普及。在使用后, 可实 现器针毁形、 针尖屏蔽, 消除针刺伤害, 避免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被针刺伤而感染和传播疾 病。 ( 四 )、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整体构成分解示意图 ; 0016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活塞结构的剖视图 ; 001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推杆结构的剖视图 ; 0018 图 4 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推杆前端局部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活塞支架的立体视图 ; 0020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活塞支架的顶视图。
26、 ; 0021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活塞支架的剖视图 ; 0022 图 8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活塞支架沿上、 下圆片之间的剖视 图 ; 0023 图 9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10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11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推杆与活塞支架的相互结构位置剖 视图 ; 0026 图 12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推杆与活塞支架的相互结构发生旋 转后的位置关系图 ; 0027 图 13 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推杆与活塞支架的相互。
27、结构发生旋转 说 明 书 CN 204072988 U 6 4/7 页 7 后、 推杆前移穿过活塞支架的位置关系图 ; 0028 图 14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15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在推杆前移、 推杆顶尖穿过活塞、 将针 座底部圆片挤压破裂、 与针座分离使针座释放后、 同时活塞压缩外筒前端空气的状态结构 示意图 ; 0030 图 16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在推杆继续前移前移、 活塞彻底压缩 外筒前端空气、 使针座、 针尖、 活塞中央悬垂体一同进入推杆内腔, 被屏蔽的状态结构示意 图 ; ( 五 )、 具体实施例 003。
28、1 由图 1 可知, 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由 : 推杆 1、 活塞支架 2、 活塞 3、 针 座4、 针管7、 外筒5和护套6共同组成 ; 结合附图14可知 : 护套6套在外筒5前端的锥头51 的外表, 以防护针管7的刃口71不被损伤 ; 针管7是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管状结构, 一端有锋 利的刃口 71 ; 针座 4 是一圆柱管结构, 中央有贯通孔, 针座 4 下端有一扩大的圆片 46, 活塞 3 是塑胶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帽状结构 ; 推杆 1 是一端呈空心的管柱状结构、 在管柱 外周有十字架纵壁结构 ; 活塞支架 2 是一个在其上段有外展圆片的管状结构 ; 外筒 5 呈中 空管状。
29、, 它们依序组装成为本实用新型。 0032 参见图 2, 活塞 3 是塑性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帽状结构, 其上端表面有一锥 形体 33、 在锥形体的侧面有纵向沟槽 34 ; 活塞的上下外缘各有一个环形突起 32, 该突起的 外径略大于外筒 5 各段内径、 且与外筒 5 内壁形成滑动密封 ; 在活塞 3 的上端表面、 锥形体 33 的基底外周、 有一个环形沟槽 37, 其中心直径 D 等于针座 4 下段的外径 ; 在活塞 3 的中央 有一向下的盲孔, 其上下段孔径与活塞支架 2 上端的两圆片相互匹配, 形成嵌合 ; 在活塞 3 盲孔内的基底部有一圆形悬垂体 36、 其直径略大于活塞支架 2 。
30、内孔上段 24 的内径, 但小于 活塞支架内孔中下段 23 的内径, 悬垂体 36 的高度 H 等于活塞支架内孔上段 24 的深度 ; 悬 垂体 36 的高度 H 略小于外筒前段 52 的长度减去针座下段 44 外缘圆片 46 的厚度 ; 活塞 3 表面环形沟槽 37 的槽底与悬垂体 36 上段外周上下对应, 使得该处的活塞截面、 即活塞 3 上 表面与悬垂体 36 之间以环形沟槽 37 的槽底处呈狭窄连接, 该狭窄处的厚度在 0.1-1.5mm 之间, 其在外部剪切力作用下容易断裂。 0033 由图 3 可知, 推杆 1 的一端有中空的管腔 11, 其上端对称有两个柱突 16 和 17, 长。
31、 柱突 16 的长度大于活塞支架上段两个圆片之间的距离, 短柱突 17 的长度等于活塞支架上 段两个圆片之间的距离 ; 结合图 4, 推杆的中空管腔的外周有十字纵行架支撑, 中空管腔 11 的底部有斜面13, 其与管腔底面的夹角在10-80之间 ; 推杆1中空管腔11的前段内孔有 向内缩窄环 18, 其直径等于活塞支架 2 下段的外径 ; 推杆上段的中空管壁沿十字支架间隙 做镂空处理, 成为四个对称的开窗 14, 其高度略大于活塞支架中下段的长度 ; 推杆管腔 11 的深度大于针座 4 与针管 7 长度及悬垂体 36 长度的总和 ; 在推杆中空管腔 11 管壁的下段 有数个侧孔 12 ; 推杆。
32、下段十字支架末端有扩大的圆片 19、 其直径等于外筒内径, 但略大于 外筒下段缩窄环 54 的直径 ( 结合图 9) ; 推杆下端呈片状扩展 15, 成为推杆把手。 0034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活塞支架的立体视图 ; 由图可知, 活 塞支架 2 是一个管状结构, 其上端有两个平行的圆片 22 和 21, 上方的圆片 22 直径小于下 说 明 书 CN 204072988 U 7 5/7 页 8 方的圆片 21 的直径 ; 二者之间有一定距离, 该距离等于推杆 1 前端短柱突 17 的长度。在活 塞支架的正中有孔, 该孔的上段 24 内径略小于活塞悬垂体 36 的直径, 。
33、该孔的中下段 23 直 径增大 ; 在上圆片 22 的表面, 对称有两个圆孔分别是 222 和 221 ; 在孔 221 的一旁预定角度 ( 大约 20 45 ) 圆弧 a 处, 有一圆形陷窝 221( 结合图 8 : 沿两个圆片之间的剖视图 ) ; 在与上圆片22对应的角度b位置, 下圆片21同样有两个开孔, 分别是穿孔212, 和扇形连续 孔 211( 结合图 7), 该扇形孔的弧度 b 与上圆片开孔 221 到圆形陷窝 221的角度 a 相等 ; 0035 综合上述, 活塞支架 2 的上段的两个圆片呈平行分布, 其上下两个圆片呈对称分 布的两对穿孔存在下述关系 : 扇形孔 211 与孔 。
34、221 上下永远对应 ; 不同的是 : 在扇形孔 211 的两侧在旋转角度b前后可分别对应于上片22的孔221和圆形陷窝221 ; 下片的孔212与 上片的孔 222 始终对应。 0036 参照活塞支架 2 的半剖视图图 6、 并结合图 5, 在活塞支架中下段管壁有数个对称 的开缝 27, 下段管壁的下端外沿有对称的外展卷边 26, 该卷边外展的弧度小于推杆前端开 窗14的弧度 ; 活塞支架的下端卷边26的直径大于活塞支架2中下段的外径 ; 也大于推杆上 段管腔 11 的内径。 0037 图 9 是本实用新型安全注射器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 由图可知, 外筒 5 为中空结 构, 其前端有一锥头。
35、 51, 在锥头 51 的前端有锥孔 ; 外筒前段内腔 52 与中段内腔 53 结合处 有一缩窄环 53A, 其内径小于针座 4 下段圆片 46 的外径 ( 结合图 10), 也小于外筒前段 52 内径 ; 该缩窄环 53A 到外筒锥孔 51 内口曲面的长度等于针座中段 43 与针座后段 44 长度的 总和 ; 外筒前段 52 的长度略大于针座后段圆片 46 厚度与悬垂体 36 高度 H 的总和 ( 结合图 2)。外筒 5 各段内腔的内径略小于活塞 3 的外径 ; 在外套 5 后段的内壁有一个缩窄环 54, 其直径略小于推杆1下段扩大的圆片19的直径 ; 外筒5的后段外壁扩展卷曲成为操作手柄 。
36、55。 0038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针座结构的剖视图 ; 针座4是一圆管 状结构, 中央有贯通孔41, 针座4的前段外径略小于外筒5前端锥头51开孔内径 ; 针座4的 中段43外径大于外筒锥孔的内径 ; 针座4的后段44外径大于针座中段的外径 ; 在针座后段 44外缘有一圆片46, 其截面呈弧形, 其外径略大于外筒内腔缩窄环53A的内径, 在圆片与针 座后段 44 的连接处的上下对应面, 各有一对应的环形沟槽 45 和 45A, 使得该连接处上下之 间的厚度在 0.1-1.8mm 之间, 针座后段内孔 47 为锥形, 可与活塞 3 前端的锥形体 33 匹配。 0039 图。
37、 11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推杆与活塞支架的相互结构位置关 系图 ; 由图可知, 活塞支架 2 插入推杆 1 内腔 11 前端的内孔中, 推杆前端的长柱突 16 穿过 活塞支架的下圆片的扇形孔 211 与上片圆形陷窝 221 抵触 ; 短柱突 17 则与下圆片的圆形 陷窝212抵触 ; 同时, 活塞支架下端的外展卷边26与推杆上端开窗14的边缘相互扣合而不 能分离 ; 完成推杆推拉过程二者的相互连接固定。 0040 图 12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推杆与活塞支架的相互结构发生旋转 后的位置关系图 ; 由图可知, 在推杆 1 旋转预定角度 a 后, 推杆前端的柱突与活塞支。
38、架发生 角度 (a b) 旋转 ( 由于活塞支架 2 外表安装活塞 3 后, 活塞 3 对外筒 5 内壁有一定的摩 擦阻力, 带动活塞支架 2 不能随推杆 1 一起旋转 ) ; 使得推杆前端的柱突与活塞支架的上下 两个圆片的开孔之间发生旋转, 此时, 长柱突 16 的顶端由抵触圆形陷窝 221的位置旋至 与活塞支架的上圆片 22 的开孔 221 对应 ; 同时短柱突 17 则旋至与下圆片的开孔 212 对应。 说 明 书 CN 204072988 U 8 6/7 页 9 0041 图 13 说明了在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推杆与活塞支架的相互结构 发生旋转后、 外力作用于推杆1, 且前。
39、方有阻力(针座)作用于活塞3时, 活塞支架2就会向 推杆内管腔 11 的前端内孔中后移, 相对使得推杆前端的长柱突 16 前移穿过活塞支架 2 的 上、 下圆片的开孔而突显出来。 0042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 针管7粘结在针座 4的前端内孔中, 针座4的前段穿过外筒的锥头内孔开口, 针座中段端面43与外筒锥头内孔 51 内口边沿之间形成接触密封 ; 针座 4 安装在外筒 5 前段内腔 52 中, 其下段外缘的圆片 46 位于外筒前段与中段的交接处环形凸起53A处, 使针座4以其外缘的圆片46与外筒5的中、 后段形成气液密封 ; 同样使外筒 5 前段 52。
40、 内腔, 即外筒前端内壁与针座 4 的中段端面 43 形 成的空间处于完全密封状态 ; 活塞 3 套装在推杆 1 前端的活塞支架 2 的上、 下圆片的外表, 活塞内孔中的悬垂体 36 嵌入活塞支架内孔上段 24 内形成滑动密封, 然后推杆 1、 活塞支架 2 及活塞 3 组合后被安装到外筒 5 内腔中, 活塞 3 外缘环形突起 32 与外筒 5 内壁形成滑动 密封 ; 外筒 5 前段内腔 52 的长度略大于针座后段 44 外缘的圆片 46 厚度与悬垂体 36 高度 H 的总和。 0043 图 15 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在推杆前移正常注射预定药液后, 启 动毁形装置、 使推杆顶尖穿过。
41、活塞、 将针座底部圆片46挤压破裂、 与针座4分离使针座释放 后、 同时活塞 3 压缩外筒前段内腔 52 空气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 在使用时, 依照注射常规, 对 局部组织消毒后, 抽取药液, 排除空气后, 遵照医嘱在局部组织进行穿刺, 相互挤压推杆与 外筒手柄, 注射药液, 随着推杆的前移, 活塞上端的锥形体 33 进入针座 4 下段内孔 47 中, 药 液经过锥形体侧面沟槽 34 进入针座 4 内孔 41 经过注射针进入人体, 直至针座后段 44 与活 塞 3 上端锥形体 33 相互作用嵌合, 药液注射完毕, 将针座内孔封闭, 使针管内药液不能外 流。 0044 当本实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
42、注射器在注射预定剂量药液后, 从组织中拔除注射 穿刺针, 观察穿刺针体的完整度 ( 谨防穿刺针断裂现象发生 ), 旋转推杆预定角度 a(20 45 ), 至有阻力增加感停止, 使推杆前端两个柱突由圆形陷窝的抵触位置旋转到与开孔的 对应位 ( 参见图 12), 再以确切的毁形动作, 用力挤压推杆 1, 推杆前端一侧的长柱突 16 可 穿过开孔、 穿破活塞表面、 将针座 4 底部的圆片 46 一侧向前挤压、 使之倾斜与针座后段 44 的连接处由上下环形沟槽 45、 45A 处发生局部断裂, 继而完全断裂, 针座底部 44 脱离, 针座 4 被释放 ( 见图 15)。 0045 参见图 16 是本实。
43、用新型空气动力型安全注射器在推杆继续前移前移、 活塞彻底 压缩外筒前端空气、 使针座、 针尖、 活塞中央悬垂体一同进入推杆内腔, 被屏蔽的状态结构 示意图 ; 接续图 15 的上述动作, 继续挤压推杆 1 使其前移, 带动活塞 3 压缩外筒前腔 52 内 的空气 ; 同时, 针座 4 后段 44 底部外周压迫在活塞 3 表面环形沟槽 37 的內缘, 将其下方的 悬垂体36沿推杆前端的活塞支架内孔的上段24下移, 在活塞3挤压外筒前腔52至少80 空气容积时, 悬垂体 36 与活塞 3 在环形沟槽 37 处, ( 环形沟槽被推杆上端外缘及针座底部 外缘相互挤切作用 ) 发生完全断裂脱离, 但是,。
44、 由于悬垂体 36 的外径大于活塞支架内孔上 段 24 的直径, 可与活塞支架内孔上段 24 进行有效封闭, 此过程实现对外套前段内腔 52 空 气的彻底压缩 ; 随着推杆 1 的完全前移, 活塞 3 将针座圆片 46 彻底挤压到外筒 5 的前端, 空 气被彻底压缩 ; 与活塞 3 分离后的悬垂体 36 此时被针座 4 下段 44 彻底挤压下移进入活塞 说 明 书 CN 204072988 U 9 7/7 页 10 支架内孔的中下段23, 该处内孔直径大于悬垂体36的外径, 使得悬垂体36彻底脱离活塞支 架上段内孔 24 的束缚、 ( 同时打破了活塞 3 及针座中段端面 43 及悬垂体 36 。
45、与活塞支架内 孔上段24相互之间形成的密封环境), 开放的通道只有活塞支架内孔中下段23与之连接的 推杆中空内腔 11, 此时, 由于针座 4 失去了圆片 46 对其的固定和束缚, 在外筒 5 前段内腔 52 压缩空气的作用下, 针座 4、 针管 7 与悬垂体 36 一同被压缩空气迅速射向推杆 1 内腔 11 的深处 ; 推杆内管腔11底部的多个小孔12可以排泄压缩空气, 消除反作用力, 此时, 由于悬 垂体 36 的底部与管腔 11 底部的斜面 13 形成不平衡接触, 使得针体 ( 针座及针管、 针尖整 体轴线 ) 发展倾斜, 针尖 71 指向推杆中空内腔 11 的侧壁 ; 同时由于活塞支架。
46、 2 的下端有向 内收敛的倒角, 使得活塞支架下端边缘与推杆内腔 11 周壁存在一定的夹缝, 此夹缝与使针 体的倾斜, 可同时牵制针管7使其总指向内腔侧壁而不能外露, 被屏蔽在推杆内腔11中, 防 止对环境的污染及消除了医护人员的针刺伤害的风险。 0046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本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变形所能够实现的任何类 似变形,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说 明 书 CN 204072988 U 10 1/5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2988 U 11 2/5 页 12 图 2 图 3 图 4 图 5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2988 U 12 3/5 页 13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2988 U 13 4/5 页 14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2988 U 14 5/5 页 15 图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72988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