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8534348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7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550462.1

申请日:

20130905

公开号:

CN203469114U

公开日:

201403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02,A61M1/00

主分类号:

A61M3/02,A61M1/00

申请人:

李劲松

发明人:

李劲松,余枭,吴松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路138号

优先权:

CN201320550462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姚迎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感染伤口的处理,具体说是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其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引流套管和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所述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引器将冲洗后的废液引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本实用新型将内套管水囊中的水排出后,内外套管马上分离,可轻松拔除,不会出现装置遗留的问题;且在伤口处理后期,可以将内套管与外套管进液和出液调换,进行反向冲洗和引流,使内外套管均不易堵塞;外套管作为进液管时此装置还可用于浆膜腔感染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引流套管和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所述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引器将冲洗后的废液引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包括一引流废液或输入洗液的外套管和一端伸入该外套管内且对应输入洗液或引流废液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侧壁均开具有数个通孔;内套管所述一端设置有一水囊,该水囊通过设置于内套管管壁内的水管充水或排水使内套管与外套管固定或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所述一端的端面开具有数个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外套管外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连接,外套管外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包括连通所述负压吸引器的瓶体和密封该瓶体的瓶盖,瓶盖上安装有进液管,该进液管与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出液端连通,所述瓶体内固定有一内杯,所述进液管穿过瓶盖将废液引流至所述内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内套有收纳废液的接料袋,接料袋上缘翻转后通过束带固定在内杯杯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放气阀。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把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感染伤口的处理,具体说是一种处理深部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深部伤口感染是外科常见并发症。通过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和冲洗引流坏死组织来控制深部感染是外科医生认为最为关键的手段。临床工作中能够采用的冲洗工具有限,常常是外科医生自行将两根引流管剪孔后用丝线相对捆扎后进行冲洗和引流。这种旧的方式有其诸多弊端,如:1、术中制作这种引流管耗费时间较长; 2、引流管口打孔数较少、孔径小影响冲洗效果; 3、拔管时有引流管遗留的风险; 4、容易堵管,导致引流不畅。总之,在行清创术后由于引流不彻底导致感染伤口需要反复多次清创、多次置管冲洗的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给临床医生造成不小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堵管、引流较彻底的冲洗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引流套管和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所述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引器将冲洗后的废液引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包括一引流废液或输入洗液的外套管和一端伸入该外套管内且对应输入洗液或引流废液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侧壁均开具有数个通孔;内套管所述一端设置有一水囊,该水囊通过设置于内套管管壁内的水管充水或排水使内套管与外套管固定或分离。

作为优选,内套管所述一端的端面开具有数个液孔。

作为一种方案,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外套管外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连接。

作为另一种,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连接,外套管外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包括连通所述负压吸引器的瓶体和密封该瓶体的瓶盖,瓶盖上安装有进液管,该进液管与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出液端连通,所述瓶体内固定有一内杯,所述进液管穿过瓶盖将废液引流至所述内杯。

作为优选,所述内杯内套有收纳废液的接料袋,接料袋上缘翻转后通过束带固定在内杯杯口。

作为优选,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放气阀。

作为优选,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脉冲冲洗保证了冲洗强度,有利于坏死组织的脱落;同时进行负压引流,引流可以更加通畅;2、对接的内外套管在使用时安装方便,节省手术时间;3、将水囊中的水排出后,内外套管马上分离,可从伤口轻松拔除,不会出现装置遗留的问题。4、伤口处理后期,可以将内套管与外套管调换,进行反向冲洗和引流,使内外套管均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冲洗引流套管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瓶的分解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引流套管3和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5,所述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引器1将冲洗后的废液引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4。本实用新型通过脉冲冲洗不仅保证了冲洗强度,而且有利于坏死组织的脱落。在实施过程中,洗液储存在冲洗液瓶2中,冲洗液瓶内的洗液通过所述脉冲增压泵输送至冲洗引流套管。冲洗液瓶可采用双层空心设计,使洗液与管体末端物理隔绝,防止洗液的返流导致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冲洗引流套管3包括一引流废液或输入洗液的外套管31和一端伸入该外套管内且对应输入洗液或引流废液的内套管32,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侧壁均开具有数个通孔33,从而使洗液或废液流出通孔冲洗伤口或引流出伤口;内套管所述一端设置有一水囊34,该水囊通过设置于内套管管壁内的水管35充水或排水使内套管与外套管固定或分离。当水囊内的水通过水管向外排水时,水囊体积变小,内外套管之间的间隙变大,从而可轻松拔出内套管,不会出现装置遗留的问题;反之,通过水管向水囊内充水时,水囊体积变大,内外套管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从而可将内套管固定,防止脉冲冲洗时将内套管冲出,保证冲洗引流顺畅。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接的多孔内外套管,其在使用时更方便,节省手术时间。作为优选,内套管所述一端的端面开具有数个液孔36,数个液孔呈梅花状分布,可进一步提高冲洗引流效果。

作为一种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外套管外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该种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脉冲增压泵将洗液泵送至外套管内,洗液通过外套管的通孔对伤口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液在负压吸引器提供的负压作用下从内套管的通孔进入内套管内,内套管将废液引流至引流瓶,从而实现对伤口的引流冲洗。上述冲洗与引流的方式,由于负压吸引不与伤口内组织直接接触,可用于浆膜腔感染的冲洗引流,解决了普通负压引流装置无法用于浆膜腔引流的缺陷。

由于在冲洗引流过程中,通孔容易堵塞,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另一种方案,即将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外套管外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其实现过程是这样的:脉冲增压泵将洗液泵送至内套管内,洗液通过内套管的通孔对伤口进行清洗,清洗后的废液在负压吸引器提供的负压作用下从外套管的通孔进入外套管内,外套管将废液引流至引流瓶,从而实现反向冲洗与引流,使得冲洗引流更加顺畅,解决通孔内外套管容易堵塞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瓶4包括连通所述负压吸引器1的瓶体41和密封该瓶体的瓶盖42,瓶体与瓶盖可通过密封圈40进行密封;瓶盖上安装有进液管49,该进液管与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出液端连通,瓶体上安装有负压吸引管43,该吸引管接入所述负压吸引器;所述瓶体内固定有一内杯44,所述进液管穿过瓶盖将废液引流至所述内杯。在实施过程中,可在内杯内套设接料袋45,可将废液收纳至接料袋;接料袋上缘翻转后通过束带46固定在内杯杯口,备有束带的接料袋可方便取出和转移废液。当需要取出废液时,打开安装在瓶盖上的进气阀47,使气体进入瓶体,保证引流瓶内外压差一致,然后通过瓶盖上的把手48将瓶盖打开,松开束带将接料袋取出后,再扎紧束带转移装满废液的接料袋;同时可更换新的接料袋,进行下一次的废液收纳。

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114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2 CN 203469114 U (21)申请号 201320550462.1 (22)申请日 2013.09.05 A61M 3/02(2006.01) A61M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劲松 地址 410013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路 138 号 (72)发明人 李劲松 余枭 吴松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4259 代理人 姚迎新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感染伤口的处理, 具。

2、体说是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 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引流套管和 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 所述 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引器将冲洗后的废液引 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本实用新型将内套管 水囊中的水排出后, 内外套管马上分离, 可轻松拔 除, 不会出现装置遗留的问题 ; 且在伤口处理后 期, 可以将内套管与外套管进液和出液调换, 进行 反向冲洗和引流, 使内外套管均不易堵塞 ; 外套 管作为进液管时此装置还可用于浆膜腔感染的处 理。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

3、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69114 U CN 203469114 U 1/1 页 2 1.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 冲洗引流套管和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 所述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 引器将冲洗后的废液引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包括一引流 废液或输入洗液的外套管和一端伸入该外套管内且对应输入洗液或引流废液的内套管, 所 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侧壁均开具有数个通孔 ; 内套管所述一端设置有一水囊, 该水囊。

4、通过设 置于内套管管壁内的水管充水或排水使内套管与外套管固定或分离。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内套管所述一端的端面开具有 数个液孔。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 端, 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 外套管外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 端, 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连接, 外套管外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引流瓶包括连通所述 负压吸引器。

5、的瓶体和密封该瓶体的瓶盖, 瓶盖上安装有进液管, 该进液管与所述冲洗引流 套管出液端连通, 所述瓶体内固定有一内杯, 所述进液管穿过瓶盖将废液引流至所述内杯。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杯内套有收纳废液的接 料袋, 接料袋上缘翻转后通过束带固定在内杯杯口。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放气阀。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冲洗引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把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69114 U 2 1/3 页 3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

6、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感染伤口的处理, 具体说是一种处理深部伤口的冲洗引 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深部伤口感染是外科常见并发症。 通过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和冲洗引流坏死组织 来控制深部感染是外科医生认为最为关键的手段。临床工作中能够采用的冲洗工具有限, 常常是外科医生自行将两根引流管剪孔后用丝线相对捆扎后进行冲洗和引流。 这种旧的方 式有其诸多弊端, 如 : 1、 术中制作这种引流管耗费时间较长 ; 2、 引流管口打孔数较少、 孔 径小影响冲洗效果 ; 3、 拔管时有引流管遗留的风险 ; 4、 容易堵管, 导致引流不畅。总之, 在行清创术后由于引流不彻底导致感染伤口需要反复多次清创、 多次置管。

7、冲洗的现象在临 床工作中很常见,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 给临床医生造成不小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易堵管、 引流较彻底的冲洗引流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05 处理深部感染伤口的冲洗引流装置, 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引流套 管和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 所述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引器将冲洗 后的废液引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包括一引流废液或输入洗液的外套管和一端伸入该 外套管内且对应输入洗液或引流废液的内套管, 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侧壁均。

8、开具有数个通 孔 ; 内套管所述一端设置有一水囊, 该水囊通过设置于内套管管壁内的水管充水或排水使 内套管与外套管固定或分离。 0007 作为优选, 内套管所述一端的端面开具有数个液孔。 0008 作为一种方案, 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 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引流瓶连 通, 外套管外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连接。 0009 作为另一种, 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 内套管另一端与所述脉冲增压泵 连接, 外套管外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引流瓶包括连通所述负压吸引器的瓶体和密封该瓶体的瓶盖, 瓶 盖上安装有进液管, 该进液管与所述冲洗引流套管出液端连通, 所述瓶体内固定有。

9、一内杯, 所述进液管穿过瓶盖将废液引流至所述内杯。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内杯内套有收纳废液的接料袋, 接料袋上缘翻转后通过束带固定 在内杯杯口。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放气阀。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瓶盖上安装有把手。 001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 1、 脉冲冲洗保证了冲洗强度, 有利于 说 明 书 CN 203469114 U 3 2/3 页 4 坏死组织的脱落 ; 同时进行负压引流, 引流可以更加通畅 ; 2、 对接的内外套管在使用时安 装方便, 节省手术时间 ; 3、 将水囊中的水排出后, 内外套管马上分离, 可从伤口轻松拔除, 不 会出现。

10、装置遗留的问题。 4、 伤口处理后期, 可以将内套管与外套管调换, 进行反向冲洗和引 流, 使内外套管均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优选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中冲洗引流套管的剖视示意图 ; 001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瓶的分解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图 1、 图 2、 图 3 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冲洗引流装置包括对深部感染伤口进行冲洗的冲洗引流套管 3 和 向该冲洗引流套管输送洗液的脉冲增压泵 5, 所述冲洗引流套管通过负压吸引器 1 将冲洗 后的废液引流至负压防返流引流瓶4。 本实用。

11、新型通过脉冲冲洗不仅保证了冲洗强度, 而且 有利于坏死组织的脱落。在实施过程中, 洗液储存在冲洗液瓶 2 中, 冲洗液瓶内的洗液通过 所述脉冲增压泵输送至冲洗引流套管。冲洗液瓶可采用双层空心设计, 使洗液与管体末端 物理隔绝, 防止洗液的返流导致污染。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冲洗引流套管3包括一引流废液或输入洗液的外套管31和 一端伸入该外套管内且对应输入洗液或引流废液的内套管 32, 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侧壁均 开具有数个通孔 33, 从而使洗液或废液流出通孔冲洗伤口或引流出伤口 ; 内套管所述一端 设置有一水囊 34, 该水囊通过设置于内套管管壁内的水管 35 充水或排水使内套管与。

12、外套 管固定或分离。 当水囊内的水通过水管向外排水时, 水囊体积变小, 内外套管之间的间隙变 大, 从而可轻松拔出内套管, 不会出现装置遗留的问题 ; 反之, 通过水管向水囊内充水时, 水 囊体积变大, 内外套管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 从而可将内套管固定, 防止脉冲冲洗时将内套 管冲出, 保证冲洗引流顺畅。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接的多孔内外套管, 其在使用时更方便, 节 省手术时间。作为优选, 内套管所述一端的端面开具有数个液孔 36, 数个液孔呈梅花状分 布, 可进一步提高冲洗引流效果。 0021 作为一种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内套管所述一端伸入外套管内端, 内套管另一端与 所述引流瓶连通, 外套管外。

13、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 该种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脉冲增压泵将洗 液泵送至外套管内, 洗液通过外套管的通孔对伤口进行清洗, 清洗后的废液在负压吸引器 提供的负压作用下从内套管的通孔进入内套管内, 内套管将废液引流至引流瓶, 从而实现 对伤口的引流冲洗。 上述冲洗与引流的方式, 由于负压吸引不与伤口内组织直接接触, 可用 于浆膜腔感染的冲洗引流, 解决了普通负压引流装置无法用于浆膜腔引流的缺陷。 0022 由于在冲洗引流过程中, 通孔容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另一种方案, 即将内 套管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 外套管外端与所述引流瓶连通, 其实现过程是这样的 : 脉 冲增压泵将洗液泵送至内套管。

14、内, 洗液通过内套管的通孔对伤口进行清洗, 清洗后的废液 在负压吸引器提供的负压作用下从外套管的通孔进入外套管内, 外套管将废液引流至引流 瓶, 从而实现反向冲洗与引流, 使得冲洗引流更加顺畅, 解决通孔内外套管容易堵塞的问 说 明 书 CN 203469114 U 4 3/3 页 5 题。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引流瓶 4 包括连通所述负压吸引器 1 的瓶体 41 和密封该瓶体 的瓶盖 42, 瓶体与瓶盖可通过密封圈 40 进行密封 ; 瓶盖上安装有进液管 49, 该进液管与所 述冲洗引流套管出液端连通, 瓶体上安装有负压吸引管 43, 该吸引管接入所述负压吸引器 ; 所述瓶体内固定。

15、有一内杯44, 所述进液管穿过瓶盖将废液引流至所述内杯。 在实施过程中, 可在内杯内套设接料袋 45, 可将废液收纳至接料袋 ; 接料袋上缘翻转后通过束带 46 固定在 内杯杯口, 备有束带的接料袋可方便取出和转移废液。 当需要取出废液时, 打开安装在瓶盖 上的进气阀 47, 使气体进入瓶体, 保证引流瓶内外压差一致, 然后通过瓶盖上的把手 48 将 瓶盖打开, 松开束带将接料袋取出后, 再扎紧束带转移装满废液的接料袋 ; 同时可更换新的 接料袋, 进行下一次的废液收纳。 0024 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 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有关技 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和变型, 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说 明 书 CN 203469114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114 U 6 2/2 页 7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69114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