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8534098 上传时间:2020-08-0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87507.8

申请日:

20160818

公开号:

CN106310477A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4,A61M31/00,A61B1/267,A61B1/04

主分类号:

A61M16/04,A61M31/00,A61B1/267,A61B1/04

申请人:

广州华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波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伴河路84号自编二栋101

优先权:

CN20161068750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包括注射枪和光棒,注射枪和光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注射枪上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枪柄后侧设置有通电按钮,通电按钮可推动电源与第一电极板连接,第一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移动顶针,第一移动顶针的后端与扳机连接,光棒的螺纹套筒内安装有第二电极板,第二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二移动顶针,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上侧安装有光源,所述注射装置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不仅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端的摄像头传输喉管内部的视屏信息,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而且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端的注射装置进行精确注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枪和光棒,所述注射枪枪身外侧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后侧设置有通电按钮,所述通电按钮的末端连接有三角楔块,所述三角楔块的斜上方设置有上顶块,所述上顶块上方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贯穿注射枪枪身的第一电极板,所述电源和第一电极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电极板前端设置有两个并行的凹槽,所述第一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移动顶针,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后端与注射枪上的扳机连接,所述注射枪枪身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头;所述光棒包括光棒本体,所述光棒本体的后端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注射枪和光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与螺纹套筒实现螺纹套接,所述螺纹套筒内安装有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末端设置有可与第一电极板前端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第二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可与第一移动顶针配合的第二移动顶针,所述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上侧安装有光源,所述注射装置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所述注射装置的后端与第二移动顶针的前端连接,所述光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到第二电极板,所述微型摄像头通过第二导线与显示屏连接,所述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护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侧与通电按钮接触处设置有按钮卡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顶针位于第二电极板区段的表面上套接有第三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拆卸电池,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设置有电池槽,电池安装于电池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板安装在螺纹套筒中心,且第二电极板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前端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移动顶针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移动顶针凸起相契合的凹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顶针贯穿光棒本体,且第二移动顶针的前端与注射装置的注射手柄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气管插管盲插方法是使用带光学指示功能的引导装置辅助插管,该引导装置的前端能发出光线,光线能穿透病人的气管与颈前部之间的组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颈前部皮肤的光斑所在位置来判断插管抵达的位置。虽然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气管插管方法容易造成人体口腔、喉部等部位组织容易损伤的问题,但目前的适用该方法的装置,即引导装置中还存在有以下问题:

1、传统的光棒是一金属盲端,在特殊情况的临床麻醉操作中,常因光棒导芯没有给药通道,需在插管前借助普通喉镜或环甲膜穿刺注射药物,操作复杂、药物注射不到位效果欠佳,导致气管插管时不能顺畅进入气道,造成患者气道易激性增强,气道软组织损伤严重;

2、传统的光棒通过光学指示功能的引导装置辅助插管,该引导装置的前端能发出光线,光线能穿透病人的气管与颈前部之间的组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颈前部皮肤的光斑所在位置来判断插管抵达的位置,但是无法直观的看到喉管内部的情况,无法为需要进行精确注射药物的区域提供帮助;

3、现有产品没有着力手柄,产品在使用中要求准确、快捷,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损失,故使用方便、顺手、好用力是临床医生最需要的产品;

4、现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充电,没电后整体报废,造成浪费,也不环保,增加医院及患者负担;

5、现有产品红光只在前端有,如插管引导中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导致红光穿透不清,就会影响气管插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医疗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公开号为CN2028925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喷洒注射药物的气管插管引导光棒”,该引导光棒不必借助普通喉镜或环甲膜穿刺注射药物,只需在置入光棒插管时,据情况喷洒注射药物,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改善气道状态、阻力小,减少气道软组织的损伤、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气道易激性,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但是由于不能直观的看到喉管内部的情况,无法进行精确注射药物,而且通过喷洒药物的方法进行局部治疗的效果不佳,远远不及精确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054430.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视气管插管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应用摄像头采集气道的图象,以电子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以电路软板传输视频,插管的气道可在信号输出端的显示屏上观看,方便气管导管进入气管。但是该可视气管插管引导装置作用单一,仅仅具有引导功能,无法进行精确注射操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不仅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端的摄像头传输喉管内部的视屏信息,并通过显示屏显示,而且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端的注射装置进行精确注射。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包括:注射枪和光棒,所述注射枪枪身外侧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后侧设置有通电按钮,所述通电按钮的末端连接有三角楔块,所述三角楔块的斜上方设置有上顶块,所述上顶块上方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贯穿注射枪枪身的第一电极板,所述电源和第一电极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电极板前端设置有两个并行的凹槽,所述第一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移动顶针,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后端与注射枪上的扳机连接,所述注射枪枪身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头;所述光棒包括光棒本体,所述光棒本体的后端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注射枪和光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与螺纹套筒实现螺纹套接,所述螺纹套筒内安装有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末端设置有可与第一电极板前端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第二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可与第一移动顶针配合的第二移动顶针,所述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的上侧安装有光源,所述注射装置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所述注射装置的后端与第二移动顶针的前端连接,所述光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到第二电极板,所述微型摄像头通过第二导线与显示屏连接,所述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护帽。

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按下通电按钮,通电按钮推动三角楔块向前移动,从而推动上顶块向上移动,上顶块推动电源与第一电极板接触,使得第一电极板带电,注射枪与光棒通过螺纹连接,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通过第一电极板前端设置凹槽与第二电极板的末端设置的凸块配合接触,使得第二电极板带电,第二电极板带电以后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为安装在光棒本体前端的光源和微型摄像头提供电源,微型摄像头再通过第二导线将信号传输至可折叠安装在注射枪枪身外侧的显示屏,实现喉管内部的在线视频传输,为本光棒的插入提供引导。当光棒引导至需要注射药物的位置后,扣动注射枪的扳机,扳机推动第一移动顶针向前移动,第一移动顶针推动第二顶针向前移动,第二移动顶针推动注射装置从光棒本体前端的护帽窜出,实现药物注射。通过显示屏可以引导光棒在喉管内精确寻找需要注射药物的区域,然后只需通过扣动注射枪上的扳机即可完成精确的药物注射,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及时、精确的治疗。

优选的,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侧与通电按钮接触处设置有按钮卡扣。通过设置卡扣,当需要进行通电时,只需按下通电按钮,卡扣即可将通电按钮固定在相应位置,保持三角楔块始终顶住上顶块,实现电源与第一电极板的持续接触;当操作结束,只需再次按下通电按钮,通电按钮从卡扣中退出,电源与第一电极板分离,通电结束。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当药物注射结束后,松开扳机,第二弹簧自动复位,将第一移动顶针退回原位,从而结束药物注射。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顶针位于第二电极板区段的表面上套接有第三弹簧。药物注射完成以后,扳机松开,第一移动顶针恢复原位,第三弹簧自动伸展,带动第二移动顶针向后退缩,从而带动注射装置向后运动,将注射装置从注射区域退回光棒护帽以内。

优选的,所述电源为可拆卸电池,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设置有电池槽,电池安装于电池槽内。相比于现有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充电,没电后整体报废的现象,使用可拆卸的电池既方便了本产品的使用,也减少了医院及患者的费用负担。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板安装在螺纹套筒中心,且第二电极板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第二电极板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是为了方便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的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前端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移动顶针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移动顶针凸起相契合的凹孔。设置凸起和凹孔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在注射枪与光棒的连接过程中确认第一移动顶针和第二移动顶针之间的接触是否到位。

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顶针贯穿光棒本体,且第二移动顶针的前端与注射装置的注射手柄连接,通过第二移动顶针的移动可以推动注射手柄,实现注射装置的药物注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集在线视频显示功能和药物注射功能于一体,通过显示屏的实时画面显示可以精确查找注射区域,方便快捷,然后只需扣动注射枪上的扳机即可实现药物的精确注射,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2)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可拆分为注射枪和光棒,实际使用过程中,只需更换光棒,对光棒进行消毒即可,且光棒的前端设置可拆卸的护帽,当需要更换光源或者微型摄像头或者注射装置时,只需打开护帽,进行更换即可,方便快捷;

3)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采用可拆卸的电池作为电源,相比于现有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充电,没电后整体报废的现象,使用可拆卸的电池既方便了本产品的使用,也减少了医院及患者的费用负担;

4)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设置有着力手柄,使用方便、顺手、好用力,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准确、快捷,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注射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光注射枪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光棒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光棒末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光棒前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光棒前端的前视图。

图中:10、注射枪;20、光棒;110、显示屏;120、螺纹连接头;130、扳机;140、通电按钮;141、三角楔块;142、上顶块;143、按钮卡扣;150、电源;151、第一弹簧;160、第一电极板;161、凹槽;170、第一移动顶针;171、第二弹簧;210、第二移动顶针;211、第一导线;212、第二导线;213、第三弹簧;220、第二电极板;221、凸块;230、螺纹套筒;240、光棒本体;250、护帽;260、光源;270、微型摄像头;280、注射装置;290、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包括:注射枪10和光棒20,所述注射枪10枪身外侧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110,所述注射枪10的枪柄后侧设置有通电按钮140,所述通电按钮140的末端连接有三角楔块141,所述三角楔块141的斜上方设置有上顶块142,所述上顶块142上方安装有电源150,所述电源150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贯穿注射枪10枪身的第一电极板160,所述电源150和第一电极板16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51,所述第一电极板160前端设置有两个并行的凹槽161,所述第一电极板160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移动顶针170,所述第一移动顶针170的后端与注射枪10上的扳机130连接,所述注射枪10枪身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头120;所述光棒20包括光棒本体240,所述光棒本体240的后端设置有螺纹套筒230,所述注射枪10和光棒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120与螺纹套筒230实现螺纹套接,所述螺纹套筒230内安装有第二电极板220,所述第二电极板220的末端设置有可与第一电极板160前端凹槽161相配合的凸块221,所述第二电极板220的中心设置有可与第一移动顶针170配合的第二移动顶针210,所述光棒本体240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290,所述安装板290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280,所述注射装置280的上侧安装有光源260,所述注射装置280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270,所述注射装置280的后端与第二移动顶针210的前端连接,所述光源260通过第一导线211连接到第二电极板220,所述微型摄像头270通过第二导线212与显示屏110连接,所述光棒本体240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护帽250。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注射枪10和光棒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120与螺纹套筒230实现螺纹套接。套接完成以后,第一电极板160上的凹槽161刚好与第二电极板220上的凸块221契合,实现第一电极板160和第二电极板220的对接,同时第一移动顶针170和第二移动顶针210实现位置的对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按下通电按钮140,通电按钮140推动三角楔块141向前移动,从而推动上顶块142向上移动,上顶块142推动电源150与第一电极板160接触,使得第一电极板160带电,注射枪10与光棒20通过螺纹连接,第一电极板160与第二电极板220通过第一电极板160前端设置凹槽161与第二电极板220末端设置的凸块221配合接触,使得第二电极板220带电,第二电极板220带电以后分别通过第一导线211和第二导线212为安装在光棒本体240前端的光源260和微型摄像头270提供电源,微型摄像头270再通过第二导线212将信号传输至可折叠安装在注射枪10枪身外侧的显示屏110,实现喉管内部的在线视频传输,为本光棒20的插入提供引导。当光棒20引导至需要注射药物的位置后,扣动注射枪10的扳机130,扳机130推动第一移动顶针170向前移动,第一移动顶针170推动第二移动顶针210向前移动,第二移动顶针210推动注射装置280从光棒本体240前端的护帽250窜出,实现药物注射。通过显示屏110可以引导光棒20在喉管内精确寻找需要注射药物的区域,然后只需通过扣动注射枪10上的扳机130即可完成精确的药物注射,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及时、精确的治疗,同时光棒本体240的前端设置可拆卸的护帽250,当需要更换光源260或者微型摄像头270或者注射装置280时,只需打开护帽250,进行更换即可,方便快捷。

参照图2所示,所述注射枪10的枪柄内侧与通电按钮140接触处设置有按钮卡扣143。通过设置按钮卡扣143,当需要进行通电时,只需按下通电按钮140,按钮卡扣143即可将通电按钮140固定在相应位置,保持三角楔块141始终顶住上顶块142,实现电源150与第一电极板160的持续接触;当操作结束,只需再次按下通电按钮140,通电按钮140从按钮卡扣143中退出,电源150与第一电极板160分离,通电结束。

参照图3所示,所述第一移动顶针170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71。当药物注射结束后,松开扳机130,第二弹簧171自动复位,将第一移动顶针170退回原位,从而结束药物注射。

参照图5所示,所述第二移动顶针210位于第二电极板220区段的表面上套接有第三弹簧213。药物注射完成以后,扳机130松开,第一移动顶针170恢复原位,第三弹簧213自动伸展,带动第二移动顶针210向后退缩,从而带动注射装置280向后运动,将注射装置280从注射区域退回光棒护帽250以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50为可拆卸电池,所述注射枪10的枪柄内设置有电池槽,电池安装于电池槽内。相比于现有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充电,没电后整体报废的现象,使用可拆卸的电池既方便了本产品的使用,也减少了医院及患者的费用负担。

参照图5所示,所述第二电极板220安装在螺纹套筒230中心,且第二电极板220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230。第二电极板220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230是为了方便第二电极板220与第一电极板160的接触。

参照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移动顶针170的前端设置有凸起,所述第二移动顶针210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移动顶针170凸起相契合的凹孔。设置凸起和凹孔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在注射枪10与光棒20的连接过程中确认第一移动顶针170和第二移动顶针210之间的接触是否到位。

参照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移动顶针210贯穿光棒本体240,且第二移动顶针210的前端与注射装置280的注射手柄连接,通过第二移动顶针210的移动可以推动注射手柄,实现注射装置280的药物注射。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87507.8 (22)申请日 2016.08.18 (71)申请人 广州华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5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科学城伴河路84号自编二栋 101 (72)发明人 胡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470 代理人 刘晔 (51)Int.Cl. A61M 16/04(2006.01) A61M 31/00(2006.01) A61B 1/267(2006.01) A61B 1/04(2006.0。

2、1) (54)发明名称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 光棒, 包括注射枪和光棒, 注射枪和光棒之间通 过螺纹连接, 注射枪上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 枪柄后侧设置有通电按钮, 通电按钮可推动电源 与第一电极板连接, 第一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第 一移动顶针, 第一移动顶针的后端与扳机连接, 光棒的螺纹套筒内安装有第二电极板, 第二电极 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二移动顶针, 光棒本体的前端 设置有安装板, 安装板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 所述注射装置的上侧安装有光源, 所述注射装置 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 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 可视光棒不仅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

3、端的摄像 头传输喉管内部的视屏信息, 并通过显示屏显 示, 而且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端的注射装置进 行精确注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106310477 A 2017.01.11 CN 106310477 A 1.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射枪和光棒, 所述注射枪枪身 外侧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 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后侧设置有通电按钮, 所述通电按钮的末 端连接有三角楔块, 所述三角楔块的斜上方设置有上顶块, 所述上顶块上方安装有电源, 所 述电源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贯穿注射枪枪身的第一电极板, 所述电源和第一电极板之间设置 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电极。

4、板前端设置有两个并行的凹槽, 所述第一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 第一移动顶针,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后端与注射枪上的扳机连接, 所述注射枪枪身的前端 设置有螺纹连接头; 所述光棒包括光棒本体, 所述光棒本体的后端设置有螺纹套筒, 所述注 射枪和光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与螺纹套筒实现螺纹套接, 所述螺纹套筒内安装有第二电 极板, 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末端设置有可与第一电极板前端凹槽相配合的凸块, 所述第二电 极板的中心设置有可与第一移动顶针配合的第二移动顶针, 所述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安 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 所述注射装置的上侧安装有光源, 所述注射装置 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 所述注射。

5、装置的后端与第二移动顶针的前端连接, 所述光源通 过第一导线连接到第二电极板, 所述微型摄像头通过第二导线与显示屏连接, 所述光棒本 体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护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 侧与通电按钮接触处设置有按钮卡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 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位 于第二电极板区段的表面上套接有第三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为可拆卸电。

6、 池, 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设置有电池槽, 电池安装于电池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极板安装 在螺纹套筒中心, 且第二电极板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 前端设置有凸起,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移动顶针凸起相契合的凹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贯 穿光棒本体, 且第二移动顶针的前端与注射装置的注射手柄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310477 A 2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7、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已有的气管插管盲插方法是使用带光学指示功能的引导装置辅助插管, 该 引导装置的前端能发出光线, 光线能穿透病人的气管与颈前部之间的组织, 医生通过观察 病人颈前部皮肤的光斑所在位置来判断插管抵达的位置。 虽然该方法解决了传统气管插管 方法容易造成人体口腔、 喉部等部位组织容易损伤的问题, 但目前的适用该方法的装置, 即 引导装置中还存在有以下问题: 0003 1、 传统的光棒是一金属盲端, 在特殊情况的临床麻醉操作中, 常因光棒导芯没有 给药通道, 需在插管前借助普通喉镜或环。

8、甲膜穿刺注射药物, 操作复杂、 药物注射不到位效 果欠佳, 导致气管插管时不能顺畅进入气道, 造成患者气道易激性增强, 气道软组织损伤严 重; 0004 2、 传统的光棒通过光学指示功能的引导装置辅助插管, 该引导装置的前端能发出 光线, 光线能穿透病人的气管与颈前部之间的组织, 医生通过观察病人颈前部皮肤的光斑 所在位置来判断插管抵达的位置, 但是无法直观的看到喉管内部的情况, 无法为需要进行 精确注射药物的区域提供帮助; 0005 3、 现有产品没有着力手柄, 产品在使用中要求准确、 快捷, 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 损失, 故使用方便、 顺手、 好用力是临床医生最需要的产品; 0006 4、。

9、 现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 充电, 没电后整体报废, 造成浪费, 也不环保, 增加医院 及患者负担; 0007 5、 现有产品红光只在前端有, 如插管引导中位置不好或患者肥胖等原因导致红光 穿透不清, 就会影响气管插管。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医疗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例如, 公开号为 CN2028925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可喷洒注射药物的气管插管引导光棒” , 该引导光棒 不必借助普通喉镜或环甲膜穿刺注射药物, 只需在置入光棒插管时, 据情况喷洒注射药物, 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易改善气道状态、 阻力小, 减少气道软组织的损伤、 缩短插管时 间、 减少气道易激。

10、性, 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但是由于不能直观的看到喉管内 部的情况, 无法进行精确注射药物, 而且通过喷洒药物的方法进行局部治疗的效果不佳, 远 远不及精确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 又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910054430.0的中国专利公 开了 “一种可视气管插管引导装置” , 该引导装置应用摄像头采集气道的图象, 以电子发光 二极管作为光源, 以电路软板传输视频, 插管的气道可在信号输出端的显示屏上观看, 方便 气管导管进入气管。 但是该可视气管插管引导装置作用单一, 仅仅具有引导功能, 无法进行 精确注射操作。 发明内容 说明书 1/5 页 3 CN 106310477 A。

11、 3 0009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本药物 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不仅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端的摄像头传输喉管内部的视屏信息, 并通过显示屏显示, 而且可以通过安装在光棒前端的注射装置进行精确注射。 0010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包括: 注射 枪和光棒, 所述注射枪枪身外侧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 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后侧设置有通 电按钮, 所述通电按钮的末端连接有三角楔块, 所述三角楔块的斜上方设置有上顶块, 所述 上顶块上方安装有电源, 所述电源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贯穿注射枪枪身的第一电极板, 所述 电源和第一。

12、电极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电极板前端设置有两个并行的凹槽, 所 述第一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移动顶针,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后端与注射枪上的扳机连 接, 所述注射枪枪身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头; 所述光棒包括光棒本体, 所述光棒本体的后 端设置有螺纹套筒, 所述注射枪和光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与螺纹套筒实现螺纹套接, 所 述螺纹套筒内安装有第二电极板, 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末端设置有可与第一电极板前端凹槽 相配合的凸块, 所述第二电极板的中心设置有可与第一移动顶针配合的第二移动顶针, 所 述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 所述注射装置的上 侧安装有光源, 所述注。

13、射装置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 所述注射装置的后端与第二移动 顶针的前端连接, 所述光源通过第一导线连接到第二电极板, 所述微型摄像头通过第二导 线与显示屏连接, 所述光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护帽。 0011 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按下通电按钮, 通电按钮推动 三角楔块向前移动, 从而推动上顶块向上移动, 上顶块推动电源与第一电极板接触, 使得第 一电极板带电, 注射枪与光棒通过螺纹连接, 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通过第一电极板前 端设置凹槽与第二电极板的末端设置的凸块配合接触, 使得第二电极板带电, 第二电极板 带电以后分别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为安装在光棒本体前。

14、端的光源和微型摄像头提供 电源, 微型摄像头再通过第二导线将信号传输至可折叠安装在注射枪枪身外侧的显示屏, 实现喉管内部的在线视频传输, 为本光棒的插入提供引导。 当光棒引导至需要注射药物的 位置后, 扣动注射枪的扳机, 扳机推动第一移动顶针向前移动, 第一移动顶针推动第二顶针 向前移动, 第二移动顶针推动注射装置从光棒本体前端的护帽窜出, 实现药物注射。 通过显 示屏可以引导光棒在喉管内精确寻找需要注射药物的区域, 然后只需通过扣动注射枪上的 扳机即可完成精确的药物注射, 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及时、 精确的治疗。 0012 优选的, 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侧与通电按钮接触处设置有按钮卡扣。 通过。

15、设置卡 扣, 当需要进行通电时, 只需按下通电按钮, 卡扣即可将通电按钮固定在相应位置, 保持三 角楔块始终顶住上顶块, 实现电源与第一电极板的持续接触; 当操作结束, 只需再次按下通 电按钮, 通电按钮从卡扣中退出, 电源与第一电极板分离, 通电结束。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 当药物注射结束后, 松开扳 机, 第二弹簧自动复位, 将第一移动顶针退回原位, 从而结束药物注射。 0014 优选的,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位于第二电极板区段的表面上套接有第三弹簧。 药物 注射完成以后, 扳机松开, 第一移动顶针恢复原位, 第三弹簧自动伸展, 带动第二移动顶针 向后退缩。

16、, 从而带动注射装置向后运动, 将注射装置从注射区域退回光棒护帽以内。 0015 优选的, 所述电源为可拆卸电池, 所述注射枪的枪柄内设置有电池槽, 电池安装于 电池槽内。 相比于现有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 充电, 没电后整体报废的现象, 使用可拆卸的 说明书 2/5 页 4 CN 106310477 A 4 电池既方便了本产品的使用, 也减少了医院及患者的费用负担。 0016 优选的, 所述第二电极板安装在螺纹套筒中心, 且第二电极板的末端凸出螺纹套 筒。 第二电极板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是为了方便第二电极板与第一电极板的接触。 0017 优选的,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的前端设置有凸起, 所述第二移动。

17、顶针的后端设置有 与第一移动顶针凸起相契合的凹孔。 设置凸起和凹孔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在注射枪与光棒的 连接过程中确认第一移动顶针和第二移动顶针之间的接触是否到位。 0018 优选的,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贯穿光棒本体, 且第二移动顶针的前端与注射装置的 注射手柄连接, 通过第二移动顶针的移动可以推动注射手柄, 实现注射装置的药物注射。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0020 1)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集在线视频显示功能和药物注射功能于一体, 通 过显示屏的实时画面显示可以精确查找注射区域, 方便快捷, 然后只需扣动注射枪上的扳 机即可实现药物的精确注射, 极。

18、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 0021 2)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可拆分为注射枪和光棒, 实际使用过程中, 只需 更换光棒, 对光棒进行消毒即可, 且光棒的前端设置可拆卸的护帽, 当需要更换光源或者微 型摄像头或者注射装置时, 只需打开护帽, 进行更换即可, 方便快捷; 0022 3)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采用可拆卸的电池作为电源, 相比于现有产品中 电池不可更换、 充电, 没电后整体报废的现象, 使用可拆卸的电池既方便了本产品的使用, 也减少了医院及患者的费用负担; 0023 4)本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设置有着力手柄, 使用方便、 顺手、 好用力, 在引 导的过程中, 可以准确、 。

19、快捷, 最大限度减少对气道的损失。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中注射枪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中光注射枪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中光棒的剖视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中光棒末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中光棒前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图7为本发明中光棒前端的前视图。 0031 图中: 10、 注射枪; 20、 光棒; 110、 显示屏; 120、 螺纹连接头; 130、 扳机; 140、 通电按 钮; 141、 三角楔块; 142、 上顶块; 143、 按钮卡扣; 150、 电源; 151、 。

20、第一弹簧; 160、 第一电极板; 161、 凹槽; 170、 第一移动顶针; 171、 第二弹簧; 210、 第二移动顶针; 211、 第一导线; 212、 第二 导线; 213、 第三弹簧; 220、 第二电极板; 221、 凸块; 230、 螺纹套筒; 240、 光棒本体; 250、 护帽; 260、 光源; 270、 微型摄像头; 280、 注射装置; 290、 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的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领 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21、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 说明书 3/5 页 5 CN 106310477 A 5 范围。 0033 实施例: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0034 参照图1至图7所示, 一种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包括: 注射枪10和光棒20, 所述注射枪10枪身外侧安装有可折叠的显示屏110, 所述注射枪10的枪柄后侧设置有通电 按钮140, 所述通电按钮140的末端连接有三角楔块141, 所述三角楔块141的斜上方设置有 上顶块142, 所述上顶块142上方安装有电源150, 所述电源150的上方设置有横向贯穿注射 枪10枪身的第一电极板160, 所述电源150和第。

22、一电极板16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51, 所述 第一电极板160前端设置有两个并行的凹槽161, 所述第一电极板160的中心设置有第一移 动顶针170,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170的后端与注射枪10上的扳机130连接, 所述注射枪10枪身 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头120; 所述光棒20包括光棒本体240, 所述光棒本体240的后端设置 有螺纹套筒230, 所述注射枪10和光棒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头120与螺纹套筒230实现螺纹 套接, 所述螺纹套筒230内安装有第二电极板220, 所述第二电极板220的末端设置有可与第 一电极板160前端凹槽161相配合的凸块221, 所述第二电极板220的中心设置。

23、有可与第一移 动顶针170配合的第二移动顶针210, 所述光棒本体240的前端设置有安装板290, 所述安装 板290的中心安装有注射装置280, 所述注射装置280的上侧安装有光源260, 所述注射装置 280的下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270, 所述注射装置280的后端与第二移动顶针210的前端连 接, 所述光源260通过第一导线211连接到第二电极板220, 所述微型摄像头270通过第二导 线212与显示屏110连接, 所述光棒本体240的前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护帽250。 0035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注射气管插管可视光棒, 注射枪10和光棒2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头120与螺纹套筒230实现螺纹套。

24、接。 套接完成以后, 第一电极板160上的凹槽161刚好与第 二电极板220上的凸块221契合, 实现第一电极板160和第二电极板220的对接, 同时第一移 动顶针170和第二移动顶针210实现位置的对应。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按下通电按钮140, 通电按钮140推动三角楔块141向前移动, 从而推动上顶块142向上移动, 上顶块142推动电 源150与第一电极板160接触, 使得第一电极板160带电, 注射枪10与光棒20通过螺纹连接, 第一电极板160与第二电极板220通过第一电极板160前端设置凹槽161与第二电极板220末 端设置的凸块221配合接触, 使得第二电极板220带电, 第。

25、二电极板220带电以后分别通过第 一导线211和第二导线212为安装在光棒本体240前端的光源260和微型摄像头270提供电 源, 微型摄像头270再通过第二导线212将信号传输至可折叠安装在注射枪10枪身外侧的显 示屏110, 实现喉管内部的在线视频传输, 为本光棒20的插入提供引导。 当光棒20引导至需 要注射药物的位置后, 扣动注射枪10的扳机130, 扳机130推动第一移动顶针170向前移动, 第一移动顶针170推动第二移动顶针210向前移动, 第二移动顶针210推动注射装置280从光 棒本体240前端的护帽250窜出, 实现药物注射。 通过显示屏110可以引导光棒20在喉管内精 确寻。

26、找需要注射药物的区域, 然后只需通过扣动注射枪10上的扳机130即可完成精确的药 物注射, 极大的方便了医护人员及时、 精确的治疗, 同时光棒本体240的前端设置可拆卸的 护帽250, 当需要更换光源260或者微型摄像头270或者注射装置280时, 只需打开护帽250, 进行更换即可, 方便快捷。 0036 参照图2所示, 所述注射枪10的枪柄内侧与通电按钮140接触处设置有按钮卡扣 143。 通过设置按钮卡扣143, 当需要进行通电时, 只需按下通电按钮140, 按钮卡扣143即可 将通电按钮140固定在相应位置, 保持三角楔块141始终顶住上顶块142, 实现电源150与第 说明书 4/5。

27、 页 6 CN 106310477 A 6 一电极板160的持续接触; 当操作结束, 只需再次按下通电按钮140, 通电按钮140从按钮卡 扣143中退出, 电源150与第一电极板160分离, 通电结束。 0037 参照图3所示,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170的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71。 当药物注射结束 后, 松开扳机130, 第二弹簧171自动复位, 将第一移动顶针170退回原位, 从而结束药物注 射。 0038 参照图5所示,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210位于第二电极板220区段的表面上套接有第 三弹簧213。 药物注射完成以后, 扳机130松开, 第一移动顶针170恢复原位, 第三弹簧213自 动伸。

28、展, 带动第二移动顶针210向后退缩, 从而带动注射装置280向后运动, 将注射装置280 从注射区域退回光棒护帽250以内。 0039 本实施例中, 所述电源150为可拆卸电池, 所述注射枪10的枪柄内设置有电池槽, 电池安装于电池槽内。 相比于现有产品中电池不可更换、 充电, 没电后整体报废的现象, 使 用可拆卸的电池既方便了本产品的使用, 也减少了医院及患者的费用负担。 0040 参照图5所示, 所述第二电极板220安装在螺纹套筒230中心, 且第二电极板220的 末端凸出螺纹套筒230。 第二电极板220的末端凸出螺纹套筒230是为了方便第二电极板220 与第一电极板160的接触。 0。

29、041 参照图3和图5所示, 所述第一移动顶针170的前端设置有凸起,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 210的后端设置有与第一移动顶针170凸起相契合的凹孔。 设置凸起和凹孔的目的是为了方 便在注射枪10与光棒20的连接过程中确认第一移动顶针170和第二移动顶针210之间的接 触是否到位。 0042 参照图4和图5所示, 所述第二移动顶针210贯穿光棒本体240, 且第二移动顶针210 的前端与注射装置280的注射手柄连接, 通过第二移动顶针210的移动可以推动注射手柄, 实现注射装置280的药物注射。 0043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但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 开的内容, 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 都落入本发明保护 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06310477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6 页 8 CN 106310477 A 8 图3 说明书附图 2/6 页 9 CN 106310477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3/6 页 10 CN 106310477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1 CN 106310477 A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2 CN 106310477 A 12 图7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3 CN 106310477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