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65940.0 (22)申请日 2018.10.08 (71)申请人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地址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 路68号 (72)发明人 曹妍杨建平朱小刚张佳琪 (74)专利代理机构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代理人 陈斌 (51)Int.Cl. A61M 3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包 括储药外壳, 所述储药外壳的内。
2、部设有调节装 置、 位于储药外壳底部的控药装置以及与控药装 置配合的驱动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依次由上 到下设置的第一固定板、 调节转板和第二固定 板, 其中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圆周排列的第 一通孔, 所述调节转板设有若干个且转动连接在 第二固定板的顶部, 所述调节转板的一部分延伸 至储药外壳的外部, 所述调节转板的一侧边缘部 位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 二固定板上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正下方的第三 通孔。 本发明设计巧妙, 携带便利, 且成本低, 方 便快速的根据皮肤科治疗需求进行合理的配药, 提高皮肤科治疗效率和质量, 适宜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
3、N 109045457 A 2018.12.21 CN 109045457 A 1.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包括储药外壳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药外壳 (1) 的内部 设有调节装置、 位于储药外壳 (1) 底部的控药装置以及与控药装置配合的驱动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依次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固定板 (2) 、 调节转板 (4) 和第二固定板 (3) , 其中第一固定板 (2) 上开设有多个圆周排列的第一通孔 (21) , 所述调节转板 (4) 设有若 干个且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 (3) 的顶部, 所述调节转板 (4) 的一部分延伸至储药外壳 (1) 的外部, 所述调节转板 (4) 的。
4、一侧边缘部位开设有与第一通孔 (21) 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41) , 所述第二固定板 (3) 上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 (21) 正下方的第三通孔 (31) , 通过转动调节转 板 (4) 调节第一通孔 (21) 、 第二通孔 (41) 和第三通孔 (31) 的连通状态; 所述控药装置包括设于储药外壳 (1) 底部的导料管 (5) 以及位于导料管 (5) 内部的活动 挡板 (52) , 所述活动挡板 (52) 上开设有出料口 (53) , 所述导料管 (5) 远离活动挡板 (52) 的一 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推板 (51) , 所述定位推板 (51) 的一侧连接有弹簧 (63) 。 2.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 (2) 的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柱 (22) , 所述支柱 (22) 的周边设有多个竖隔板 (23) , 所述竖隔板 (23) 将储药外壳 (1) 的上半部分分割成多个储药腔, 且每个储药腔与一个第一通孔 (21) 相 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药外壳 (1) 的 底部为倒三角形结构, 所述储药外壳 (1) 的顶部分别设有活塞杆 (11) 和进料斗 (12) , 且活塞 杆 (11) 和进料斗 (12) 分别与储药腔相对应, 所述储药外壳 (1) 靠近活塞杆 (11) 的一侧还设 。
6、有注药口 (13)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转板 (4) 的 一侧顶部设有与第二通孔 (41) 正对立排布的标识部 (42) , 且所述标识部 (42) 位于储药外壳 (1) 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药外壳 (1) 的 下方设有底座 (6) , 所述底座 (6) 的一侧内部设有动力装置 (61) , 所述底座 (6) 的顶部两侧均 焊接有竖支板 (62) , 且弹簧 (63) 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竖支板 (62) 的内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7、 所述驱动装置设于储 药外壳 (1) 靠近另一个竖支板 (62) 的一侧顶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螺杆 (64) 和 导杆 (65) , 所述螺杆 (64) 的一端与动力装置 (61) 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螺杆 (64) 和导杆 (65) 之间垂直连接有活动支板 (7) , 其中活动支板 (7) 与螺杆 (64) 螺纹连接, 活动支板 (7) 与导杆 (65) 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支板 (7) 靠 近导料管 (5) 的一侧设有安装板 (71) , 所述安装板 (71) 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联动推块 (73) , 所 述联动推块。
8、 (73) 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安装板 (71) 上的限位块 (72)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推块 (73) 靠 近导料管 (5) 的一侧顶部设有弧形端面, 且联动推块 (73) 与所述活动挡板 (52) 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推板 (51) 和 所述活动挡板 (52) 均为横向T形结构, 所述定位推板 (51) 和所述活动挡板 (52) 的竖直板体 均位于导料管 (5) 的外部两侧, 所述定位推板 (51) 和所述活动挡板 (52) 的水平板体固定连 接, 且出料口 (53) 开设在。
9、活动挡板 (52) 的水平板体上。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045457 A 2 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背景技术 0002 皮肤科外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局部作用机制和药物的整体作用。 药物的 局部作用包括:释放、 药物从基质中释放出来, 分布到皮肤表面; 吸附、 经过物理化学的 粘附作用, 药物结合到皮肤结构; 渗透、 可分为经表 皮与经皮肤附属腺体两大部分; 代 谢、 皮肤对很多化合物都有代谢能力。 药物的整体作用包括:直接作用、 外治药物通过吸 收, 经真皮及皮下组织中的血管、 淋巴。
10、管而进人体循环, 并分布到全身; 间接作用、 药物对 局部发生刺激后, 再通过经络系统、 神经系统或免疫系统的调节而起到的整体作用。 0003 皮肤科外用药剂型常用的有: 溶液、 粉剂、 洗剂、 酊剂和醑剂、 油剂、 乳剂、 擦剂、 软 膏剂、 硬膏、 糊剂、 涂膜剂、 气雾剂、 凝胶等。 在临床皮肤治疗过程中, 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治疗 药物协同使用, 由于每种药物的需求不同, 需要调节各药物之间的配比来达到更好的皮肤 治疗效果。 而目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在上料的机构处设计简单, 通常一个给药器只能够 存储一种药物, 且难以精准的控制药物的出料量,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 另外在 皮肤治。
11、疗结束后, 前期调配的药物得不到很好的即时密封保存, 影响后期的使用质量, 也增 加成本。 因此, 我们提出了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方便快速的根据皮肤科治疗需求进行合理的配药, 且药物 的出料量不好控制, 也容易产生未使用药物浪费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临床 用皮肤科给药器。 000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包括储药外壳, 所述储药外壳的内部设 有调节装置、 位于储药外壳底部的控药装置以及与控药装置配合的驱动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依次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固定板、 调节转板和第二固定板, 其中第 一固定板上开设。
12、有多个圆周排列的第一通孔, 所述调节转板设有若干个且转动连接在第二 固定板的顶部, 所述调节转板的一部分延伸至储药外壳的外部, 所述调节转板的一侧边缘 部位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正下方 的第三通孔, 通过转动调节转板调节第一通孔、 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连通状态; 所述控药装置包括设于储药外壳底部的导料管以及位于导料管内部的活动挡板, 所述 活动挡板上开设有出料口, 所述导料管远离活动挡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推板, 所述定 位推板的一侧连接有弹簧。 0006 优选地,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柱, 所述支柱的周边设有多个 竖隔板, 所述。
13、竖隔板将储药外壳的上半部分分割成多个储药腔, 且每个储药腔与一个第一 通孔相对应。 0007 优选地, 所述储药外壳的底部为倒三角形结构, 所述储药外壳的顶部分别设有活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9045457 A 3 塞杆和进料斗, 且活塞杆和进料斗分别与储药腔相对应, 所述储药外壳靠近活塞杆的一侧 还设有注药口。 0008 优选地, 所述调节转板的一侧顶部设有与第二通孔正对立排布的标识部, 且所述 标识部位于储药外壳的外侧。 0009 优选地, 所述储药外壳的下方设有底座, 所述底座的一侧内部设有动力装置, 所述 底座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竖支板, 且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竖支板的内。
14、端面。 0010 优选地, 所述驱动装置设于储药外壳靠近另一个竖支板的一侧顶部, 所述驱动装 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螺杆和导杆, 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螺杆和导 杆之间垂直连接有活动支板, 其中活动支板与螺杆螺纹连接, 活动支板与导杆滑动连接。 0011 优选地, 所述活动支板靠近导料管的一侧设有安装板, 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转动连 接有联动推块, 所述联动推块的底部设有固定在安装板上的限位块。 0012 优选地, 所述联动推块靠近导料管的一侧顶部设有弧形端面, 且联动推块与所述 活动挡板相配合。 0013 优选地, 所述定位推板和所述活动挡板均为横向T形结构, 所述定位推板和所述。
15、活 动挡板的竖直板体均位于导料管的外部两侧, 所述定位推板和所述活动挡板的水平板体固 定连接, 且出料口开设在活动挡板的水平板体上。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设置调节装置使得该皮肤科给药器在满足同时存储多种药物的前提下, 利用调 节转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多组通孔配合连通, 能够根据皮肤科治疗的需求进行药物合理 调配, 配料简单方便, 无需人工频繁的上料, 且上料均匀, 省时省力, 有效提高皮肤科治疗效 率和质量; 2、 通过设置控药装置以及与控药装置配合的驱动装置, 一方面方便药物调配后根据使 用需求进行定量出料, 实现精准控制药物出料量的目的, 另一方面方。
16、便在皮肤治疗结束后, 前期调配的药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即时密封保存, 提高药物的后期使用质量, 避免药物浪费 的现象产生, 节约成本。 0015 本发明设计巧妙, 携带便利, 且成本低, 方便快速的根据皮肤科治疗需求进行合理 的配药, 提高皮肤科治疗效率和质量, 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的调节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的控药装置的静止状态下的侧剖结构示 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的控药装置的工作状态下的侧剖结构示 意图。 0017 。
17、图中: 1储药外壳、 2第一固定板、 3第二固定板、 4调节转板、 5导料管、 6底座、 7活动 支板、 11活塞杆、 12进料斗、 13注药口、 21第一通孔、 22支柱、 23竖隔板、 31第三通孔、 41第二 通孔、 42标识部、 51定位推板、 52活动挡板、 53出料口、 61动力装置、 62竖支板、 63弹簧、 64螺 杆、 65导杆、 71安装板、 72限位块、 73联动推块。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9045457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0019 参照图1-4, 一种临床用皮肤科给药器, 包括储药外壳1, 储。
18、药外壳1的内部设有调 节装置、 位于储药外壳1底部的控药装置以及与控药装置配合的驱动装置; 调节装置包括依次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 调节转板4和第二固定板3, 其中第一 固定板2上开设有多个圆周排列的第一通孔21, 调节转板4设有若干个且转动连接在第二固 定板3的顶部, 调节转板4的一部分延伸至储药外壳1的外部, 调节转板4的一侧边缘部位开 设有与第一通孔21相配合的第二通孔41, 第二固定板3上开设有位于第一通孔21正下方的 第三通孔31, 通过转动调节转板4调节第一通孔21、 第二通孔41和第三通孔31的连通状态; 控药装置包括设于储药外壳1底部的导料管5以及位于导料管5内部的活动挡。
19、板52, 活 动挡板52上开设有出料口53, 导料管5远离活动挡板5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定位推板51, 定位 推板51的一侧连接有弹簧63。 0020 本实施例中值得说明的是, 第一固定板2的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柱22, 支柱22的 周边设有多个竖隔板23, 竖隔板23将储药外壳1的上半部分分割成多个储药腔, 且每个储药 腔与一个第一通孔21相对应, 储药外壳1的底部为倒三角形结构, 储药外壳1的顶部分别设 有活塞杆11和进料斗12, 且活塞杆11和进料斗12分别与储药腔相对应, 储药外壳1靠近活塞 杆11的一侧还设有注药口13, 液体类药物存储在设有活塞杆11的储药腔内, 药物从注药口 13处。
20、注入到储药外壳1的内部。 颗粒状或粉状的药物置于进料斗12下方的储药腔内, 分类放 置。 0021 调节转板4的一侧顶部设有与第二通孔41正对立排布的标识部42, 且标识部42位 于储药外壳1的外侧, 正常不工作的状态下, 转动调节转板4将标识部42旋转进储药外壳1的 内部, 此时第二通孔41与第一通孔21错开, 整个储药空间处于封闭的状态, 在皮肤科治疗 时, 根据疾病的治疗方案, 旋转对应需求药物的调节转板4, 直至调节转板4上的标识部42完 全活动至储药外壳1的外部, 此时第二通孔41与第一通孔21对接后, 第一通孔21、 第二通孔 41和第三通孔31对应连通, 相应储药腔内的药物落下。。
21、 0022 储药外壳1的下方设有底座6, 底座6的一侧内部设有动力装置61, 底座6的顶部两 侧均焊接有竖支板62, 且弹簧63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竖支板62的内端面, 驱动装置设于 储药外壳1靠近另一个竖支板62的一侧顶部, 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螺杆64和导杆65, 螺 杆64的一端与动力装置61的输出端连接, 螺杆64和导杆65之间垂直连接有活动支板7, 其中 活动支板7与螺杆64螺纹连接, 活动支板7与导杆65滑动连接, 活动支板7靠近导料管5的一 侧设有安装板71, 安装板7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联动推块73, 联动推块73的底部设有固定在 安装板71上的限位块72, 联动推块73靠近导。
22、料管5的一侧顶部设有弧形端面, 且联动推块73 与活动挡板52相配合。 0023 定位推板51和活动挡板52均为横向T形结构, 定位推板51和活动挡板52的竖直板 体均位于导料管5的外部两侧, 定位推板51和活动挡板52的水平板体固定连接, 且出料口53 开设在活动挡板52的水平板体上。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9045457 A 5 0024 本实施例中值得说明的是, 工作时, 将不同种类的药物分类存储在相应的储药腔 内分类放置。 在该给药器不工作的状态下, 转动调节转板4将标识部42旋转进储药外壳1的 内部, 此时第二通孔41与第一通孔21错开, 整个储药空间处于封闭的状态, 用。
23、于正常药物放 置存储。 在皮肤科治疗时, 根据疾病的治疗方案, 旋转对应需求药物的调节转板4, 直至调节 转板4上的标识部42完全活动至储药外壳1的外部, 此时第二通孔41与第一通孔21对接后, 第一通孔21、 第二通孔41和第三通孔31对应连通, 相应储药腔内的药物依次从第一通孔21、 第二通孔41和第三通孔31落下后, 进入到储药外壳1底部的倒三角形部位, 在满足同时存储 多种药物的前提下, 利用调节转板4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多组通孔配合连通, 能够根据皮肤 科治疗的需求进行药物合理调配, 配料简单方便, 无需人工频繁的上料, 且上料均匀, 省时 省力, 有效提高皮肤科治疗效率和质量。 00。
24、25 在需求药物落下后通过摇晃式或搅拌式等方式在储药外壳1的底部经过处理后, 进入到导料管5的内部, 通过设置控药装置以及与控药装置配合的驱动装置, 利用动力装置 61驱动螺杆64旋转, 使得活动支板7在螺纹的旋转动力和导杆65的定向作用力下上下平稳 的升降, 其中动力装置61采用双向电机, 在活动支板7带动安装板71上升的过程中, 由联动 推块73的弧形端面推动活动挡板52朝向导料管5的内部活动, 进而活动挡板52解除对导料 管5底部管口的封堵约束, 使得调配好的药物从出料口53处出料对病患进行治疗, 反之在活 动支板7带动安装板71下降归位后, 联动推块73与活动挡板52分离, 另一边定位。
25、推板51在弹 簧63的弹性推动下, 将活动挡板52的一部分顶出导料管5外, 使得出料口53置于导料管5的 外部, 达到继续封堵导料管5底部管口的目的, 停止药物继续从出料口53处出料, 一方面方 便药物调配后根据使用需求进行定量出料, 实现精准控制药物出料量的目的, 另一方面方 便在皮肤治疗结束后, 前期调配的药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即时密封保存, 提高药物的后期使 用质量, 避免药物浪费的现象产生, 节约成本。 002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9045457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09045457 A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09045457 A 8 图4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09045457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