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型无针加药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型无针加药接头.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93618.0 (22)申请日 2016.05.27 (73)专利权人 淄博嘉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华光路 118号德泰堂国际商务大厦707室 (72)发明人 董志伟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J 1/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Y型无针加药接头 (57)摘要 Y型无针加药接头, 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 涉及一种无针加药接头。。
2、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固 定端盖、“Y” 型下接线端和弹性密封塞柱体。 本装 置区别于传统无导向双层台体式弹性封盖结构, 加药时, 弹性密封塞柱体在注射器的压力下上部 被加药柱刺破,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上、 中、 下部沿 加药柱回缩, 直至露出加药柱的加药通孔, 注射 器内的药物能够经由加药通孔、 内管路进入主管 路和支管路, 过程顺畅, 药物无撒漏。 完成加药后 弹性密封塞柱体沿加药柱回缩, 直至完全将其包 裹封闭, 恢复内管路内壁能够封加药通孔的初始 状态, 封闭紧密, 不滴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05924586 U 2017.02.08 CN 20592458。
3、6 U 1.一种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固定端盖、“Y” 型下接线端和弹性密封塞 柱体, 所述 “Y” 型下接线端包括呈 “Y” 型连接的主管路和支管路, 主管路的下端为主接线端, 主管路的上端设置加药柱, 所述加药柱内设置内管路, 在加药柱的顶端侧面开设加药通孔, 所述加药通孔与内管路相连通, 内管路与主管路相连通; 在加药柱的周围设置环形凹槽, 在 环形凹槽外侧设置外连接装置;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为一端敞口、 一端封闭的盲孔柱体, 弹 性密封塞柱体的敞口端套在加药柱上, 并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内管路内 壁能够封闭加药柱的加药通孔; 所述上固定端盖上开设盖体通。
4、孔, 在盖体通孔的内壁上设 置内连接装置, 上固定端盖通过盖体通孔套装在弹性密封塞柱体的外面, 并通过内连接装 置与外连接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包括相 互连接的上、 中、 下部; 所述上部为轴截面呈 “几” 字形的封帽, 中部包括两个以上叠落在一 起的 “O” 形回弹助力圈和三个以上叠摞排布的环形凸起; 所述下部包括倒锥台形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各环形凸起的最大直径为d, 由上而下排布的各个环形凸起的直径为d1、 d2、 d3、 dn, 其中, d1d2d3dn; 各环形凸 起的最大。
5、壁厚为t,( dn+1-dn) 2t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在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上部和 中部之间设置上固定环, 在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中部和下部之间设置下固定环, 所述上固定 环与上固定端盖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0.1mm, 下固定环与环形凹槽的内周壁之间的配合间 隙小于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药柱包括相互连接的 上、 中、 下部; 上部为圆锥形尖顶部分; 中部呈直筒形, 所述加药通孔开设在中部; 下部呈圆 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上固定端盖呈上小下大的圆 台形。 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在上固定端盖的上端外表面 设置螺纹、 卡台或者卡槽形连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 外连接装置为配套使 用的内、 外螺纹或者卡台、 卡槽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形凹槽外侧的外连 接装置上方设置n根环形均布的向上箭头形加强筋凸起; 在盖体通孔内壁的内连接装置上 方设置2n根环形均布的向下箭头形加强筋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的材质 为硅胶或硅橡胶。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
7、5924586 U 2 Y型无针加药接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无针加药接头。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加药接头一般采用在输液管上设置外接头, 外接头内通过弹性帽体封堵加液 口, 使用时将弹性帽体按下, 令注射器直接对准加液口进行加药注射。 传统结构中, 由于弹 性帽体为单纯的圆台形或者双层圆台形, 被压缩时变形是不定向的, 且容易产生回弹困难, 以双层圆台形为例, 还会在变形时发生自锁现象, 使得加药过程不顺畅, 容易造成药物洒 漏。 此外, 传统结构在加药后加液口难以自行恢复封堵, 会造成输液管漏液。 0003 鉴于此, 申请人设计了本装置, 能够解。
8、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Y型无针加药接头, 能够方便顺畅加 药, 且加药后方便恢复密封加液口的状态。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Y型无针加 药接头,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固定端盖、“Y” 型下接线端和弹性密封塞柱体, 所述 “Y” 型下接 线端包括呈 “Y” 型连接的主管路和支管路, 主管路的下端为主接线端, 主管路的上端设置加 药柱, 所述加药柱内设置内管路, 在加药柱的顶端侧面开设加药通孔, 所述加药通孔与内管 路相连通, 内管路与主管路相连通; 在加药柱的周围设置环形凹槽, 在环形凹槽外侧设。
9、置外 连接装置;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为一端敞口、 一端封闭的盲孔柱体,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敞口 端套在加药柱上, 并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内管路内壁能够封闭加药柱的 加药通孔; 所述上固定端盖上开设盖体通孔, 在盖体通孔的内壁上设置内连接装置, 上固定 端盖通过盖体通孔套装在弹性密封塞柱体的外面, 并通过内连接装置与外连接装置相连 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 中、 下部; 所述上部为轴截面呈 “几” 字形的封帽, 中部包括两个以上叠落在一起的 “O” 形回弹助力圈和三个以上叠摞排布 的环形凸起; 所述下部包括倒锥台形底座。 0007 优选的, 各。
10、环形凸起的最大直径为d,由上而下排布的各个环形凸起的直径为d1、 d2、 d3、 dn, 其中, d1d2d3dn; 各环形凸起的最大壁厚为t,( dn+1-dn) 2tn。 0008 优选的, 在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上部和中部之间设置上固定环, 在弹性密封塞柱体 的中部和下部之间设置下固定环, 所述上固定环与上固定端盖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0.1mm, 下固定环与环形凹槽的内周壁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0.1mm。 0009 优选的, 所述加药柱包括相互连接的上、 中、 下部; 上部为圆锥形尖顶部分; 中部呈 直筒形, 所述加药通孔开设在中部; 下部呈圆锥形。 0010 优选的, 上固定端盖呈上小下大的圆。
11、台形。 0011 优选的, 在上固定端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螺纹、 卡台或者卡槽形连接装置。 说明书 1/4 页 3 CN 205924586 U 3 0012 优选的, 所述内、 外连接装置为配套使用的内、 外螺纹或者卡台、 卡槽结构。 0013 优选的, 在所述环形凹槽外侧的外连接装置上方设置n根环形均布的向上箭头形 加强筋凸起; 在盖体通孔内壁的内连接装置上方设置2n根环形均布的向下箭头形加强筋凸 起。 0014 优选的,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的材质为硅胶或硅橡胶。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本装置区别于传统无导向双层台体式弹性封盖结构, 加药时, 弹。
12、性密封塞柱体 在注射器的压力下上部被加药柱刺破,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上、 中、 下部沿加药柱回缩, 直至 露出加药柱的加药通孔, 注射器内的药物能够经由加药通孔、 内管路进入主管路和支管路, 过程顺畅, 药物无撒漏。 完成加药后弹性密封塞柱体沿加药柱回缩, 直至完全将其包裹封 闭, 恢复内管路内壁能够封闭加药柱的加药通孔的状态, 封闭紧密, 不滴漏。 0017 2. 弹性密封塞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 中、 下部; 所述上部为轴截面呈 “几” 字形 的封帽, 中部包括两个以上叠落在一起的 “O” 形回弹助力圈和三个以上叠摞排布的环形凸 起; 所述下部包括倒锥台形底座。 独特设计的回弹助力圈结构, 。
13、能够有效避免单纯采用凸台 式结构或者单纯环形凸起式结构时的收缩自锁现象, 能够在不受力时迅速回弹, 重新密封 加药通孔。 下部包括倒锥台形底座能够减小弹性密封塞柱体与环形凹槽的接触面积, 避免 器械在高温运输或长期储存时, 部件之间发生黏连, 且能够增进回弹力。 0018 3.上、 下固定环的设置, 能够令弹性密封塞柱体的收缩和回弹都能按照直线路径, 避免发生弯折; 此外, 还能防止弹性密封塞柱体晃动导致的密封不紧密。 0019 4. 加药柱包括相互连接的上、 中、 下部,上部为圆锥形尖顶部分,方便刺穿弹性密 封塞柱体的上部封帽; 中部呈直筒形, 所述加药通孔开设在中部, 方便弹性密封塞柱体的。
14、 “O” 形回弹助力圈部位箍紧加药通孔, 并且上固定环和下面的锥状环形凸起部位能够上下 封闭可能出现的漏药渠道, 实现双重保护全面密封。 0020 5. 各环形凸起的最大直径为d,由上而下排布的各个环形凸起的直径为d1、 d2、 d3、 dn, 其中, d1d2d3dn, 设计成锥状的环形凸起能够紧密包裹加药柱的圆锥形 下部, 令各部分紧密贴合, 并且沿加药柱收缩时更加顺畅。 各环形凸起的最大壁厚为t,( dn +1-dn) 2tn, 能够避免上一级环形凸起完全收缩到下一级中, 造成卡死自锁的现象, 令回弹 不畅, 造成加药后密闭不紧实。 0021 6. 在所述环形凹槽外侧的外连接装置上方设置。
15、n根环形均布的向上箭头形加强 筋凸起; 在盖体通孔内壁的内连接装置上方设置2n根环形均布的向下箭头形加强筋凸起。 这种设计不但提升了装置本体的强度, 令上固定端盖、“Y” 型下接线端在加工时, 在相对的 箭头形加强筋的导向作用下卡装顺畅, 不易出现裂纹。 0022 7.本装置采用上下式连接结构, 当多次加药后需要完全密闭输液管路时, 可以直 接拆下上固定端盖, 更换新的弹性密封塞柱体即可。 更换过程中 “Y” 型下接线端始终紧固连 接输液管, 不会产生严重的漏液, 更换简单方便, 操作全程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图1的A-A向的剖视图; 说明。
16、书 2/4 页 4 CN 205924586 U 4 0025 图3是 “Y” 型下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图3的B-B向的剖视图; 0027 图5是图4的C-C向的剖视图; 0028 图6是图4的D-D向的剖视图; 0029 图7是弹性密封塞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0031 图9是本装置的加药状态示意图。 0032 图中: 1、 上固定端盖; 1.1、 连接装置; 1.2、 内连接装置; 0033 2、 弹性密封塞柱体; 2.1、 上部; 2.2、 中部; 2.3、 下部; 2.4、 下固定环; 2.5、 上固定 环; 2.6、“O” 形回弹助力圈;。
17、 2.7、 环形凸起; 0034 3、“Y” 型下接线端; 3.1、 加药柱; 3.2、 外连接装置; 3.3、 环形凹槽; 3.4、 主管路; 3.5、 支管路; 3.6、 内管路; 3.7、 向上箭头形加强筋凸起; 3.8、 加药通孔; 0035 4、 注射器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7 如图1和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Y型无针加药接头, 包括上固定端盖、“Y” 型下接 线端和弹性密封塞柱体。 上固定端盖呈上小下大的圆台形。 0038 如图3-6所示, 所述 “Y” 型下接线端包括呈 “Y” 型连接的主管路和支管路, 。
18、主管路的 下端为主接线端, 主管路的上端设置加药柱, 所述加药柱内设置内管路, 在加药柱的顶端侧 面开设加药通孔, 所述加药通孔与内管路相连通, 内管路与主管路相连通; 在加药柱的周围 设置环形凹槽, 在环形凹槽外侧设置外连接装置。 所述内、 外连接装置为配套使用的内、 外 螺纹或者卡台、 卡槽结构。 0039 在所述环形凹槽外侧的外连接装置上方设置n根环形均布的向上箭头形加强筋凸 起; 在盖体通孔内壁的内连接装置上方设置2n根环形均布的向下箭头形加强筋凸起。 在上 固定端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螺纹、 卡台或者卡槽形连接装置。 0040 所述加药柱包括相互连接的上、 中、 下部; 上部为圆锥形尖顶。
19、部分, 中部呈直筒形, 所述加药通孔开设在中部; 下部呈圆锥形。 0041 如图7和8所示,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的材质为硅胶或硅橡胶。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 体为一端敞口、 一端封闭的盲孔柱体,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敞口端套在加药柱上, 并设置在环 形凹槽内;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内管路内壁能够封闭加药柱的加药通孔; 所述上固定端盖上 开设盖体通孔, 在盖体通孔的内壁上设置内连接装置, 上固定端盖通过盖体通孔套装在弹 性密封塞柱体的外面, 并通过内连接装置与外连接装置相连接。 0042 所述弹性密封塞柱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 中、 下部; 所述上部为轴截面呈 “几” 字形 的封帽, 中部包括两个以上叠落在一。
20、起的 “O” 形回弹助力圈和三个以上叠摞排布的环形凸 起; 所述下部包括倒锥台形底座。 0043 各环形凸起的最大直径为d ,由上而下排布的各个环形凸起的直径为d1、 d2、 d3、 dn, 其中, d1d2d3dn; 各环形凸起的最大壁厚为t,( dn+1-dn) 2tn。 0044 在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上部和中部之间设置上固定环, 在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中部和 说明书 3/4 页 5 CN 205924586 U 5 下部之间设置下固定环, 所述上固定环与上固定端盖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0.1mm, 下固定环 与环形凹槽的内周壁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0.1mm。 0045 如图9所示, 本装置在使用时,。
21、 弹性密封塞柱体在注射器端口的压力下上部被加药 柱刺破, 弹性密封塞柱体的上、 中、 下部沿加药柱回缩, 直至露出加药柱的加药通孔, 注射器 内的药物能够经由加药通孔、 内管路进入主管路和支管路, 过程顺畅, 药物无撒漏。 完成加 药后弹性密封塞柱体沿加药柱回缩, 直至完全将其包裹封闭, 恢复内管路内壁能够封闭加 药柱的加药通孔的状态, 封闭紧密, 不滴漏。 当多次加药后需要完全密闭输液管路时, 可以 直接拆下上固定端盖, 更换新的弹性密封塞柱体即可。 更换过程中 “Y” 型下接线端始终紧固 连接输液管, 不会产生严重的漏液, 更换简单方便, 操作全程安全卫生。 0046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
22、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 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组合、 变更或改型 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 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05924586 U 6 图1图2 说明书附图 1/6 页 7 CN 205924586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6 页 8 CN 205924586 U 8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6 页 9 CN 205924586 U 9 图7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0 CN 205924586 U 10 图8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1 CN 205924586 U 11 图9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2 CN 205924586 U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