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5971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03 CN 202459718 U *CN202459718U* (21)申请号 201220051292.8 (22)申请日 2012.02.17 A61M 16/04(2006.01) (73)专利权人 高宏 地址 214023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清扬路 299 号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专利权人 王志萍 顾正峰 王军 (72)发明人 高宏 王志萍 顾正峰 王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
2、型涉及一种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 管, 其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 所述双腔支气管导管 包括第一导管体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管体外壁上的 第二导管体, 第一导管体的一端端部设有支气管 导管, 所述支气管导管与第一导管体相连通 ; 所 述第二导管体内设有保护导管, 保护导管上有刻 度, 保护导管内可置入管芯方便保护导管在第二 导管体内移动 ; 保护导管对应伸入第二导管体内 的一端设有保护套囊, 保护套囊与保护导管相连 通。本实用新型保护导管对应设置保护套囊的端 部能伸入相应的支气管内, 使得支气管与外部隔 离, 能提高双腔气管导管的隔离效果, 避免手术时 液体流出, 也能降低手术时通气的阻力, 还能保证 吸痰。
3、、 鼓肺、 通气效果, 结构简单紧凑, 使用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 (1) , 所述双腔支气管导管 (1) 包括第一导管体 (9) 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管体 (9) 外壁上的第二导管体 (10) , 第一导管体 (9) 的一端端部设有支气管导管, 所述支气管导管与第一导管体 (9) 相连通 ; 其特征是 : 所述第 二导管体 (10) 内设有保护导管 (6) , 。
4、且保护导管 (6) 能在第二导管体 (10) 内移动 ; 保护导 管 (6) 对应伸入第二导管体 (10) 内的一端设有保护套囊 (8) , 保护套囊 (8) 与保护导管 (6) 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所述保护导管 (6) 对应伸 入第二导管体 (10) 的另一端设有密封保护套囊 (8) 的保护导管密封阀 (7)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所述保护导管 (6) 内设有 塑形管芯 (20) , 所述塑形管芯 (20) 能在保护导管 (6) 内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
5、征是 : 所述塑形管芯 (20) 的一 端设有管芯拉环 (21)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所述第一导管体 (9) 与第 二导管体 (10) 对应结合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套囊 (11) , 所述第一套囊 (11) 环绕包裹第一导 管体 (9) 及第二导管体 (10) 的外壁, 第一套囊 (11) 与用于对第一套囊 (11) 充气的第一套 囊充气管 (3) 相连通 ; 支气管导管上设有第二套囊 (12) , 所述第二套囊 (12) 与用于对第二 套囊 (12) 充气的第二套囊充气管 (4) 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6、 所述第一套囊充气管 (3) 对应与第一套囊 (11) 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第一套囊 (11) 的第一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2) ; 第二套囊充气管 (4) 对应与第二套囊 (12) 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第二套囊 (12) 的第二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5) 。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所述支气管导管为右支 气管导管 (14) 或左支气管导管 (19) 。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所述支气管导管为右支 气管导管 (14) 时, 右支气管导管 (14) 上设有通气侧孔 (13) , 所述通气侧孔 (13) 。
7、与右支气管 导管 (14) 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所述第一导管体 (9) 对应 与支气管导管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气管导管接口 (15) ; 所述第二导管体 (10) 与第一气管 导管接口 (15) 相对应的端部设有第二气管导管接口 (16) 。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其特征是 : 所述保护导管 (6) 上设 有刻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59718 U 2 1/3 页 3 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尤其是一种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属于 医疗器械。
8、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单肺通气是指胸科手术病人经过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 (非手术侧) 进行通气的 方法或手段。 目前, 单肺通气通过麻醉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扩展, 除用于肺内分泌物多的病 人外, 还经常用于食管、 肺叶、 全肺、 胸腔镜等手术中, 以方便手术操作, 减轻手术侧肺损伤, 防止两肺间的交叉感染。 0003 单肺通气目前实施的手段是双腔气管导管和支气管堵塞器, 其都存在明显缺陷, 不能对肺部进行有效保护, 严重影响临床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 管, 其结构简单紧凑, 使用方便, 能对肺部进行保护, 。
9、确保单肺通气的安全可靠。 0005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所述双腔三套囊支气管导管, 包括双腔支气管 导管, 所述双腔支气管导管包括第一导管体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管体外壁上的第二导管体, 第一导管体的一端端部设有支气管导管, 所述支气管导管与第一导管体相连通 ; 所述第二 导管体内设有保护导管, 且保护导管能在第二导管体内移动 ; 保护导管对应伸入第二导管 体内的一端设有保护套囊, 保护套囊与保护导管相连通。 0006 所述保护导管对应伸入第二导管体的另一端设有密封保护套囊的保护导管密封 阀。 0007 所述保护导管内设有塑形管芯, 所述塑形管芯能在保护导管内移动。所述塑形管 芯的一端设。
10、有管芯拉环。 0008 所述第一导管体与第二导管体对应结合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套囊, 所述第一套囊环 绕包裹第一导管体及第二导管体的外壁, 第一套囊与用于对第一套囊充气的第一套囊充气 管相连通 ; 支气管导管上设有第二套囊, 所述第二套囊与用于对第二套囊充气的第二套囊 充气管相连通。 0009 所述第一套囊充气管对应与第一套囊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第一套囊的第 一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 第二套囊充气管对应与第二套囊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密封第二套 囊的第二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0010 所述支气管导管为右支气管导管或左支气管导管。 所述支气管导管为右支气管导 管时, 右支气管导管上设有通气侧孔, 所述。
11、通气侧孔与右支气管导管相连通。 0011 所述第一导管体对应与支气管导管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气管导管接口 ; 所述第 二导管体与第一气管导管接口相对应的端部设有第二气管导管接口。 所述保护导管上设有 刻度。 说 明 书 CN 202459718 U 3 2/3 页 4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 双腔支气管导管对应的第二导管体内设有保护导管, 保护导 管对应伸入第二导管体内的端部设有保护套囊, 保护导管能对保护套囊进行充气, 保护导 管端部的保护导管密封阀能保持保护套囊的充气状态 ; 保护导管对应设置保护套囊的端部 能伸入相应的支气管内, 使得支气管与外部隔离, 能提高双腔气管导管的隔离效。
12、果, 也能降 低手术时通气的阻力, 结构简单紧凑,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塑形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如图 1 图 3 所示 : 本实用新型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 1、 第一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2、 第一套囊充气管3、 第二套囊充气管4、 第二套囊充气管密封阀5、 保护导管6、 保护导管密封 阀 7、 保护套囊 8、 第一导管体 9、 第二导管体 10、 第一套囊 11、 第二套囊 12、 通。
13、气侧孔 13、 右 支气管导管 14、 第一气管导管接口 15、 第二气管导管接口 16、 第一出口端 17、 第二出口端 18、 左支气管导管 19、 塑形管芯 20 及管芯拉环 21。 0018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 本实用新型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1, 所述双腔支气管导管 1 包括第一导管体 9 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管体 9 外壁上的第二导管体 10, 第一导管体 9 的一 端设有支气管导管, 所述支气管导管与第一导管体 9 相连通, 支气管导管为右支气管导管 14 或右支气管导管 19, 其中图 1 显示了支气管导管为右支气管导管 14 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显示了支气管导管为左支气。
14、管导管 19 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如图1所示 : 当支气管导管为右支气管导管14时, 右支气管导管14上设有通气侧 孔 13, 所述通气侧孔 13 与右支气管导管 14 及第一导管体 9 相连通。右支气管导管 14 对应 设置通气侧孔13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套囊12, 所述第二套囊12与用于对第二套囊12充气的 第二套囊充气管 4 相连通, 第二套囊充气管 4 对应与第二套囊 12 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套 囊充气管密封阀5, 通过第二套囊充气管密封阀5能将第二套囊充气管4及第二套囊5进行 密封, 以保持充气后的状态。第一导管体 9 与第二导管体 10 对应结合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套 囊11, 第。
15、一套囊11与用于对第一套囊11进行充气的第一套囊充气管3相连通, 第一套囊充 气管 3 对应与第一套囊 11 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2, 通过第一套囊充气 管密封阀 2 能够密封第一套囊 11 及第一套囊充气管 3。第一套囊充气管 3 及第二套囊充气 管 4 均从双腔支气管导管 1 对应的一端伸出。第一导管体 9 对应设置右支气管导管 14 的 另一端设置第一气管导管接口 15, 第二导管体 10 与第一气管导管接口 15 相对应的端部设 有第二气管导管接口16。 第二导管体10在设置第二气管导管接口16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出 口端 18, 右支气管导管 14 对应与第一导管体 9。
16、 相连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出口端 17。 0020 为了能够对单肺通气进行较好的保护, 第二导管体 10 内设有保护导管 6, 所述保 护导管 6 的一端伸入第二导管体 10 内, 并能在第二导管体 10 内移动。保护导管 6 对应伸 入第二导管体 10 内的端部设有保护套囊 8, 所述保护套囊 8 位于保护导管 6 的端部或邻近 说 明 书 CN 202459718 U 4 3/3 页 5 其端部的一端外壁, 保护套囊 8 与保护导管 6 相连通, 通过保护导管 6 能对保护套囊 8 进行 充气。保护导管 6 对应设置保护套囊 8 的另一端从第二导管体 10 的外壁上穿出, 保护导 管 6 对应。
17、位于第二导管体 10 外的端部设有保护导管密封阀 7, 通过保护导管密封阀 7 能够 使得保护套囊 8 保持充气后的状态。保护导管 6 对应设置保护套囊 8 的端部在第二导管体 10 内移动时, 能进入支气管内, 使得相应支气管与外部隔离, 此时, 双腔支气管导管 1 均能 对非手术侧的肺进行通气, 降低肺通气阻力, 起到较好的肺部保护作用。 为了能够方便保护 导管 6 的移动插入, 保护导管 6 内设有塑形管芯 20, 如图 3 所示 ; 所述塑形管芯 20 采用容 易塑形的材料制成, 塑形管芯 20 的一端设有管芯拉环 21, 通过管芯拉环 21 能方便将塑形 管芯 20 放入保护导管 6。
18、 内或从保护导管 6 内拉出。一般地, 塑形管芯 20 放入保护导管 6 内时, 最好只能到达保护导管 6 与保护套囊 8 结合部的前端部位, 以免破坏保护套囊 8 的结 构。保护导管 6 上设有刻度, 通过刻度能够判断保护导管 6 的置入深度。 0021 如图 2 所示 : 为本实用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1 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与图 1 中的 结构不同的时, 图 2 中, 第一导管体 9 的一端的支气管导管为左支气管导管 19, 左支气管导 管 19 上设有第二套囊 12。图 2 中的其余结构与图 1 中保持一致。 0022 如图1图3所示 : 使用时, 根据需要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1的结构, 。
19、并将双腔支气 管导管 1 放入人体气管内。双腔支气管导管 1 放入人体气管内后, 通过第一套囊充气管 3 对第一套囊 11 进行充气, 通过第二套囊充气管 4 对第二套囊 12 进行充气, 充气完成后, 通 过第一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2 对第一套囊 11 进行密封, 并通过第二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5 对第 二套囊 12 进行密封。经过上述操作后, 实现了单肺通气, 手术侧的肺停止通气后萎缩变小。 0023 单肺通气时, 保护导管 6 通过塑形管芯 20 在第二导管体 10 内移动, 直至保护导管 6 对应设置保护套囊 8 的一端伸入支气管内 ; 通过保护导管 6 对保护套囊 8 进行充气, 并通 。
20、过保护导管密封阀 7 对保护套囊 8 进行密封, 以使得相应的支气管与外部隔离。之后, 通过 第一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2, 第一套囊充气管 3, 使第二套囊 12 气体放出, 第二套囊 12 的隔离 效果消失。此时, 整个双腔支气管导管 1 均能对非手术侧肺部进行通气, 降低肺通气的阻 力, 同时能防止手术侧肺部液体流入气管内, 确保单肺通气手术的安全可靠。 0024 手术结束时, 通过第一套囊充气管密封阀 2, 第一套囊充气管 3 对第二套囊 12 充 气, 重新隔离非手术侧肺。 同时, 通过保护导管6、 保护导管密封阀7使保护套囊8的气体放 出, 使手术侧肺与对应支气管导管联通, 通过对应支。
21、气管导管开口置入吸痰管吸痰 ; 连接呼 吸机进行鼓肺操作排出患侧肺胸腔积液和气体, 及连接呼吸机使患侧肺重建通气。 0025 本实用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 1 对应的第二导管体 10 内设有保护导管 6, 保护导管 6 对应伸入第二导管体 10 内的端部设有保护套囊 8, 保护导管 6 能对保护套囊 8 进行充气, 保护导管6端部的保护导管密封阀7能保持保护套囊8的充气状态 ; 保护导管6对应设置保 护套囊 8 的端部能伸入相应的支气管内, 使得支气管与外部隔离, 能提高双腔气管导管的 隔离效果, 避免手术时液体流出, 也能降低手术时通气的阻力, 且可保证吸痰鼓肺时效果, 结构简单紧凑, 使用方便。 说 明 书 CN 202459718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9718 U 6 2/2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971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