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5971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03 CN 202459712 U *CN202459712U* (21)申请号 201120576402.8 (22)申请日 2011.12.29 A61M 16/04(2006.01) A61M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 地址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30 号 (72)发明人 陈杰 沈虹 鲁开智 顾建腾 易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00 代理人 王明书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经鼻的双通管道。
2、喉罩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人工气道通气的喉 罩。 本实用新型一种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 包括通 气导管、 套囊、 充气导管、 指示囊泡及单向阀, 单向 阀连接在指示囊泡的末端, 指示囊泡与充气导管 连接, 所述套囊呈 V 形结构包绕在通气导管的前 端, 所述充气导管与套囊相连 ; 本实用新型还包 括引流导管和吸盘, 所述引流导管设置在通气导 管内部, 并且末端伸出通气导管, 所述吸盘设置在 引流导管的末端。本实用新型对患者气管粘膜损 伤小, 并且可实现气道通气与吸痰操作同步进行, 能够更好的实现吸痰操作, 经鼻的设计给患者和 医护人员带来更大的便利, 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5。
3、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 包括通气导管、 套囊、 充气导管、 指示囊泡及单向阀, 单向 阀连接在指示囊泡的末端, 指示囊泡与充气导管连接, 所述充气导管与套囊相连,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套囊呈 V 形结构并包绕在通气导管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引流导管和吸盘, 所 述引流导管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 并且末端伸出通气导管, 所述吸盘设置在引流导管的末 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经鼻双通。
4、管道喉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套囊与通气导管接触 的部位设置有一侧口, 所述充气导管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 并通过侧口与所述套囊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经鼻双通管道喉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充气导管紧贴通气导 管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经鼻双通管道喉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引流导管紧贴通 气导管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59712 U 2 1/2 页 3 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气道通气的喉罩, 尤其涉及一种经鼻的双通管道喉 罩。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
5、手术麻醉时维持气道通畅及控制呼吸的装置主要有气管导管和喉罩, 气 管导管管径较粗, 并且下端设计成尖状口径, 在插入和维持通气过程中对喉部及气管粘膜 损伤较重, 尤其是较长时间术后喉部及气管粘膜的相关并发症率较高 ; 喉罩管径也比较粗, 并且喉罩气囊体积较大, 占满整个口腔位置, 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快速利用咽喉镜进行检查 和进行稳定气道的建立, 拔除喉罩再进行气管插管, 比较费时, 并且较大的喉罩面积对患者 的粘膜损伤同样比较大 ; 另外, 大多数的气管导管和喉罩, 都不能同时对患者进行吸痰操 作, 或者能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 但是达不到良好的吸痰效果, 从而虽然实现了气道通气, 但是不能真正使。
6、患者实现呼吸顺畅 ; 现在使用的气管导管和喉罩都是经口腔进行插管操 作, 当需要做口腔、 食道等手术时会带来很大不便, 同时患者使用时会感到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对气管粘膜损伤小、 可实现气道通 气与吸痰操作同步的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 0004 一种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 包括通气导管、 套囊、 充气导管、 指示囊泡及单向阀, 单 向阀连接在指示囊泡的末端, 指示囊泡与充气导管连接, 所述充气导管与套囊相连, 套囊呈 V 形结构并包绕在通气导管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引流导管和吸盘, 所述引流导管设置 在通气导管内部, 并且末端伸出通气导管, 。
7、所述吸盘设置在引流导管的末端。 0005 所述套囊与通气导管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一侧口, 所述充气导管设置在通气导管内 部, 并通过侧口与所述套囊相连。 0006 所述充气导管紧贴通气导管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 0007 所述引流导管紧贴通气导管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囊呈 V 形结构包绕在通气导管的前端的设计减轻了传统的喉 罩体积较大, 对口咽、 气管粘膜易造成损伤的问题, 并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流导管的设计, 可实现患者气道通气和吸痰操作的同步进行, 简化操 作步骤, 从而达到更好的通气效果。 0010 所述引流导管末端设置吸盘的设计,。
8、 可使对患者的吸痰操作效率更高。 0011 所述引流导管和充气导管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的设计, 并进一步讲, 所述引流导 管和充气导管紧贴通气导管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的设计, 可仅通过控制所述通气导管 的外管径的制造尺寸, 来满足本实用新型通过鼻孔插入的要求。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202459712 U 3 2/2 页 4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 0013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经鼻的双通管道喉罩, 包括通气导管 1、 套囊 2、 充气 导管 3。
9、、 指示囊泡 6 及单向阀 7, 单向阀 7 连接在指示囊泡 6 的末端, 指示囊泡 6 与充气导管 3 连接, 所述充气导管 3 与套囊相连 2, 套囊 2 呈 V 形结构并包绕在通气导管 1 的前端, 本实 用新型还包括引流导管 4 和吸盘 5, 所述引流导管 4 紧贴通气导管 1 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 1 内部, 并且末端伸出通气导管 1, 所述吸盘 5 设置在引流导管 4 的末端。 0015 所述套囊2与通气导管1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一侧口8, 所述充气导管3紧贴通气导 管 1 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 1 内部, 并通过侧口 8 与所述套囊 2 相连。 0016 本实施例所述引流导管末端设置的吸。
10、盘, 其吸盘半径远小于通气导管半径, 进行 吸痰操作时保证其不附着于气管粘膜或咽喉部粘膜上, 此种带有吸盘的引流导管的设计可 使对患者的吸痰效率更高。 0017 本实施例所述引流导管的设计, 可实现患者气道通气和吸痰操作的同步进行, 简 化操作步骤, 从而达到更好的通气效果。 0018 所述引流导管和充气导管紧贴通气导管内壁设置在通气导管内部的设计, 可使本 实用新型仅通过控制所述通气导管的外管径的制造尺寸, 来满足本实用新型通过鼻孔插入 的要求, 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更加合理。 001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 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说 明 书 CN 202459712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59712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