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防弯折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43338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管防弯折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软管防弯折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软管防弯折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管防弯折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管防弯折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891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8 C N 1 0 4 0 8 9 1 4 3 A (21)申请号 201410306501.2 (22)申请日 2014.06.30 F16L 57/02(2006.01) (71)申请人浙江长兴天辰磁业有限公司 地址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虹星桥镇 西南工业集中区浙江长兴天辰磁业有 限公司 (72)发明人汤小衍 芮根发 (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217 代理人胡根良 (54) 发明名称 软管防弯折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柔性管道的配件,尤其涉及软。

2、管 防弯折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软管防弯折装置,通过 将后立板滑动连接设置在底座上,并且在前立板 与后立板之间设置丝杠,通过转动丝杠可以方便 地调节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的距离,使校正部适 应不同直径的管道,提高了校正部的通用性,加宽 了软管防弯折装置的应用范围;另外,通过将驱 动装置设置为丝杠,由于丝杠具有自锁性能,前立 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即被丝杠固定,简化了校 正部的结构,降低了软管防弯折装置的制造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

3、4089143 A CN 104089143 A 1/1页 2 1.软管防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校正管道(4)转弯角度的弧形校正部(1), 所述校正部(1)包括具有前立板(101)的底座(102)和滑动连接在底座(102)上用于夹持 管道(4)的后立板(103),所述底座(102)上设有滑槽(104),所述后立板(103)上设有与滑 槽(104)相适配的滑块(105),所述滑槽(104)为燕尾槽,所述前立板(101)与后立板(103) 之间还设用于驱动后立板(103)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设置在前立 板(101)上的丝杠(106)和设置在后立板(103)上与丝杠(10。

4、6)相适配的螺纹孔(111),所 述前立板(101)上还设有用于旋转丝杠(106)转动的手柄(107),所述前立板(101)上设有 用于穿设丝杠(106)的光孔(108),所述丝杠(106)上还设有与光孔(108)相适配的连接部 (109),所述连接部(109)与光孔(108)之间还设有滚动轴承(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部(1)有两个,两个 校正部(1)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包括两端具有不同旋向内螺纹的 操作部(21)和设置在操作部(21)两端与内螺纹相适配的两根螺纹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弯折装置,其。

5、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部(1)至少有三个, 还包括用于连接各校正部(1)的连接块(3),各校正部(1)与连接块(3)之间均设有可以调 节长短的连杆(31),所述连杆(31)一端与校正部(1)连接,所述连杆(31)的另一端通过销 轴(32)转动连接设置在连接块(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101)和后立板 (103)的高度均大于前立板(101)与后立板(103)之间最大距离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防弯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101)和后立板 (103)上端均设有便于管道(4)放入的呈喇叭口状的导向部(112)。 权 利 要 求 书。

6、CN 104089143 A 1/4页 3 软管防弯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柔性管道的配件,尤其涉及软管防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柔性管道即可弯折的管道,管道采用柔性材料制造,由于柔性管道可以灵活地铺 设到任何位置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灌溉用的水管,消防水带等。管道 在铺设过程中是不允许有急转弯的,即管道转弯处的角度不能过小,管道的夹角越小,刚转 弯处的内径就越小,很容易造成管道流通不畅,进而使管道内压力过大,损坏管道。 0003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020273269公开的一种保护性水带,包括水带,所述水 带的外面套有水带保护器,水带保护器为螺旋。

7、弹簧,该专利公开的水带保护器套在水带拐 弯处的外面,用于保护水带不受折损;申请号为:201020261790公开的防止连接软管打折 的装置,包括与软管半径相同的弧形槽,弧形槽的一端与弧形槽的另一端之间呈20度80 度角,且平滑过渡,该专利可以避免连接软管弯折而影响流速和流量,保证连接软管管内流 体畅通,减少操作人员的作业次数;上述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两种不同的管道防弯折结构, 都可以起到防止管道弯折的作用,但上述两份专利文献存在共同的技术问题:上述两结构 的通用性差,上述两专利的技术方案均为在管道外壁套设一种结构,用来防止管道弯折,该 结构的内壁应当与管道的外壁需适配,因此,上述两专利的技术方案。

8、存在通用性差有不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的软管防弯折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用于柔性管道的 防弯折结 构通用性差的不足。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软管防弯折装置,包括用于校 正管道转弯角度的弧形校正部,所述校正部包括具有前立板的底座和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用 于夹持管道的后立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后立板上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 滑槽为燕尾槽,所述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还设用于驱动后立板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 装置包括转动连接设置在前立板上的丝杠和设置在后立板上与丝杠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 前立板上还设有用于旋转丝杠转动的手柄,所述前立板上设有用于穿。

9、设丝杠的光孔,所述 丝杠上还设有与光孔相适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光孔之间还设有滚动轴承。 0006 作为优选,所述校正部有两个,两个校正部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 包括两端具有不同旋向内螺纹的操作部和设置在操作部两端与内螺纹相适配的两根螺纹 杆,通过设置两个校正部并且在两个校正部之间设置可伸缩的连接杆,调节连接杆的长度 可调节两个校正部之间的距离,当管道直径较粗不适于采用单独的校正部时可采用具有两 个校正部的结构,由于管道较粗采用单独的校正部会使得校正部尺寸较大且为了校正管道 的角度需要校正部具有较长的长度,使用十分不方便,通过设置两个校正部和连接杆即可 校正管道角度,使用方便。 。

10、0007 作为优选,所述校正部至少有三个,还包括用于连接各校正部的连接块,各校正部 说 明 书CN 104089143 A 2/4页 4 与连接块之间均设有可以调节长短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校正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 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设置在连接块上,通过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校正部,并且在校正部 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杆,可以方便地调节直径较大管道的角度,使用十分方便。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的高度均大于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最大距 离的 1/2,通过将前立板和后立板的高度设置为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最大距离的1/2管道置于 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前立板和后立板的高度均大于管道的直径,前立板和。

11、后立板夹持管 道牢固,提高了软管防弯折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能。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前立板和后立板上端均设有便于管道放入的呈喇叭口状的导向 部,通过设置导向部,管道放置方便。 0010 本发明提供的软管防弯折装置,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后立板滑动连接设置在底 座上,并且在前立板与后立板之间设置丝杠,通过转动丝杠可以方便地调节前立板与后立 板之间的距离,使校正部适应不同直径的管道,提高了校正部的通用性,加宽了软管防弯折 装置的应用范围;另外,通过将驱动装置设置为丝杠,由于丝杠具有自锁性能,前立板移动 到合适的位置后,即被丝杠固定,简化了校正部的结构,降低了软管防弯折装置的制造成 本。 附图说明 。

12、0011 附图1是本发明软管防弯折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2 附图2是附图1中A-A处剖视图, 0013 附图3是附图1中B-B处剖视图, 0014 附图4是本发明软管防弯折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15 附图5是本发明软管防弯折装置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一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软管防弯折装置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 软管防弯折装置,包括用于校正管道4转弯角度的弧形校正部1,由于校正部1的弧度根据 不同的需要会具有不同的弧度,因此,附图中并没有画出校正部1的弧度,具体使用中可以 根据需要进行合理选择,所述校正部1 包括具有前立板1。

13、01的底座102和滑动连接在底座 102上用于夹持管道4的后立板103,所述底座102上设有滑槽104,所述后立板103上设有 与滑槽104相适配的滑块105,所述滑槽104为燕尾槽,所述前立板101与后立板103之间 还设用于驱动后立板103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设置在前立板101 上的丝杠和和设置在后立板103上与丝杠106相适配的螺纹孔111,所述前立板101上还设 有用于旋转丝杠106转动的手柄107,所述前立板101上设有用于穿设丝杠的光孔108,所 述丝杠上还设有与光孔108相适配的连接部109,所述连接部109与光孔108之间还设有滚 动轴承110。 0018 。

14、所述前立板101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底座102上,所述底座102还可以与前 立板101为一体式结构,即底座102与前立板101采用浇铸的方法制得,所述底座102与前 立板101也可以通过可拆连接方式设置在一起。 说 明 书CN 104089143 A 3/4页 5 0019 可选的,还可以在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的两端均设置防止前立板101和后立 板103两端划伤管道4的圆弧部,通过设置圆弧部可以方便地防止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 两端划伤管道4,所述圆弧部也可以用圆柱代替,所述圆柱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前立板 101或后立板103的两端。 0020 可选的,所述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

15、03的高度均大于前立板101与后立板103之 间最大距离的1/2,通过将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的高度设置为前立板101与后立板103 之间最大距离的1/2管道4置于前立板101与后立板103之间,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 的高度均大于管道4的直径,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夹持管道4牢固,提高了软管防弯折 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能。 0021 可选的,所述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上端均设有便于管道4放入的呈喇叭口状 的导向部112,通过设置导向部112,管道4放置方便。 0022 所述导向部112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上,所 述导向 部112也可以与前立板101和。

16、后立板103为一体式结构。 0023 本实施例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管道4,即外径小于50毫米的管道4,由于管道4直径 较小,因此,校正部1的尺寸较小,使用方便;使用时将校正部1设置在管道4弯折处,将管 道4置于前立板101与后立板103之间,由于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具有一定的弧度,将 管道4设置在前立板101和后立板103之间即可校正管道4转弯处的角度,使用十分方便。 0024 实施例二 0025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校正部1有两个,两个校正部 1之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包括两端具有不同旋向内螺纹的操作部21和 设置在操作部21两端与内螺纹相适配的两根。

17、螺纹杆22,所述伸缩杆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 调节长度的杆件代替,但连接杆2的长度调节后应可以锁紧,以固定管道4弯折处夹角。 0026 本实施例适用直径较大的管道4,如外径在5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的管道4,本实 施例中由于管道4直径较大,铺设时,管道4弯折处为了防止管道4弯折处夹角过小,需要 较大的较弯长度,因此,当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时,也需要较大的校正部1,这使校正部1 尺寸很大使用不方便;通过设置两个校正部1并且在两个校正部1之间设置可伸缩的连接 杆2,调节连接杆2的长度可调节两个校正部1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方便地校正管道4弯 折处的夹角,通过设置两个校正部1和连接杆2即可校正管道4转弯处。

18、的夹角,使用方便。 0027 实施例三 0028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校正部1至少有三个,还包 括用于连接各校正部1的连接块,各校正部1与连接块之间均设有可以调节长短的连杆31, 所述连杆31一端与校正部1连接,所述连杆31的另一 端通过销轴32转动连接设置在连 接块上,所述连杆31可以采用实施例二中连接杆2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长度可以调节 的杆件代替。 0029 本实施例适用于外径大于200毫米的管道4,这类管道4由于外径较大,铺设时采 用两个校正部1的软管防弯折装置不能起到很好的夹角校正作用,通过设置三个或三个以 上的校正部1,并且在校正部1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杆。

19、,可以方便地调节直径较大管道4的角 度,使用十分方便。 0030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旨在体现本发明的突出技术效果和优势,并非 说 明 书CN 104089143 A 4/4页 6 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的是,一切基于本发明技术内容 所做出的修改、变化或者替代技术特征,皆应涵盖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主张的技术范畴 内。 说 明 书CN 104089143 A 1/4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9143 A 2/4页 8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9143 A 3/4页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9143 A 4/4页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89143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