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的主轴密封系统是靠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密封,部分封严空气通过密封装置进入润滑系统轴承腔,在轴承腔中空气与润滑油参混在一起形成油气,在轴承腔与外界的通气管路上设置一油气分离器,把油气混合物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量,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而经分离后的气体将直接排入大气,并且排放的空气应满足环保要求。目前燃气轮机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器多采用离心式结构,借助传动机构提供动力产生离心力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会损耗传动机构提供的动力,浪费了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存在的损耗传动机构提供的动力而浪费能源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静态油气分离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静态油气分离器由壳体、两个穿孔圆柱筒组、文杜利管、过滤器、捕集器组、油分离环、盖、底槽、进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中心板、第二穿孔圆柱筒和两个排油管接头组成,所述壳体的底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进气口和底槽口,所述壳体的顶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文杜利管第一接口、捕集器组安装口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所述进气管接头安装在壳体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壳体底板上的进气口相对应,所述底槽安装在壳体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底板上的底槽口相对应,所述壳体前端板上开有出气口,所述出气管接头安装在壳体前端板的外端面上,且与壳体前端板上的出气口相对应,所述文杜利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文杜利管第一接口内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内,所述两个穿孔圆柱筒组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壳体的顶板和底板固接,且两个穿孔圆柱筒组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壳体底板上的进气口和壳体顶板上的文杜利管第二接口相对应,所述捕集器组的下端穿过捕集器组安装口固装在壳体的底板上,所述捕集器组的上端通过盖与壳体的顶板固接,所述捕集器组与文杜利管第二接口之间的壳体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过滤器和油分离环,所述捕集器组与文杜利管第一接口之间的壳体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隔板和第二穿孔圆柱筒,所述隔板的下端与底槽固接且将壳体分为两个腔室,所述第二穿孔圆柱筒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穿孔圆柱筒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固接,且第二穿孔圆柱筒的安装位置位于底槽的上方并与壳体前端板上的出气口相对应,所述隔板两侧的底槽上分别开有一个排油管接口,所述两个排油管接头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油管接口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无需外部动力达到高效分离的效果,从而节约能源。本发明还具有阻力损失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使用时消除了受外部系统的结构限制、易于管理、设备投资小、安全性能高、清洁效果好、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应用广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壳体1、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文杜利管3、过滤器4、捕集器组5、油分离环6、盖7、底槽8、进气管接头9、出气管接头10、中心板11、第二穿孔圆柱筒14和两个排油管接头13组成,所述壳体1的底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进气口1-1和底槽口1-2,所述壳体1的顶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捕集器组安装口1-4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所述进气管接头9安装在壳体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1-1相对应,所述底槽8安装在壳体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底板上的底槽口1-2相对应,所述壳体1前端板上开有出气口1-6,所述出气管接头10安装在壳体1前端板的外端面上,且与壳体1前端板上的出气口1-6相对应,所述文杜利管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内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内,所述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地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壳体1的顶板和底板固接,且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1-1和壳体1顶板上的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相对应,所述捕集器组5的下端穿过捕集器组安装口1-4固装在壳体1的底板上,所述捕集器组5的上端通过盖7与壳体1的顶板固接,所述捕集器组5与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之间的壳体1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过滤器4和油分离环6,所述捕集器组5与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之间的壳体1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隔板11和第二穿孔圆柱筒14,所述隔板11的下端与底槽8固接且将壳体1分为两个腔室,所述第二穿孔圆柱筒14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穿孔圆柱筒1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固接,且第二穿孔圆柱筒14的安装位置位于底槽8的上方并与壳体1前端板上的出气口1-6相对应,所述隔板11两侧的底槽8上分别开有一个排油管接口8-1,所述两个排油管接头13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油管接口8-1内。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穿孔圆柱筒组2由一组相套装的第一穿孔圆柱筒2-1组成。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组第一穿孔圆柱筒2-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穿孔圆柱筒2-1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孔2-3,所述多个孔2-3均沿第一穿孔圆柱筒2-1的周向45°~120°之间的侧壁上开设。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相套装的两个第一穿孔圆柱筒2-1上的孔2-3位于第一穿孔圆柱筒2-1的轴线2-2的两侧。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捕集器组5由多个弯曲型板12组成,且所述多个弯曲型板12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首先油气混合物由进气管接头9进入油气分离器中的一个穿孔圆柱筒组2中,利用了气流冲击和绕流时的惯性沉降作用将尺寸较大的油滴颗粒分离出来,并将尺寸较小的油滴颗粒凝结成尺寸较大的油滴颗粒,被分离出的润滑油由一个排油管接头13排出并回收;经过一个穿孔圆柱筒组2之后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文杜利管3,在文杜利管3内的油滴颗粒被加速,然后又进入另一个穿孔圆柱筒组2内,经过穿孔圆柱筒组2后,通过油分离环6进入过滤器4内,小油滴进行沉降,借助表面张力的作用,凝结成比较大的油滴,然后再通过过滤器4后进入捕集器组5内,利用气流绕流弯曲型板12时的惯性沉降作用对气流中的油滴进行再分离;最后进入与出气管接头10连接的第二穿孔圆柱筒14后,气体经由出气管接头10排出,被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另一个排油管接头13排出并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