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07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3078A21申请号201410391429822申请日20140811D02G3/3420060171申请人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256623山东省滨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五路555号72发明人王玉平梁翠芳左风岭刘中君夏玉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该技术提供一种三吸气槽孔吸管装置。从筒子上退绕下来的合股细纱经过导纱沟被分开后,从前罗拉后侧喂入,经前罗拉钳口,分别进入两边的吸气槽孔,在牵引力的传动下向前移动;彩色粗纱从粗纱管上退绕。
2、下来,依次经导纱杆,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经牵伸后在牵引力的传动下进入中间吸气槽孔,最终与两根细纱在吸气槽孔的末端汇聚并加捻成纱,卷绕到纱管上。本发明利用该吸管装置上的三个吸气槽孔控制纱线的运动轨迹,克服了彩色粗纱在前罗拉处与两根细纱中的一根先缠结的缺点,增强了彩色粗纱介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彩色粗纱与细纱相遇即加捻,形成一种耐磨性好、可作为经纱使用的介入式段彩纱。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3078ACN104153078A1/1页21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其。
3、特征在于合股细纱从平行筒子纱上退绕下来,经过导纱沟时被分开至一定距离,然后分别从前罗拉后侧喂入,经前罗拉钳口,分别进入两边的吸气槽孔集聚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其特征在于彩色粗纱从粗纱管上退绕下来,经导纱杆,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经过中罗拉和前罗拉的牵伸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进入中间吸气槽孔集聚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其特征在于吸管上的三个吸气槽孔形状分布为中间槽孔竖直分布,两边槽孔逐渐向中间槽孔靠拢,而且长度较中间槽孔稍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其特征在于两根细纱与彩色粗纱。
4、纤维流分别在槽孔的末端相遇,同时加捻,然后经过导纱沟和钢丝圈,最终卷绕在纱管上。权利要求书CN104153078A1/2页3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纺纱生产领域,涉及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由于色纺技术的发展,段彩纱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段彩纱色彩绚丽,风格变化多样,一般是在环锭纺细纱机上,由一根粗纱作为基纱从中罗拉后侧喂入,另一根粗纱作为彩纱从后罗拉后侧喂入,两者经过后区的牵伸在前罗拉处汇合加捻成纱,由于后罗拉的间歇转动,形成彩纱在基纱上一段一段分布的特殊效果。但是这种方法纺成的段彩纱由于彩纱段耐磨性差,在织造过程中有容易脱落的缺点,只能。
5、作为纬纱使用,限制了段彩纱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CN102181979公开了“一种介入式合股彩色竹节纱的生产方法”提出利用双股线直接喂入前罗拉,彩色粗纱从后罗拉喂入,经过牵伸后,在前罗拉处介入到合股细纱中间的方法,但是此方法生产出的纱线由于彩纱不能准确介入到合股细纱中间位置,从而出现有时彩纱包缠在两根细纱外面,有时彩纱先与其中一根细纱包缠,再与另一根细纱加捻的不良现象。针对此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特殊的三槽孔吸管装置,利用气流吸聚力控制彩色粗纱和细纱的运动轨迹,使彩色粗纱准确介入到合股细纱中间,增强彩纱段的耐磨性,拓宽了段彩纱的应用范围。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
6、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介入段彩纱的纺纱技术。该技术提供一种三吸气槽孔吸管装置,它能通过吸聚力控制合股细纱和彩色粗纱的运动路径,使彩色粗纱准确介入到两根细纱之间,增强彩纱段的耐磨性,使段彩纱可以作为经纱使用,拓宽了段彩纱的应用范围。0004本发明的具体生产步骤如下经过并线的合股细纱从筒子上退绕下来,在经过导纱沟时被分开至一定距离,然后分别从前罗拉后侧喂入,经过前罗拉钳口,分别进入两边的吸气槽孔集聚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网格圈表面向前移动;与此同时,彩色粗纱从喇叭口喂入后罗拉,经过中罗拉和前罗拉的牵伸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进入中间吸气槽孔集聚区,最终与两根细纱在吸气槽孔的末端汇聚并加捻,最后卷绕成纱。由。
7、于要形成段彩纱效果,彩色粗纱在后罗拉的间歇传动下有规律的喂入。当彩色粗纱喂入时,形成的纱线是由两根细纱和一根经过牵伸的粗纱三部分组成,而当彩色粗纱停止喂入时,形成只有两根细纱组成的股线。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利用气流吸聚力控制彩色粗纱和细纱的运动轨迹,使彩色粗纱准确介入到合股细纱中间,解决了彩色粗纱先与一根细纱纠缠,再与另一根细纱加捻的弊端。增强了彩纱段的耐磨性,使段彩纱可以作为经纱使用,拓宽了段彩纱的应用范围。0006(2)本发明设备改造成本低。说明书CN104153078A2/2页4附图说明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
8、式的示意图。0008图2是本发明中三吸气槽孔吸管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09经过并线的合股细纱从筒子(6)上退绕下来,在经过导纱沟(11)时被分开至一定距离,然后分别从前罗拉(7)后侧喂入,经过前罗拉钳口,分别进入吸管(9)两边的吸气槽孔(13)(15)集聚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网格圈(12)表面向前移动;与此同时,彩色粗纱从粗纱管(1)上退绕下来,依次经导纱杆(2)、喇叭口(3)喂入后罗拉(4),经过中罗拉(5)和前罗拉的牵伸后,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进入吸管中间吸气槽孔(14)集聚区,一方面由于吸聚作用附在网格圈表面,一方面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继续向前移动,在槽孔的末端汇聚,与从中间槽孔集聚区过来的彩色粗纱相遇并同时加捻,最后经导纱沟(8)卷绕在纱管(10)上。说明书CN104153078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5307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