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445735.3 (22)申请日 2018.05.11 (71)申请人 朱世新 地址 233316 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 镇沫河口工业园 (72)发明人 朱世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 所 53113 代理人 张玺 (51)Int.Cl. A61M 5/44(2006.01) A61M 5/52(2006.01) A61M 5/3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临床。
2、输液护理的输液 加温装置, 包括圆柱头和上紧螺栓; 所述适配器 设于底座内部, 其右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插头, 且 插头设于底座外侧; 所述加热板设于底座右端 上, 且位于适配器上方, 通过电性连接于适配器 上; 所述翻盖通过合页连接于底座右端顶侧面 上, 可绕合页将翻盖从右端逆时针转动打开, 其 顶面右端开设有一处矩形长槽, 用于搭扣将其锁 定; 所述保温层嵌装于翻盖底侧面上, 开设有与 走线板上相对应的沟槽; 本发明便于移动和放 置, 带有放置手臂的弧形槽, 加热效果好, 通过震 动块的工作, 将震动船体到输液管上, 从而使输 液管内由于加温而产生的气泡不再附着于输液 管内壁上, 随福浮力向上。
3、运动, 增强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08525080 A 2018.09.14 CN 108525080 A 1.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 加温装置包括输液架, 固定架, 底座, 弧形垫, 挂孔, 适配器, 加热板, 走线板, 翻盖, 保温层, 震动块, 振动马达, 魔术贴绑带, 导向块, 压块, 圆柱头和上紧螺栓; 所述弧形垫铺设于底座 上的弧形槽内, 为一次性医用海绵; 所述适配器设于底座内部, 其右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插 头, 且插头设于底座外侧; 所述加热板设于底座右端上, 且位于适配器上方, 通过电性连接。
4、 于适配器上; 所述翻盖通过合页连接于底座右端顶侧面上, 可绕合页将翻盖从右端逆时针 转动打开, 其顶面右端开设有一处矩形长槽, 用于搭扣将其锁定; 所述保温层嵌装于翻盖底 侧面上, 开设有与走线板上相对应的沟槽; 所述魔术贴绑带穿设于震动块上; 所述圆柱头设 有两处, 设于压块的左侧面上, 直径小于底座上前后对应的四处盲孔孔径0.5mm; 所述上紧 螺栓前侧面开设有肋, 用于手部施力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架为矩 形块, 其左端设有两处挂钩, 固定于输液架外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底座为阶梯 台结构, 右高左低, 左端顶侧面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弧形槽, 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各开设有两 处前后对应的圆形盲孔, 孔位于弧形槽左右两侧, 右侧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处搭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孔设有两 处, 开设于底座的底侧面上, 且其在底座上的开口长度等于固定架上挂钩的总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线板设于 加热板顶侧面上, 其上表面设有半圆形沟槽, 沟槽成三道连续拐弯, 最前端和最后端拐为前 后方向上并分别贯通底座前侧面和后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临床输液护理。
6、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震动块为圆 柱形, 中间开设于圆形盲孔, 内部粘合有振动马达, 通过电性连接于底座中的适配器上, 圆 孔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矩形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块为凹 字形结构, 共有两处, 开口向上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底座的前后两侧面上, 且底面与底座底 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为Y型, 共有两处, 通过上紧螺栓连接于底座的前后两侧面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525080 A 2 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
7、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施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 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临床上, 输液为治疗病患的重要方式, 而冬季在输液时, 由于气温的作用, 药液 温度较低, 输入人体后会使输液处温度降低, 产生较大不适。 0003 如申请号为CN20121038569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对供病人使用的输注液进 行加温的装置及其方法, 包括: 设置在输液管上的加温器, 并且所述加温器适于设置在输液 管上靠近输液针头的一端; 所述加温器包括由碳纤维组成的带状加热元件, 所述碳纤维加 热元件可缠裹在滴速夹的下部与输液针头之间; 所。
8、述加温器设置在适于设置在输液管上靠 近输液针头的一端, 能够使经加温后的液体从输液管中传输到人体静脉的过程中所流经的 路线缩短, 避免了液体在输液馆内流通的时间过长, 减少了加热后的液体因受到未接环境 温度的影响而造成的热量损失, 所以其适合设置在靠近病人静脉的一端, 在使用过程中, 由 于质量轻, 不会对正常的输液过程造成影响。 0004 如申请号为CN200680054919.2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能适用于长度尺寸不同的各 种输液管的输液加温装置(10)。 形成在加温板(40)的一面上的表面侧管嵌入槽(50)或背面 侧管嵌入槽(60), 在加温板(40)的端面开口的入口侧开口(52或62)与。
9、出口侧开口(54或64) 之间, 以第1长度将输液管(TU)嵌入, 同时, 以比该第1长度短的第2长度将输液管(TU)嵌入, 所以, 对于比较短的输液管(TU), 通过以第2长度嵌入进行加温, 可得到高的通用性, 同时, 对于具有较长输液管(TU)的输液袋(B), 由于能够以第1长度将输液管(TU)嵌入进行加温, 所以, 能够加大最大输液流量。 0005 基于上述, 本发明人发现, 上述发明在输液加温时, 由于输液管内的温差作用, 会 在其内壁上产生气泡, 而气泡在输液管中产生量较大时会相互结合成空气段, 输入人体后 严重的危害病患的生命安全。 0006 于是, 有鉴于此, 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
10、失予以研究改良, 提供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 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以 解决现有产生气泡, 危害病患生命安全的问题。 0008 本发明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 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 达成: 0009 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包括输液架, 固定架, 底座, 弧形垫, 挂 孔, 适配器, 加热板, 走线板, 翻盖, 保温层, 震动块, 振动马达, 魔术贴绑带, 导向块, 压块, 圆 柱头和上紧螺栓; 所述弧形垫铺设于底座上的弧形槽内, 为一次。
11、性医用海绵; 所述适配器设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525080 A 3 于底座内部, 其右侧通过电性连接有插头, 且插头设于底座外侧; 所述加热板设于底座右端 上, 且位于适配器上方, 通过电性连接于适配器上; 所述翻盖通过合页连接于底座右端顶侧 面上, 可绕合页将翻盖从右端逆时针转动打开, 其顶面右端开设有一处矩形长槽, 用于搭扣 将其锁定; 所述保温层嵌装于翻盖底侧面上, 开设有与走线板上相对应的沟槽; 所述魔术贴 绑带穿设于震动块上; 所述圆柱头设有两处, 设于压块的左侧面上, 直径小于底座上前后对 应的四处盲孔孔径0.5mm; 所述上紧螺栓前侧面开设有肋, 用于手部施。
12、力进行调节。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架为矩形块, 其左端设有两处挂钩, 固定于输液架外圆上。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底座为阶梯台结构, 右高左低, 左端顶侧面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弧 形槽, 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各开设有两处前后对应的圆形盲孔, 孔位于弧形槽左右两侧, 右侧 面通过螺钉固定有一处搭扣。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挂孔设有两处, 开设于底座的底侧面上, 且其在底座上的开口长度 等于固定架上挂钩的总长度。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走线板设于加热板顶侧面上, 其上表面设有半圆形沟槽, 沟槽成三 道连续拐弯, 最前端和最后端拐为前后方向上并分别贯通底座前侧面和后侧面。 0014 。
13、进一步的, 所述震动块为圆柱形, 中间开设于圆形盲孔, 内部粘合有振动马达, 通 过电性连接于底座中的适配器上, 圆孔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矩形孔。 0015 进一步的, 所述导向块为凹字形结构, 共有两处, 开口向上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底 座的前后两侧面上, 且底面与底座底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0016 进一步的, 所述压块为Y型, 共有两处, 通过上紧螺栓连接于底座的前后两侧面上。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 走线板的设置, 将输液管按照其内曲折的槽进行排放, 然后关闭翻盖, 能有效增多 加温时的受热的输液管中的药液, 增大输液管的受热面积, 提高加温的效率。
14、。 0019 本发明便于移动和放置, 带有放置手臂的弧形槽, 加热效果好, 通过震动块的工 作, 将震动船体到输液管上, 从而使输液管内由于加温而产生的气泡不再附着于输液管内 壁上, 随福浮力向上运动, 增强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未安装翻盖)。 0022 图3是本发明压块主视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压块左视图。 0024 图5是本发明挂孔仰视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固定架位置主视图。 0026 图7是本发明固定架位置俯视图。 0027 图8是本发明震动块主视图。 0028 图9是本发明震动块俯视图。 0029 图10是本。
15、发明导向块主视图。 0030 图11是本发明导向块俯视图。 0031 图中, 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525080 A 4 0032 1-输液架, 101-固定架, 2-底座, 201-弧形垫, 202-挂孔, 203-适配器, 204-加热板, 205-走线板, 3-翻盖, 301-保温层, 4-震动块, 401-振动马达, 402-魔术贴绑带, 5-导向块, 6- 压块, 601-圆柱头, 602-上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 说明本发明, 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
16、的范围。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 “上” 、 “下” 、“左” 、“右” 、“内” 、“外” 、“前端” 、“后端” 、“头部” 、“尾部”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第三”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
17、“相连” 、“连 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 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6 实施例: 0037 如附图1至附图11所示: 一种用于临床输液护理的输液加温装置, 包括输液架1, 固 定架101, 底座2, 弧形垫201, 挂孔202, 适配器203, 加热板204, 走线板205, 翻盖3, 保温层 301, 震动块4, 振动马达401, 魔术贴绑带402, 导向块5, 压块6, 圆柱头601。
18、和上紧螺栓602; 弧 形垫201铺设于底座2上的弧形槽内, 为一次性医用海绵; 适配器203设于底座2内部, 其右侧 通过电性连接有插头, 且插头设于底座2外侧; 加热板204设于底座2右端上, 且位于适配器 203上方, 通过电性连接于适配器203上; 翻盖3通过合页连接于底座2右端顶侧面上, 可绕合 页将翻盖3从右端逆时针转动打开, 其顶面右端开设有一处矩形长槽, 用于搭扣将其锁定; 保温层301嵌装于翻盖3底侧面上, 开设有与走线板205上相对应的沟槽; 魔术贴绑带402穿 设于震动块4上; 圆柱头601设有两处, 设于压块6的左侧面上, 直径小于底座2上前后对应的 四处盲孔孔径0.5。
19、mm; 上紧螺栓602前侧面开设有肋, 用于手部施力进行调节。 0038 其中, 固定架101为矩形块, 其左端设有两处挂钩, 固定于输液架1外圆上, 用于挂 放底座2, 由于输液位置不是恒定不变的, 当通过手部输液时可将手部放置于弧形垫201上, 当输液位置为其他位置时或者病患不便于将手放置于弧形垫201上时, 可将底座2挂放于固 定架101上使用。 0039 其中, 底座2为阶梯台结构, 右高左低, 左端顶侧面上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弧形槽, 前 侧面和后侧面上各开设有两处前后对应的圆形盲孔, 孔位于弧形槽左右两侧, 右侧面通过 螺钉固定有一处搭扣, 弧形槽用于固定弧形垫201后放置手腕, 提高。
20、输液时的舒适度, 并能 在一定范围上限制手部的动作, 减少 “鼓针” 的发生概率。 0040 其中, 挂孔202设有两处, 开设于底座2的底侧面上, 且其在底座2上的开口长度等 于固定架101上挂钩的总长度, 开口处可以满足将挂钩直接放入, 通过两处挂钩在挂孔202 上的固定, 保证底座2固定时的平衡性和平稳性。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525080 A 5 0041 其中, 走线板205设于加热板204顶侧面上, 其上表面设有半圆形沟槽, 沟槽成三道 连续拐弯, 最前端和最后端拐为前后方向上并分别贯通底座2前侧面和后侧面, 增加受热的 输液管的面积, 提高加温效率。 0042。
21、 其中, 震动块4为圆柱形, 中间开设于圆形盲孔, 内部粘合有振动马达401, 通过电 性连接于底座2中的适配器203上, 圆孔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矩形孔, 通过魔术贴绑带402 将震动块4固定于进入走线板205一端的垂直方向上的输液管上, 通过其震动, 减少内壁上 气泡的增加。 0043 其中, 导向块5为凹字形结构, 共有两处, 开口向上通过螺钉连接固定于底座2的前 后两侧面上, 且底面与底座2底侧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起到对压块6的约束, 约束其左右方向 上的运动, 增加压块6压到弧形垫201上的压力均衡性。 0044 其中, 压块6为Y型, 共有两处, 通过上紧螺栓602连接于底座2的前。
22、后两侧面上, 在 弧形垫201铺设到底座2上时, 前后两端面折平, 通过上紧螺栓602的旋入, 可将弧形垫201折 平处压紧, 将其固定。 0045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46 本发明中, 使用时, 从固定架101上取下底座2, 将弧形垫201放到底座2上的弧形槽 上, 然后拧紧上紧螺栓602, 使压块601压向弧形垫201, 圆柱头301随压块6逐渐靠近底座2, 插到底座2上位置对应的圆形孔中, 增强固定弧形垫201的效果, 再将底座2放置于病床上, 手部放置于弧形垫201上(此时以手部输液为例), 打开翻盖3, 沿走线板205上的沟槽, 将输 液管放入, 关闭翻盖3后, 将震。
23、动块4通过魔术贴绑带402固定于输液管垂直段上, 最后将适 配器203的插头插到GND-2定时开关上, 设定启动时间为10min, 间隔时间为3min, 使加热板 204和振动马达401每间隔3min即启动10min进行加热和震动, 可减少功率浪费, 间隔时间内 由保温层301将余热传递到输液管上, 通过震动块4的震动, 由于加温而产生的气泡脱离输 液管内壁的吸附力上升至滴斗内, 当使用场合不需要将手臂放置于弧形垫201上时, 比如对 其他位置进行输液, 或者病患手部放置于弧形垫201上并不适应时, 为防止占用病患空间, 可将底座2挂到固定架101上使用。 0047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
24、描述起见而给出的, 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 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 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选 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525080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7 CN 108525080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8 CN 108525080 A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9 CN 108525080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0 CN 108525080 A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1 CN 108525080 A 11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2 CN 108525080 A 12 图9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3 CN 108525080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