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刺注射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19595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379767.9

申请日:

20170412

公开号:

CN207837962U

公开日:

201809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58,A61M5/32

主分类号:

A61M5/158,A61M5/32

申请人:

侯颖萍,阎燕,张新成

发明人:

侯颖萍,阎燕,张新成,赵君红

地址: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北京东路21号兵团第七师医院老年科

优先权:

CN201720379767U

专利代理机构: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姜绍华;李伯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刺注射针,通过在针体(2)的外侧与针座(5)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4),在伸缩套(4)的另一端设有套帽(3),使用前,伸缩套(4)和套帽(3)都缩在针体(2)的后端,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注射针拔出后,用手指捏住套帽(3),将针体(2)拉入到伸缩套(4)的内部,将针尖(1)扎入到套帽(3)上,防止误扎伤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无需对准针套,也不使用弹簧,就可以方便的将注射针套入到针套内,不仅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染,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和快捷,并且结构也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刺注射针,包括针座(5)、针体(2)及针尖(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针体(2)的外侧与针座(5)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4),在伸缩套(4)的另一端设有套帽(3),在所述套帽(3)的侧面设有手柄(12);所述的伸缩套(4)为塑料套,在伸缩套(4)的中部设有纵向的伸缩套裂缝(6);在所述的伸缩套裂缝(6)的上端设有上裂口孔(8),在伸缩套裂缝(6)的下端设有下裂口孔(9);在所述的上裂口孔(8)处设有横向的上裂口(7),在下裂口孔(9)处设有横向的下裂口(10);在所述的上裂口(7)与下裂口(10)之间的中段处设有八字口(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刺注射针。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给患者注射药物和抽血化验是西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注射针主要包括肌肉注射器针、静脉注射针,静脉留置针等这些医用注射针都是空心的不锈钢针,非常锋利,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治疗拔出针后,不小心误刺伤自己的事时有发生,患者的体液和血液中通常都携带各种各样的病菌,被污染后的穿刺针刺入到医护人员无疑会给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另外,被遗弃的穿刺针如果针尖暴露在外,还容易刺伤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人员,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影响,目前,虽然穿刺针都配备有专用的针套,使用后,医护人员可以把针套套在穿刺针上,但是,由于针套的口径比较小,不太容易对准,还是经常发生刺伤医护人员手指的情况,授权公告号为:CN 205095167 U的一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刺针套”,包括两片闭合后能形成包覆针头和针体的针套片,可以在使用时将针头包覆起来使用,在使用完后再将针头缩回到针套内,并锁紧进行保护,从而避免扎伤护理人员,这种“防刺针套”虽然可以解决误刺伤的问题,但是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操作也不够方便,申请公布号为:CN 105833388 A的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留置针”,通过设置留置针安全组件,能够将穿刺针隐藏在套管内,从而能够避免刺过患者的穿刺针伤到操作者或者其他人,增加了留置针使用的安全性,但是这种安全留置针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另外,也有在刺入后,通过按压设置于留置针中的按钮,借助弹簧将内针拉入到针套内部,将其接纳于其中(例如JP特开平10-52499号文献、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2512728A);还有弹簧式针尖保护机构设置于外针衬套的内部,通过抽出内针,针尖保护机构与外针衬套脱离,而且将内针的前端覆盖(例如专利公开号CN 101011613A);这些都需要使用到弹簧来实现,若弹簧无法顺利形变复位,则无法实现对钢针针尖的保护,因此不够可靠,目前,缺少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防刺注射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刺注射针,使用后无需对准针套,也不使用弹簧,就可以方便的将注射针套入到针套内,不仅安全可靠,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并且结构也更加简单,成本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针座、针体及针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针体的外侧与针座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在伸缩套的另一端设有套帽。

所述的伸缩套可以为弹性材料制成,拉伸后将针尖扎在套帽上。

也可以为塑料材料,在伸缩套的中部设有纵向的伸缩套裂缝,拉伸后针体通过裂缝拉入到针套内,再将针尖扎在套帽上。

作为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在所述的伸缩套裂缝的上端设有上裂口孔,在伸缩套裂缝的下端设有下裂口孔,针体的更容易缩到伸缩套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上裂口孔处设有横向的上裂口,在下裂口孔处设有横向的下裂口,更容易折叠。

作为又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上裂口与下裂口之间的中段处设有八字口,伸缩套的中部更容易折叠。

作为又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套帽的侧面设有手柄,更不容易扎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体的外侧与针座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在伸缩套的另一端设有套帽,使用前,伸缩套和套帽都缩在针体的后端,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注射针拔出后,用手指捏住套帽,将针体拉入到伸缩套内,将针尖扎入到套帽上,防止误扎伤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无需对准针套,也不使用弹簧,就可以方便的将注射针套入到针套内,不仅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染,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并且结构也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伸缩套拉伸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伸缩套伸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伸缩套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针尖,2为针体,3为套帽,4为伸缩套,5为针座,6为伸缩套裂缝,7为上裂口,8为上裂口孔,9为下裂口孔,10为下裂口,11为八字口,12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注射针包括针座5、针体2及针尖1,在针体2根部外侧的针座5上设有伸缩套4,在伸缩套4的另一端设有套帽3,本实施例中的伸缩套4由弹性材料制成,使用前,伸缩套4和套帽3都缩在针体2的后端,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注射针拔出后,用手指捏住套帽3,将针体2拉入到伸缩套4内,将针尖1扎入到套帽3上,由于医护人员是从针的后端拉动套帽3,无需对准,就可以将注射针套入到伸缩套4内,可以极大限度的防止针尖1误扎伤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防止疾病的传染,结构非常简单,操作起来也极为方便。

本实施例中的套帽3为橡胶材料,当然套帽3的材料也可以是其它材料,当套帽3的材料为其它材料时,只需要预先留有针孔即可,不影响使用。

实施例2:参照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伸缩套4由塑料材料制成,在伸缩套4的中部设有纵向的伸缩套裂缝6,伸缩套4折叠在针体2的上端,针体2露在伸缩套4的外侧,不影响正常注射,注射针拔出后,用手指捏住套帽3,将针体2拉入到伸缩套4内,针体2通过伸缩套裂缝6进入到伸缩套4内,将针尖1扎入到套帽3上即可,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和快捷。

实施例3:参照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伸缩套裂缝6的上端设有上裂口孔8,在上裂口孔8处设有横向的上裂口7,在伸缩套裂缝6的下端设有下裂口孔9,在下裂口孔9处设有横向的下裂口10,同时,在上裂口7与下裂口10之间的中段处设有八字口11,不仅更容易折叠,而且针体2通过上裂口孔8和下裂口孔9更容易滑入到伸缩套裂缝6内,从而进入到伸缩套4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实施例4:参照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3相比,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套帽3的侧面设有手柄12,操作时,捏住手柄操作,更不容易扎到手指,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防刺注射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刺注射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刺注射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刺注射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刺注射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379767.9 (22)申请日 2017.04.12 (73)专利权人 侯颖萍 地址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 克自治州奎屯市北京东路21号兵团第 七师医院老年科 专利权人 阎燕 张新成 (72)发明人 侯颖萍 阎燕 张新成 赵君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65102 代理人 姜绍华 李伯勤 (51)Int.Cl. A61M 5/158(2006.01) A61M 5/32(2006.01) (ESM)同样的发。

2、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防刺注射针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刺注射针, 通过在 针体(2)的外侧与针座(5)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 (4), 在伸缩套(4)的另一端设有套帽(3), 使用 前, 伸缩套(4)和套帽(3)都缩在针体(2)的后端, 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 注射针拔出后, 用手 指捏住套帽(3), 将针体(2)拉入到伸缩套(4)的 内部, 将针尖(1)扎入到套帽(3)上, 防止误扎伤 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 新型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 无需对准针套, 也不使用弹簧, 就可以方便的将注射针套入到针 套内, 不仅可以防止疾病的传。

3、染, 操作起来也更 加方便和快捷, 并且结构也更加简单, 成本更加 低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837962 U 2018.09.11 CN 207837962 U 1.一种防刺注射针, 包括针座(5)、 针体(2)及针尖(1),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针体(2) 的外侧与针座(5)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4), 在伸缩套(4)的另一端设有套帽(3), 在所述套 帽(3)的侧面设有手柄(12); 所述的伸缩套(4)为塑料套, 在伸缩套(4)的中部设有纵向的伸缩套裂缝(6); 在所述的伸缩套裂缝(6)的上端设有上裂口孔(8), 在伸缩套裂缝(6)的下端设有下裂 口孔(9。

4、); 在所述的上裂口孔(8)处设有横向的上裂口(7), 在下裂口孔(9)处设有横向的下裂口 (10); 在所述的上裂口(7)与下裂口(10)之间的中段处设有八字口(1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837962 U 2 防刺注射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刺注射针。 背景技术 0002 在临床工作中, 给患者注射药物和抽血化验是西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注射针 主要包括肌肉注射器针、 静脉注射针, 静脉留置针等这些医用注射针都是空心的不锈钢针, 非常锋利,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治疗拔出针后, 不小心误刺伤自己的事时有发生, 。

5、患 者的体液和血液中通常都携带各种各样的病菌, 被污染后的穿刺针刺入到医护人员无疑会 给医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另外, 被遗弃的穿刺针如果针尖暴露在外, 还容易刺伤医疗废 弃物的收集和处理人员, 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目前, 虽然穿刺针都配备有专用的针 套, 使用后, 医护人员可以把针套套在穿刺针上, 但是, 由于针套的口径比较小, 不太容易对 准, 还是经常发生刺伤医护人员手指的情况, 授权公告号为: CN 205095167 U的一项中国实 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 “防刺针套” , 包括两片闭合后能形成包覆针头和针体的针套片, 可 以在使用时将针头包覆起来使用, 在使用完后再将针头缩。

6、回到针套内, 并锁紧进行保护, 从 而避免扎伤护理人员, 这种 “防刺针套” 虽然可以解决误刺伤的问题, 但是结构较为复杂, 成 本高, 操作也不够方便, 申请公布号为: CN 105833388 A的一项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 “一种 安全留置针” , 通过设置留置针安全组件, 能够将穿刺针隐藏在套管内, 从而能够避免刺过 患者的穿刺针伤到操作者或者其他人, 增加了留置针使用的安全性, 但是这种安全留置针 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另外, 也有在刺入后, 通过按压设置于留置针中的按钮, 借助弹簧将 内针拉入到针套内部, 将其接纳于其中(例如JP特开平10-52499号文献、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

7、2512728A); 还有弹簧式针尖保护机构设置于外针衬套的内部, 通过抽出内针, 针尖保护 机构与外针衬套脱离, 而且将内针的前端覆盖(例如专利公开号CN 101011613A); 这些都需 要使用到弹簧来实现, 若弹簧无法顺利形变复位, 则无法实现对钢针针尖的保护, 因此不够 可靠, 目前, 缺少一种安全可靠、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的防刺注射针。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刺注射针, 使用后无需对准针套, 也不使用弹簧, 就可以方便的将注射针套入到针套内, 不仅安全可靠, 使用起来也更加方 便, 并且结构也更加简单, 成本低。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

8、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针座、 针体及针尖,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针体的外侧与针座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 在伸缩套的另一端设有套 帽。 0005 所述的伸缩套可以为弹性材料制成, 拉伸后将针尖扎在套帽上。 0006 也可以为塑料材料, 在伸缩套的中部设有纵向的伸缩套裂缝, 拉伸后针体通过裂 缝拉入到针套内, 再将针尖扎在套帽上。 0007 作为上述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 在所述的伸缩套裂缝的上端设有上裂口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837962 U 3 孔, 在伸缩套裂缝的下端设有下裂口孔, 针体的更容易缩到伸缩套内。 0008 作为进一步改进, 在所述的上裂。

9、口孔处设有横向的上裂口, 在下裂口孔处设有横 向的下裂口, 更容易折叠。 0009 作为又进一步改进, 在所述的上裂口与下裂口之间的中段处设有八字口, 伸缩套 的中部更容易折叠。 0010 作为又进一步改进, 在所述套帽的侧面设有手柄, 更不容易扎手。 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体的外侧与针座的连接处设有伸缩套, 在伸缩套的另一端设 有套帽, 使用前, 伸缩套和套帽都缩在针体的后端, 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 注射针拔出 后, 用手指捏住套帽, 将针体拉入到伸缩套内, 将针尖扎入到套帽上, 防止误扎伤医护人员 及相关人员,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不影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 无需对准针套,。

10、 也不 使用弹簧, 就可以方便的将注射针套入到针套内, 不仅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染, 操作起来也更 加方便, 并且结构也更加简单, 成本更加低廉。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中伸缩套拉伸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图3中伸缩套伸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为图5中伸缩套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所示: 。

11、1为针尖, 2为针体, 3为套帽, 4为伸缩套, 5为针座, 6为伸缩套裂缝, 7为 上裂口, 8为上裂口孔, 9为下裂口孔, 10为下裂口, 11为八字口,12为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注射针包括针座5、 针体2及针尖1, 在针体2根部外侧的针座5上设有伸缩套4, 在伸缩套4的另一端设有套帽3, 本实施例中的伸缩套4由弹性材料制成, 使用前, 伸缩套4和套帽3都缩在针体2的后端, 不影 响注射针的正常使用, 注射针拔出后, 用手指捏住套帽3, 将针体2拉入到伸缩套4内, 将针尖 1扎入到套帽3上, 由于医护人员是从针的后。

12、端拉动套帽3, 无需对准, 就可以将注射针套入 到伸缩套4内, 可以极大限度的防止针尖1误扎伤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 防止疾病的传染, 结 构非常简单, 操作起来也极为方便。 0022 本实施例中的套帽3为橡胶材料, 当然套帽3的材料也可以是其它材料, 当套帽3的 材料为其它材料时, 只需要预先留有针孔即可, 不影响使用。 0023 实施例2: 参照图3图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与实施例1相比, 实 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伸缩套4由塑料材料制成, 在伸缩套4的中部设有纵向的伸缩套裂缝 6, 伸缩套4折叠在针体2的上端, 针体2露在伸缩套4的外侧, 不影响正常注射, 注射针拔出。

13、 后, 用手指捏住套帽3, 将针体2拉入到伸缩套4内, 针体2通过伸缩套裂缝6进入到伸缩套4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837962 U 4 内, 将针尖1扎入到套帽3上即可, 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和快捷。 0024 实施例3: 参照图5图6,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与实施例2相比, 实 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伸缩套裂缝6的上端设有上裂口孔8, 在上裂口孔8处设有横向的 上裂口7, 在伸缩套裂缝6的下端设有下裂口孔9, 在下裂口孔9处设有横向的下裂口10, 同 时, 在上裂口7与下裂口10之间的中段处设有八字口11, 不仅更容易折叠, 而且针体2通过上 裂口孔8和。

14、下裂口孔9更容易滑入到伸缩套裂缝6内, 从而进入到伸缩套4内, 使用起来更加 方便。 0025 实施例4: 参照图7,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与实施例3相比, 实施例4 的不同之处在于: 在套帽3的侧面设有手柄12, 操作时, 捏住手柄操作, 更不容易扎到手指, 更加安全。 002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 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837962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837962 U 6 图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837962 U 7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837962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