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pdf

上传人:C*** 文档编号:8518342 上传时间:2020-08-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662904.7

申请日:

20121204

公开号:

CN202961342U

公开日:

2013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A61M5/165

主分类号:

A61M5/14,A61M5/165

申请人:

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卫健,黄金钟

地址:

311404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新登镇工业园区

优先权:

CN201220662904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红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输液器滴斗包括斗体、滴斗盖和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设于斗体内部,包括疏水性过滤膜以及与排气管末端连接的空气过滤器骨架,所述的空气过滤器骨架上固定疏水性过滤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滴斗因排气针内径过小,药液浸入排气针内不易滴落,堵塞排气针,使排气组件失效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输液器滴斗,包括斗体、滴斗盖和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空气过滤器,设于斗体内部,包括疏水性过滤膜以及与排气管末端连接的空气过滤器骨架,所述的空气过滤器骨架上固定疏水性过滤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与滴斗盖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位于斗体的体外部分的侧面设有排气孔,且该部分端面设有保护盖或网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沿轴向延伸至排气管的端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朝向斗体底面或斗体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滴斗盖之间的距离为斗体轴向长度的1/4~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末端与空气过滤器骨架通过粘结剂、热熔焊接或超声焊的方式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过滤膜通过热熔、粘结剂粘结或超声焊接方式固定在空气过滤器骨架上。 9.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 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输液器,在输液起始时刻,药液从药瓶流出,通过管路经 滴管流入滴斗内,此时药液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进入长输液导管 内,形成气泡,同时由于输液导管内壁的表面张力,少量气泡易被吸附在 导管内壁上,而排净气泡不仅困难,而且费时,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 人,并且所产生的气泡如果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气栓,从而对患者的健 康造成危害隐患。

目前的无气泡输液器所存在的缺陷主要为位于滴斗处的排气组件容 易失效,导致滴斗内的气体不易从输液器中排出,存在气泡依旧随药液经 长输液导管进入患者体内的危险。

公告号为“CN2016182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无气泡输液 器,该输液器在滴斗盖上安装有排气组件,排气组件由一排气针、一空气 过滤器组成;排气针穿过滴斗盖紧贴滴斗内壁并伸入其内;空气过滤器安 装在滴斗盖上端与排气针相联接,空气过滤器内有空气过滤膜,可过滤进 入滴斗内的空气;排气组件这样的结构,输液时能将滴斗内的空气自动通 过排气组件排出。

导致该专利的排气组件容易失效的原因在于,由于该专利的排气针外 径为0.6mm-2.0mm,而内径小于其外径,如果滴斗内的药液液面浸过排气 针末端,使得药液进入排气针内,而后待液位回落到排气针末端以下,由 于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作用的影响,药液容易残留在排气针内,导致出 现“滴挂现象”,致使排气针不能正常进气排气,排气组件便会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滴斗,解决了传统滴斗因排气针内径过 小,药液浸入排气针内不易滴落,堵塞排气针,使排气组件失效的问题。

一种输液器滴斗,包括斗体、滴斗盖、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排气管,

空气过滤器,设于斗体内部,包括疏水性过滤膜以及与排气管末端连 接的空气过滤器骨架,所述的空气过滤器骨架上固定疏水性过滤膜。

正常工作时,药液滴入滴斗,滴斗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组件排出,当滴 斗内液面浸过空气过滤器时,由于空气过滤器的滤膜采用疏水性微孔滤 膜,能有效阻止药液进入膜内,从而有效防止液体进入排气管,当液位回 落至空气过滤器以下位置时,由于药液没有残留在排气管内,排气管不会 出现堵塞。

所述排气管与滴斗盖一体成型,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排气管与滴斗盖之间没有间隙,提高了密封性能。

所述排气管位于斗体的体外部分的侧面设有排气孔,且该部分端面设 有保护盖,由于排气孔设于排气管的侧面,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排气管内, 甚至落入滴斗内部。

所述排气孔沿轴向延伸至排气管的端部,使得排气管端面形成一缺 口,如此结构可以减小排气孔的开设难度,另外也有助于保护盖与排气管 之间的装配。

所述空气过滤器的方向可以任意设置,优选的,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 过滤面朝向斗体底面或斗体侧面,更优选的,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 朝向斗体底面,如此设计可以尽量避免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滴斗晃动时, 滴管滴下的药液接触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上。

所述空气过滤器在滴斗内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优选的,所述空 气过滤器与滴斗盖之间的距离为斗体轴向长度的1/4~1/2,可以使滴斗内 药液的液面被控制在较好的高度上,从而有助于观察滴液速度和滴液的平 稳性。

所述排气管的末端与空气过滤器骨架可以通过套接、热熔焊、超声焊 等方式连接,可以保证它们之间的密封性能。

所述疏水性过滤膜通过热熔、粘结剂粘结、超声焊等方式固定在空气 过滤器骨架上,采用粘结剂粘结固定操作相对简单,但粘结剂必须无毒, 而且粘结性须保证不会受到药液的影响;热熔、超生焊等方式固定操作相 对比较复杂,但无须粘结剂辅助固定,安全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器,它包括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疏水性过滤膜可以阻挡药液进入排气管,药液不会残留在排气 管内,即使排气管内径很小,也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2)当滴斗内液面浸过空气过滤器,滴斗内未充满药液的部分形成密闭 空间,当药液持续进入该空间,该空间内的气压会逐渐增大,直至内外压 力相等,因此本实用新型滴斗内部的最高液位可以通过排气管长度控制。

(3)本实用新型滴斗的排气组件结构可以药液与不净空气直接接触,降 低了药液被污染的风险,提高了输液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滤膜朝向斗体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包括瓶塞刺穿器保护套1、瓶塞刺 穿器2、滴斗5、排气管10、导管11、流量调节器12、注射件13、外圆 锥接头14、外圆锥接头保护套15、注射针头16。

所述滴斗5由滴斗盖3、滴管4、斗体17和排气组件组成。

所述排气组件由空气过滤器6、排气孔9、排气管10和保护盖8组成。

所述空气过滤器6由疏水性过滤膜7和容纳疏水性过滤膜7的空气过 滤器骨架18组成。

滴管4贯通滴斗盖3,并设置在滴斗盖3的中心位置,在滴斗盖3的 两侧皆有余出部分,用于套接输液短导管19和滴斗5内滴液。

滴斗盖3背对输液短导管19一面的边缘设有与斗体17开口边缘部分 配套的密封凹槽,两者相嵌即可完成滴斗5的安装。

滴斗盖3与排气管10为一体注射成型,排气管10位置设于滴斗盖3 中心和边缘之间。

空气过滤器骨架18的小孔部分与排气管10处在斗体内部的末端套 接。

疏水性过滤膜7通过无毒性粘合剂粘结在空气过滤器骨架18的大孔 处,二者亦可通过热熔焊的方式结合。

疏水性过滤膜7在滴斗5内的朝向为滴斗5底面,亦可是其他任意方 向,例如图4所示,朝向为滴斗5侧面,但需保证空气过滤器6避过滴管 4滴液处。

排气管10伸入滴斗5内的长度为斗体17轴向长度的1/4,亦可设计 成斗体17轴向长度1/2~1/4中间的任意数值。

排气管10位于斗体18外部分的侧面设有排气孔9,排气孔9沿轴向 延伸至排气管10的端部,使得排气管10端面形成一缺口。

保护盖8设于排气管10位于斗体18外部分的顶端,与排气管10的 管孔密封塞紧。

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6134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05 CN 202961342 U *CN202961342U* (21)申请号 201220662904.7 (22)申请日 2012.12.04 A61M 5/14(2006.01) A61M 5/165(2006.01) (73)专利权人 杭州科诺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地址 311404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新登镇工 业园区 (72)发明人 林卫健 黄金钟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 (57) 摘要 。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 的输液器, 输液器滴斗包括斗体、 滴斗盖和排气组 件, 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和空气过滤器, 空气过滤 器设于斗体内部, 包括疏水性过滤膜以及与排气 管末端连接的空气过滤器骨架, 所述的空气过滤 器骨架上固定疏水性过滤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 传统滴斗因排气针内径过小, 药液浸入排气针内 不易滴落, 堵塞排气针, 使排气组件失效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61342 U CN 。

3、202961342 U *CN202961342U* 1/1 页 2 1. 一种输液器滴斗, 包括斗体、 滴斗盖和排气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 排气管, 空气过滤器, 设于斗体内部, 包括疏水性过滤膜以及与排气管末端连接的空气过滤器 骨架, 所述的空气过滤器骨架上固定疏水性过滤膜。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与滴斗盖一体成型。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位于斗体的体外部分的 侧面设有排气孔, 且该部分端面设有保护盖或网罩。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沿轴向延。

4、伸至排气管的 端部。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朝向斗 体底面或斗体侧面。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过滤器与滴斗盖之间的距 离为斗体轴向长度的 1/4 1/2。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管的末端与空气过滤器骨 架通过粘结剂、 热熔焊接或超声焊的方式连接。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水性过滤膜通过热熔、 粘结剂 粘结或超声焊接方式固定在空气过滤器骨架上。 9. 一种输液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 1 8 任一所述的输液器滴。

5、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61342 U 2 1/3 页 3 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液器滴斗及包含它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普通的输液器, 在输液起始时刻, 药液从药瓶流出, 通过管路经滴管流入滴斗 内, 此时药液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 进入长输液导管内, 形成气泡, 同时由于输液导 管内壁的表面张力, 少量气泡易被吸附在导管内壁上, 而排净气泡不仅困难, 而且费时, 不 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 并且所产生的气泡如果进入患者体内, 易造成气栓, 从而对患者 的健康造成危害隐患。 0003。

6、 目前的无气泡输液器所存在的缺陷主要为位于滴斗处的排气组件容易失效, 导致 滴斗内的气体不易从输液器中排出, 存在气泡依旧随药液经长输液导管进入患者体内的危 险。 0004 公告号为 “CN201618225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无气泡输液器, 该输液器在 滴斗盖上安装有排气组件, 排气组件由一排气针、 一空气过滤器组成 ; 排气针穿过滴斗盖紧 贴滴斗内壁并伸入其内 ; 空气过滤器安装在滴斗盖上端与排气针相联接, 空气过滤器内有 空气过滤膜, 可过滤进入滴斗内的空气 ; 排气组件这样的结构, 输液时能将滴斗内的空气自 动通过排气组件排出。 0005 导致该专利的排气组件容易失效的原因在。

7、于, 由于该专利的排气针外径为 0.6mm-2.0mm, 而内径小于其外径, 如果滴斗内的药液液面浸过排气针末端, 使得药液进入 排气针内, 而后待液位回落到排气针末端以下,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和毛细管作用的影响, 药 液容易残留在排气针内, 导致出现 “滴挂现象” , 致使排气针不能正常进气排气, 排气组件便 会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液器滴斗, 解决了传统滴斗因排气针内径过小, 药液浸 入排气针内不易滴落, 堵塞排气针, 使排气组件失效的问题。 0007 一种输液器滴斗, 包括斗体、 滴斗盖、 排气组件, 所述排气组件包括 : 0008 排气管, 0009 空气。

8、过滤器, 设于斗体内部, 包括疏水性过滤膜以及与排气管末端连接的空气过 滤器骨架, 所述的空气过滤器骨架上固定疏水性过滤膜。 0010 正常工作时, 药液滴入滴斗, 滴斗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组件排出, 当滴斗内液面浸过 空气过滤器时, 由于空气过滤器的滤膜采用疏水性微孔滤膜, 能有效阻止药液进入膜内, 从 而有效防止液体进入排气管, 当液位回落至空气过滤器以下位置时, 由于药液没有残留在 排气管内, 排气管不会出现堵塞。 0011 所述排气管与滴斗盖一体成型, 简化了制造工艺, 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且排气管与 滴斗盖之间没有间隙, 提高了密封性能。 说 明 书 CN 202961342 U 3 2。

9、/3 页 4 0012 所述排气管位于斗体的体外部分的侧面设有排气孔, 且该部分端面设有保护盖, 由于排气孔设于排气管的侧面, 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排气管内, 甚至落入滴斗内部。 0013 所述排气孔沿轴向延伸至排气管的端部, 使得排气管端面形成一缺口, 如此结构 可以减小排气孔的开设难度, 另外也有助于保护盖与排气管之间的装配。 0014 所述空气过滤器的方向可以任意设置, 优选的, 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朝向 斗体底面或斗体侧面, 更优选的, 所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朝向斗体底面, 如此设计可以 尽量避免在一些特殊情况, 如滴斗晃动时, 滴管滴下的药液接触到疏水性过滤膜的过滤面 上。 001。

10、5 所述空气过滤器在滴斗内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优选的, 所述空气过滤器与 滴斗盖之间的距离为斗体轴向长度的 1/4 1/2, 可以使滴斗内药液的液面被控制在较好 的高度上, 从而有助于观察滴液速度和滴液的平稳性。 0016 所述排气管的末端与空气过滤器骨架可以通过套接、 热熔焊、 超声焊等方式连接, 可以保证它们之间的密封性能。 0017 所述疏水性过滤膜通过热熔、 粘结剂粘结、 超声焊等方式固定在空气过滤器骨架 上, 采用粘结剂粘结固定操作相对简单, 但粘结剂必须无毒, 而且粘结性须保证不会受到药 液的影响 ; 热熔、 超生焊等方式固定操作相对比较复杂, 但无须粘结剂辅助固定, 安全性。

11、较 好。 0018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输液器, 它包括所述的输液器滴斗。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0020 (1) 由于疏水性过滤膜可以阻挡药液进入排气管, 药液不会残留在排气管内, 即使 排气管内径很小, 也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0021 (2) 当滴斗内液面浸过空气过滤器, 滴斗内未充满药液的部分形成密闭空间, 当药 液持续进入该空间, 该空间内的气压会逐渐增大, 直至内外压力相等, 因此本实用新型滴斗 内部的最高液位可以通过排气管长度控制。 0022 (3) 本实用新型滴斗的排气组件结构可以药液与不净空气直接接触, 降低了药液 被污染的风险, 提高了输液。

12、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2 为图 1 中 A 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 0025 图 3 为图 1 中 A 部分的 B-B 剖面图 ; 0026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 滤膜朝向斗体侧面 )。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参照图 1,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器, 包括瓶塞刺穿器保护套 1、 瓶塞刺穿器 2、 滴斗 5、 排气管 10、 导管 11、 流量调节器 12、 注射件 13、 外圆锥接头 14、 外圆锥接头保护套 15、 注射 针头 16。 0028 所述滴斗 5 由滴斗盖 3、 滴管 4、 斗体 17 和。

13、排气组件组成。 0029 所述排气组件由空气过滤器 6、 排气孔 9、 排气管 10 和保护盖 8 组成。 说 明 书 CN 202961342 U 4 3/3 页 5 0030 所述空气过滤器6由疏水性过滤膜7和容纳疏水性过滤膜7的空气过滤器骨架18 组成。 0031 滴管 4 贯通滴斗盖 3, 并设置在滴斗盖 3 的中心位置, 在滴斗盖 3 的两侧皆有余出 部分, 用于套接输液短导管 19 和滴斗 5 内滴液。 0032 滴斗盖 3 背对输液短导管 19 一面的边缘设有与斗体 17 开口边缘部分配套的密封 凹槽, 两者相嵌即可完成滴斗 5 的安装。 0033 滴斗盖 3 与排气管 10 为。

14、一体注射成型, 排气管 10 位置设于滴斗盖 3 中心和边缘 之间。 0034 空气过滤器骨架 18 的小孔部分与排气管 10 处在斗体内部的末端套接。 0035 疏水性过滤膜7通过无毒性粘合剂粘结在空气过滤器骨架18的大孔处, 二者亦可 通过热熔焊的方式结合。 0036 疏水性过滤膜 7 在滴斗 5 内的朝向为滴斗 5 底面, 亦可是其他任意方向, 例如图 4 所示, 朝向为滴斗 5 侧面, 但需保证空气过滤器 6 避过滴管 4 滴液处。 0037 排气管 10 伸入滴斗 5 内的长度为斗体 17 轴向长度的 1/4, 亦可设计成斗体 17 轴 向长度 1/2 1/4 中间的任意数值。 0038 排气管10位于斗体18外部分的侧面设有排气孔9, 排气孔9沿轴向延伸至排气管 10 的端部, 使得排气管 10 端面形成一缺口。 0039 保护盖8设于排气管10位于斗体18外部分的顶端, 与排气管10的管孔密封塞紧。 说 明 书 CN 202961342 U 5 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342 U 6 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342 U 7 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342 U 8 4/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342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