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8510208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0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76841.1

申请日:

20000711

公开号:

CN1748808A

公开日:

200603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40,A61M5/36,A61M5/175

主分类号:

A61M5/40,A61M5/36,A61M5/175

申请人:

泓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贤宗,郑万章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

优先权:

CN00109888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明霞;俞昌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主要包括注射筒部、内置有止滴部的接续杯等所构成的控制结构改良;当注射筒内的滴液逐渐滴入连续杯中,连续杯内的止滴部可浮动漂浮于滴液接口,使接续杯输出滴液而注射;当注射筒内的滴液滴完时,接续杯不再有滴液注入,此时,液面降低致使滴部随即下降,由于该部内亦盛有滴液,在重力作用下受吸附而紧贴连续杯出口,剩余滴液及空气得以被阻隔,而有效防止空气不慎注入人体或血液回流控制结构改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注射筒部及一内置有止滴部的接续杯:该注射筒部,是为一中空状的注射筒,底部设有注射液出口及固定凸环,顶部则设有接续端;该接续杯,是为一中空状内置有止滴部的杯体,以开孔套合于固定凸环,而杯体下方设有滴出口便注射液可流出;其特征在于:该止滴部,可为设有一浮杯体与一底部为球面薄膜所构成的止塞容器,且该容器可藉由浮杯体盛蓄更多的液体及其底部具有球面薄膜,藉由此球面薄膜良好的接触性及无方向限制性,以方便止塞作用不受摇晃或倾斜影响,大幅缩减可误差的动作空间及两者相对摆动倾斜角度,使球面薄膜足以涵盖滴出口而确实止塞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浮杯体可为一硬质杯体,而该球面薄膜可为单独的软质膜片,且浮杯体的底部设有一插孔,可供球面薄膜以固定柱插固,以便球面薄膜因固定柱的悬吊作用而具有增进止塞配合的灵活性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尤指一种适用于点滴注射筒, 可有效阻隔滴液及空气,并防止血液回流的控制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在点滴的注射过程中,常需加装一注射筒,当欲加注其它药剂时,即可直接 将药剂注入注射筒内,并可自点滴瓶导入滴液而混合稀释与注射量测,以便于注 射,由于注射筒本身具有刻度标示,医疗人员操作简易,因此使用甚为广泛;但 当注射筒内的注射液即将注射完毕时,为防止注射筒内的空气不慎注入人体,故 注射筒必须适时予以关闭,以确保注射安全;一般而言,注射筒须藉由加设一控 制结构来达到可适时关闭的止塞作用。

为此,常用的点滴注射筒乃加设一种控制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需求;如图1 所示,是在注射筒1中,装设一环形止塞体2而构成一种具有可适时止塞关闭的 控制结构,该环体中央夹固有一止挡片a,在使用注射筒注入药剂混合滴液注射时, 因环形止塞体2的止挡片a受到浮力作用,而漂浮于注射液接口,注射液自注射 筒1下方的注射液出口b导出,由接续杯3承接滴注,接续杯3则套合于注射筒1 的底部凸缘c当注射液即将用完时,该环形止塞体2的止挡片a则随同液面一起 下降,而封闭注射液出口b。

然而,经实际使用后,发现上揭现有产品仍存在有若干缺失,如图1A所示, 当注射筒1于使用时遭受摇晃或倾斜并且注射液即将用完时,该环形止塞体2与 注射筒1会形成相对的摇摆关系,此时,环形止塞体2可能抵触注射筒1的侧向 壁面,而形成两卡止点2a-2b,环形止塞体2将如图所示而卡止于注射液出口b上 方,无法再随同液面一起下降而封闭注射液出口b,导致注射液继续自注射液出口 b导出;甚至如图1B所示,环形止塞体2翻转而卡止于注射筒1的侧向壁面与注 射液出口b之间,也已失去原有预期的止塞作用;此现象经常发生,是肇因于病 患本身的动作,或推动病患的床铺所引起的摇晃,或肇因于病患坐于轮椅上所受 到的推动;该项缺点导致功效上的不完整,一旦发生,注射筒1内的空气将不慎 注入人体,而影响注射安全,实有待予以改进。

因此,本发明因有鉴于常用产品上述的实用缺失,乃积极构思及实际试验, 遂改良其整体结构,而发展出一种可有效阻隔滴液及空气,并防止血液回流,且 无论摇晃或倾斜与否皆不致受到影响,而能确保止滴功效,以改善常用产品实用 上的缺失,并大幅增进其实用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创作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主要 是包括一注射筒部、一可浮动的止滴部及一接续杯等;藉由止滴部可浮动的特性, 使得止滴部漂浮于滴液接口,滴液可自接续杯输出而注射,而当液面降低时止滴 部随的下降,由于该部内亦盛有滴液,在重力作用下,止滴部即受吸附而紧贴于 接续杯的出口,有效阻隔剩余的滴液及空气。

本发明的另一创作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该可 浮动的止滴部为一浮动容器:该浮动容器底部具有球面薄膜;且藉由此球面薄膜 良好的接触性及无方向限制性,便止塞作用不受摇晃或倾斜等影响,由于控制动 作被限制在接续杯中进行,可误差的空间大幅缩减,故止滴部与接续杯之间,有 较佳的配合度。

本发明的再一创作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可浮 动的止滴部也可为由浮杯体与单独的球面薄膜所构成的,以便该容器可盛蓄的液 体重量增加,以增进在止塞作用时该容器的下降作用,且球面薄膜因此更具灵活 性止塞配合的改良。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其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注射筒部、 一内置有止滴部的接续杯等构件所组成的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其中:

该注射筒部,是为一中空状的注射筒,底部设有注射液出口及圃定凸环,顶 部则设有接续端;

该止滴部,是为一可浮动容器,其,底部具有薄膜状球面,藉由此薄膜球面 良好的接触性及无方向限制性,便止塞作用不受摇晃或倾斜等影响;

该接续杯,是为一中空状的杯体,以开孔套合于固定凸环,而杯体下方设有 滴出口使注射液可流出,且止滴都是置入于接续杯中,而限制在杯中进行止塞控 制,大幅缩减可误差的动作空间及两的相对摆动倾斜角度,使球面薄膜足以涵盖 滴出口而确实止塞贴合。

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阻隔滴液及空气,并防止血液回流,且 无论摇晃或倾斜与否皆不致受到影响,而能确保止滴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点滴注射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1A是常用点滴注射筒于注射液即将用完时受到摇晃或倾斜,使环形止塞体 可能抵触注射筒的侧向壁面,而形成两卡止点,无法封闭注射液出口,原有预期 的止塞作用因而失效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1B是常用点滴注射筒其环形止塞体翻转而卡止于注射筒的侧向壁面与注射 液出之间,也已失去原有预期的止塞作用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当滴液即将滴完时,因该浮杯体内所盛的液体 重量及液面降低的加速,其薄膜状的球面底部将迅速被吸附,而紧密贴合于滴出 口的剖面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当滴液即将滴完时,即使注射筒及接续杯受到 摇晃或倾斜的影响,其薄膜状的球面底部仍吸附而紧密贴合于滴出口的剖面示意 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实际实施注射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兹 列举本发明的一较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是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发明 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由图所示,止滴部20可由浮杯体25与一单独的球面薄 膜26所构成,浮杯体25底部设有一插孔251,供球面薄膜26以固定柱261插 固,使该容器可盛蓄的液体重量增加,以增进在止塞作用时该容器的下降作用, 且使球面薄膜26更具灵活性的止塞配合。

图3A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注射筒10内的滴液L已滴完时,接续 杯30不再有滴液L注入,此时,接续杯30内的液面降低,浮杯体25亦随的下 降,由于杯体内亦盛有滴液L,在重力作用下,其球面薄膜26的底部将迅速被吸 附而紧密贴合于滴出口34,以阻隔剩余的滴液L及空气的剖面示意图。

图3B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浮杯体25与接续杯30的相对摆动倾斜角 度十分有限,因此,即便浮杯体25呈倾斜下降,球面薄膜26也足以涵盖之,而 贴合于滴出口34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4所示,乃是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实际实施注射的配置示意图; 由图所示,注射筒部10、可浮动的止滴部20及接续杯30等构件所组成的控制结 构改良,该注射筒部10的接续端16衔接一引流管40,并于引流管40适当位置 处设有流量控制装置50,引流管40末端则装设一尖状接头60,用以插入点滴瓶 70的底部,而导入点滴。

此间拟特别强调说明,乃本发明最主要的创意精神在于在点滴注射完毕时可 确实阻隔滴液及空气,并不受摇晃或倾斜所影响;主要是由注射筒部10、可浮动 的止滴部20及接续杯3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球面薄膜26所具有的特征即在 于;球面薄膜具有较佳接触性且无方向限制性,止滴部20的顶端周缘22可摇晃 的范围总在球面所涵盖的范围内,且球面薄膜26具有适当的可挠性,即使注射筒 部10及接续杯30受到大幅摇晃或倾斜时,球面薄膜26也可依其较佳接触性及无 方向限制性等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止滴部20皆恰可下降至注射液出口12上, 而贴合止滴更加确保其止滴功效,故可大幅改进现有的产品一受摇晃或倾斜即装 置失效的缺失,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减少医疗资源的负担,而有明显的进步性; 此外,当再次强调说明,是球面薄膜26不会生成皱折及缝隙,没有渗漏的顾虑; 其结构特征及所构成的空间型态实为本发明创意的精华所在。

综上所述,本发明点滴注射简的控制结构改良藉其特有的结构特征,确实能 达到原发明目的的各项要求,且大幅改进现有的产品的莫大实用功效,更末见有 相同结构特征的产品公开销售,显见本发明实已符合发明专利的成立要件,爱依 法提出发明专利的中请,恳请早日赐准为盼。

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点滴注射筒的控制结构改良,主要包括注射筒部、内置有止滴部的接续杯等所构成的控制结构改良;当注射筒内的滴液逐渐滴入连续杯中,连续杯内的止滴部可浮动漂浮于滴液接口,使接续杯输出滴液而注射;当注射筒内的滴液滴完时,接续杯不再有滴液注入,此时,液面降低致使滴部随即下降,由于该部内亦盛有滴液,在重力作用下受吸附而紧贴连续杯出口,剩余滴液及空气得以被阻隔,而有效防止空气不慎注入人体或血液回流控制结构改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