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8510104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707096.4

申请日:

20170616

公开号:

CN208130247U

公开日:

20181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39/10,A61M25/00

主分类号:

A61M39/10,A61M25/00

申请人: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发明人:

章文龙

地址:

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西门街150号

优先权:

CN201720707096U

专利代理机构: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江程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包括刚性的塑料管和柔性的橡胶皮管,塑料管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该管接部的外径大于塑料管的外径,橡胶皮管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塑料管的另一端,橡胶皮管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引流袋的接口。本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连接稳定性高,且不易堵塞。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的塑料管(1)和柔性的橡胶皮管(2),所述塑料管(1)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11),该接管部(11)的外径大于塑料管(1)的外径,所述橡胶皮管(2)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塑料管(1)的另一端,所述橡胶皮管(2)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引流袋的接口(21),所述塑料管(1)的另一端外周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环形的张紧凸沿(12),每一张紧凸沿(12)均周向设置,上述橡胶皮管(2)包覆在若干张紧凸沿(12)上,所述塑料管(1)另一端端面的外边沿还周向具有导入锥面(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部(11)的内壁上周向具有内螺纹(111),在接管部(11)的内端面上还固连有密封垫(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部(11)内周壁的内端边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112),所述密封垫(3)的外边沿卡接在限位槽(1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皮管(2)的接口(21)内壁上周向具有若干张紧凸起(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1)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于胸、腹腔积液、PTCD、PTGD的患者常需施行穿刺引流,由于arrow中心静脉导管具有管径细,导管柔软,刺激小等优点,普遍使用arrow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穿刺引流,但实践显示,arrow中心静脉导管是螺旋型接口,而引流袋的导管是锥形接口,导致两者无法直接相连,而必须通过其它连接导管将这两者相连。通常医护人员就地取材,采用2ml注射器、动脉采血针、医用三通接头、引流袋自带的连接管等自制成简易连接导管及一次性连接管,以达到引流的需要,但自制简易连接导管存在连接部件多、连接不牢固、易发生连接处脱开等缺点,从而导致气胸和感染,存在安全隐患,而2ml注射器、动脉采血针、三通开关接头易导致患者皮肤受压,都可能造成患者的意外伤害,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操作非常不便,冲洗不便。而传统的胸腔 arrow中心静脉导管、腹腔arrow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管较长,容易受压、折叠,造成引流不畅,同时也容易形成压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本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连接稳定性高,且不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的塑料管和柔性的橡胶皮管,所述塑料管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该接管部的外径大于塑料管的外径,所述橡胶皮管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塑料管的另一端,所述橡胶皮管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引流袋的接口。

使用时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接管部内,使得两者相连接,将橡胶皮管的接口套设在引流袋的接管上,实现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其中由于橡胶皮管为柔性材料,使得橡胶皮管与塑料管之间为柔性连接,不易脱开,连接稳定性高,且橡胶皮管收紧包覆在塑料管上,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避免渗漏,而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定时挤压橡胶皮管,从而避免出现堵塞。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所述接管部的内壁上周向具有内螺纹,在接管部的内端面上还固连有密封垫。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通过螺纹连接固连,操作方便,且连接稳定性高,当中心静脉导管旋紧时端口边沿能够压紧在密封垫上,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渗漏,同时密封垫的弹性力能够作用于中心静脉导管,从而使得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之间的螺纹连接涨紧,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所述接管部内周壁的内端边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密封垫的外边沿卡接在限位槽内。使得密封垫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所述塑料管的另一端外周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环形的张紧凸沿,每一张紧凸沿均周向设置,上述橡胶皮管包覆在若干张紧凸沿上,所述塑料管另一端端面的外边沿还周向具有导入锥面。张紧凸沿能够增加塑料管与橡胶皮管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所述橡胶皮管的接口内壁上周向具有若干张紧凸起。同样,张紧凸起能够增加橡胶皮管与引流袋接管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所述塑料管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便于观察流动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堵塞等现象,从而及时排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橡胶皮管为柔性材料,使得橡胶皮管与塑料管之间为柔性连接,不易脱开,连接稳定性高,且橡胶皮管收紧包覆在塑料管上,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避免渗漏。

2、由于橡胶皮管为柔性材料,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定时挤压橡胶皮管,从而避免出现堵塞。

3、由于中心静脉导管旋紧时端口边沿能够压紧在密封垫上,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渗漏,同时密封垫的弹性力能够作用于中心静脉导管,从而使得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之间的螺纹连接涨紧,提高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连接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连接导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塑料管;11、接管部;111、内螺纹;112、限位槽; 12、张紧凸沿;13、导入锥面;2、橡胶皮管;21、接口;22、张紧凸起;3、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包括刚性的塑料管1和柔性的橡胶皮管2,塑料管1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11,该接管部11的外径大于塑料管1的外径,橡胶皮管2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塑料管1的另一端,橡胶皮管2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引流袋的接口21。使用时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接管部11内,使得两者相连接,将橡胶皮管 2的接口21套设在引流袋的接管上,实现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其中由于橡胶皮管2为柔性材料,使得橡胶皮管2与塑料管1之间为柔性连接,不易脱开,连接稳定性高,且橡胶皮管 2收紧包覆在塑料管1上,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避免渗漏,而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定时挤压橡胶皮管2,从而避免出现堵塞。

接管部11的内壁上周向具有内螺纹111,在接管部11的内端面上还固连有密封垫3,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11通过螺纹连接固连,操作方便,且连接稳定性高,当中心静脉导管旋紧时端口边沿能够压紧在密封垫3上,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渗漏,同时密封垫3的弹性力能够作用于中心静脉导管,从而使得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11之间的螺纹连接涨紧,提高连接稳定性。接管部11内周壁的内端边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112,密封垫3的外边沿卡接在限位槽112内,使得密封垫3连接稳定性。塑料管1的另一端外周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环形的张紧凸沿12,每一张紧凸沿12均周向设置,橡胶皮管2包覆在若干张紧凸沿12上,塑料管1另一端端面的外边沿还周向具有导入锥面13,张紧凸沿12 能够增加塑料管1与橡胶皮管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稳定性。橡胶皮管2的接口21内壁上周向具有若干张紧凸起22,同样,张紧凸起22能够增加橡胶皮管2与引流袋接管的连接稳定性。塑料管1采用透明塑料制成,便于观察流动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堵塞等现象,从而及时排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07096.4 (22)申请日 2017.06.16 (73)专利权人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 (集团) 地址 317000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西门街 150号 (72)发明人 章文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65 代理人 江程鹏 (51)Int.Cl. A61M 39/10(2006.01) A61M 2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

2、连 接导管, 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 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本用 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包括刚性的塑料管和柔 性的橡胶皮管, 塑料管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 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 该管接部的外径大 于塑料管的外径, 橡胶皮管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塑 料管的另一端, 橡胶皮管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 引流袋的接口。 本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连接 稳定性高, 且不易堵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8130247 U 2018.11.23 CN 208130247 U 1.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刚性的塑料管(1)和柔性的橡。

3、胶皮 管(2), 所述塑料管(1)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11), 该接管 部(11)的外径大于塑料管(1)的外径, 所述橡胶皮管(2)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塑料管(1)的另 一端, 所述橡胶皮管(2)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引流袋的接口(21), 所述塑料管(1)的另一 端外周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环形的张紧凸沿(12), 每一张紧凸沿(12)均周向设置, 上述橡 胶皮管(2)包覆在若干张紧凸沿(12)上, 所述塑料管(1)另一端端面的外边沿还周向具有导 入锥面(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部(11)的内 壁上周向具有内螺纹(1。

4、11), 在接管部(11)的内端面上还固连有密封垫(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管部(11)内周 壁的内端边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112), 所述密封垫(3)的外边沿卡接在限位槽(1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皮管(2)的 接口(21)内壁上周向具有若干张紧凸起(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料管(1)采用 透明塑料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30247 U 2 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

5、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上对于胸、 腹腔积液、 PTCD、 PTGD的患者常需施行穿刺引流, 由于arrow中 心静脉导管具有管径细, 导管柔软, 刺激小等优点, 普遍使用arrow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穿刺 引流, 但实践显示, arrow中心静脉导管是螺旋型接口, 而引流袋的导管是锥形接口, 导致两 者无法直接相连, 而必须通过其它连接导管将这两者相连。 通常医护人员就地取材, 采用 2ml注射器、 动脉采血针、 医用三通接头、 引流袋自带的连接管等自制成简易连接导管及一 次性连接管, 以达到引流的需要, 但自制简易连接导管存。

6、在连接部件多、 连接不牢固、 易发 生连接处脱开等缺点, 从而导致气胸和感染, 存在安全隐患, 而2ml注射器、 动脉采血针、 三 通开关接头易导致患者皮肤受压, 都可能造成患者的意外伤害, 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操作非 常不便, 冲洗不便。 而传统的胸腔 arrow中心静脉导管、 腹腔arrow中心静脉导管连接管较 长, 容易受压、 折叠, 造成引流不畅, 同时也容易形成压疮。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 连接导管, 本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连接稳定性高, 且不易堵塞。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

7、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刚性的塑料管和柔性的橡胶皮管, 所述塑料管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 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 该接管部的外径大于塑料管的外径, 所述橡胶皮管的一端固 定套设在塑料管的另一端, 所述橡胶皮管的另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引流袋的接口。 0005 使用时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接管部内, 使得两者相连接, 将橡胶皮管的接口套设 在引流袋的接管上, 实现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 其中由于橡胶皮管为柔性材料, 使 得橡胶皮管与塑料管之间为柔性连接, 不易脱开, 连接稳定性高, 且橡胶皮管收紧包覆在塑 料管上, 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避免渗漏, 而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定时挤压橡。

8、胶皮管, 从而避免 出现堵塞。 0006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 所述接管部的内壁上周向具有内螺纹, 在 接管部的内端面上还固连有密封垫。 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通过螺纹连接固连, 操作方便, 且连接稳定性高, 当中心静脉导管旋紧时端口边沿能够压紧在密封垫上, 从而提高密封性, 避免渗漏, 同时密封垫的弹性力能够作用于中心静脉导管, 从而使得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 部之间的螺纹连接涨紧, 提高连接稳定性。 0007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 所述接管部内周壁的内端边沿周向开设有 限位槽, 所述密封垫的外边沿卡接在限位槽内。 使得密封垫连接稳定性。 0008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

9、的连接导管中, 所述塑料管的另一端外周壁上沿轴向具有 若干环形的张紧凸沿, 每一张紧凸沿均周向设置, 上述橡胶皮管包覆在若干张紧凸沿上, 所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30247 U 3 述塑料管另一端端面的外边沿还周向具有导入锥面。 张紧凸沿能够增加塑料管与橡胶皮管 之间的摩擦力, 从而提高连接稳定性。 0009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 所述橡胶皮管的接口内壁上周向具有若干 张紧凸起。 同样, 张紧凸起能够增加橡胶皮管与引流袋接管的连接稳定性。 0010 在上述的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中, 所述塑料管采用透明塑料制成。 便于观察 流动状况, 能够及时发现堵塞等现象。

10、, 从而及时排除。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具有以下优点: 0012 1、 由于橡胶皮管为柔性材料, 使得橡胶皮管与塑料管之间为柔性连接, 不易脱开, 连接稳定性高, 且橡胶皮管收紧包覆在塑料管上, 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避免渗漏。 0013 2、 由于橡胶皮管为柔性材料, 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定时挤压橡胶皮管, 从而避免出 现堵塞。 0014 3、 由于中心静脉导管旋紧时端口边沿能够压紧在密封垫上, 从而提高密封性, 避 免渗漏, 同时密封垫的弹性力能够作用于中心静脉导管, 从而使得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 之间的螺纹连接涨紧, 提高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

11、本连接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连接导管的结构剖视图。 0017 图中, 1、 塑料管; 11、 接管部; 111、 内螺纹; 112、 限位槽; 12、 张紧凸沿; 13、 导入锥 面; 2、 橡胶皮管; 21、 接口; 22、 张紧凸起; 3、 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9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用于穿刺引流的连接导管, 包括刚性的塑料管1和柔性的橡 胶皮管2, 塑料管1的一端具有呈筒状并用于连接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部11, 该接管部11的 。

12、外径大于塑料管1的外径, 橡胶皮管2的一端固定套设在塑料管1的另一端, 橡胶皮管2的另 一端具有用于连接引流袋的接口21。 使用时将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接管部11内, 使得两者相 连接, 将橡胶皮管 2的接口21套设在引流袋的接管上, 实现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的连接, 其中由于橡胶皮管2为柔性材料, 使得橡胶皮管2与塑料管1之间为柔性连接, 不易脱开, 连 接稳定性高, 且橡胶皮管 2收紧包覆在塑料管1上, 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避免渗漏, 而使用过 程中也可以定时挤压橡胶皮管2, 从而避免出现堵塞。 0020 接管部11的内壁上周向具有内螺纹111, 在接管部11的内端面上还固连有密封垫 3, 中。

13、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11通过螺纹连接固连, 操作方便, 且连接稳定性高, 当中心静脉导 管旋紧时端口边沿能够压紧在密封垫3上, 从而提高密封性, 避免渗漏, 同时密封垫3的弹性 力能够作用于中心静脉导管, 从而使得中心静脉导管与接管部11之间的螺纹连接涨紧, 提 高连接稳定性。 接管部11内周壁的内端边沿周向开设有限位槽112, 密封垫3的外边沿卡接 在限位槽112内, 使得密封垫3连接稳定性。 塑料管1的另一端外周壁上沿轴向具有若干环形 的张紧凸沿12, 每一张紧凸沿12均周向设置, 橡胶皮管2包覆在若干张紧凸沿12上, 塑料管1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30247 U 4 。

14、另一端端面的外边沿还周向具有导入锥面13, 张紧凸沿12 能够增加塑料管1与橡胶皮管2 之间的摩擦力, 从而提高连接稳定性。 橡胶皮管2的接口21内壁上周向具有若干张紧凸起 22, 同样, 张紧凸起22能够增加橡胶皮管2与引流袋接管的连接稳定性。 塑料管1采用透明塑 料制成, 便于观察流动状况, 能够及时发现堵塞等现象, 从而及时排除。 002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3024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8130247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8130247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