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8498637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308098.8

申请日:

20161201

公开号:

CN206492061U

公开日:

2017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5/14,A61M5/52,A61F7/00

主分类号:

A61M5/14,A61M5/52,A61F7/00

申请人:

李秀红

发明人:

李秀红

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优先权:

CN201621308098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宏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盖板打开,再将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板之间,患者再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医护人员再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使得患者手背的静脉血管清晰的显示出来,此时,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静脉穿刺工作,静脉穿刺完毕后,医护人员再关闭盖板,此时,患者手部处于封闭的空间,防止患者手部受到外力的碰撞,该静脉输液保护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便于医护人员立即知晓患者手背的静脉具体位置,使得医护人员准确且快速的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板、加热垫、温控器、红外静脉显像仪、盖板、让位槽、绑带、日字扣,所述的支撑板位于底板顶部两侧,所述的支撑板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加热垫位于支撑板内侧,所述的加热垫与支撑板胶水相连,所述的温控器位于底板顶部右侧后端,所述的温控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位于支撑板内侧后端,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与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盖板位于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盖板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让位槽位于盖板内部后端,所述的让位槽与盖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绑带位于底板顶部前端,所述的绑带两端与底板铆钉相连,所述的日字扣贯穿于绑带,所述的日字扣与绑带活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后端还设有限温器,所述的限温器与底板螺纹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前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底板螺纹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顶部中侧还设有保护垫,所述的保护垫与底板胶水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后端还设有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一端与支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密封板另一端与底板螺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右侧还设有锁扣,所述的锁扣与盖板螺纹相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背景技术

当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背进行静脉输液时,先使用胶管将患者的手腕进行捆扎,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手背的静脉血管更加的清晰,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此种方式费时费力,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因患者的手部暴露于外界,易与外界物体发生碰撞,不仅对患者造成伤害,还耽误了患者的静脉输液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来解决目前医院尚无患者手背输液的保护装置,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包括底板、支撑板、加热垫、温控器、红外静脉显像仪、盖板、让位槽、绑带、日字扣,所述的支撑板位于底板顶部两侧,所述的支撑板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加热垫位于支撑板内侧,所述的加热垫与支撑板胶水相连,所述的温控器位于底板顶部右侧后端,所述的温控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位于支撑板内侧后端,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与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盖板位于支撑板顶部,所述的盖板与支撑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让位槽位于盖板内部后端,所述的让位槽与盖板一体相连,所述的绑带位于底板顶部前端,所述的绑带两端与底板铆钉相连,所述的日字扣贯穿于绑带,所述的日字扣与绑带活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后端还设有限温器,所述的限温器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前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顶部中侧还设有保护垫,所述的保护垫与底板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后端还设有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一端与支撑板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密封板另一端与底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右侧还设有锁扣,所述的锁扣与盖板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静脉输液保护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解开锁扣,再将盖板打开,医护人员再将患者的手部穿过绑带,并将患者的手心面对底板,再将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板之间,当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板之间时,患者再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同时,患者的手腕此时处于绑带的位置,医护人员先使用日字扣对绑带的长度进行调节,其目的是为了让绑带将患者的手部与该装置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通过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以及患者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的作用,使得患者手背的静脉血管清晰的显示出来,此时,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静脉穿刺工作,当静脉穿刺完毕后,医护人员再关闭盖板,在让位槽的作用下,使得盖板让出静脉输液管的空间,防止盖板压住静脉输液管,确保了患者静脉输液的正常性,医护人员再锁上锁扣,此时,患者手部处于封闭的空间,防止患者手部受到外力的碰撞,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即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用手开启温控器,通过开启温控器,使得加热垫开始工作,加热垫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加热,使得患者手部处于保温的状态,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输液的疼痛感,当加热垫的温度达到温控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加热垫停止工作,该静脉输液保护器,结构巧妙,功能强大,省时省力,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便于医护人员立即知晓患者手背的静脉具体位置,使得医护人员准确且快速的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当温控器出现故障或失灵时,加热垫的温度达到限温器所设定的安全温度值时,加热垫停止工作,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还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密封板是为了防止加热垫所形成的热量由支撑板后端流失,确保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保护垫是为了让患者手部与底板实行软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盖板为透明材质,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手背静脉输液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静脉输液保护器的主视图;

图2是静脉输液保护器的展开俯视图。

底板 1 支撑板 2

加热垫 3 温控器 4

红外静脉显像仪 5 盖板 6

让位槽 7 绑带 8

日字扣 9 限温器 101

蓄电池 102 保护垫 103

密封板 201 锁扣 6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包括底板1、支撑板2、加热垫3、温控器4、红外静脉显像仪5、盖板6、让位槽7、绑带8、日字扣9,所述的支撑板2位于底板1顶部两侧,所述的支撑板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加热垫3位于支撑板2内侧,所述的加热垫3与支撑板2胶水相连,所述的温控器4位于底板1顶部右侧后端,所述的温控器4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5位于支撑板2内侧后端,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5与支撑板2螺纹相连,所述的盖板6位于支撑板2顶部,所述的盖板6与支撑板2转动相连,所述的让位槽7位于盖板6内部后端,所述的让位槽7与盖板6一体相连,所述的绑带8位于底板1顶部前端,所述的绑带8两端与底板1铆钉相连,所述的日字扣9贯穿于绑带8,所述的日字扣9与绑带8活动相连,所述的底板1顶部右侧后端还设有限温器101,所述的限温器101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1顶部右侧前端还设有蓄电池102,所述的蓄电池10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底板1顶部中侧还设有保护垫103,所述的保护垫103与底板1胶水相连,所述的支撑板2后端还设有密封板201,所述的密封板201一端与支撑板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密封板201另一端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盖板6右侧还设有锁扣601,所述的锁扣601与盖板6螺纹相连。

该静脉输液保护器,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用手解开锁扣601,再将盖板6打开,医护人员再将患者的手部穿过绑带8,并将患者的手心面对底板1,再将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板2之间,当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板2之间后,患者再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5,同时,患者的手腕此时处于绑带8的位置,医护人员先使用日字扣9对绑带8的长度进行调节,其目的是为了让绑带8将患者的手部与该装置连接稳固,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5,通过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5以及患者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5的作用,使得患者手背的静脉血管清晰的显示出来,此时,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静脉穿刺工作,当静脉穿刺完毕后,医护人员再关闭盖板6,在让位槽7的作用下,使得盖板6让出静脉输液管的空间,防止盖板6压住静脉输液管,确保了患者静脉输液的正常性,医护人员再锁上锁扣601,此时,患者手部处于封闭的空间,防止患者手部受到外力的碰撞,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即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医护人员可用手开启温控器4,通过开启温控器4,使得加热垫3开始工作,加热垫3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加热,使得患者手部处于保温的状态,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输液的疼痛感,当加热垫3的温度达到温控器4所设定的温度值时,加热垫3停止工作,同时,当温控器4出现故障或失灵时,加热垫3的温度达到限温器101所设定的安全温度值时,加热垫3停止工作,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还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密封板201是为了防止加热垫3所形成的热量由支撑板后端流失,确保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保护垫103是为了让患者手部与底板1实行软接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蓄电池102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所述的盖板6为透明材质,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手背静脉输液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08098.8 (22)申请日 2016.12.01 (73)专利权人 李秀红 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72)发明人 李秀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李宏伟 (51)Int.Cl. A61M 5/14(2006.01) A61M 5/52(2006.01) A61F 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输液保。

2、护器, 使 用时, 首先医护人员将盖板打开, 再将患者的手 部移至支撑板之间, 患者再手握红外静脉显像 仪, 医护人员再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 使得患者 手背的静脉血管清晰的显示出来, 此时, 医护人 员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静脉穿刺工作, 静脉穿刺 完毕后, 医护人员再关闭盖板, 此时, 患者手部处 于封闭的空间, 防止患者手部受到外力的碰撞, 该静脉输液保护器, 结构巧妙, 功能强大, 省时省 力, 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该装置, 便于医护人员立 即知晓患者手背的静脉具体位置, 使得医护人员 准确且快速的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 不仅提 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还对患者起到保护作 用。 权利要求。

3、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492061 U 2017.09.15 CN 206492061 U 1.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 支撑板、 加热垫、 温控器、 红外静脉显像 仪、 盖板、 让位槽、 绑带、 日字扣, 所述的支撑板位于底板顶部两侧, 所述的支撑板与底板螺 纹相连, 所述的加热垫位于支撑板内侧, 所述的加热垫与支撑板胶水相连, 所述的温控器位 于底板顶部右侧后端, 所述的温控器与底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位于支撑板 内侧后端, 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所述的盖板位于支撑板顶部, 所述的 盖板与支撑板转动相连, 所述的让位槽位于。

4、盖板内部后端, 所述的让位槽与盖板一体相连, 所述的绑带位于底板顶部前端, 所述的绑带两端与底板铆钉相连, 所述的日字扣贯穿于绑 带, 所述的日字扣与绑带活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后端还 设有限温器, 所述的限温器与底板螺纹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前端还 设有蓄电池, 所述的蓄电池与底板螺纹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顶部中侧还设有 保护垫, 所述的保护垫与底板胶水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

5、后端还设有密 封板, 所述的密封板一端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密封板另一端与底板螺纹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右侧还设有锁扣, 所述的锁扣与盖板螺纹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492061 U 2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器, 尤其涉及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背景技术 0002 当医护人员对患者手背进行静脉输液时, 先使用胶管将患者的手腕进行捆扎, 其 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手背的静脉血管更加的清晰, 便于医护人员观察, 此种方式费时费力, 降 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 在静脉输。

6、液的过程中, 因患者的手部暴露于外界, 易与外 界物体发生碰撞, 不仅对患者造成伤害, 还耽误了患者的静脉输液进度, 鉴于以上缺陷, 实 有必要设计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来解决目前医 院尚无患者手背输液的保护装置, 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包括底 板、 支撑板、 加热垫、 温控器、 红外静脉显像仪、 盖板、 让位槽、 绑带、 日字扣, 所述的支撑板位 于底板顶部两侧, 所述的支撑板与底板螺纹相连, 所述。

7、的加热垫位于支撑板内侧, 所述的加 热垫与支撑板胶水相连, 所述的温控器位于底板顶部右侧后端, 所述的温控器与底板螺纹 相连, 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位于支撑板内侧后端, 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与支撑板螺纹 相连, 所述的盖板位于支撑板顶部, 所述的盖板与支撑板转动相连, 所述的让位槽位于盖板 内部后端, 所述的让位槽与盖板一体相连, 所述的绑带位于底板顶部前端, 所述的绑带两端 与底板铆钉相连, 所述的日字扣贯穿于绑带, 所述的日字扣与绑带活动相连。 0005 进一步, 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后端还设有限温器, 所述的限温器与底板螺纹相连。 0006 进一步, 所述的底板顶部右侧前端还设有蓄电池, 。

8、所述的蓄电池与底板螺纹相连。 0007 进一步, 所述的底板顶部中侧还设有保护垫, 所述的保护垫与底板胶水相连。 0008 进一步, 所述的支撑板后端还设有密封板, 所述的密封板一端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密封板另一端与底板螺纹相连。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盖板右侧还设有锁扣, 所述的锁扣与盖板螺纹相连。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静脉输液保护器, 使用时, 首先医护人员用手解开锁扣, 再将 盖板打开, 医护人员再将患者的手部穿过绑带, 并将患者的手心面对底板, 再将患者的手部 移至支撑板之间, 当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板之间时, 患者再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 同时, 患 者的手腕此时处。

9、于绑带的位置, 医护人员先使用日字扣对绑带的长度进行调节, 其目的是 为了让绑带将患者的手部与该装置连接稳固, 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 通过 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以及患者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的作用, 使得患者手背的静脉血管清晰 的显示出来, 此时, 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静脉穿刺工作, 当静脉穿刺完毕后, 医护 人员再关闭盖板, 在让位槽的作用下, 使得盖板让出静脉输液管的空间, 防止盖板压住静脉 输液管, 确保了患者静脉输液的正常性, 医护人员再锁上锁扣, 此时, 患者手部处于封闭的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492061 U 3 空间, 防止患者手部受到外力的碰撞。

10、, 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即可, 根据实际 使用情况, 医护人员可用手开启温控器, 通过开启温控器, 使得加热垫开始工作, 加热垫对 患者的手部进行加热, 使得患者手部处于保温的状态, 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输液的疼痛感, 当 加热垫的温度达到温控器所设定的温度值时, 加热垫停止工作, 该静脉输液保护器, 结构巧 妙, 功能强大, 省时省力, 操作简单, 通过使用该装置, 便于医护人员立即知晓患者手背的静 脉具体位置, 使得医护人员准确且快速的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 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 的工作效率, 还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 当温控器出现故障或失灵时, 加热垫的温度达 到限温器所设。

11、定的安全温度值时, 加热垫停止工作, 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还对患 者起到保护作用, 密封板是为了防止加热垫所形成的热量由支撑板后端流失, 确保了该装 置使用时的密封性, 保护垫是为了让患者手部与底板实行软接触, 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蓄 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 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所述的盖板为透 明材质, 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患者手背静脉输液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静脉输液保护器的主视图; 0012 图2是静脉输液保护器的展开俯视图。 0013 底板 1 支撑板 2 0014 加热垫 3 温控器 4 0015 红外静脉显像仪 5 盖板 6 0016。

12、 让位槽 7 绑带 8 0017 日字扣 9 限温器 101 0018 蓄电池 102 保护垫 103 0019 密封板 201 锁扣 601 00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下文中, 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 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 彻理解。 然而,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 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 在其他情况下, 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0022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器, 包括底板1、 支撑板2、 加热垫3、 温控器4、 红 外静脉显像仪5、 盖板。

13、6、 让位槽7、 绑带8、 日字扣9, 所述的支撑板2位于底板1顶部两侧, 所述 的支撑板2与底板1螺纹相连, 所述的加热垫3位于支撑板2内侧, 所述的加热垫3与支撑板2 胶水相连, 所述的温控器4位于底板1顶部右侧后端, 所述的温控器4与底板1螺纹相连, 所述 的红外静脉显像仪5位于支撑板2内侧后端, 所述的红外静脉显像仪5与支撑板2螺纹相连, 所述的盖板6位于支撑板2顶部, 所述的盖板6与支撑板2转动相连, 所述的让位槽7位于盖板 6内部后端, 所述的让位槽7与盖板6一体相连, 所述的绑带8位于底板1顶部前端, 所述的绑 带8两端与底板1铆钉相连, 所述的日字扣9贯穿于绑带8, 所述的日字。

14、扣9与绑带8活动相连, 所述的底板1顶部右侧后端还设有限温器101, 所述的限温器101与底板1螺纹相连, 所述的 底板1顶部右侧前端还设有蓄电池102, 所述的蓄电池102与底板1螺纹相连, 所述的底板1顶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492061 U 4 部中侧还设有保护垫103, 所述的保护垫103与底板1胶水相连, 所述的支撑板2后端还设有 密封板201, 所述的密封板201一端与支撑板2螺纹相连, 且所述的密封板201另一端与底板1 螺纹相连, 所述的盖板6右侧还设有锁扣601, 所述的锁扣601与盖板6螺纹相连。 0023 该静脉输液保护器, 使用时, 首先医护人员用手。

15、解开锁扣601, 再将盖板6打开, 医 护人员再将患者的手部穿过绑带8, 并将患者的手心面对底板1, 再将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 板2之间, 当患者的手部移至支撑板2之间后, 患者再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5, 同时, 患者的手 腕此时处于绑带8的位置, 医护人员先使用日字扣9对绑带8的长度进行调节, 其目的是为了 让绑带8将患者的手部与该装置连接稳固, 医护人员再用手开启红外静脉显像仪5, 通过开 启红外静脉显像仪5以及患者手握红外静脉显像仪5的作用, 使得患者手背的静脉血管清晰 的显示出来, 此时, 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的手背进行静脉穿刺工作, 当静脉穿刺完毕后, 医护 人员再关闭盖板6, 在让位槽7的。

16、作用下, 使得盖板6让出静脉输液管的空间, 防止盖板6压住 静脉输液管, 确保了患者静脉输液的正常性, 医护人员再锁上锁扣601, 此时, 患者手部处于 封闭的空间, 防止患者手部受到外力的碰撞, 医护人员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工作即可, 根 据实际使用情况, 医护人员可用手开启温控器4, 通过开启温控器4, 使得加热垫3开始工作, 加热垫3对患者的手部进行加热, 使得患者手部处于保温的状态, 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输液的 疼痛感, 当加热垫3的温度达到温控器4所设定的温度值时, 加热垫3停止工作, 同时, 当温控 器4出现故障或失灵时, 加热垫3的温度达到限温器101所设定的安全温度值时, 加热垫3。

17、停 止工作, 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还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密封板201是为了防止加 热垫3所形成的热量由支撑板后端流失, 确保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密封性, 保护垫103是为了 让患者手部与底板1实行软接触, 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蓄电池102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 量供应, 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所述的盖板6为透明材质, 便于医护人员随时 观察患者手背静脉输液的情况。 0024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 发, 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49206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49206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492061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