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497645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26307.8

申请日:

20160323

公开号:

CN205494619U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25/00,A61B5/01

主分类号:

A61M25/00,A61B5/01

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发明人:

周志强,张莉,王学仁,张建芳,廖明锋

地址: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1095号

优先权:

CN201620226307U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镇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其特殊之处在于:胃管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伸至胃管本体尾端的导线凹槽,温度传感器通过嵌置在导线凹槽中的信号传输线与外界温度监测仪相连;胃管本体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和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用以直观显示胃管前端和温度传感器的插入深度。其具备连续监测患者核心体温的功能,可以对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置入胃管的患者进行动态体温监测,真正实现安全、经济、舒适、方便和准确的监测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所述胃管本体(1)具有伸入患者体内的前端(1a)和置留在患者体外的尾端(1b),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1a)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胃管侧孔(2),所述胃管侧孔(2)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导线凹槽(5),所述导线凹槽(5)一直延伸至胃管本体(1)的尾端(1b);所述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和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的0基准与所述前端(1a)的位置一致,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的0基准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位置一致;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线(4)的一端相连,所述信号传输线(4)嵌置导线凹槽(5)中,所述信号传输线(4)的另一端伸出外露在胃管本体(1)的尾端(1b),且其在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温度监测仪(7)输入端相连,以便于及时观测患者食管中段的温度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侧孔(2)与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端(1a)相距1~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与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端(1a)相距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上设置与所述前端(1a)相距45cm、55cm、65cm和75cm的刻度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上设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相距25cm、30cm、35cm和40cm的刻度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上设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相距25cm、30cm、35cm和40cm的刻度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与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的标记颜色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为黑色标记,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为蓝色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覆盖所述导线凹槽(5)的薄膜保护层(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指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置入胃管的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核心体温进行连续监测。体温是基本生命体征,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体温易发生变化,必须密切监测,现实操作中对这一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目前,临床医务人员对危重症和手术期高、低温的危害性认识尚有不足,而此类患者体温监测方法受到的众多因素影响,既不方便有时也不准确。因此体温监测常被忽视。重视危重症和手术患者体温监测对相关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医疗效果。常用的体温测量装置有:①体表温度计:体表温度计测量体表温度的影响因素很多,准确性较差;②鼻咽测温计(将温感探头从鼻腔放入病人的鼻咽中,然后连接到监护仪上,对病人进行鼻咽温测量):鼻咽测温计测量的鼻咽温度与患者核心体温尚有一定的差距,且受到气流和进食饮水的影响;③直肠测温计:直肠测温计用于手术中连续测温不方便;④食管测温计(患者食管中段温度可代表核心体温):食管测温计需将温度传感器置入食管中段,功能单一,仅能测温;⑤膀胱温度计:须经尿道置入温度传感器,受尿量影响较大;⑥气道内测温计:气道内测温计操作复杂,应用不便,较少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其具备连续监测患者核心体温的功能,可以对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置 入胃管的患者进行动态体温监测,真正实现安全、经济、舒适、方便和准确的监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具有伸入患者体内的前端和置留在患者体外的尾端;

所述前端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胃管侧孔,所述胃管侧孔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导线凹槽,所述导线凹槽一直延伸至胃管本体的尾端;

所述温度传感器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和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的0基准与所述前端的位置一致,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的0基准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一致;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线的一端相连,所述信号传输线嵌置导线凹槽中,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伸出外露在胃管本体的尾端,且其在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温度监测仪输入端相连,以便于及时观测患者食管中段的温度状况。

进一步地,所述胃管侧孔与所述胃管本体的前端相距1~3cm。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胃管本体的前端相距25cm。

又进一步地,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上设置与所述前端相距45cm、55cm、65cm和75cm的刻度标记。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上设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距25cm、30cm、35cm和40cm的刻度标记。上述刻度标记与胃管临床实际插入深度大致对应,便于医护工作者快捷操作和观测。

还进一步地,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与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的标记颜色不同。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为黑色标记,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为蓝色标记。

再进一步地,所述胃管本体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覆盖所述导 线凹槽的薄膜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对于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通过鼻咽部置入体内,并通过胃管上的刻度标记确定胃管前端和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既有普通胃管的所有功能,同时又可以连续地监测患者的核心体温,患者的体温信息通过信号传输线传入外界温度监测仪并显示出来。通常认为患者食管中段温度可代表核心体温,那么置入胃管同时可监测食管中段温度,一举两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于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来说,置入胃管的同时就放入了温度监测装置,方便快捷,无二次损伤,测温准确,安全性高。本装置成本低,操作方便,减少患者不适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测温装置可准确放置于食管中段,测温准确,安全性高,可随时监测,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胃管本体1;前端1a;尾端1b;侧孔2;温度传感器3;信号传输线4;导线凹槽5;薄膜保护层6;温度监测仪7;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中所示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胃管本体1具有伸入患者体内的前端1a和置留在患者体外的尾端1b。

前端1a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胃管侧孔2,胃管侧孔2与胃管本体1的前端1a相距1.5~2.0cm。胃管侧孔2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与胃管本体的前端1a相距25cm。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沿轴 向开设有导线凹槽5,导线凹槽5一直延伸至胃管本体1的尾端1b。

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和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的0基准与前端1a的位置一致,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上显示有与前端1a相距45cm、55cm、65cm和75cm的黑色刻度标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的0基准与温度传感器3的位置一致,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上显示有与温度传感器3相距25cm、30cm、35cm和40cm的蓝色刻度标记。

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线4的一端相连,信号传输线4嵌置导线凹槽5中,信号传输线4的另一端伸出外露在胃管本体1的尾端1b,且其在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温度监测仪7输入端相连,以便于及时观测患者食管中段的温度状况。

另外,在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覆盖导线凹槽5的薄膜保护层6,用以阻止患者体液对信号传输线4的侵蚀。

以上未作详细说明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上应用时,医护人员从患者鼻咽部将胃管插入,并通过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和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直观确定胃管前端1a和温度传感器3的插入深度,其既具有普通胃管的所有功能,又可以连续监测患者食管中段体温,一举两得。

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26307.8 (22)申请日 2016.03.23 (73)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 济医院 地址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 1095号 (72)发明人 周志强 张莉 王学仁 张建芳 廖明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2104 代理人 胡镇西 (51)Int.Cl. A61M 25/00(2006.01) A61B 5/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57)摘要 。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 温度的胃管, 包括胃管本体, 其特殊之处在于: 胃 管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后 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伸至胃管本体尾端 的导线凹槽, 温度传感器通过嵌置在导线凹槽中 的信号传输线与外界温度监测仪相连; 胃管本体 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和 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 用以直观显示胃管前 端和温度传感器的插入深度。 其具备连续监测患 者核心体温的功能, 可以对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 置入胃管的患者进行动态体温监测, 真正实现安 全、 经济、 舒适、 方便和准确的监测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4946。

3、19 U 2016.08.24 CN 205494619 U 1.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包括胃管本体(1), 所述胃管本体(1)具有伸入 患者体内的前端(1a)和置留在患者体外的尾端(1b),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1a)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胃管侧孔(2), 所述胃 管侧孔(2)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 所述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 管本体(1)侧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导线凹槽(5), 所述导线凹槽(5)一直延伸至胃管本体(1)的 尾端(1b); 所述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 (8)和。

4、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 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的0基准与所述前端 (1a)的位置一致, 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的0基准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位置 一致; 所述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线(4)的一端相连, 所述信号传输线(4)嵌置 导线凹槽(5)中, 所述信号传输线(4)的另一端伸出外露在胃管本体(1)的尾端(1b), 且其在 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温度监测仪(7)输入端相连, 以便于及时观测患者食管中段的温度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侧孔 (2)与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端(1a)相距13cm。 3.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 (3)与所述胃管本体(1)的前端(1a)相距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插入深 度刻度标记(8)上设置与所述前端(1a)相距45cm、 55cm、 65cm和75cm的刻度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插入 深度刻度标记(9)上设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相距25cm、 30cm、 35cm和40cm的刻度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插入 深度刻度标记。

6、(9)上设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3)相距25cm、 30cm、 35cm和40cm的刻度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插入深 度刻度标记(8)与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的标记颜色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胃管插入深 度刻度标记(8)为黑色标记, 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为蓝色标记。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覆盖所述导线凹槽(5)的薄膜保护层(6)。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7、 2 CN 205494619 U 2 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指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背景技术 0002 在临床治疗中, 需要对置入胃管的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核心体温进行连续监 测。 体温是基本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的体温易发生变化, 必须密切监测, 现实操 作中对这一点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目前, 临床医务人员对危重症和手术期高、 低温的危害性 认识尚有不足, 而此类患者体温监测方法受到的众多因素影响, 既不方便有时也不准确。 因 此体温监测常被忽视。 重视危重症和手术患者体温监测对相关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可 提。

8、高患者医疗效果。 常用的体温测量装置有: 体表温度计: 体表温度计测量体表温度的影 响因素很多, 准确性较差; 鼻咽测温计(将温感探头从鼻腔放入病人的鼻咽中, 然后连接 到监护仪上, 对病人进行鼻咽温测量): 鼻咽测温计测量的鼻咽温度与患者核心体温尚有一 定的差距, 且受到气流和进食饮水的影响; 直肠测温计: 直肠测温计用于手术中连续测温 不方便; 食管测温计(患者食管中段温度可代表核心体温): 食管测温计需将温度传感器 置入食管中段, 功能单一, 仅能测温; 膀胱温度计: 须经尿道置入温度传感器, 受尿量影响 较大; 气道内测温计: 气道内测温计操作复杂, 应用不便, 较少应用。 发明内容 。

9、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其具备连续监测 患者核心体温的功能, 可以对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置入胃管的患者进行动态体温监测, 真 正实现安全、 经济、 舒适、 方便和准确的监测效果。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包括胃管本体, 所述胃管本体具有伸入患者 体内的前端和置留在患者体外的尾端; 0006 所述前端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胃管侧孔, 所述胃管侧孔 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沿轴向 开设有导线凹槽, 所述导线凹槽一直延伸。

10、至胃管本体的尾端; 0007 所述温度传感器后面的胃管本体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和 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 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的0基准与所述前端的位置一致, 所 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的0基准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位置一致; 0008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线的一端相连, 所述信号传输线嵌置导线凹 槽中, 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另一端伸出外露在胃管本体的尾端, 且其在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温 度监测仪输入端相连, 以便于及时观测患者食管中段的温度状况。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胃管侧孔与所述胃管本体的前端相距13cm。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胃管本体的。

11、前端相距25cm。 0011 又进一步地, 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上设置与所述前端相距45cm、 55cm、 65cm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494619 U 3 和75cm的刻度标记。 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上设置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距25cm、 30cm、 35cm和40cm的刻度标记。 上述刻度标记与胃管临床实际插入深度大致对应, 便于医护 工作者快捷操作和观测。 0012 还进一步地, 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与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的标记 颜色不同。 所述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为黑色标记, 所述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为蓝色 标记。 0013 再进一步地, 所述。

12、胃管本体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覆盖所述导线凹槽的薄膜保 护层。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对于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 通过鼻咽部置入体内, 并 通过胃管上的刻度标记确定胃管前端和温度传感器的位置, 既有普通胃管的所有功能, 同 时又可以连续地监测患者的核心体温, 患者的体温信息通过信号传输线传入外界温度监测 仪并显示出来。 通常认为患者食管中段温度可代表核心体温, 那么置入胃管同时可监测食 管中段温度, 一举两得。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对于需要置入胃管的患者来说, 置入胃管的同时就放入 了温度监测装置, 方便快捷, 无二次损伤, 测温准确, 安全性高。 本装置成本低, 。

13、操作方便, 减 少患者不适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测温装置可准确放置于食管中段, 测温准确, 安全性高, 可 随时监测, 提高医疗质量, 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一种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0018 图中: 胃管本体1; 前端1a; 尾端1b; 侧孔2; 温度传感器3; 信号传输线4; 导线凹槽5; 薄膜保护层6; 温度监测仪7; 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 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但该实施例不应 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仅作。

14、举例而已, 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 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0 图中所示的可测患者食管中段温度的胃管, 包括胃管本体1, 胃管本体1具有伸入 患者体内的前端1a和置留在患者体外的尾端1b。 0021 前端1a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胃管侧孔2, 胃管侧孔2与 胃管本体1的前端1a相距1.52.0cm。 胃管侧孔2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 器3, 温度传感器与胃管本体的前端1a相距25cm。 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沿轴 向开设有导线凹槽5, 导线凹槽5一直延伸至胃管本体1的尾端1b。 0022 温度传感器3后面的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分别设置。

15、有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和传 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 胃管插入深度刻度标记8的0基准与前端1a的位置一致, 胃管插入 深度刻度标记8上显示有与前端1a相距45cm、 55cm、 65cm和75cm的黑色刻度标记。 传感器插 入深度刻度标记9的0基准与温度传感器3的位置一致, 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上显示有 与温度传感器3相距25cm、 30cm、 35cm和40cm的蓝色刻度标记。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494619 U 4 0023 温度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信号传输线4的一端相连, 信号传输线4嵌置导线凹槽5 中, 信号传输线4的另一端伸出外露在胃管本体1的尾端1b, 且。

16、其在工作状态时与外界温度 监测仪7输入端相连, 以便于及时观测患者食管中段的温度状况。 0024 另外, 在胃管本体1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密封覆盖导线凹槽5的薄膜保护层6, 用以 阻止患者体液对信号传输线4的侵蚀。 0025 以上未作详细说明均为现有技术。 0026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上应用时, 医护人员从患者鼻咽部将胃管插入, 并通过胃管插 入深度刻度标记8和传感器插入深度刻度标记9直观确定胃管前端1a和温度传感器3的插入 深度, 其既具有普通胃管的所有功能, 又可以连续监测患者食管中段体温, 一举两得。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49461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494619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494619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