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灭菌结构.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489737 上传时间:2020-07-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2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689904.6

申请日:

20121214

公开号:

CN202961265U

公开日:

201306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20,A61L9/015,A61L101/10

主分类号:

A61L2/20,A61L9/015,A61L101/10

申请人:

苏州金奥臭氧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林兴

地址:

215226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金家坝镇滨河南路349号

优先权:

CN201220689904U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灭菌结构,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本体、储水器,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密封门,所述箱体内设有隔层,所述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本体、储水器安装于所述隔层上,所述加湿器本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湿器本体通过导管与所述储水器连接,所述箱体外设有控制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加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加湿器本体内加热管而产生蒸汽,提高箱体内的相对湿度,使得臭氧的灭菌效果好,同时在箱体顶端设置的可视窗,便于及时观察储水箱内的水,大大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臭氧灭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本体、储水器,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密封门,所述箱体内设有隔层,所述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本体、储水器安装于所述隔层上,所述加湿器本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湿器本体通过导管与所述储水器连接,所述箱体外设有控制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加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本体的上部设有蒸汽排出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可视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窗呈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臭氧灭菌结构。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性能很不稳定,在常温下极易分解成氧气和单原子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分解能力,迅速杀灭病毒、病菌等多种微生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看重,但是现有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后,臭氧是在干燥的空气状态下进行消毒灭菌,相对湿度小,臭氧的灭菌效果差,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臭氧灭菌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臭氧灭菌结构,包括箱体、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本体、储水器,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密封门,所述箱体内设有隔层,所述臭氧发生器、加湿器本体、储水器安装于所述隔层上,所述加湿器本体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湿器本体通过导管与所述储水器连接,所述箱体外设有控制器,所述臭氧发生器、加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箱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加湿器本体的上部设有蒸汽排出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可视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可视窗呈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加湿器本体内加热管而产生蒸汽,提高箱体内的相对湿度,使得臭氧的灭菌效果好,同时在箱体顶端设置的可视窗,便于及时观察储水箱内的水,大大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臭氧发生器,3、加湿器本体,4、储水器,5、密封门,6、隔层,7、加热管,8、导管,9、控制器,10、湿度传感器,11、蒸汽排出管,12、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臭氧灭菌结构,包括箱体1、臭氧发生器2、加湿器本体3、储水器4,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有密封门5,所述箱体1内设有隔层6,所述臭氧发生器2、加湿器本体3、储水器4安装于所述隔层6上,所述加湿器本体3内设有加热管7,所述加湿器本体3通过导管8与所述储水器4连接,所述箱体1外设有控制器9,所述臭氧发生器2、加热管7均与所述控制器9连接。

为了使箱体1内的相对湿度处于灭菌的最佳值,所述箱体1内设有湿度传感器10,所述湿度传感器10与所述控制器9连接,控制精确,灭菌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加湿器本体3的上部设有蒸汽排出管11,便于蒸汽排出而扩散到箱体1内。

为了及时观察储水器4内的水量,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有可视窗12。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可视窗12呈方形,但并不局限于方形,还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打开密封门5,将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放入箱体1内,关上密封门5,开启控制,9,控制器9发送控制信号给臭氧发生器2,臭氧发生器2工作产生臭氧,同时,加热管7工作,使得加湿器本体3内的水加热后蒸发成蒸汽,通过蒸汽排出管11排出,扩散到箱体1内,湿度传感器10将箱体1内的湿度信号传送给控制器9,与控制器9内预设的湿度值比较,当箱体内1的湿度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9控制加热管7停止加热,使箱体1内的湿度达到一定值,预防箱体1内空气的干燥,提高灭菌效果,加湿器本体3内的水不断蒸发后,储水器4不断为加湿器本体3提供水源,同时,从可视窗12观察储水器4内的水量,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臭氧灭菌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臭氧灭菌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臭氧灭菌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臭氧灭菌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臭氧灭菌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6126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05 CN 202961265 U *CN202961265U* (21)申请号 201220689904.6 (22)申请日 2012.12.14 A61L 2/20(2006.01) A61L 9/015(2006.01) A61L 101/10(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金奥臭氧有限公司 地址 215226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金家坝镇 滨河南路 349 号 (72)发明人 陈林兴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54) 实用新型名称 臭氧。

2、灭菌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灭菌结构, 包括箱 体、 臭氧发生器、 加湿器本体、 储水器, 所述箱体的 前端设有密封门, 所述箱体内设有隔层, 所述臭氧 发生器、 加湿器本体、 储水器安装于所述隔层上, 所述加湿器本体内设有加热管, 所述加湿器本体 通过导管与所述储水器连接, 所述箱体外设有控 制器, 所述臭氧发生器、 加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连 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加湿器 本体内加热管而产生蒸汽, 提高箱体内的相对湿 度, 使得臭氧的灭菌效果好, 同时在箱体顶端设置 的可视窗, 便于及时观察储水箱内的水, 大大提高 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1)Int。

3、.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961265 U CN 202961265 U *CN202961265U* 1/1 页 2 1. 一种臭氧灭菌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箱体、 臭氧发生器、 加湿器本体、 储水器, 所述 箱体的前端设有密封门, 所述箱体内设有隔层, 所述臭氧发生器、 加湿器本体、 储水器安装 于所述隔层上, 所述加湿器本体内设有加热管, 所述加湿器本体通过导管与所述储水器连 。

4、接, 所述箱体外设有控制器, 所述臭氧发生器、 加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箱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 所 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湿器本体的上部设有蒸 汽排出管。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可视窗。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臭氧灭菌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可视窗呈方形、 圆形或椭圆 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961265 U 2 1/2 页 3 臭氧灭菌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

5、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臭氧灭菌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其性能很不稳定, 在常温下极易分解成氧气和单原子氧, 具 有很强的氧化性和分解能力, 迅速杀灭病毒、 病菌等多种微生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 人们对自身的健康越来越看重, 但是现有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后, 臭氧是在干燥的空气 状态下进行消毒灭菌, 相对湿度小, 臭氧的灭菌效果差, 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臭氧灭菌结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臭氧灭菌结构, 包括箱体、 臭氧发生器。

6、、 加湿器本体、 储水器, 所述箱体的前端设有密封门, 所述箱体内设有隔层, 所述 臭氧发生器、 加湿器本体、 储水器安装于所述隔层上, 所述加湿器本体内设有加热管, 所述 加湿器本体通过导管与所述储水器连接, 所述箱体外设有控制器, 所述臭氧发生器、 加热管 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5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箱体内设有湿度传 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6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加湿器本体的上部 设有蒸汽排出管。 0007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可 视窗。

7、。 0008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 臭氧灭菌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可视窗呈方形、 圆 形或椭圆形。 0009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通过 加湿器本体内加热管而产生蒸汽, 提高箱体内的相对湿度, 使得臭氧的灭菌效果好, 同时在 箱体顶端设置的可视窗, 便于及时观察储水箱内的水, 大大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中 : 1、 箱体, 2、 臭氧发生器, 3、 加湿器本体, 4、 储水器, 5、 密封门, 6。

8、、 隔层, 7、 加热 管, 8、 导管, 9、 控制器, 10、 湿度传感器, 11、 蒸汽排出管, 12、 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 说 明 书 CN 202961265 U 3 2/2 页 4 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 成。 0014 如图 1 所示, 一种臭氧灭菌结构, 包括箱体 1、 臭氧发生器 2、 加湿器本体 3、 储水器 4, 所述箱体 1 的前端设有密封门 5, 所述箱体 1 内设有隔层 6, 所述臭氧发生器 2、 加湿器本 体 3、 储。

9、水器 4 安装于所述隔层 6 上, 所述加湿器本体 3 内设有加热管 7, 所述加湿器本体 3 通过导管 8 与所述储水器 4 连接, 所述箱体 1 外设有控制器 9, 所述臭氧发生器 2、 加热管 7 均与所述控制器 9 连接。 0015 为了使箱体1内的相对湿度处于灭菌的最佳值, 所述箱体1内设有湿度传感器10, 所述湿度传感器 10 与所述控制器 9 连接, 控制精确, 灭菌效果好。 0016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加湿器本体 3 的上部设有蒸汽排出管 11, 便于蒸汽排出而扩 散到箱体 1 内。 0017 为了及时观察储水器4内的水量, 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述箱体1的顶端 设有可。

10、视窗12。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可视窗12呈方形, 但并不局限于方形, 还可以为圆形、 椭圆形等。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 0019 打开密封门 5, 将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放入箱体 1 内, 关上密封门 5, 开启控制 ,9, 控制器 9 发送控制信号给臭氧发生器 2, 臭氧发生器 2 工作产生臭氧, 同时, 加热管 7 工作, 使得加湿器本体 3 内的水加热后蒸发成蒸汽, 通过蒸汽排出管 11 排出, 扩散到箱体 1 内, 湿 度传感器 10 将箱体 1 内的湿度信号传送给控制器 9, 与控制器 9 内预设的湿度值比较, 当 箱体内 1 的湿度达到预设值时, 控制器 9 控制加。

11、热管 7 停止加热, 使箱体 1 内的湿度达到一 定值, 预防箱体 1 内空气的干燥, 提高灭菌效果, 加湿器本体 3 内的水不断蒸发后, 储水器 4 不断为加湿器本体 3 提供水源, 同时, 从可视窗 12 观察储水器 4 内的水量, 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 0020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 相关人员完全 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 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961265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96126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