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488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25775.6

申请日:

2014.07.09

公开号:

CN104163278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D 5/32申请公布日:201411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D 5/32申请日:20140709|||公开

IPC分类号:

B65D5/32; B65D5/44

主分类号:

B65D5/32

申请人:

杭州朴上寸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付成

地址: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孔家里19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包括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所述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依次从上至下重叠后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层(1)通过槽Ⅰ切割成底和边;相对于槽Ⅰ,在保护层(3)上设置相应的槽Ⅱ,通过槽Ⅱ将保护层(3)切割成相应的底和边;所述底和边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所述底和边通过槽Ⅰ和槽Ⅱ合围成包装盒盒身。

权利要求书

1.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
所述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依次从上至下重叠后相互固定;
所述支撑层(1)通过槽Ⅰ切割成底和边;
相对于槽Ⅰ,在保护层(3)上设置相应的槽Ⅱ,通过槽Ⅱ将保护层(3)切割成相应的底和边;
所述底和边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
所述底和边通过槽Ⅰ和槽Ⅱ合围成包装盒盒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槽Ⅰ为等腰梯形槽;
所述支撑层(1)和折叠层(2)相互固定的一侧为等腰梯形槽的短边;
所述支撑层(1)的另外一侧为等腰梯形槽的长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等腰梯形槽的长边与腰的角度为4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
所述前、左、后和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
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2)连接有底;
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
所述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
所述前、左、后、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
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2)连接有底;
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
相对于底,在与底和不相互连接的三边的支撑层(1)上设置有槽Ⅲ。

6.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选材、施压以及开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选材步骤中,选取具有硬和脆性质的材质作为支撑层(1)和保护层(3);
选取具有柔软且有弹性的材质作为折叠层(2)。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施压步骤中, 将保护层(3)平铺,在保护层(3)的上表面涂抹胶水;
在保护层(3)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折叠层(2),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涂抹胶水;
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支撑层(1);
通过压缩机至上向下依次压紧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通过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通过胶水的粘合作用相互固定。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开槽步骤中,根据使用的情况设定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
根据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将施压步骤中施压完成的板材进行切割,形成符合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
将支撑层(1)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
相对的,在保护层(3)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
将支撑层(1)的所有槽都重新切割成上长下短的等腰梯形槽。

说明书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商品的本质体现在价值和使用价值方面,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均是体现在商品的完整性上,对于残缺的商品,必然是会丧失相应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所以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需要使用包装盒来确保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而在商品的包装上,最稳妥的包装盒一般都采用金属材质或者草木材质制造,但是这种包装的方式一般只能适用在利润较大的商品中,如红酒、月饼等;这些材质由于材质特性的缘故,均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可塑性相对较差,而包装盒在使用的时候,为了凸显商品的价值,往往需要设计的比较美观,而为了凸显美观,则需要进行比较精致的设计,所以往往只能通过拼接的方式进行包装盒的设计制造,在该过程中,包装盒出厂的时候,往往就具备了包装盒的整体构造,运输成本十分的高昂,而加工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加工成本也十分的高昂,所以,虽然通过材质特性,这种材质在防破损方面起到极其优异的效果,但是也造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直线下降,甚至造成包装盒的价值远远超过商品本身使用价值的现象,是消费者最不愿意接受的包装方式。 
而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利润最大化的平衡上,由于纸质产品的可塑性高、成本低、可重复回收利用、质量轻等特性,被绝大多数的商家选用成为包装盒的主要材料;虽然纸质材质解决了生产成本高昂和运输成本高昂的问题,但是由于材质特性的问题,纸质包装盒的缺陷也十分的明显,即不抗压,且在潮湿环境中极其容易受潮等。 
而最针对纸质材质的缺陷,虽然也出现了一大批的复合材质,如在纸质材质的表层镀塑料薄膜,通过塑料薄膜的拒水性来提高该包装盒的防潮性能;又如,在包装盒的侧壁上采用蜂巢状的加强柱结构,增加纸质包装盒的抗压强度;但是这些特性仅仅是在纸质包装盒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相对于纸质包装盒,有较大的性能提升,成本也相应的大幅度增加;且受到纸制品的材质本质限制,性能提升有限,远远无法达到金属材质或者草木材质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包括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所述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之间依次从上至下重叠后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层通过槽Ⅰ切割成底和边;相对于槽Ⅰ,在保护层上设置相应的槽Ⅱ,通过槽Ⅱ将保护层切割成相应的底和边;所述底和边通过折叠层相互连接;所述底和边通过槽Ⅰ和槽Ⅱ合围成包装盒盒身。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改进:所述槽Ⅰ为等腰梯形槽;所述支撑层和折叠层相互固定的一侧为等腰梯形槽的短边;所述支撑层的另外一侧为等腰梯形槽的长边。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等腰梯形槽的长边与腰的角度为45°。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层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所述前、左、后和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连接有底;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所述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层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所述前、左、后、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连接有底;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相对于底,在与底和不相互连接的三边的支撑层上设置有槽Ⅲ。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包括选材、施压以及开槽。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的改进:选材步骤中,选取具有硬和脆性质的材质作为支撑层和保护层;选取具有柔软且有弹性的材质作为折叠层。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压步骤中,将保护层平铺,在保护层的上表面涂抹胶水;在保护层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折叠层,在折叠层的上表面涂抹胶水;在折叠层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支撑层;通过压缩机至上向下依次压紧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通过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之间通过胶水的粘合作用相互固定。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槽步骤中,根据使用的情况设定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根据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 的尺寸,将施压步骤中施压完成的板材进行切割,形成符合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将支撑层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相对的,在保护层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将支撑层的所有槽都重新切割成上长下短的等腰梯形槽。 
本发明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中,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结构相当的简单,不仅仅具有纸质包装盒的现场组装、平面运输等特点,又具有了其他草木材质或者金属材质的包装盒的超强支撑力、不易损坏等特点。 
而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生产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法,大幅的节省了生产的环节,且出厂的时候,以平面的形式出厂,可以节省制作成盒的人工成本,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由于本发明可以通过平面的形式存在,所以可以适应现有的生产技术中的印刷术的使用,进一步的降低印刷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层1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保护层3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图3给出了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包括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之间通过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重叠,并且,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之间分别通过胶水相互固定。 
根据使用的需求,支撑层1通过槽Ⅰ切割成底、边或者底、边、盖等形式;槽Ⅰ为反向的等腰梯形槽,等腰梯形槽的上方为长边,等腰梯形槽的下方为短边(即等腰梯形槽与折叠层2相互接触的一侧为短边),等腰梯形槽的长边与腰的角度为45°。相对于支撑层1上的槽Ⅰ,在保护层3上设置相应的槽Ⅱ。 
以上所述的边包括前、左、后和右四边,前、左、后和右四边依次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底与前、左、后或者右边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前边上设置有榫头,相对于榫头,在所述右边上设置有相应的榫眼;通过榫头和榫眼的相互结合,可以将前、左、后和右四 边合围固定;而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底可以与前、左、后或者右边之间的任意一边相连接)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相对的,而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底可以与前、左、后或者右边之间的任意一边相连接),可以在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的支撑层1一侧设置相应的槽Ⅲ,而通过将底卡入槽Ⅲ后进行底与前、左、后和右四边的固定。 
支撑层1一侧,由于在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以及在前、左、后或者右边和底之间设置有槽Ⅰ,所以沿着槽Ⅰ内折的时候,由于槽Ⅰ的下端留出一定的空隙,所以不会造成折叠层2绷紧后断裂。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如下: 
1、选材: 
选取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的材质: 
根据使用的需求不用,在使用前可以选取不一样的材质,支撑层1主要为支撑包装盒的内部结构,通过支撑层1支撑包装盒的整体结构,形成内骨骼的作用,而折叠层2采用具有柔软的材质,如布料等,主要将前、后、左、右四边进行相互连接,以及将前边与底进行相互的连接;保护层3采用硬和脆的材质,如草木材质的竹压板等,通过保护层保护较柔软的折叠层2不受外力的直接损坏或者防止折叠层被尖锐物体破坏而影响使用效果。 
保护层一1和保护层三3选用竹压板等硬质材料,通过本发明的设置,使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出来的盒子即具有纸质盒子的易折叠等效果,又有竹板质盒子的坚固等效果。 
2、施压: 
将保护层3平铺,在保护层3的上表面涂抹胶水; 
在保护层3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折叠层2,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涂抹胶水; 
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支撑层1; 
通过压缩机至上向下依次压紧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通过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通过胶水的粘合作用相互固定,并形成三层结构的复合材料。 
3、切边: 
根据包装盒的用途与款式,将步骤2所述的复合材料进行切边;形成符合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 
4、割槽: 
将步骤3进行过切边的复合层进行割槽。 
将支撑层1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 
相对的,在保护层3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 
将支撑层1的所有槽都重新切割成上长下短的等腰梯形槽(即槽Ⅰ)。 
使用的时候,步骤如下: 
前、左、后和右四边依次沿着槽Ⅰ内翻,相应的,槽Ⅱ外翻;并且,将前边的榫头嵌入右边的榫眼中;此时,前、左、后和右四边形成盒体的雏形; 
将底沿着槽Ⅰ内翻,相应的,槽Ⅱ外翻;并且,底的榫头嵌入相应的榫眼中;此时前、左、后和右四边和底合围形成盒体。 
对比例1(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工艺): 
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工艺如下: 
第一步:断料,按照包装盒的尺寸,将整块竹压板切割成相应的小块,待处理; 
第二步:切边,安装包装盒的形状进行切边,形成如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等; 
第三步:挖槽,根据包装盒的形状,在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或者后侧壁上开出相应的插槽; 
第四步:打胶,根据包装盒的形状,在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上的需要相互连接处涂上强力胶; 
第五步:围边,根据包装盒的形状,将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相应的组合,形成包装盒的雏形; 
第六步:清胶,将第五步中,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相互组合后余留的所有胶祛除; 
第七步:打磨,对包装盒的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打磨; 
第八步:上油,对包装盒的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上油; 
第九步:上漆,对包装盒的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上油。 
对比于现有的包装盒加工工艺,本发明的加工步骤明显简单,且适应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以本发明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和现有纸质包装盒生产方法进行对比,本发明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A,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B,纸质包装盒生产方法生产的纸质包装盒标 记为C;A、B和C的包装盒规格完全相一致; 
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同为一个熟练操作工人进行包装盒生产,获取A的数量为50个,获取B的数量为5个,获取C的数量为50个; 
使用容积为1立方米空间分别运输A、B和C,容纳A的数量为100个,容纳B的数量为10个,容纳C的数量为300个; 
通过在单位时间,得出A和B的对比数据如下: 
生产相同规格的10个包装盒,A的生产时间仅仅为10分钟,而B的生产时间为100分钟。 
通过以上的对比试验得出,在现有的方法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针对每一个包装盒雏形进行分别的加工,而包装盒雏形的结构已经接近完成,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手工加工;而本发明的方法中,由于通过工业化的生产,通过机械设备一次性完成了所有的加工步骤,最后仅仅通过手工加工进行组合即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对比例2,在运输的过程中,现有的包装盒生产方法由于技术复杂,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通过特定的设备才能完成一个包装盒的生产,所以生产出来的包装盒必须为包装盒成品,在运输的时候,就需要对包装盒成品进行运输,而包装盒的成品所占的空间极其的巨大。 
对比例3、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A,现有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B,纸质的包装盒标记为C: 
在100分钟内,生产A、B和C的数量分别为50个、2个和50个; 
在相同的1立方米运输空间内,放入A、B和C的数量分别为100个、10个和300个; 
抗压力的测试中,C在19.6N的压力中即完全被压扁,而A和B承受的压力均超过了1960N; 
将A、B和C分别浸泡在水中60分钟,A和B均毫无损坏,而C完全损毁。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327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3278A21申请号201410325775622申请日20140709B65D5/32200601B65D5/4420060171申请人杭州朴上寸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地址310051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孔家里194号72发明人付成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代理人金祺54发明名称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包括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所述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依次从上至下重叠后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层1通过槽切割成底和边;相。

2、对于槽,在保护层3上设置相应的槽,通过槽将保护层3切割成相应的底和边;所述底和边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所述底和边通过槽和槽合围成包装盒盒身。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3278ACN104163278A1/2页21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包括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所述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依次从上至下重叠后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层1通过槽切割成底和边;相对于槽,在保护层3上设置相应的槽,通过槽将保护层3切割成相应的底和边;所述底和边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

3、所述底和边通过槽和槽合围成包装盒盒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槽为等腰梯形槽;所述支撑层1和折叠层2相互固定的一侧为等腰梯形槽的短边;所述支撑层1的另外一侧为等腰梯形槽的长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等腰梯形槽的长边与腰的角度为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所述前、左、后和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2连接有底;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所述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5根据权。

4、利要求3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其特征是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所述前、左、后、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2连接有底;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相对于底,在与底和不相互连接的三边的支撑层1上设置有槽。6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选材、施压以及开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选材步骤中,选取具有硬和脆性质的材质作为支撑层1和保护层3;选取具有柔软且有弹性的材质作为折叠层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施压步骤中,将保护层3平铺,在保。

5、护层3的上表面涂抹胶水;在保护层3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折叠层2,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涂抹胶水;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支撑层1;通过压缩机至上向下依次压紧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通过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通过胶水的粘合作用相互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开槽步骤中,根据使用的情况设定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根据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将施压步骤中施压完成的板材进行切割,形成符合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将支撑层1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权利要求书CN104163278A2/2页3左。

6、、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相对的,在保护层3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将支撑层1的所有槽都重新切割成上长下短的等腰梯形槽。权利要求书CN104163278A1/5页4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是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商品的本质体现在价值和使用价值方面,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均是体现在商品的完整性上,对于残缺的商品,必然是会丧失相应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所以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需要使用包装盒来确保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0003而在商品的包装上,最稳妥的包。

7、装盒一般都采用金属材质或者草木材质制造,但是这种包装的方式一般只能适用在利润较大的商品中,如红酒、月饼等;这些材质由于材质特性的缘故,均有一定的硬度,所以可塑性相对较差,而包装盒在使用的时候,为了凸显商品的价值,往往需要设计的比较美观,而为了凸显美观,则需要进行比较精致的设计,所以往往只能通过拼接的方式进行包装盒的设计制造,在该过程中,包装盒出厂的时候,往往就具备了包装盒的整体构造,运输成本十分的高昂,而加工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加工成本也十分的高昂,所以,虽然通过材质特性,这种材质在防破损方面起到极其优异的效果,但是也造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直线下降,甚至造成包装盒的价值远远超过商品本身使用价值的现。

8、象,是消费者最不愿意接受的包装方式。0004而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利润最大化的平衡上,由于纸质产品的可塑性高、成本低、可重复回收利用、质量轻等特性,被绝大多数的商家选用成为包装盒的主要材料;虽然纸质材质解决了生产成本高昂和运输成本高昂的问题,但是由于材质特性的问题,纸质包装盒的缺陷也十分的明显,即不抗压,且在潮湿环境中极其容易受潮等。0005而最针对纸质材质的缺陷,虽然也出现了一大批的复合材质,如在纸质材质的表层镀塑料薄膜,通过塑料薄膜的拒水性来提高该包装盒的防潮性能;又如,在包装盒的侧壁上采用蜂巢状的加强柱结构,增加纸质包装盒的抗压强度;但是这些特性仅仅是在纸质包装盒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相对于纸。

9、质包装盒,有较大的性能提升,成本也相应的大幅度增加;且受到纸制品的材质本质限制,性能提升有限,远远无法达到金属材质或者草木材质的性能。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包括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所述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之间依次从上至下重叠后相互固定;所述支撑层通过槽切割成底和边;相对于槽,在保护层上设置相应的槽,通过槽将保护层切割成相应的底和边;所述底和边通过折叠层相互连接;所述底和边通过槽和槽合围成包装盒盒身。0008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改进所述槽为等腰梯形槽;。

10、所述支撑层和折叠层相互固定的一侧为等腰梯形槽的短边;所述支撑层的另外一侧为等腰梯形槽说明书CN104163278A2/5页5的长边。0009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等腰梯形槽的长边与腰的角度为45。0010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层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所述前、左、后和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连接有底;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所述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0011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边包括通过折叠。

11、层相互连接的前、左、后、右四边;所述前、左、后、右四边依次从左到右排列;所述前、左、后或者右边的一侧通过折叠层连接有底;所述前边和右边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相对于底,在与底和不相互连接的三边的支撑层上设置有槽。0012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包括选材、施压以及开槽。0013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的改进选材步骤中,选取具有硬和脆性质的材质作为支撑层和保护层;选取具有柔软且有弹性的材质作为折叠层。0014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压步骤中,将保护层平铺,在保护层的上表面涂抹胶水;在保护层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折叠层,在折叠层的上表面。

12、涂抹胶水;在折叠层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支撑层;通过压缩机至上向下依次压紧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通过支撑层、折叠层和保护层之间通过胶水的粘合作用相互固定。0015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槽步骤中,根据使用的情况设定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根据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将施压步骤中施压完成的板材进行切割,形成符合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将支撑层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相对的,在保护层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

13、通过槽切割;将支撑层的所有槽都重新切割成上长下短的等腰梯形槽。0016本发明的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中,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结构相当的简单,不仅仅具有纸质包装盒的现场组装、平面运输等特点,又具有了其他草木材质或者金属材质的包装盒的超强支撑力、不易损坏等特点。0017而本发明所公开的这种生产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法,大幅的节省了生产的环节,且出厂的时候,以平面的形式出厂,可以节省制作成盒的人工成本,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0018而由于本发明可以通过平面的形式存在,所以可以适应现有的生产技术中的印刷术的使用,进一步的降低印刷成本。附图说明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

14、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的三层结构示意图;0021图2是支撑层1一侧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4163278A3/5页60022图3是保护层3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3实施例1、图1图3给出了一种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及加工方法。0024层式可折叠包装盒包括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之间通过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重叠,并且,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之间分别通过胶水相互固定。0025根据使用的需求,支撑层1通过槽切割成底、边或者底、边、盖等形式;槽为反向的等腰梯形槽,等腰梯形槽的上方为长边,等腰梯形槽的下方为短边即等腰梯形槽与折叠层2。

15、相互接触的一侧为短边,等腰梯形槽的长边与腰的角度为45。相对于支撑层1上的槽,在保护层3上设置相应的槽。0026以上所述的边包括前、左、后和右四边,前、左、后和右四边依次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底与前、左、后或者右边通过折叠层2相互连接;前边上设置有榫头,相对于榫头,在所述右边上设置有相应的榫眼;通过榫头和榫眼的相互结合,可以将前、左、后和右四边合围固定;而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底可以与前、左、后或者右边之间的任意一边相连接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榫眼。相对的,而底和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底可以与前、左、后或者右边之间的任意一边相连接,可以在不与之相互连接的三边之间的支撑层1一侧设置相。

16、应的槽,而通过将底卡入槽后进行底与前、左、后和右四边的固定。0027支撑层1一侧,由于在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以及在前、左、后或者右边和底之间设置有槽,所以沿着槽内折的时候,由于槽的下端留出一定的空隙,所以不会造成折叠层2绷紧后断裂。0028层式可折叠包装盒的加工方法如下00291、选材0030选取支撑层1、折叠层2以及保护层3的材质0031根据使用的需求不用,在使用前可以选取不一样的材质,支撑层1主要为支撑包装盒的内部结构,通过支撑层1支撑包装盒的整体结构,形成内骨骼的作用,而折叠层2采用具有柔软的材质,如布料等,主要将前、后、左、右四边进行相互连接,以及将前边与底进行相互的连接;保护层3。

17、采用硬和脆的材质,如草木材质的竹压板等,通过保护层保护较柔软的折叠层2不受外力的直接损坏或者防止折叠层被尖锐物体破坏而影响使用效果。0032保护层一1和保护层三3选用竹压板等硬质材料,通过本发明的设置,使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加工出来的盒子即具有纸质盒子的易折叠等效果,又有竹板质盒子的坚固等效果。00332、施压0034将保护层3平铺,在保护层3的上表面涂抹胶水;0035在保护层3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折叠层2,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涂抹胶水;0036在折叠层2的上表面平铺覆盖支撑层1;0037通过压缩机至上向下依次压紧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通过支撑层1、折叠层2和保护层3之间通过胶水的粘合作用相互。

18、固定,并形成三层结构的复合材料。说明书CN104163278A4/5页700383、切边0039根据包装盒的用途与款式,将步骤2所述的复合材料进行切边;形成符合前、左、后和右四边以及底的尺寸。00404、割槽0041将步骤3进行过切边的复合层进行割槽。0042将支撑层1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0043相对的,在保护层3所在的前、左、后和右四边之间分别通过三条相互平行的槽切割,将前、左、后或者右边与底之间通过槽切割;0044将支撑层1的所有槽都重新切割成上长下短的等腰梯形槽即槽。0045使用的时候,步骤如下0046前、左、。

19、后和右四边依次沿着槽内翻,相应的,槽外翻;并且,将前边的榫头嵌入右边的榫眼中;此时,前、左、后和右四边形成盒体的雏形;0047将底沿着槽内翻,相应的,槽外翻;并且,底的榫头嵌入相应的榫眼中;此时前、左、后和右四边和底合围形成盒体。0048对比例1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工艺0049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工艺如下0050第一步断料,按照包装盒的尺寸,将整块竹压板切割成相应的小块,待处理;0051第二步切边,安装包装盒的形状进行切边,形成如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等;0052第三步挖槽,根据包装盒的形状,在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或者后侧壁上开出相应的插槽;0053第四步打胶,根据包装。

20、盒的形状,在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上的需要相互连接处涂上强力胶;0054第五步围边,根据包装盒的形状,将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相应的组合,形成包装盒的雏形;0055第六步清胶,将第五步中,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相互组合后余留的所有胶祛除;0056第七步打磨,对包装盒的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打磨;0057第八步上油,对包装盒的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上油;0058第九步上漆,对包装盒的底、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上油。0059对比于现有的包装盒加工工艺,本发明的加工步骤明显简单,且适应于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21、;以本发明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和现有纸质包装盒生产方法进行对比,本发明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A,现有的竹压板包装盒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B,纸质包装盒生产方法生产的纸质包装盒标记为C;A、B和C的包装盒规格完全相一致;0060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同为一个熟练操作工人进行包装盒生产,获取A的数量为50个,获取B的数量为5个,获取C的数量为50个;0061使用容积为1立方米空间分别运输A、B和C,容纳A的数量为100个,容纳B的数说明书CN104163278A5/5页8量为10个,容纳C的数量为300个;0062通过在单位时间,得出A和B的对比。

22、数据如下0063生产相同规格的10个包装盒,A的生产时间仅仅为10分钟,而B的生产时间为100分钟。0064通过以上的对比试验得出,在现有的方法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针对每一个包装盒雏形进行分别的加工,而包装盒雏形的结构已经接近完成,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手工加工;而本发明的方法中,由于通过工业化的生产,通过机械设备一次性完成了所有的加工步骤,最后仅仅通过手工加工进行组合即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0065对比例2,在运输的过程中,现有的包装盒生产方法由于技术复杂,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通过特定的设备才能完成一个包装盒的生产,所以生产出来的包装盒必须为包装盒成品,在运输的时候,就需要对。

23、包装盒成品进行运输,而包装盒的成品所占的空间极其的巨大。0066对比例3、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A,现有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包装盒标记为B,纸质的包装盒标记为C0067在100分钟内,生产A、B和C的数量分别为50个、2个和50个;0068在相同的1立方米运输空间内,放入A、B和C的数量分别为100个、10个和300个;0069抗压力的测试中,C在196N的压力中即完全被压扁,而A和B承受的压力均超过了1960N;0070将A、B和C分别浸泡在水中60分钟,A和B均毫无损坏,而C完全损毁。0071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63278A1/3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63278A2/3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63278A103/3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63278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