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气净化设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10618208.3 (22)申请日 2017.07.2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73350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7.11.10 (73)专利权人 蒙城县众扶医联医疗器械有限公 司 地址 233500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开发区 创业大厦9楼105-1 (72)发明人 宋忠医 宋词 宋语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530 代理人 刘艳玲 (51)Int.Cl. A61L 9/14(2006.01) 。
2、A01K 5/00(2006.01) A01K 39/014(2006.01) 审查员 刘昱 (54)发明名称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包括基 台, 基台顶部固定设有箱体, 箱体左侧的基台顶 部设有饲料箱, 箱体右侧的基台顶部设有喷淋架 装置, 喷淋架装置与箱体之间的基台顶部设有雾 化泵, 箱体底部下方的基台内设有第一容腔, 饲 料箱底部下方的基台内设有第二容腔, 箱体内设 有搅匀腔, 搅匀腔内设有搅匀转绕轴, 搅匀转绕 轴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 第 一转绕轴底部延长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搅匀 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基台内, 第一转绕轴底部延 。
3、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 状轮; 本发明结构简单, 能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7335085 B 2018.06.15 CN 107335085 B 1.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包括基台, 其特征在于: 基台顶部固定设有箱体, 箱体左侧的基 台顶部设有饲料箱, 箱体右侧的基台顶部设有喷淋架装置, 喷淋架装置与箱体之间的基台 顶部设有雾化泵, 箱体底部下方的基台内设有第一容腔, 饲料箱底部下方的基台内设有第 二容腔, 箱体内设有搅匀腔, 搅匀腔内设有搅匀转绕轴, 搅匀转绕轴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 设置。
4、的第一转绕轴, 第一转绕轴底部延长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搅匀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 基台内, 第一转绕轴底部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 第一锥状 轮左右两侧对等设有契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 左右两侧第二锥状轮的背面一侧对等固定设 有向第一容腔左右两侧内壁延长设置的卡紧轴, 第二容腔内设有筛分轮, 筛分轮上固定设 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绕轴, 第二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与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 接, 第二转绕轴右侧延长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基台内, 第二 转绕轴右侧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三锥状轮, 第三锥状轮位于左侧卡 紧轴顶部, 第一容腔右侧。
5、的基台内设有接合装置, 第一容腔内底部设有传递装置, 基台左侧 面固定设置有推动扶手, 推动扶手背向基台一侧端部上设置有防滑套, 防滑套上设置有颗 粒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匀转绕轴顶部与第一 马达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马达设置于所述搅匀腔内顶壁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搅匀转绕轴上 设有搅匀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泵左侧端面底部与 所述箱体右侧端面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 所述雾化泵顶部设有第二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左侧所述卡紧轴外侧延长尾 部与所述第一容腔左侧。
6、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右侧所述卡紧轴外侧延长尾部与所述第一容腔 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左右两侧所述卡紧轴上均转绕配合连接有竖板, 每个所述竖板顶 部尾部均与所述第一容腔内顶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饲料箱内设有饲料腔, 所述第二容腔内顶部穿经设有与所述饲料腔底部互通设置的过槽, 所述第二容腔内壁固定 设有穿经所述基台底部的饲料管, 所述饲料管底部尾部探到所述基台底部外, 所述筛分轮 外设置有筛分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架装置包括柱体以 及通过轴部与所述柱体转绕配合连接的活动臂, 所述活动臂右侧尾部。
7、固定设有喷淋头, 所 述活动臂左侧段内设有滑运槽, 所述滑运槽内设有滑运配合连接的滑运头, 所述喷淋头与 所述第二管道之前配合连接有皮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 述第一容腔右侧的所述基台内的第三容腔, 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第三容腔之间设有向左右 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三转绕轴, 所述第三转绕轴与所述基台内壁体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第三 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探到所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四锥状轮, 所述第四锥状轮位 于右侧所述卡紧轴的顶部, 所述第三转绕轴右侧尾部探到所述第三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 第五锥状轮, 所述第五锥状轮右侧顶部契合连接有。
8、第六锥状轮, 所述第六锥状轮顶部固定 设有向上延长设置的螺状杆, 所述螺状杆顶部延长部穿经所述第三容腔内顶壁且转绕配合 连接, 所述螺状杆顶部延长尾部探到所述基台的顶部外, 所述基台的顶部外的所述螺状杆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335085 B 2 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螺状纹管套, 所述螺状纹管套顶部与所述滑运头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 述第一容腔内底壁的滑运座, 所述滑运座左右两侧均设有架设部, 左右两侧所述架设部内 均设有与左右两侧所述卡紧轴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七锥状轮, 所述第一容腔内底壁中间位置 的。
9、导引槽, 所述导引槽内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螺状杆, 所述第二螺状杆左侧延长尾部 与所述导引槽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螺状杆右侧尾部与第二马达配合连接, 所 述第二马达设置于所述导引槽右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导引槽内滑运配合连接有与所 述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导引块, 所述导引块顶部与所述滑运座底部中间位置固定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335085 B 3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养殖场中禽畜粪便味道较为难闻, 及时及时清理也难以避免异味, 因此需要采用 专。
10、门的除臭设备进行空气净化。 植物液用于空气净化除臭有着良好的效果, 吸附在植物净 化液溶液的表面的异味分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异味分子使得它的反应活性增大, 改变 了与氧气反应的机理, 从而可以在常温下与氧气发生反应。 被雾化的植物液均匀分散在空 气中, 吸附空间中的异味分子并使之分解, 生成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物质。 但是现有的植 物液喷淋设备的喷淋方向单一, 不能实现全方位喷淋除臭。 而且投喂饲料和净化空气需要 采用两种设备, 投入较大, 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 中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11、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包括基台, 所 述基台顶部固定设有箱体, 所述箱体左侧的所述基台顶部设有饲料箱, 所述箱体右侧的所 述基台顶部设有喷淋架装置, 所述喷淋架装置与所述箱体之间的所述基台顶部设有雾化 泵, 所述箱体底部下方的所述基台内设有第一容腔, 所述饲料箱底部下方的所述基台内设 有第二容腔, 所述箱体内设有搅匀腔, 所述搅匀腔内设有搅匀转绕轴, 所述搅匀转绕轴底部 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 所述第一转绕轴底部延长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所 述搅匀腔与所述第一容腔之间的所述基台内, 所述第一转绕轴底部延长尾部探到所述第一 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 所述第一锥。
12、状轮左右两侧对等设有契合连接的第二锥 状轮, 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锥状轮的背面一侧对等固定设有向所述第一容腔左右两侧内壁延 长设置的卡紧轴, 所述第二容腔内设有筛分轮, 所述筛分轮上固定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 二转绕轴, 所述第二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与所述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第 二转绕轴右侧延长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之间的所述基台 内, 所述第二转绕轴右侧延长尾部探到所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三锥状轮, 所述 第三锥状轮位于左侧所述卡紧轴顶部, 所述第一容腔右侧的所述基台内设有接合装置, 所 述第一容腔内底部设有传递装置, 所述基台左侧面固定设置有推动扶手,。
13、 所述推动扶手背 向所述基台一侧端部上设置有防滑套, 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颗粒凸起。 0005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搅匀转绕轴顶部与第一马达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马达 设置于所述搅匀腔内顶壁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搅匀转绕轴上设有搅匀叶。 0006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雾化泵左侧端面底部与所述箱体右侧端面底部之间连 接有第一管道, 所述雾化泵顶部设有第二管道。 0007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左侧所述卡紧轴外侧延长尾部与所述第一容腔左侧内壁转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7335085 B 4 绕配合连接, 右侧所述卡紧轴外侧延长尾部与所述第一容腔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左右 两。
14、侧所述卡紧轴上均转绕配合连接有竖板, 每个所述竖板顶部尾部均与所述第一容腔内顶 壁固定连接。 0008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饲料箱内设有饲料腔, 所述第二容腔内顶部穿经设有 与所述饲料腔底部互通设置的过槽, 所述第二容腔内壁固定设有穿经所述基台底部的饲料 管, 所述饲料管底部尾部探到所述基台底部外, 所述筛分轮外设置有筛分槽。 0009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喷淋架装置包括柱体以及通过轴部与所述柱体转绕配 合连接的活动臂, 所述活动臂右侧尾部固定设有喷淋头, 所述活动臂左侧段内设有滑运槽, 所述滑运槽内设有滑运配合连接的滑运头, 所述喷淋头与所述第二管道之前配合连接有皮 管。 001。
15、0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右侧的所述基台内 的第三容腔, 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第三容腔之间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三转绕轴, 所述第三转绕轴与所述基台内壁体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第三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探到所述 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四锥状轮, 所述第四锥状轮位于右侧所述卡紧轴的顶部, 所 述第三转绕轴右侧尾部探到所述第三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五锥状轮, 所述第五锥状轮 右侧顶部契合连接有第六锥状轮, 所述第六锥状轮顶部固定设有向上延长设置的螺状杆, 所述螺状杆顶部延长部穿经所述第三容腔内顶壁且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螺状杆顶部延长尾 部探到所述基台的顶部外, 所。
16、述基台的顶部外的所述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螺状纹管 套, 所述螺状纹管套顶部与所述滑运头配合连接。 0011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 所述传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内底壁的滑运座, 所述滑运座左右两侧均设有架设部, 左右两侧所述架设部内均设有与左右两侧所述卡紧轴 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七锥状轮, 所述第一容腔内底壁中间位置的导引槽, 所述导引槽内设有 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螺状杆, 所述第二螺状杆左侧延长尾部与所述导引槽左侧内壁转绕配 合连接, 所述第二螺状杆右侧尾部与第二马达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马达设置于所述导引槽 右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导引槽内滑运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螺状杆螺状纹配合连接 。
17、的导引块, 所述导引块顶部与所述滑运座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通过第一转绕轴底部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一锥状轮, 第一 锥状轮左右两侧对等设契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 左右两侧第二锥状轮的背面一侧对等固定 设向第一容腔左右两侧内壁延长设置的卡紧轴, 第二容腔内设筛分轮, 筛分轮上固定设左 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绕轴, 第二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与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第二转绕轴右侧延长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基台内, 第二转绕 轴右侧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三锥状轮, 第三锥状轮位于左侧卡紧轴顶 部, 第。
18、一容腔右侧的基台内设接合装置, 第一容腔内底部设传递装置,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撒 饲料传递控制以及喷淋角度调节的传递控制切换工作,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0014 2.通过喷淋架装置包括柱体以及通过轴部与柱体转绕配合连接的活动臂, 活动臂 右侧尾部固定设喷淋头, 活动臂左侧段内设滑运槽, 滑运槽内设滑运配合连接的滑运头, 喷 淋头与第二管道之前配合连接皮管, 从而实现角度的调节工作, 能满足不同喷淋角度的喷 淋调节需求,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范围。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7335085 B 5 0015 3. 通过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容腔右侧的基台内的第三容腔, 第一容腔。
19、与第 三容腔之间设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三转绕轴, 第三转绕轴与基台内壁体转绕配合连 接, 第三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四锥状轮, 第四锥状轮位于 右侧卡紧轴的顶部, 第三转绕轴右侧尾部探到第三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五锥状轮, 第五 锥状轮右侧顶部契合连接第六锥状轮, 第六锥状轮顶部固定设向上延长设置的螺状杆, 螺 状杆顶部延长部穿经第三容腔内顶壁且转绕配合连接, 螺状杆顶部延长尾部探到基台的顶 部外, 基台的顶部外的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螺状纹管套, 螺状纹管套顶部与滑运头配 合连接,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带动调节喷淋头的植物液喷淋角度, 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提 高工作效。
20、率。 0016 4.本发明结构简单, 结构紧凑, 操作方便, 能实现自动控制撒饲料传递控制以及喷 淋角度调节的传递控制切换工作,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减少设备投入, 能满足不同喷淋角 度的喷淋调节需求,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范围, 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提高工作 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易于说明, 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18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调节角度时的配合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空气净化设。
21、备撒饲料时的配合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的滑运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图5所述, 本发明的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包括基台5, 所述基台5顶部固定设 有箱体6, 所述箱体6左侧的所述基台5顶部设有饲料箱7, 所述箱体6右侧的所述基台5顶部 设有喷淋架装置9, 所述喷淋架装置9与所述箱体6之间的所述基台5顶部设有雾化泵8, 所述 箱体6底部下方的所述基台5内设有第一容腔51, 所述饲料箱7底部下方的所述基台5内设有 第二容腔53, 所述箱体6内设有搅匀腔61, 所述搅匀腔61内设有搅匀转绕轴63, 所述搅匀转 绕轴63底部固定设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一转绕轴65, 。
22、所述第一转绕轴65底部延长部转绕配 合连接设置在所述搅匀腔61与所述第一容腔51之间的所述基台5内, 所述第一转绕轴65底 部延长尾部探到所述第一容腔51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514, 所述第一锥状轮514左 右两侧对等设有契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519, 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锥状轮519的背面一侧对等 固定设有向所述第一容腔51左右两侧内壁延长设置的卡紧轴517, 所述第二容腔53内设有 筛分轮533, 所述筛分轮533上固定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绕轴531, 所述第二转绕轴 531左侧延长尾部与所述第二容腔53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转绕轴531右侧延长 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
23、容腔53与所述第一容腔51之间的所述基台5内, 所述第二 转绕轴531右侧延长尾部探到所述第一容腔51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三锥状轮515, 所述第三 锥状轮515位于左侧所述卡紧轴517顶部, 所述第一容腔51右侧的所述基台5内设有接合装 置, 所述第一容腔51内底部设有传递装置, 所述基台5左侧面固定设置有推动扶手501, 所述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7335085 B 6 推动扶手501背向所述基台5一侧端部上设置有防滑套502, 所述防滑套502上设置有颗粒凸 起。 0024 其中, 所述搅匀转绕轴63顶部与第一马达62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马达62设置于所 述搅匀腔61内顶。
24、壁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搅匀转绕轴63上设有搅匀叶64, 从而实现喷淋前的 搅匀工作提高喷淋均匀性。 0025 其中, 所述雾化泵8左侧端面底部与所述箱体6右侧端面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 81, 所述雾化泵8顶部设有第二管道82。 0026 其中, 左侧所述卡紧轴517外侧延长尾部与所述第一容腔51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 接, 右侧所述卡紧轴517外侧延长尾部与所述第一容腔51右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左右两侧 所述卡紧轴517上均转绕配合连接有竖板513, 每个所述竖板513顶部尾部均与所述第一容 腔51内顶壁固定连接。 0027 其中, 所述饲料箱7内设有饲料腔71, 所述第二容腔53内顶部穿经设。
25、有与所述饲料 腔71底部互通设置的过槽536, 所述第二容腔53内壁固定设有穿经所述基台5底部的饲料管 535, 所述饲料管535底部尾部探到所述基台5底部外, 所述筛分轮533外设置有筛分槽534,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定量撒饲料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稳定性。 0028 其中, 所述喷淋架装置9包括柱体91以及通过轴部94与所述柱体91转绕配合连接 的活动臂92, 所述活动臂92右侧尾部固定设有喷淋头93, 所述活动臂92左侧段内设有滑运 槽95, 所述滑运槽95内设有滑运配合连接的滑运头96, 所述喷淋头93与所述第二管道82之 前配合连接有皮管83, 从而实现角度的调节工作, 能满足不同喷。
26、淋角度的喷淋调节需求, 提 高本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范围。 0029 其中, 所述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51右侧的所述基台5内的第三容腔 52, 所述第一容腔51与所述第三容腔52之间设有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三转绕轴521, 所 述第三转绕轴521与所述基台5内壁体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第三转绕轴521左侧延长尾部探 到所述第一容腔51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四锥状轮516, 所述第四锥状轮516位于右侧所述卡 紧轴517的顶部, 所述第三转绕轴521右侧尾部探到所述第三容腔52内且尾部固定设有第五 锥状轮522, 所述第五锥状轮522右侧顶部契合连接有第六锥状轮523, 所述第六锥状轮52。
27、3 顶部固定设有向上延长设置的螺状杆524, 所述螺状杆524顶部延长部穿经所述第三容腔52 内顶壁且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螺状杆524顶部延长尾部探到所述基台5的顶部外, 所述基台5 的顶部外的所述螺状杆524上螺状纹配合连接有螺状纹管套525, 所述螺状纹管套525顶部 与所述滑运头96配合连接,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带动调节喷淋头93的喷淋角度, 减少工作人 员的劳动量, 提高工作效率。 0030 其中, 所述传递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容腔51内底壁的滑运座511, 所述滑运座 511左右两侧均设有架设部512, 左右两侧所述架设部512内均设有与左右两侧所述卡紧轴 517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七锥。
28、状轮518, 所述第一容腔51内底壁中间位置的导引槽54, 所述导 引槽54内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螺状杆541, 所述第二螺状杆541左侧延长尾部与所述导 引槽54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螺状杆541右侧尾部与第二马达543配合连接, 所 述第二马达543设置于所述导引槽54右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 所述导引槽54内滑运配合连 接有与所述第二螺状杆541螺状纹配合连接的导引块542, 所述导引块542顶部与所述滑运 座511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撒饲料传递控制以及喷淋角度调节的传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7335085 B 7 递控制切换工作, 提高本装。
29、置的实用性, 减少采购成本以及维护成本。 0031 初始状态时, 导引块542位于导引槽54内的中间位置, 此时, 由导引块542带动滑运 座511位于第一容腔51内的中间位置, 同时, 由滑运座511带动左右两侧架设部512内的第七 锥状轮518分别远离第三锥状轮515和第四锥状轮516。 0032 当需要搅匀时, 通过第一马达62带动搅匀转绕轴63转绕, 由于滑运座511左右两侧 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分别远离第三锥状轮515和第四锥状轮516, 此时, 由搅匀转 绕轴63带动搅匀叶64实现搅匀工作, 然后通过雾化泵8工作, 使植物液经第一管道81后流入 雾化泵8内, 然后经雾化。
30、泵8加压后, 使植物液经第二管道82流入皮管83, 最后经皮管83尾部 的喷淋头93喷出。 0033 当需要调节喷淋角度时, 首先通过第二马达543带动第二螺状杆541转绕, 由第二 螺状杆541带动导引块542逐渐沿导引槽54内的右侧方向滑运, 此时, 由导引块542带动滑运 座511以及滑运座511顶部左右两侧的架设部512逐渐朝右侧方向滑运, 同时, 由左右两侧的 架设部512带动左右两侧的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分别沿左右两侧卡紧轴517的右 侧方向滑运, 直至如图3所述导引块542滑运到导引槽54内的最右侧位置时, 此时, 导引块 542带动滑运座511滑运至第一容腔51内的。
31、最右侧位置, 同时, 使右侧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 状轮518与第四锥状轮516契合连接, 此时, 使左侧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最大程度 远离第三锥状轮515, 然后, 通过控制第一马达62带动搅匀转绕轴63正反转绕, 由搅匀转绕 轴63带动第一转绕轴65以及第一转绕轴65底部的第一锥状轮514正反转绕, 此时, 由第一锥 状轮514带动第二锥状轮519正反转绕, 同时由第二锥状轮519带动卡紧轴517正反转绕, 此 时由右侧的卡紧轴517带动右侧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正反转绕, 进而由第七锥状 轮518带动第三转绕轴521以及第三转绕轴521右侧尾部的第五锥状轮522正反。
32、转绕, 并由第 五锥状轮522带动第六锥状轮523以及第六锥状轮523顶部的螺状杆524正反转绕, 最后由螺 状杆524带动螺状纹管套525升降工作, 从而实现带动活动臂92右侧尾部的喷淋头93实现角 度调节工作, 当调节完成后通过第二马达543控制第二螺状杆541反转, 直至由第二螺状杆 541带动导引块542移动至导引槽54内的中间位置, 同时由导引块542带动滑运座511移动至 第一容腔51内的中间位置, 此时, 控制第二马达543停止转绕; 0034 当需要撒饲料工作时, 通过第二马达543带动第二螺状杆541反向转绕, 由第二螺 状杆541带动导引块542移动至导引槽54内的最左侧位。
33、置时, 此时, 由导引块542带动滑运座 511移动至第一容腔51内的最左侧位置, 同时, 使左侧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与第三 锥状轮515契合连接, 此时, 使右侧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最大程度远离第四锥状轮 516, 然后通过第一马达62带动搅匀转绕轴63转绕, 由搅匀转绕轴63带动第一转绕轴65以及 第一转绕轴65底部的第一锥状轮514转绕, 此时, 由第一锥状轮514带动第二锥状轮519转 绕, 同时由第二锥状轮519带动卡紧轴517转绕, 此时由左侧的卡紧轴517带动左侧架设部 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转绕, 进而由左侧架设部512内的第七锥状轮518带动第三锥。
34、状轮 515转绕, 并由第三锥状轮515带动第二转绕轴531以及第二转绕轴531上的筛分轮533转绕, 从而实现由饲料腔71内的饲料经过槽536落入筛分轮533上的筛分槽534内, 当装有饲料的 筛分槽534转绕至饲料管535顶部时, 此时饲料通过饲料管535排出,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撒饲 料工作。 0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7335085 B 8 0036 1.通过第一转绕轴底部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一锥状轮, 第一 锥状轮左右两侧对等设契合连接的第二锥状轮, 左右两侧第二锥状轮的背面一侧对等固定 设向第一容腔左右两侧内壁延长设置的卡紧。
35、轴, 第二容腔内设筛分轮, 筛分轮上固定设左 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绕轴, 第二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与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绕配合连接, 第二转绕轴右侧延长部转绕配合连接设置在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基台内, 第二转绕 轴右侧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三锥状轮, 第三锥状轮位于左侧卡紧轴顶 部, 第一容腔右侧的基台内设接合装置, 第一容腔内底部设传递装置,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撒 饲料传递控制以及喷淋角度调节的传递控制切换工作,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0037 2.通过喷淋架装置包括柱体以及通过轴部与柱体转绕配合连接的活动臂, 活动臂 右侧尾部固定设喷淋头, 活动臂左侧段内设滑运槽, 滑运槽内设滑。
36、运配合连接的滑运头, 喷 淋头与第二管道之前配合连接皮管, 从而实现角度的调节工作, 能满足不同喷淋角度的喷 淋调节需求,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范围。 0038 3. 通过接合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容腔右侧的基台内的第三容腔, 第一容腔与第 三容腔之间设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三转绕轴, 第三转绕轴与基台内壁体转绕配合连 接, 第三转绕轴左侧延长尾部探到第一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四锥状轮, 第四锥状轮位于 右侧卡紧轴的顶部, 第三转绕轴右侧尾部探到第三容腔内且尾部固定设第五锥状轮, 第五 锥状轮右侧顶部契合连接第六锥状轮, 第六锥状轮顶部固定设向上延长设置的螺状杆, 螺 状杆顶部延长部穿经第三容。
37、腔内顶壁且转绕配合连接, 螺状杆顶部延长尾部探到基台的顶 部外, 基台的顶部外的螺状杆上螺状纹配合连接螺状纹管套, 螺状纹管套顶部与滑运头配 合连接,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带动调节喷淋头的植物液喷淋角度, 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提 高工作效率。 0039 4.本发明结构简单, 结构紧凑, 操作方便, 能实现自动控制撒饲料传递控制以及喷 淋角度调节的传递控制切换工作,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 减少设备投入, 能满足不同喷淋角 度的喷淋调节需求, 提高本装置的实用性以及使用范围, 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提高工作 效率。 0040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7335085 B 9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10 CN 107335085 B 10 图3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1 CN 107335085 B 11 。